查看原文
其他

刘韬滔:穿纸尿裤为患者穿刺是什么感觉?沉甸甸的

我是科学家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10-01

7月26日,“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23期活动

“抗击疫情”




本期演讲嘉宾


刘韬滔

北京医院外科ICU主治医师


《穿纸尿裤为患者穿刺是什么感觉?沉甸甸的》



刘韬滔预告视频:


作为北京医院外科ICU负责重症患者的主治医师,刘韬滔面对过很多生老病死。“我们ICU是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我们这里的病人,70多岁都算比较年轻的。”


这个年龄段的病人,不再一味追求延长寿命,“有的老人觉得手术愈后比较差,或生活质量很低,他就不愿意再接受这个痛苦了,会要求‘缓和医疗’,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为主。”


和病人说清利弊后,刘韬滔选择尽量尊重其意愿——在他看来,这也是医生的职业态度:客观、理智、冷静


这种职业态度,也体现在刘韬滔决定前往武汉支援抗疫时。“当时医院里动员,我母亲很紧张,但我觉得只要防护好,其实不用过于担心。而且,武汉疫情严重,重症患者多,跟我的专业很对口,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所以我就很积极地报名。”


到武汉后,刘韬滔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气氛:“整个城市一看空旷旷的,出了机场一个人都没有,感觉像是战时状态。”


初抵武汉,空荡荡的街面 | 刘韬滔拍摄


工作状态也与平时不同。“有可能夜里1点起床,出门去上班,早上9点多出来。下班后,白天就回去睡觉了,晚上又醒了,生物钟是乱的。”


当然,工作中最主要的区别,还是更严格的防护需求:“面对传染病,肯定会紧张一点。口罩、护目镜、面屏、防护服一开始穿起来,会比较慢。不过后来熟练了,十几分钟就能完成,心理上也不会那么紧张了,但谨慎还是有的。”


平时为了节省医疗资源,上述这些二级防护就足够了。”不过,刘韬滔去的是同济中法院区,那里主要收治重症患者,有时需要做很危险操作,比如气管插管,“把气管切开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气道里有大量病毒,会喷溅出来。有的病人还会呛咳,痰和各种分泌物一起喷到我们身上、脸上,像这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我们就会做三级防护了。


三级防护就需要带正压头套,佩有送风器灌气,可以阻断医生吸入外部的空气,但是噪音很大,“我戴上那个头套后什么都听不见,交流很困难,只能很大声音说,再加上点比划。”


穿着防护服看不清人脸,只好把名字都写在衣服上 | 刘韬滔拍摄


防护服的笨重、头套内的噪声、三层手套影响触感……这些都增加了医生操作的难度系数,但在这种艰难工作环境下,人反而会更体谅彼此。“外地的医生为了跟病人交流,有的会学习武汉方言。病人对医生也很客气,有的上厕所不太方便,都尽量少去,不想麻烦医生护士


同事之间也多了一层战友的情谊。”人在不同的情景之下,感情会发生一些变动,刘韬滔感触很深,“那种情况下,大家对工作有一种真挚、淳朴的情感,连最高级别专家组都冲在前线,给病人直接插管,有种元帅跑到火线拿枪的感觉。”


在武汉两个多月,因为工作纪律,刘韬滔没能出去走走,但在他住的地方能看到长江夜景,有些高楼还没修完,但夜景屏幕上已经打上了字:“致敬医护工作者”、“感谢逆行”


窗外的长江夜景 | 刘韬滔拍摄


“我们团队离开的时候,很多人都来送。去机场时,城市还是封闭的,但高楼里有很多人伸出脑袋,向我们挥手,路上碰见别的车,就停下来让我们先走。那种人跟人之间的感情,现在想起来也还是很感动。”


7月26日,欢迎来“我是科学家”,听刘韬滔老师聊聊一线抗疫的故事。

监制:吴欧

策划/编辑:麦芽杨

撰稿:范可鑫

排版:雷昱儿


2020年7月26日


“我是科学家”第23期:抗击疫情   下午14:00-16:30



一些特别的说明



“我是科学家”第23期演讲即将开始,可惜目前还不能招募现场观众。


不过,我们提供了更多直播的渠道,你可以在以下几个地方看到“我是科学家”第23期演讲“抗击疫情”直播。


欢迎扫码预约~


我是科学家

一直播

网易

腾讯

b站


如果你有问题想问5位演讲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会挑选出最有趣的问题在演讲现场邀请科学家回答。如果你的问题入选,我们会为你寄送一份小礼品哦~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