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克扬:约会的建筑

我是科学家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10-01

2021年4月24日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33期活动

向美而行




本期演讲嘉宾



唐克扬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约会的建筑》



唐克扬预告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x32413474a1  


看似没有生命的建筑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像是其中包含的点线面、呈现色彩、搭建的空间的大小、散发的气味、发出的声音……正如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所说,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信息发生的场域。


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地,为了实现不同的目的,我们曾路过、走入过无数的建筑。我们的感官向我们传达的、关于作为实体的建筑的信息并不是全部,唐克扬说,建筑还可以告诉我们那些甚至尚未被觉察的关于我们自身的故事。因为,包括建筑在内的空间,都是使用者和使用对象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空间中与他人互动的同时,也在与这个空间发生作用。


我们在空间中与他人互动的同时,也在与这个空间发生作用 | Unsplash


人的互动才是本质,唐克扬如是说。因为人的互动,建筑不再只是一座座用各种建筑材料垒出的实体,而是变得“柔软了”“光滑了”,在不同的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如此,人的交流和足迹形成的文化条件与物质的排列和使用形成的物理条件一同,塑造、铸造了城市。


上海 | Flickr, Geee Kay / BY NC ND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2.0/)


关于城市的意义是什么,学界说法不一。


在唐克扬看来,城市的意义在于客观的规律和主观的愿望能够在某种成程度上相遇,得到谅解,正如让处在两级的状态相互接纳,呈现出调和的状态。这种调和是恰到好处的对话,一种根据实际环境进行的调整和落地。因而,大部分时间,城市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与我们的生活相互影响着。


达到这种调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需要的不是某一个精深领域的专家,而是对生活有感知力的、拥有更为立体和完整视角的实践者,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交叉学科的视角。


我们需要交叉学科的视角 | Pixabay


交叉学科绝不是1+1=2,它能创造更多。这也是未来实验室建立的初衷之一。


但是,交叉学科说来容易,做起来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把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凑在一起可能不那么难,但是,要打破我们内心根深蒂固的关于学科划分的思维模式,则是巨大的挑战。打破思维限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才能将融合的力量最大化地发挥。


唐克扬用项目经理来形容交叉学科,因为,这个学科需要的既不是纯粹的做科研,也不是纯粹的、毫无科学依据的发挥和演绎,而是基于两者之间,既不完全脱离客观现实,也不会等到把所有事都研究明白后才付诸实践。


具体到唐克扬的研究——城市、建筑、空间和媒介,他认为,这个领域有四个层面的意义。第一个层面是可用,是进一步提高建筑的可使用性,拉近人们与建筑的距离。第二个层面是可感,帮助人们对建筑产生更丰富的感受,甚至基于建筑进行更多创新的尝试。第三个层面创造,创造前所未有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最后一个层面是解决问题,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需要,解决横在人类面前的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我们在建筑中与彼此相遇、获得意义。


4月24日,欢迎来“我是科学家”,听唐克扬老师向我们解读城市、建筑、空间的语言。


监制:吴欧

策划:吴欧

编辑:杨喜九 李霄

撰稿:杨喜九

排版:凝音



一些特别的说明



亲爱的观众朋友,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原定于4月24日(周六)下午14:00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地下2层中庭举行的“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3期演讲,将取消线下活动,改为19:00进行线上直播。


您可以在一直播、b站、腾讯、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看到“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3期直播。欢迎扫码预约~


如果您有问题想问5位演讲嘉宾,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挑选出最有趣的问题在演讲现场邀请科学家回答。如果您的问题入选,将由主持人现场向科学家提问,并收录到回顾短视频中哦~


给您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我们诚挚地邀请您预约观看线上直播,与科学之美同行!


欢迎关注“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演讲

在一直播、b站、腾讯、抖音、快手、视频号的精彩直播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一直播

上海自然博物馆b站

b站

腾讯新闻

抖音

快手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

我来做科普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是“科普中国”旗下子品牌,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果壳承办。本项目通过为科学家搭建演讲平台,并通过新媒体阵地广泛传播,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在科学家群体中形成做科普、会科普的示范效应。同时展现多元和生动的科学家群像,塑造符合时代特色的科学家精神。项目至今已举办线下演讲活动30余期,超过100位科学家登上演讲舞台,其中包括叶叔华、王志珍、王贻芳、丘成桐、高福等知名院士,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家群体参与科普的热情。活动迄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到场观众迄今累计超过7000名,网络直播量超过5千万,项目所产生的科普内容在各平台传播量累计超过6.4亿,获得了多个平台颁发的奖项。


上海自然博物馆

绿螺讲堂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成立于1956 年,拥有 29 万余件藏品,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融收藏与研究、展示与教育、文化与休闲、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是上海市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


绿螺讲堂是面向普通观众的科普公益性讲座,邀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结合社会热点,以“主题演讲 观众互动”的形式,一起探讨与自然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以开放性,互动性,科学性,融合性的特色,传播科学精神。在现场,主讲人还会带来模型,标本等素材让观众近距离观察互动,突破传统讲座形式,通过活泼的形式让观众亲近科学,爱上科学。自 2015 年 6 月首讲以来,绿螺讲堂已举办100 余场活动,内容涵盖生物多样性、生物基因工程、土壤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古生物、食品与健康等过个领域。绿螺讲堂先后邀请了国内外自然、科技领域有考察、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100 余人主讲,线下参与近 1.1 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共 300 余万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