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隽琪:凡是有利于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事,要多做快做

2016-06-07 民进网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今后在长江经济带,凡是有利于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事要多做、快做,凡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事要少做甚至不做,对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

这是6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2016·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时强调的。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由民进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办,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民进上海市委会承办,世界自然基金会协办。

严隽琪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20年来民进对长江的持续关切,阐述了对以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的大保护战略的观点,并提出了建议。一番讲话听下来,满满的都是民进持续关注长江,集智聚力保护母亲河坚定不移的情怀。

怎样才是长江大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体现的是生态文明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才是大保护?

严隽琪认为,最简单最直观的解释就是:今后在长江经济带,凡是有利于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的事要多做、快做,比如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及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河湖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凡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事要少做甚至不做,比如修建小水电、毁林开垦、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

一些重大项目如果一时看不透,或者认识不统一,那就暂时停止。对一些二选一甚至多选一的“两难”“多难”问题,要科学论证,比较选优。对那些不能做的事情,要列出负面清单。 

长江两岸正在崛起的绿色长城。

如何平衡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怎样从更深的层次思考大保护的内涵,是当前必须清醒面对的一个问题。

严隽琪认为要准确界定大保护的内涵,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平衡,我们的大保护就有了希望。

民进呼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施力。政府、企业、民众共同行动起来,综合谋划、协同推进,共谱“节、洁、留、搬” 四重奏,并不断深化其内涵。

一是“节水”。农业必须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业必须调整耗水产品产业结构,城市必须深挖生活节水潜力,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中,将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作为投资重点。

二是“洁水”。防污与治污必须并举。干部的考核要有相关要求,工业园区要发挥防污治污的集聚效应,治理污染机制要创新。

三是“留水”。城市要大力推广集水系统,农业耕作要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要加大循环再生水推广力度。

四是“搬水”。要调整海水淡化支持策略,要统筹谋划,主动布局,适当进口耗水产品。


节水农业灌溉系统

长江生态保护如何才能破局?



国家环保部门正在编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针对当前长江流域的整体性保护提出了顶层设计目标。

严隽琪强调,要保障长江经济带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必须对长江淡水资源的支撑能力有清醒认识,必须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量有清醒认识,必须有全流域综合管理的思路和举措。

民进呼吁强化流域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理顺长江流域监督管理机制,使权责相符;呼吁各相关部门求同存异,加快长江流域立法。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使其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引擎的地位更加明确。与此同时,保护长江的难度和压力也在增加。

严隽琪在讲话最后指出:回顾过往,不忘初心。展望未来,风雨同行。民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将坚持为长江大保护战略建言献策。

了解民进更多资讯,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