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条已不复存在的上海庙弄,封存着一段民进历史

民进网 2022-01-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协头条 Author 李迅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上海作为各民主党派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随着近年来各方的高度重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许多新的史料被发掘出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则与民进有关的故事。


位于上海静安寺与久光百货之间,有一条连通愚园路与南京西路的街巷,目前是部分商业设施和临时网点,而在21世纪初旧区改造以前,这里是一条著名的弄堂,其中有不少西式洋房和石库门住宅,这就是原南京西路1634弄,俗称庙弄(或东西庙弄)。许多知名人士曾居住于此,如著名作家阿英、著名社会活动家郑振铎等。

愚园路东庙弄44号郑振铎寓所旧影。

香港作家叶灵凤(1905—1975)是个老上海老静安,他在名篇《静安寺的雪泥鸿爪》有专门介绍。

在我的记忆里,上海静安寺附近一带,是一个令我特别不容易忘记的地方,不仅仅因为我自己在那里住过多年,就是许多朋友也曾经在那里住过。寺旁有几排弄堂,称为庙弄,可以想象原先一定也是庙址的一部分。庙弄里的房屋,都是一幢一幢的小洋房,虽然建筑年代久远了一点,但是看来仍很精致。郑振铎先生就在这里住过多年。楼下前后两间都是藏书的地方,四壁都是书架,桌上也堆满了书。自从他对中国戏曲小说通俗文学发生了兴趣后,所搜集的全是线装书。书架上原先放的是西书居多,因为他早年本是研究西洋古典文学的。自从他的研究兴趣有了转变以后,书房里的线装书愈来愈多,因此原先架上的西书,都被挤到书架背后,而且蛛网尘封,很少去动它们了。

其中讲到的郑振铎(1898—1958),是福建长乐人,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先驱(编者注:郑振铎是民进的发起人之一,曾任民进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理事)。抗日战争期间,郑振铎在上海坚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任“文艺界救亡协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第一任局长等职。1958年10月17日,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阿富汗、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等国,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

郑振铎在庙弄家中书房。


从1936年年底到1949年,郑振铎长期居住在上海,具体住址经查阅其子郑尔康著《星陨高秋——郑振铎传》(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就是东庙弄44号。最近,笔者在翻阅郑振铎的秘书谢辰生先生的口述自传《谢辰生口述——新中国文物事业重大决策纪事》(三联书店,2018年版)时,意外地看到一段有关民进早期活动的资料。当年,谢作为郑振铎的秘书,几乎每天都去郑的住所。以下照录一段:

在这个阶段我(指谢辰生)学到了很多东西。郑振铎在政治上是反对国民党胡作非为的。他家是个小楼,有个客厅,我就在客厅办公,来来往往的人都见过。郑振铎发起的民主促进会,就是在我待的那个客厅成立的。他是民进的发起人,后来倒也不怎么参加了。他搞民主运动,民进在家开会都在那个小客厅,我就在旁边听着,听他们讨论怎么实现和平,怎么搞建设。民进里面我最熟悉的就是周煦良(编者注:周煦良曾任民进第三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四至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是周叔弢的侄子、周学熙的孙子。政治倾向方面我受郑振铎影响很深,因为我想参加革命,在政治上我跟他是一致的。郑振铎来往的人全是郭沫若、翦伯赞等名家,我也经常给他们送信。我知道郑先生跟共产党有联系,好多往来的人我也叫不出来名字,那时候他们名字都是假的。所以,那时候我就是给郑振铎的民主事业工作,我过去一直没有强调这些经历,其实我参加革命工作从那时候就开始了。


谢辰生


谢辰生先生目前仍健在,已近百岁高龄,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国家文物局顾问,现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1946年春夏间,他开始跟随郑振铎先生在沪工作时,年仅24岁。据他在文中的披露,当时上海民进的成员频繁在郑振铎家中活动,由于次数较多,达到了“来来往往”的地步。可能谢辰生先生对民进成立的情况不甚了解,所以他以为“郑振铎发起的民主促进会,就是在我待的那个客厅成立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但是也从侧面指出,民进成立前后的很多重要会议,领导成员之间的碰头等都是假借郑振铎庙弄的家中进行的,“民进在家开会都在那个小客厅,我就在旁边听着,听他们讨论怎么实现和平,怎么搞建设。”“郑振铎来往的人全是郭沫若、翦伯赞等名家,我也经常给他们送信。”

所以,根据谢辰生先生的口述,以及对当时情况的细致描述,也使我们了解到了当时生动翔实的一段重要历史,以及位于东庙弄44号郑振铎故居是民进早期重要活动地点的事实。现在虽然庙弄已经随着上海城市更新改造不复存在了,但是谢辰生先生仍然在世,非常值得我们向他了解更多更深入的情况,以补史之阙。

来源:“政协头条”微公号  作者: 李迅

更多推荐


点赞、在看、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