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只不过是“英雄城市”的一员

朱方清 方清云 2023-06-09

方方日记六十篇,将以英、德文出版,引起轩然大波。赞和者有之,痛批谩骂声也不绝于耳。此事颇耐人寻味。



对于方方日记在国外出版“事件”,旁观者因为立场所限,角度不同,三观各异,从而看法结论五花八门甚至大相径庭,本不足怪。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方方也属正常。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子弹继续飞,真理越辩越明,时间会给出答案。当下不必强求一律,强求也不能达到效果。



谈本人若干观点——


1、方方是作家,身处武汉,写日记实乃情势使然,出自作家的职业本能,也属无心插柳,没有迹象表明其存在事前预谋的“野心”。方方日记开篇写在武汉封城第三天的125日(大年初一),区区400余字,开始并不叫“日记”,甚至没有打算天天记。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方封微博,又比方受到一些大V攻击,“让我产生一种我偏要记的想法,这种心情有点像艾芬的‘老子到处说’一样”,就这样一天天地记了下去。因为“一日一记”,所以就叫了“日记”。这些脉络都随日记内容记录在案。那些说方方早就居心叵测蓄意使坏的声音,才真是主观臆测。另外不少抨击文章硬说翻译编辑排版印刷这么快就出书了,足见国外有关方面“动机不纯 ”,而方方解释尚在做前期工作,出版预计到八月份。可见批评者反倒咬得过紧。


2、比照“省作协主席”的旧头衔,更该关注方方是1000万“英雄人民”中的一员。攻击方方的人士多爱刻意放大其湖北省作协主席、厅级之类的身份,而忽视65周岁的方方现为退休人员,在312日的日记中她还连呼三声“我不是厅级干部!”“我连公务员都不是”。用过了时的体制内标签加重攻击方方“日记之恶”的筹码,并不厚道,论理之前即混淆事实污名化对方,也超越了批评的底线。须知是时方方更恰当的身份不过是坚守武汉“围城”千万市民中的一分子,一样经受前所未有的煎熬与企盼。回到这个真实角度来看她的日记,自会多一些同频与共情,不致于那么偏执和极端。


3、方方是武汉本土作家,数十年写作与这座城市千丝万缕,当疫情来袭她的笔更具代表性,日记更有史学和人文价值,不容随意抹杀。方方在其武汉日记中不止一次谈及她与武汉的深厚感情:“说起来,武汉这座城,我生活在这里也有六十多年了。自两岁被父母从南京带来此地,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在这里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高中,上大学,以及参加工作;在这里当搬运工(就是在百步亭呀!),当记者,当编辑,当作家。江北的汉口我住过三十多年,江南的武昌我也住有三十年了。在江岸区生活,在洪山区读书,在江汉区工作,在武昌区定居,在江夏区闭关写作。我的邻居同学同事同行熟人朋友乃至会友,几乎深潜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真的就是拐个弯,便是熟人……”在《阅读武汉》中她说,喜欢武汉的理由只源于自己的熟悉。因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面前,她却只熟悉它。从处女作《“大篷车”上》,到奠定其“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作《风景》,到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武昌城》《水在时间之下》,再到《走向远方》《落日》《黑洞》等等作品,组合起来,方方似乎在有意构建一个“汉味宇宙”。通过对底层人民心理的探查与描摹,构建出武汉市井人民典型的心理空间。在方方的作品里,人物与武汉这种城的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当然也包括她自己现实中的命运。如果说疫情中的方方日记有些“责之切”,那实因为她爱之深,不是吗?!



4、方方不是记者,写新闻稿不是她的专业或职责,且在全城封禁状态下她也跟全体市民一样,不能随处走动,所以掌握的一线资料必然有限,不该对她的日记过于求全责备。宅在家中的方方无法收集太多信源并进行核实,但不妨碍她关注电视网络新闻,利用电话微信打听消息,结合自身思考感受写点东西,因而方方日记肯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只要不是随便臆断胡编滥造,就不应受到苛责。这方面显然方方是经得起拷问和推敲的。这些日记能够自始至终顺利发布,并受到大量追捧,也说明了社会的基本认可、接纳与包容。


5、说作为“个体声音”的方方日记在整个疫情舆论场中起了“自扬家丑”的副作用,是无稽之谈。中国古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信息时代,武汉发生及应对疫情中的各种表现、动态都立体交叉直播出去了,除了主观压制之外(如把吹哨人作为造谣者给予训诫之类,但大疫威慑及舆情汹涌促进决策者清醒,武汉这类昏招很快得以纠偏,也是举世皆知的实情)。瑞那种认为方方日记是给国外势力运送子弹的观点,不仅站不住脚,也无异于往自家脑门上扣“掩耳盗铃”的屎盆子。有没有她的日记存在,在强大的中外传媒乃至侦讯网络覆盖下,疫情主体中好的坏的其实都会即时传播开去,实质上不可能捂得住。而现在方方日记电子版合集在网络搜索即是,并无隐密可言。


6、方方日记少有歌功颂德的篇幅,但也决非“负能量”的集散地,而是从市民视角管窥疫情下武汉生存与抗争的一幅市井真实画卷。正是在非作家意识的状态下,作者写得极为自然、真实,通过身边所见所闻的琐细小事,可见瘟疫大爆发时期人们生活的本真图景,作者悲天悯人,关心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针砭种种丑恶现象,或愤怒,或悲伤,或喜悦。方方的日记,是遭遇苦难的记录,也是抗击疫情的奋争。日记中,有公职人员的努力,有医生群体的尽职,有普通人的坚强,有志愿者的奉献。这不都是正能量吗?还有方方日记提出的建议,有的已经成为政府的决策。如方方224日的日记中讲到关于弱势群体的问题,228日,国务院印发文件要求保障对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的保障,要采取统一配送方式,保障所需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物资供应。再如,方方32日日记中有对志愿者的肯定,提到了帮助并组织接送金银潭区域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汪勇等代表人物。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对汪勇等志愿者都做了公开的报道,对其行为充分肯定和认同。而方方提出要关注湖北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成为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在武汉,出门看看,除了人少灯亮,其实一切还是都还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质基本在武汉,出门看看,除了人少灯亮,其实一切都还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质基本不缺。只要没人生病,家家都很安稳。不是有人想象的一座炼狱。而是个安静的美丽的磅礴大气的城市(23)”,方方日记大量这类充满温情的描写,不正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吗?


7、美国等国家将疫情责任归咎中方并要求中方作出巨额赔偿,想让中国第二次“庚子赔款”,这确实很可恶。但若说方方日记是给这类国家递证据,送子弹,未免太言过其实了。如前所述,没有方方日记,“证据”也在那里。什么证据呢?是“武汉从两个多月的隔离中苏醒”,“武汉街道空无一人,但是每个窗户后面都有配合应对疫情的市民。中国展现了惊人的集体行动力与合精神。”正如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动情所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及时关闭离汉通道之举,为中国和世界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窗口。多国专家一致认为,正是中国强有力措施,显著改变了疫情蔓延曲线。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美国、英国和中国科研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武汉出行禁令将其他城市的疫情暴发时间平均推迟2.91天,让中国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总病例数减少96%;截至2月中旬,这一举措减少了近80%国际传播,对遏制疫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对他们表示感激,感谢他们的合作,他们所做的,不仅是在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中国人民的坚韧和奉献,极大延缓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如此表达对武汉人民的称赞和感谢。这里面固然有中国各级政府、战疫大军的巨大努力与奉献,但一定也包括每一位武汉市民的承担与坚韧。方方日记作为少有的民间纪实蓝本,恰恰可以作为反击美国等国家甩锅行为与无理发难的有力证据及武器,而不可视为回避他国无理纠缠或自乱阵脚的籍口。否则就是怯懦与昏聩。


8、方方日记披露了不少中国抗疫的成功实践与教训,正是推介中国式经验的活教材,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抗击战胜疫情的一部呈现给世界分享的有价值的鲜活文献。方方很详细地写到了后期湖北换帅之后的各种举措,写到了疫情是怎样得到有力的控制的,写了方舱医院,写了下沉干部,更写到了医护人员、志愿者、建设者们是如何努力的,以及武汉千万市民是如何坚守的。其中不少方面已经受到一些疫情严重国家的重视和效仿,纷纷开启“武汉模式”。与此同时,对于疫情已经基本控制,开始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我们来说,在欢欣鼓舞之余,也不应模糊转移或者回避早前有过的教训。而应和所有国家一道认真回过来看一看,本着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的精神,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各国应当如何从此次疫情中真正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怎样才能通过共同努力真正避免这样的灾难和惨剧在各个国家和人民中再次发生。以开放态度加强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人健康福祉,摒除本位主义的狭隘眼光来看待方方日记,不是更有利于抵制倒行逆施的霸权与单边主义,更彰显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的襟怀与风范吗?



9、方方的人格不应受到攻击贬损。有人搬出方方的出身论,有人质疑她借助疫情沽名钓誉甚至敛财。这都是有失偏颇的。方方是中国培养的优秀作家,著作颇丰,数度获奖,两届当选湖北省作协主席,体现了她自身多年积淀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学价值。此次国外出版日记,她表示将版税全部捐赠给抗疫医护人员。无论如何,严格来说这并不关乎她个人的名利,但的确与国家利益攸关。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多些理性,给予她作品以客观理解,给予其人格必要的尊重与爱护,而不是任意贬损,否则正是给外部势力提供子弹。方方遭到一些大V和网民的质疑和嘲讽,有人指责她在收割情绪流量,有人怀疑她的信源真实性,她火爆回应:“这种人,我见多了,根本不在乎”,近又回怼胡锡进“你以为你是谁”,以笔锋口舌作刀剑,直指不忿的人与事,这向来是方方的方式。她多次在文学奖评奖中发表“不合时宜”的质疑,也因举报投诉某作家在评选职称中存在黑幕,直接发表公开信,辞任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在日记中犀利依旧,也会伤及一些人。对此我们应辩证看待,不可一味上纲上线武断棒杀。


10、“武汉解封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武汉4月8日正式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同时方方日记国外出版所传递出的各种舆论,想必也会被广泛解读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座城市在按下“暂停键”的状态中度过76天,一段非同寻常的中国战疫之路随之载入人类历史,顶天立地的中国精神、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震撼世界,一部方方日记只是其中一段插曲,不应被人为扭曲放大甚至成为宏大主弦律之外的不谐之音。诚如易中天先生在评论方方日记出版事件的文章《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共识》中所说,“达成共识,并不等于观点一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大家都能自由言说,也是共识。”因此无论方方日记出版事件最终如何了局,我们都应以平常心待之,若使理论自信提升到新的高度,未尝不是这场旷世战疫的另一大收获。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我 

往期链接·点击可览

新文化,旧文化

我们只是幸存者 ——致“2020•4•4”全国哀悼日

仿鲁迅:答高中生并关于“方方阿姨”几个问题

自称“老子”的发哨女子

一只庚子年蝙蝠的自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