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刀郎这么火,咋没上热搜?

朱方清 方清云 2023-08-17

这几天微信上时常弹出刀郎的罗刹海市等几首新歌短视频,剪辑或整曲都有。我初听有些怪怪的,但越听越有味儿。感觉跟他早前的曲风大不相同,歌词和曲调都具划时代的颠覆性。

莫非,刀郎要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后,再创造一个让圈内诸大腕更加“羡慕嫉妒恨”的新传奇?

老婆是刀郎迷,这些年时常一边听着刀郎的老歌,一边嘟噜什么“娱乐圈里不容实力派,刀郎风格独特,人品又好,从没绯闻,但受排挤呀”,还指名道姓说谁谁贬低刀郎的歌,谁谁打压刀郎甚至连刀郎歌曲翻唱者都不容登台,以致于刀郎这些年形影无踪。

近些天此类的版本也在网上流传,并有那英、杨坤、汪峰、高晓松等人跟这些传言搅在了一起。

我对缠绕刀郎的那些传言不感兴趣,因为在娱乐圈这类的“小道花边”多了去了,关注这些东西没啥实质意义。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年能够引发共鸣的好听的歌曲乏善可陈倒是真的,年轻的新生代偶尔出点昙花一现的作品,而在歌坛能排上座次的“老资格”们,恰如前面提到的那杨汪高四位,不知是否志得意满功成名就或者江郎才尽已然过气,反正基本躺平,久无声息。以宝刀不老更登绝顶的凌厉之势再度惊爆歌迷者,唯有刀郎!仅凭这一点,那些所谓打压之类的负面花絮更无关注的价值。

所以有人说刀郎复出之作是报昔日之“仇”,未免牵强附会,也把刀郎的格局说小了。

刀郎真那么小气,写不出现在这歌词。

就拿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罗刹海市》来说,这首歌题材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罗刹海市》片段,在中国往西26000里的地方有个罗刹国,海市跟集市差不多的意思,中原有个叫马骥的年轻人去了罗刹国经商,罗刹国人长的都奇形怪状,长相越不像人越是能占据高位,反而是长相越是像人的越活在社会的底层,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著。所以这首歌是有文学出处的,典型的讽刺文学,讽刺歌曲。

罗刹海市歌词

词曲:刀郎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最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 少倜傥 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
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在我看来,不必深嚼细品,单看其中两个关键词“马户驴”和“又鸟鸡”,就很容易联想到新近沸沸扬扬好一阵子的那幕“指鼠为鸭”活剧。在其他的词句中也有触碰到某处现实的滋味。所以我感觉歌曲虽轻快,但意蕴颇深沉。总之还是好听,喜欢。

刀郎新专辑封面

按照往常惯例,歌曲在网上被这么广泛地播放和议论,咋地也能上几个热搜。但截至我写这篇小文时,一个也未见到。

这就奇怪了,莫非是曾传言打压刀郎的那些明星恼羞成怒、又联手发功了?若这样,那他们可真是太小肚鸡肠了。

无论如何,刀郎都以独立的人格和超然的曲风,征服了时间、烦恼与诱惑,成为最抚凡人心的真正的歌者。

愿他的新歌流传更久远

附歌曲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