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坤已认怂,那英快出来走两步

朱方清 方清云 2023-08-17

刀郎新歌专辑呼啸面世,一首《罗刹海市》风靡八方。


有网友认为刀郎新歌是在抨击华语乐坛的“虚假繁荣”,歌曲内涵了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四位明星,因为这四位都曾在公开场合不同程度负面评论过刀郎。


刀郎 图源:视觉中国


我原本不同意这观点,感觉如果刀郎新作仅为报昔日之“仇”,未免格局显小了,他真有那小心思,怕是写不出现在这歌词,歌也很难火到现在这程度。


但是广大热心歌迷仍一个劲儿往那个方向引,一波波声浪在网上持续走高,似乎非让传说中的罗刹海市跟现实产生某种联结才肯罢休。


于是乎终于打开一个缺口:7月28日,杨坤通过发布评论的方式,率先对《罗刹海市》引起的争议作出回应。


有网友发文评论《罗刹海市》所带来的舆论风波,表示不认同“网暴”那英、杨坤、汪峰等人。“一群人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去网暴那英,拉踩杨坤、汪峰,这种操作真的叹为观止。你不喜欢那英,不喜欢她的歌都行,但这种行为真的讨厌。”

这位网友最后认为,《罗刹海市》这首歌骂的可能包括众网友在内的“底层”。该网友的博文最后称,“差不多可以收场了,别绑架底层了,被你骂的也是底层,罗刹海市这歌可能骂的就是你哦。

杨坤在这条博文的后面发布了评论,评论只有一句话:

“最后一句说对了”。


图源:微博


有网友分析,最后一句指的是“罗刹海市这歌可能骂的就是你哦”,难道杨坤是说,刀郎在新歌里骂的不是自己,而是在骂所谓“底层”的网友们?


在我看来,如果杨坤确属此意,那恐怕他下步更会置于吐沫横飞的风口浪尖,因为,所谓“底层的网友们”正是依照《罗刹海市》中高度疑似的“马户”角色,想啃原本与刀郎真有“仇”的脸型偏长的杨坤这口来不及,你倒毫无根由咬一口,那不是引火烧身不过脑岂不知此时此际这“马蜂窝”有多大吗,也敢乱捅?


显然这个逻辑说不通,歌坛老油条杨坤也不可能在敏感时刻冒天下之大不韪。再看原文,杨坤是在@另一网友的留言时说出那句话的,所以他的“最后一句说对了”,应该是指该网友文末的“杨坤从未对刀郎进行过人身攻击”。


而这位网友的评论依据是“杨坤评价了刀郎的作品,那么刀郎也可以回应甚至也可以评价杨坤的作品 ,这里根本不存在什么双标,杨坤估计也欢迎争辩。”

想必这段话才中了杨坤下怀。就是说,杨坤认为他早前对刀郎的评价仅限于艺术观点争鸣,并不涉及对刀郎的人身攻击。

这么一来,杨坤与刀郎之间原本无怨无仇,网友硬将其与“马户”对号纯是多心了。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听话听音。

你认为那是音乐吗?固然表面上只是杨坤对刀郎的音乐予以否定,嗤之以鼻,但深层里绝对包含了对刀郎的人身攻击!

作品立世,歌如其人,尤其对原创型歌手,杨坤的一句无以复加的贬低就是对刀郎歌曲及人格的双重否定。

包括汪峰、那英等在内,对刀郎不都是这种完全贬损与否定的口气么?并且他们时常位尊于各种音乐评选的导师席,2010年,那英更是以手中的一票否决权将刀郎逐出“十年十大风云歌手”入围榜。

想必那英也可以像杨坤那样说:

我只是看不上刀郎的歌,而不是看不上他这个人。

汪峰、高晓松何尝不也是。

的确,艺术分流派,个人有喜恶。人和人对各种类型风格的音乐见仁见智,感受当然不尽相同。

但是以那、杨、汪、高“四大顶流评委”为组合的、在相当长时间不同场合下集中对于刀郎这样一位草根歌手的作品给予一致“差评”的现象,在歌坛实属罕见。

个体私意里的“同行相轻”,变成了公开不谋而合的“结党营私”。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利用圈子优势,排除异己,打压另类。

如果刀郎确实不堪,那他们的目的尽可得逞,这一页早就翻过去了。

可是刀郎并未退缩颓废,反倒在这些公开瞧不起他的顶流大咖们气数已尽基本躺平久无声息之时,慨当以歌,以王者归来临绝顶的凌厉之势再度引爆歌坛,震撼亿万人心。

任凭昔日那几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的所谓“导师”装聋作哑,也阻挡不了从刀郎心底抽出的穿透时空的隆隆回声。

此时时际再听出来回应的杨坤说“从未对刀郎进行过人身攻击”,谁信呢?

我觉得他顶多是一种自下台阶,更确切说是认怂。

可是这认怂也带着虚伪的成分。

在刀郎那里,时间可以治愈伤痕。谁不知,这二十多年来娱乐圈就是名利场、大染缸。那些生水起者,个个脸上泛着光。而刀郎选择脱离与隔绝。

21年前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销量无人能及,仍被质疑“那是音乐吗”。

今天刀郎《罗刹海市》又无人可及地爆红,相信他们仍会报以当年的不屑、发出同样的挑衅。

因为,他们不敢承认曾被自己否定过的别人的成功,更不愿接受被别人成功反证出的失败的自己。

甚至仍会抱以“咱们不能光靠销量”和源自对于“底层”的轻蔑中找到的优越感。

所以这次他们对刀郎的新歌和专辑不一定予以攻击,但一定也谈不上赞美。

截至目前唯有杨坤作出挺苍白的回应,我倒很想看到对刀郎评价最为尖酸刻薄的那英出来走两步。

网传她除了把刀郎的歌贬得一无是处外,还曾言如果刀郎上春晚,她就砸烂电视机。

难道这不算语言暴力、人身攻击?

作为刀郎新歌唯一疑似被称作“又鸟”的原型,以那英惯常的暴脾气,应该早就一蹦三尺高予以狠狠回怼才是,可是迄今她并没有。

但相信她不会辜负几百万网民在其自媒体上疯狂打卡,对此事终究会给个下文。

人说同行不拆台,同门不相欺。

作为歌坛明星,固然有专业的功底在,但不可否认其中不乏利用各种潜规则节节上位,不择手段追名逐利以达极致者。其中有的人更深谙古时“戏子”遗传的本色,擅长左右逢迎拉帮结派、趋利避害见风使舵、是非颠倒以及善于矫饰、善于“苟苟营”,唯独缺少的是刀郎那样的特立独行,真实与真诚去面对一切。

他们甚至要借“高雅”“正统”之名,唯我独尊,大施手段,画地为牢,把不入法眼的“底层”封堵于绝地,把自我奋斗的“草根”扼杀于荒野,把即使功勋卓著者也排除在荣耀殿堂之外。像马户又鸡们之于刀郎,像姜昆们之于郭德刚,像院士评选之于屠呦呦。

写到这里,我倒觉得刀郎的新歌恰恰体现一种大格局,由小圈子到大社会,每个普通人在歌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听到发自心底的声音——对世风日下的失望与焦虑,对劣币驱逐良币的愤怒和呐喊,对丛林法则造成各种不公的压抑和绝望,对我们自己懦弱和委屈的反思等等。

《罗刹海市》如此爆红,与其说我们力挺刀郎,不如说我们想要救赎自己。

好了,

还是静听刀郎的歌。

(全文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