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城宏观】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蒋飞 仝垚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天津市作为国内四个直辖市之一,又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既拥有得天独厚港口优势,又具有租赁金融业的独特地位,产业结构优于全国。但因产业质量不高,天津连续多年贸易逆差,GDP和人均收入增速低于全国,房地产依赖度较高,城投债务负担相对较重,投资降速较快。对人口吸引力不足,也造成老龄化趋势也比全国更快,净存款不断下降。

我们认为天津市在发展中遇到较多问题,在此条件下还实现对中央的财税净上缴实属不易。下一步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解决政府融资过度的问题,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营造出一个北方民营经济中心。

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天津市有较强的经济基础。从经济总量上来看,2021年天津地区生产总值达1.57万亿元,处于全国各省市中下游水平;而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21年天津市人均GDP为11.4万元,居全国各省及直辖市第六位,远超8.1万元的全国人均GDP水平。

近年来天津经济增速逐渐放缓。随着2015年供给侧改革开始实施,天津经济进入降本提效、降企业杠杆率、去产能阶段,GDP增速从2016年的9.1%降至2018年的3.6%。近几年在疫情冲击和严峻外部形势影响下,天津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2022年前三季度天津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同比增长1%,较上半年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

1

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新兴动能加快积蓄

经济数据方面,我们主要从生产、需求(投资、消费、出口)以及人口等方面进行梳理。

1.1  生产端看,服务业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工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2021年天津市三次产业占比为1.4:37.3:61.3,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的7.3:39.4:53.3相比,天津市的第三产业占比明显较高。天津市第三产业占比从2012年的52.7%逐渐上升至2019年的63.5%,虽说2019年以后天津三产占比略有下降,但2021年仍居各省及直辖市第四位,显示出服务业在天津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主引擎的地位。而天津市在工业领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作为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天津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并因此被赋予了“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的战略定位。在该战略定位的指导下,天津着力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天津服务业发展稳定,对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2021年天津市服务业增加值为9615.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0.1个百分点。分结构来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据第三产业的前三位,2021年这三个行业的增加值之和占天津三产GDP的49.2%,占据半壁江山。2022年前三季度,天津服务业增加值达7234.84亿元,同比增长1.3%,比同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0.3个百分点,可见服务业对天津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天津金融业规模较大且发展稳健。天津市金融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546.8亿元逐步上升至2021年的2153.18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3.27%,略高于上海、北京的同期金融业增速;天津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8.01%上升至2021年的13.72%,均远高于同期全国金融业占GDP比重。天津金融业的“靓丽名片”是融资租赁,天津统计局指出,2017年以来天津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始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在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租赁业务方面更为突出,租赁跨境资产占全国80%以上,是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除了融资租赁,天津的商业保理在业内也颇具优势,2017年以来,天津商业保理行业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跑出了多个全国第一。2021年末,天津市共有商业保理机构644家,资产总额2843亿元、融资款余额2308亿元,资产总额、保理融资款余额跃居全国首位,集聚效应显现。天津金融业的繁荣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融资渠道。2021年天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7.1%和22.9%,贷款资金的增加有效促进相关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天津房地产业发展较早,近年来相关政策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2010-2016年期间天津市房地产占GDP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均远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2016年后房地产增加值比重出现明显回落,这一方面可能受到 “房住不炒”政策定位和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要求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提出严格控制天津市常住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导致房地产业的供需端都呈现一定程度的收缩。随着相关政策的提出和落实,天津市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平稳健康发展的方向运行,整体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也逐渐降低。

第二产业来看,天津市工业发展稳中有进,新兴产业发展较快。2021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为5224.57亿元,较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制造业增加值在天津“制造业立市”的战略引导下实现8.3%的增长,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1%。从新兴产业角度来看,多个新兴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天津市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5.5%、10.3%、12.0%和21.3%,分别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7.3、2.1、3.8和13.1个百分点;去年1-11月天津规上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速达4.8%,远高于同期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产品方面看,天津市新产品产量实现快速增长,2021年天津市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1.7倍、54.3%、53.2%和26.1%。

天津市民营经济活跃度不断提高。在“民营经济19条”及32项配套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等政策的推动下,天津市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7-2021年期间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8%,2021年天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954.67亿元,实现同比增长6.8%,占GDP比重达37.9%,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天津市民营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通过完善市场环境、加强金融服务等方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增加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规划》提出,到了2025年,天津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0%以上,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02万户以上,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要达到81万户以上。

1.2 需求端看,固定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增速略显乏力,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投资角度看天津市投资效率有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测算[1],近十年来天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从61.4%逐渐上升到2021年的83.4%,高于全国水平(2021年为66.5%)。或反映出天津市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投入的依赖程度较大,投资的整体效率有待提高。不过2017年以来,天津投资总量增速已经在逐步放缓,2018年天津固定资产投资小幅下降,同比-5.6%。2022年前11月,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4%,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5.3%)。

投资结构看,房地产投资快速下滑,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动能加快转换。近十年天津房地产投资增速处于下滑趋势,2017/2020年出现负增长,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明显。2022年前11月,天津房地产投资同比-24%,远低于全国水平(-9.8%)。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投资占比不断提高,天津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三新”产业投资1926.15亿元,增长30.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17.1%,比上年年提高4.0个百分点。2021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8.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5%,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57.5%,明显高于整体投资增速(4.8%)。根据天津统计局解读,2022年前三季度,在总体固投同比深度负增的情况下,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仍能维持8.8%的增速,体现其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消费方面,天津市消费增速略显乏力,但新型消费加速崛起。自2014年开始,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基本均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021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074元,排名全国第六位,同比增长8.03%,低于全国水平(9.1%)。2021年天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5.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增速(12.5%),与山东(15.3%)、江苏(15.1%)等消费大省相比差距较大。近年来天津市消费结构持续改善,与消费升级相关的商品零售额增势良好。2021年天津市升级类商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长2.1倍,金银珠宝类增长32.8%,化妆品类增长27.5%,新能源汽车增长74.4%,智能手机增长12.4%,均高于整体消费增速。

2022年8月4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发布《天津市关于促进消费恢复提振的若干措施》,聚焦汽车消费、家电家具消费、新型消费等重点领域,推行“一揽子”促消费措施,精准释放消费潜力,天津市消费市场逐渐回暖。2022年前11月,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4.3%,虽仍低于全国同期水平(-0.1%),但降幅较前二季度收窄2.3%,新型消费加速崛起。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为33.52%,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消费品逐渐成为消费热点,尤其是在11月14日《天津市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发布后,针对新能源汽车销售的鼓励政策等起到了一定刺激作用。

房地产销售方面,天津市近二十年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除2016年明显升高外,基本持下滑态势。2021年,天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01年的537.37万方增长到1435.42万方,复合年均增速为5.0%,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11.4%),销售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也从2.6%降至0.8%。2022年前11月,天津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33.6%,降幅较今年上半年收窄3.7%,但仍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3.3%)。

2000年以来,天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额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大幅回落,这可能与天津市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限购限贷政策有关。此项调控政策主要是对于非天津户籍置业者在市内六区及武清区再购房套数以及首付贷款方面进行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天津市商品房销售。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天津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482.12万方,同比增速-45.3%,较2016年下降98.4%;商品房销售额为2,272.30亿元,同比增速-34.7%,较2016年下降129.0%。

对外贸易方面,天津拥有我国八大枢纽港口之一的天津港,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但实际上天津长期贸易逆差,出口总值波动较大,占全国份额逐渐下降。天津市近十年贸易逆差一直在200亿美元上下波动。2021年天津市出口总值为6118.47亿元,较2011年复合年均增长3.1%,低于全国水平(5.9%),近十年天津出口总值占全国比重也维持在2%以下。2022年截至11月份,天津市出口总额为529.6亿美元,同比-1.3%,明显低于全国同期增速(9%)。

分结构看,天津市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天津市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天津一般贸易出口2239.24亿元,同比增长28.3%,占全市出口比重较2020年提升1%。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仍位居天津市出口商品首位,医药品及药材出口量增幅显著。2021年天津口岸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6.6%,占同期天津市出口总值的61.1%,而医药品及药材出口则同比增长155.0%,成为天津主要出口商品中增幅最大的品类。天津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月,天津口岸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24.5%,增速远超同期整体出口增速,占天津口岸出口总值的38.9%,机电产品仍为天津市第一大类出口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加。天津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天津市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19.7%,占天津市出口总值的41.3%,为天津市第二大贸易主体(外商投资企业占比45.4%,国有企业占比13.2%)。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49.7%,增速明显高于国有企业(16.9%)和外商投资企业(16.2%),同时占天津市出口总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至66.8%。

1.3人口端看,人口聚集能力有待提升,老龄化较严重

天津人均GDP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十年来与全国人均GDP差距逐步增大,对人口有一定的吸引力。天津是我国重要的人口流入城市,据《中国人口普查图鉴-2020》显示,截至2020年末天津外省流入还未取得户籍的人口为353万人,居于全国第八位。

天津人口自然增长率近二十余年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低于0.3%,因此天津年末常住人口的变化由天津流入人口决定,外来人口成为天津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天津流入人口增速于2011年后逐渐降低,2017年首度转负为-2.55%且持续保持负值。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批复中提出,要严格控制天津市人口和用地规模,2020年天津市实际居住人口应控制在1350万人左右;其中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控制在630万人左右。实际上从常住人口来看,2016年见顶,之后逐步减少。2020年天津常住人口为1387万人,2021年末进一步下降至13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98%。值得一提的是滨海新区,自2009年设立以后,2010年常住人口迅速增长至248.2万人,但后续人口数持续回落,2021年仅有204.6万人。

从常住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天津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严重,65岁以上人口占比自2018年以来持续高于全国水平。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即进入深度老龄社会的国际标准,根据天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2020年末其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75%,2021年,这一比重进一步升至15.95%,均高于全国水平。

天津于2021年10月发布《天津市人口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天津市人口发展面临较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难度增大,通过吸引外来人口实现人口长期持续增长越来越难;二是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预测到2025年,天津65岁及以上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将达到17.35%。“十四五”时期要努力提高人口集聚能力、优化人口结构。目标是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50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净增长80万人以上;努力提高生育水平,保持出生人口性别比处于正常范围(103~107)。促进人口流入,提高外来人口家庭化迁入比例。

1.4 资金端看,净存款为负,居民储蓄倾向加强

近10年天津常住人口增速在下降趋势中,与之相近的,天津市存款增速也处在震荡下行趋势,存款占全国比重也在不断降低。与全国对比,天津市各项存款增速在2017、2018年远低于全国水平,直到2022年末才开始追平全国增速。可能的原因是企业端存款增速在2018年前后出现下降。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天津市新增住户存款分别为464.63、414.78和1188.62 亿元,稳中有升;而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为604.66、194.18 和-516.86 亿元,逐年下降。不过天津非金融企业存款在2020年开始好转,2022年前11月,企业存款更是一举跃升至1169.62亿元。

从贷款端看,天津各项贷款增速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2017年以来与全国的差距明显拉大。我们从企业端和居民端分别来看:天津企业贷款端的走势与企业存款一致,18、19年天津市企业贷款增速也明显放缓,2020年以后回升。天津分行数据显示,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分别为848.5和487.5亿元,不过2020年以来,企业、机关单位贷款增速有所回升,可能一定程度有赖于天津疫情期间加大对相关行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尽管天津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速有回升,天津市居民贷款也在萎缩,拖累天津信贷增速。2019年以来,新增住户贷款逐年减少,今年前11月,天津市新增居民贷款为-336.56亿元。居民贷款回落乃至负增,存款不断上升,表明天津居民储蓄倾向在加强。

整体看,在企业端存款的拖累下,天津净存款在2018年开始降为负值,2021年下半年减少规模达到最大,大约6000多亿,之后开始增加,目前距离回正还有1500亿左右的差距。我们认为净存款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增加存款。2021年新增住户存款1373.5亿元,远高于企业存款的60.68亿元,2022年前11月,住户存款更是增加2263.19亿元,约为企业存款的一倍。

2

天津财政与偿债能力分析

2.1 天津财政实力一般,实现对中央财政的正贡献

天津市不仅经济实力一般,财政收入增速出现下降趋势。近十年,天津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1760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141亿元,年均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则由2112.2亿元增加至3150.3亿元,年均增长6.7%。2022年截至11月,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698.8亿元,同比下降15.9%,降幅远高于全国的降幅3%。近几年,天津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非税收入的下降。2016年天津市非税收入1099.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40.4%,而2021年非税收入下降至519.2亿元,占比仅为24.3%,非税收入占比大幅下降,财政收入结构日趋健康。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支出比例衡量财政自给率,天津市财政自给率自2015年以来呈现下滑趋势,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财政自给率为68%,财政自给能力相对较强。

天津市财政实力一般,但仍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支撑。2020年到2021年,全国仅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天津、福建8个省市净上缴中央税收(上缴中央税收和中央转移支付之间的差额)为正值。2021年,天津市净贡献1176.89亿元,位列全国第七,实现地方财政对中央财政的正贡献。我们看到虽然天津市是八大净上缴中央的地区之一,但其财政实力排名是相对靠后的,2021年赤字率高于其他七个地区,财政实力一般。

2.2  财政土地依赖程度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与财政实力对等,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也处于中等。我们以成交土地出让金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来近似衡量土地依赖程度,从2021年数据来看,天津的土地依赖度居全国各省市中等水平,事实上近5年以来其土地依赖度基本都低于30个省市的平均水平。

2022年6月4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通知,决定将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在内的四项政府非税收入统一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这意味着土地出让收入将进一步透明化,地方政府需要主动调控,减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我们认为,如何加速经济转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未来天津在财政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2.3 天津市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从债务角度来看,近年来天津市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大幅攀升,目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府债务偿还能力弱。我们将地方债务分为政府债与城投债两部分;以地方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加和作为地方的综合财力;采用三种方式衡量地方债务负担: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代表负债率,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占综合财力的比例代表债务率,以地方债务余额与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的加和占综合财力的比例代表宽口径债务率。

近五年天津市负债率和债务率迅速攀升,从2017年与全国平均债务水平接近且略低于全国水平,到2021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天津市GDP位列全国第2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全国第21位,而负债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GDP)为50.20%,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为186.03%,均明显高于全国各省市的平均水平,说明天津市整体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将城投债余额也纳入债务后,天津市宽口径债务率仍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五年,天津市宽口径债务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天津市的隐性债务负担同样相对较重。2021年9月发布的《天津市金融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持续强化对政府平台公司隐性债务和市属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有序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实各债务举借部门和单位的主体责任,夯实各区各部门属地属事责任,强化债务风险监测管理,制定实施政府隐性债务缓释化解中长期行动方案,实现债务缓释化解与“削峰”管理同步推进,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承受韧性。2021年天津市宽口径债务率由上一年的618.61%下降至471.56%,与全国平均宽口径债务率差距缩窄,显示天津控制地方政府隐形债务有一定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对天津市城投债细项进行简单统计与梳理。

3

天津市城投融资情况分析
3.1天津市城投债发行规模增速低于全国

全国城投债总发行量在2009年完成三位数到四位数的跃升,达2725亿元,此后持续蓬勃发展,发行规模快速增长,2022年全国城投债总发行量达56096.16亿元,复合年均增速高达30.07%。天津城投债总发行量增速低于全国水平,发行总量由2009年的130.70亿元上升到2022年的2469.87亿元,年均增速约25.37%。天津城投债发行额占全国比重从2009年的4.80%降低到2022年的4.4%,其中2019年以来持续维持在5%以下。

2009年以来,天津城投债净融资额发行基本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17、2021、2022三年,天津城投债偿还额均高于发行额,实现净融资为负,体现其对城投债务的有效控制。2015年以来,城投债净融资增速一直在负增长,2022年净融资额减少了10.54亿元。2022年天津城投债发行量达到了2469.87亿元,占全国城投债发行比重较上年有所提升。

从地区结构来看,天津各区县城投债融资规模基本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从2021年经济总量和综合财力看,河西区、武清区、滨海新区较为领先。而从城投债规模来看,滨海新区、东丽区、武清区对资金的吸引要远超天津的其他区县。同花顺数据显示,2021年滨海新区、东丽区、武清区三地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660.66亿元、510.75亿元和498.9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蓟州区、宁河区、静海区、东丽区2021年无论是债务率(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综合财力)还是宽口径债务率均位于天津各区县较高水平,显示出这四地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都是债务压力来源的重要构成;另外2021年和平区负债率和债务率分别为4.29%和43.75%,将城投债纳入考量后的宽口径债务率为43.75%,都处于天津市的较低水平,表明和平区生产总值与财政实力对其债务具有良好的覆盖能力。

3.2天津市城投债利率逐渐高于全国,到期规模逐步减少

2018年以来,全国城投债票面利率处于持续下滑态势。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投债票面利率为3.8%,较2018年下滑184BP;2010-2020年期间,天津城投债利率与全国城投债利率呈现相近的变动趋势,2020年以来,天津城投债利率出现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底,天津城投债票面利率为5.28%,比同期全国利率高148BP。

2022年,天津城投债到期偿还量达2059.99亿元,其中3月份到期额为251.7亿元,单月偿还额位于历史高值。未来三年天津的城投债到期规模均位于300亿以上,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将在2025年下降至371.75亿元,偿债压力逐渐减小。

4

小结

天津市作为国内四个直辖市之一,又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既拥有得天独厚港口优势,又具有租赁金融业的独特地位,产业结构优于全国。但因产业质量不高,天津连续多年贸易逆差,GDP和人均收入增速低于全国,房地产依赖度较高,城投债务负担相对较重,投资降速较快。对人口吸引力不足,也造成老龄化趋势也比全国更快,净存款不断下降。

我们认为天津市在发展中遇到较多问题,在此条件下还实现对中央的财税净上缴实属不易。下一步需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打造服务型政府,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解决政府融资过度的问题,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保障民营企业家权益,营造出一个北方民营经济中心。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统计数据与实际数据有偏差;国企改革不及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1] 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值在2017年后停止公布,因此2017年后固投累计值用累计同比倒推得出。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值虽然持续公布,但为保持与天津市统一口径,我们也选择从2017年起用累计同比进行倒推。


证券研究报告: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1月18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蒋飞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仝垚炜(研究助理)S1070122040023  tongyaowei@cgws.com感谢实习生吴雯轩、王昀沛、冼峥桦对本篇报告所作贡献


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

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
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