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技术小白到团队Leader, 女工程师的逆袭之路! | DevOps 专家王晓翔专访

王晓翔 DevOps时代 2024-03-21
在人生中,总是充满机遇和转折。踏出校园参加工作,就是其中之一,而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其深远,不言而喻。未来的路充满未知,你只有去选择去做了,才会知道发生什么,堪称“薛定谔的工作”。而在面临未知与选择时,我们未免都会茫然和犹豫,那么如何顺势而为,又如何逆流而上呢?

今天我们采访了王晓翔老师,她称自己是幸运儿,多次职场角色转变都是有贵人相助,越努力越幸运,王老师从学校毕业初入行业到15年后成长为行业大拿,完成成长三级跳,通过对话我们来揭秘她的成长秘籍。


前去哪儿工程效率组高级总监,现任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内聘顾问。在软件配置管理、过程管理和工程效率方面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曾在中国海关数据中心, 索尼移动通信产品(中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工作。在去哪儿网供职七年间,逐步构建起了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流水线,形成以应用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并通过平台化不断为研发团队赋能,共建qunar的devops生态圈,同时带领团队完成了从传统配置管理到工程效率团队的转型。

GOPS深圳大会金牌讲师,2019运维行业年度优秀技术专家。





从小白到Leader,成长的三级跳



小编:王老师,当初您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呢?

王晓翔:不得不感慨时光如梭,一转眼离开校园已经 15 年了。当年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真的是很茫然。一位师兄内部推荐到东方口岸应聘软件开发工程师。笔试的时候,我正对着一道算法题愁眉莫展的时候,听到旁边一位经理找HR过来抱怨说,“配置管理工程师岗位招聘也太慢了,这都三个月了怎么没看到一份简历呀。” HRMM 很是委屈的说,“我们也很着急呀,关键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配置管理工程师是干什么的。”听到这儿,我果断的在求职意向一栏写下:配置管理工程师。之后的事情就是,我顺利进入东方口岸,开启了我到现在依然热爱的职业生涯。

说起东方口岸,我不得不跟大家说一下“金关”工程。“金关”工程是国家十一五信息规划中“三金”工程中的重要一金。是为了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取代传统的报关方式,以节省单据传送的时间和成本。2001年,“金关”工程正式立项启动。东方口岸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成立的。“金关”工程当时是由吴仪副总理主抓的,业务早期,我的同事们动不动就要跟各司的司长开会,谈规划谈未来。作为一名口岸人,内心是有一种莫名的使命感和自豪感的。
东方口岸当时的组织架构是按照不同业务划分科室的。我入职的标准化科是独立于业务,提供业务中间件和软件研发过程支持。刚入职的时候,公司还是在用 VSS 管理代码,而我负责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代码出库上线。那时候,开发网和生产网是物理隔离的,一次项目上线过程就是我手动从VSS上下载代码,拷贝到U盘,然后拿着U盘去机房找运维同学更新上线。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好原始。

其实当时公司已经采购了 Rational ClearCase 和 ClearQuest,但是搁置一年都没有很好的落地实施,这个事情自然也落到了我的头上。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提高发布过程的效率,如何通过配置管理工具,建立软件开发的基本秩序。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公司所有科室完成了从 VSS 到 ClearCase 的迁移,之后通过在 ClearQuest 上定制开发项目管理和开发任务管理流程,实现了 UCM 模式落地。整件事情不仅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也建立了与各个科室的信任。后来随着研发团队规模的扩大,配管工程师也由原来我一个光杆儿司令,扩大到4、5个人的小团队,我们开始尝试搭建 hudson 实现持续集成,优化发布过程等等。

在口岸参与过另外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就是CMMI三级的评估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在评估老师的带领下,对整个软件过程的各个过程域有了全面的了解,对配置管理过程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坚定了流程、规范和工具三部分有机结合实现软件研发过程不断优化的基本思想。

口岸当时是非常重视员工培训的,每年我都会有至少两次机会参加各种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中,两次参加TTT(Training the Trainer to Train)的培训,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看来,掌握这项技能是终身受用的。
离开口岸,我选择去了Sony移动。

2010年左右,应该是Sony手机卖的正火的时候。我也是在Sony认识了配管界的传奇人物——流水先生。好多人都说在小公司锻炼能力,在大公司学习流程。以我个人的经验,这句话还真是挺有道理的。当时Sony做Android手机,有大量的流程、规范文档,基于严格的分支策略、编码规范,已经实现非常完备的持续集成过程。今年在奇安信公司做内部咨询,我又重新翻开当年在Sony时积累的资料,依然很有借鉴意义。

加入去哪儿网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本来是一位 Sony 的同事已经面试通过拿到offer的,中间出点岔子她又去不了了。于是,她就把我推荐了过去。那是 2013 年 3 月的一个尘土飞扬的中午,我和当时的研发支持总监聊了一个多小时,彼此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在我回家的路上,就收到了 QunarHR 发出的 offer。这就是去哪儿的速度。

在 Qunar 一干就是将近7年。当年 Qunar 业务飞速发展的时候,加班是非常严重的。和我一起入职的很多员工干不到半年就都离开了。记得和我一起入职的一位同事要离开的时候,我俩聊天,他说:“我跟我老婆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已经十几天没说过话了,因为我俩有时差呀。我回家的时候她已经睡了,我早上还在昏睡,她已经出门上班了。”

正如上边所说,去哪儿就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自然会对研发基础设施和工具自动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光一个发布系统,我们就先后做了 3 次升级。
2015 年,Qunar 和携程正式宣布合并,说实话竞争了多年的对手忽然成了一家人,难免会有些不知所措。当时的业务部门不同程度的陷入迷茫,甚至一度出现了离职潮。而我,就是抓住了这样一个空窗期,开始思考 DevOps 生态的规划和建设。过去两年,伴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提供了不少工具,但这些工具往往是被动响应业务需要搭建的,工具之间都是孤立的,数据也是离散的。大家不仅学习和使用成本高,而且还经常会因为数据不一致导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联合了OPS、基础组件和配置管理组,三个小组一起合理规划和打造了Qunar的DevOps 一站式平台。Qunar 是一个工程师文化很浓厚的一家科技公司,这也为Portal平台的成功提供了土壤。

2019 年 4 月,Qunar 作为第二批参加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的《研发运营一体化( DevOps )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的企业,其参评项目“酒店订单系统”顺利通过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的《研发运营一体化( DevOps )能力成熟度模型》持续交付能力 3 级评估,而该项目的持续交付过程就是由Portal平台提供支持的。



环境成就人才,努力成为幸运儿



小编:您在东方口岸和Qunar 两家公司都长达5年以上,这两段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

王晓翔:对于这两家公司,我都是有很深厚感情的,在这里发生过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也遇到过不少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领导和同事。

记得当年在口岸做配管,应该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有一天 ClearCase 的超级管理员账号忽然不可用了。情急之下,我直接删除这个账号,又新建了一个同名的域账号。之后的悲剧大家都能预料到了,虽然同名但是域账号的 ID 还是发生变化了,所有 ClearCase 客户端都无法访问服务器了。那一刻,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收拾不了残局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领导(甄博),向他说了事情经过后等待接受批评。然而,他并没有指责我,只是说,我给你写个程序,一会儿你发邮件说客户端需要打个补丁让大家执行一下就可以了。大概半个小时后,故障就这样解决了。或许甄博早就不记得这件事情了,但是他对待下属犯错后的处理方式却一直影响着我——下属犯错,勇于担责;团队成绩,默默承让。

我自诩算是一个忠诚度很高的员工了,在东方口岸供职 5 年,在 Qunar 长达7年。但这并不代表我害怕改变。当年离开国企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今年离开 Qunar,我放弃的也不仅仅是高薪。我非常清楚每一次选择都是有机会成本的。那么面对来自各方的诱惑和压力,如何才能做出让自己不后悔的选择呢。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花点时间想清楚自己最最想要的是什么,比什么都重要。一旦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再做出决定就不会纠结了。

这里也想给正在看新机会的朋友一点点建议,当你选择加入一家新公司的时候,除了要清楚自己想要的(钱、权、名、利、闲)是不是企业能给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职位、团队和文化与个人的匹配度。只有这三方面的匹配度都还不错的环境,个人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就比如 Qunar,虽然身已离开公司,但内心依然热爱这家公司,就是因为我与公司在这三方面的匹配度非常的高。Qunar 的“大声说话,目标导向”的企业文化,对我影响也是比较深。


小编:您从配置管理工程师一路走到 DevOps 评估师,这一路走来,您有哪些心得体会,晋升之路给年轻人有哪些建议?

王晓翔:不瞒你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有幸运女神眷顾的,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所以,我的成绩不一定全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是有几点建议还是可以分享给年轻人的,这几点我也经常讲给我团队的小朋友们:

1、不要给自己的工作设置边界。

一个人的工作边界就决定了他的能力上限,所以一定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死死的圈定在某个范围内。正如:打败康师傅的不是统一而是美团,消灭扒手的也不是警察,而是微信。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预知下一个对手是谁,而唯有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才有可能跟上时代的变迁。

2、建立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能让你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这样就很容易与对方产生共鸣,达成一致。尤其是对于DevOps实践者,我们做的很多事情本来是要解决业务线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但解决方案往往是要打破他们过去的习惯。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给出的解决方案应该就更容易被接受了。这里,我有一个一直坚持的原则,那就是:DevOps给出的规范和流程,自己必须遵守;DevOps团队给出的工具平台,自己必须是第一批用户。

3、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就等于踏上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学习是一种心态,不需要拘泥于形式,更不要限定内容。2019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幸在Qunar孙老板的推荐下参加了1024互联网CTO班的学习。在5次游学中,不仅有机会聆听顶级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的传道解惑,更是有幸收获与各行精英建立的同学情谊。对我而言,光是与这些优秀的同学聊天,就是一种难得的学习机会。



DevOps 是解决人的问题,关注商业价值输出



小编:您认为做 DevOps 工作最具成就感的因素是什么?

王晓翔:DevOps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实现快速、频繁的交付可靠软件的目的。所以,作为一名DevOps从业者,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能给业务线带来的价值,以及来自于业务线同事的信任和认可。在Qunar时,我们团队与业务线的信任关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业务线同学在研发过程遇到问题时,经常会主动找到我们寻求解决方案。这一点,反映的是业务线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信任。

从Qunar离开的同事,经常会回来找我们咨询,如何在新公司搭建一套类似的工具。这一点,反映了我们提供的工具平台真的是一线工程师需要的。


小编:对于 DevOps 的展望和计划有哪些?

王晓翔:2017年3月18日参加完某国际知名 DevOps 技术大会,我发过一条朋友圈。现在翻开看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和兴奋。其中,我还记录了这样两句话:

DevOps解决的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DevOps关注的不该是技术的先进性,而是商业的输出价值。

那一年,Qunar 内部的 DevOps 平台Portal已经初见雏形。

三年过去了,我看到国内不同行业,众多企业都向 DevOps 张开了怀抱。尤其是金融行业,招商银行成为国内第一批通过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的《研发运营一体化( DevOps )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估的单位。未来,我相信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进程的不断深入,DevOps 一定会渗透到各个研发领域中,从标准化到自动化,从自动化到智能化不断发展。



回顾王老师 15 年职业生涯,我们不免十分感动。她机缘巧合进入行业从职场小白,努力学习逐渐独当一面,再到挑起变革的大梁,成为领头人。这期间,她对工作的热爱,对环境的认可,对团队的信任都是成就她的力量,她辛苦付出默默耕耘,也幸运的得到了回报。只有一次次面对逆风的屹立不倒,才能成就一次次顺风的飞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