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庆生:家国情怀心 亦师亦友情——忆陈章太先生

周庆生 语言战略研究
2024-09-04

家国情怀心  亦师亦友情

——忆陈章太先生

文 | 周庆

陈章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周了,我还不能从一种莫名的悲哀、痛惜和沉重的心境中走出来。陈先生虽然没有直接担任过我的研究生导师,也不曾做过我工作单位的领导,但是陈先生在我心中的形象却是那么高大、敬爱、和蔼,陈先生对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影响,却是那么不可磨灭,那么刻骨铭心。


家国情怀心


学子埋下感恩报国的种子

陈章太先生出生在福建永春一个贫穷偏僻的山村,1951年考上大学,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时国家经济并不宽裕,但很重视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学费、食宿费和医疗费全免,另外还发给学员七块钱助学金。国家的恩惠和栽培深深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每当谈起这段经历时,陈先生总是动情地说“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的温暖,产生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定要报答国家的培育之恩”。这种感恩报国的思想犹如一颗种子,在陈先生的心中深深埋下,成为此后半个多世纪,陈先生竭尽忠诚、鞠躬尽瘁、任劳任怨、认真工作的强大推助器。



方言班学员难忘培育之恩    

我最早听到、记下陈先生的大名是在1981年7月,当时我还在郑州大学中文系任教,有幸能到福建建瓯,参加“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班”(方言班)培训。方言班由中国语言学会主办,号称方言界的“黄埔军校”,“文化大革命”之前举办过多期,本期是“文革”后的第一期,又称“新黄埔一期”。

陈先生时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是举办方言班的主要推手。来方言班授课的有吴宗济、黄典诚、黄家教、王福堂、李如龙和许宝华等资深名师,学员有魏丹、宋欣桥、李晓华、沈慧云、吴建生、乔全生、杜永道、伍巍、苏晓青、邓晓华、陈小荷等58人。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训,学员收获满满,由衷感谢中国语言学会的善举,同时也记下陈章太先生的大名。

2008年4月2日,摄于浙江南浔

右一陈章太、右二周庆生(毛力群摄)



为绿皮书团队打拼

我跟陈先生的直接交往始于2006年5月,当时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信司)指导组建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绿皮书)研制团队,团队设有审订组、主编组和作者组。陈章太、戴庆厦、陆俭明等资深教授在审订组,郭熙教授、周洪波总编和本人在主编组。每年春季召开一次审订主编和主管联席审稿会议(审稿会),语信司李宇明司长和陈敏处长出席指导。“五一”期间,审稿会在北京郊区召开。陈先生出席会议,审订并讨论了全书第四稿。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本语言绿皮书,没有现成的文献可参考,语信司和商务印书馆又格外小心谨慎,分别于6月、7月、8月,安排陈先生协同主编组,审订了全书的第五稿、第六稿、第七稿。4个月审订4次,这对74岁高龄的陈先生来说,任务可不算轻。2006年9月,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终于成功问世。

中国第一部语言生活绿皮书课题启动会成员合影,2006年10月9日摄于北京。二排右三周洪波、右四戴庆厦、右五陈章太,二排左三郭熙、左四周庆生、左五陆俭明、左七李宇明,三排右四余桂林、右五汪磊,三排左四陈敏、左五侯敏、左六屈哨兵。


从2006年5月出席绿皮书第一次年度审稿会开始,到2021年3月出席最后一次年度审稿会为止,陈先生审订绿皮书,持续耕耘了15年。每年我们至少可以跟陈先生见一次面,可以现场聆听陈先生的教诲,可以直接学习陈先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可以长时间促膝交谈各种有意义的话题和工作生活中的“花絮”。



审订绿皮书也是国家事业

审订绿皮书的工作突击性强,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陈先生多次在绿皮书审稿会上阐述绿皮书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这是一项重要的事业,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值得我们努力”。陈先生担任过国家语言文字管理机构的主要领导,同时又是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规范、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方言研究等领域的大专家,是一位著名的领导型专家和专家型领导。

面对绿皮书审稿会上提出的许多疑难问题,陈先生总能恰当地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政策与实施相结合的高度,审视分析这些问题,从而使其迎刃而解。陈先生审稿的独特之处,不单单是能够敏锐发现稿件中的主要问题,很多情况下,还能给出修改意见,特别是面对一些重大棘手的难题,陈先生的审改每每能令商务印书馆的周洪波总编及责任编辑,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中国第一部语言白皮书审订会,2017年6月1日摄于北京。前排左一周洪波、左二赵世举、左三周庆生、左四陈章太、左五李宇明,右四田立新、右三傅永和、右二文秋芳、右一侯敏,二排右四张日培、右三余桂林。



为了绿皮书事业,从一而终十五年

2009年的绿皮书审稿会在北京顺义召开。老专家老朋友每年相见都分外高兴,77岁高龄的陈先生热情洋溢地对我说,“我退休后,不再担任行政工作,感觉确实轻松了许多。目前在北京之外召开的会议,我一概都不参加了;在北京之内召开的会议,我也放弃了很多,也不出席,但是绿皮书的会议我都保证出席”。陈先生如此看重绿皮书会议,这让我们受宠若惊,感动之至。

抱病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商务印书馆2020年11月7日举行“‘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暨第三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陈先生带着尿袋,抱病出席,由人搀架着,站在演讲台前,发表了有生以来最后一次大会演讲。陈先生语重心长地说:绿皮书团队“在教育部语信司的统筹指导下,肩负着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有力地支撑着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看着十五年前大家精心栽下的这株幼苗(绿皮书),今天已经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作为一名老兵,我感到特别高兴。十五年来,我先后参加了皮书的审订,做了程度不同的审稿工作,感到皮书编写很不容易”。陈先生的演讲时间不长,但却折射出满满的兢业报国之情和社会担当之心。

陈章太先生在“‘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暨第三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上演讲,2020年11月7日摄于北京

陈先生最后一次出席绿皮书审稿会,大家庆祝陈先生九十大寿,2021年3月摄于北京郊区


抱病参加最后一次审订。2021年3月,一年一度的绿皮书审稿会照常在北京郊区举行,没想到这竟然是陈先生抱病参加的最后一次审稿会。当时,陈先生病情很重,不能独自行走,但他听说审稿会召开在即,仍然坚持参会。开会期间,走不了了,就坐轮椅;久坐累了,就咬牙坚持。陈先生硬是咬牙坚持了两三天,走完了会议的全过程。15年前,作为一位74岁高龄的退休老人,陈先生毅然接下绿皮书审订的重任。到如今,陈先生15年如一日,从一而终,从始而终,圆满完成了15年来的绿皮书审订工作,为其退休后的下半场人生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亦师亦友情


提携晚辈  组团攻坚

2002年陈先生领衔申报的“语言规划基本理论研究”,获得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后经周洪波总编策划,该项目纳入商务印书馆“应用语言学系列教材”丛书,定名《语言规划概论》。为了完成该项任务,同时也培养锻炼一支专业对口的研究团队,陈先生精心挑选了4人,委以重任,组团指导。苏金智、郭龙生、冯学锋和本人有幸入团。本人负责撰写书稿的第五章中国语言规划(中)——少数民族语言规划和第七章国外语言规划。

在陈先生亲自率领下,该团队反复讨论修改书稿大纲,多次修改、补充和完善书稿内容,陈先生主编的《语言规划概论》终于出版。国内学界好评连连,认为这是当时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语言规划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的概论性著作,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和出版空白。



难忘金婚纪念

为了表达绿皮书团队对陈章太等老先生的敬爱和感谢,增强团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我曾提议,在绿皮书审稿会召开期间,为老先生过一个简单的金婚纪念。这很快得到李宇明司长和周洪波总编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绿皮书团队的积极配合。

陈章太夫妇喝交杯酒

2009年12月12日 

摄于北京温都水城

陈章太夫妇喝交杯酒

2011年5月2日

摄于广东韶关


2010年5月下旬,绿皮书审稿会在北京郊区召开,陈先生金婚纪念于26日晚举行,当天李宇明司长去语信司开会,晚8点多赶回,代表语信司和绿皮书团队,向陈章太、邓庆春夫妇献上一大束鲜花,祝他们金婚快乐。陈先生夫妇接过鲜花,十分高兴,连连鞠躬致谢。本人担任金婚纪念主持。大家纷纷要求陈先生披露自己的恋爱过程。

陈先生说,我和邓庆春1960年结婚。她曾是北京胸科医院的护士长,后当大夫,身兼多项党政工作。我经常出差,搞方言调查,一去就是好几个月。有时候我们会到北海公园东边的一个小山头坐坐,那里是谈恋爱的圣地。2010年是我们金婚纪念年,我们还去那儿怀旧,坐到很晚才回家。陈先生发言后,师母邓大夫只补充了一句话,她无限深情地说,我们的婚姻是“天有情,人有意”。

最后,陈先生夫妇为大家献上一曲《夕阳红》,陈先生夫妇的金婚纪念在掌声中结束。事后,每当有人提起陈先生夫妇的金婚纪念,陈先生总是显得无比自豪和满意,正如他在多种场合所说:“我这么多圈子里面,就没人想着给我过金婚啊”!



忘年之交  情深似海

绿皮书审稿会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每次语信司领导或代表、审订、主编都要集中两三天,重点讨论解决书稿中的棘手问题或疑难问题。陈先生年年都坚持出席。陈先生的出席,还为我们晚辈提供了一个跟长辈密切接触、深入交谈的机会。我多次向陈先生请教的主要是,陈先生担任国家语委主要领导期间,我国有关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当时陈先生还是胡乔木同志的语言工作联系人。乔木同志曾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共政治局委员。我还想了解乔木同志在领导和推动我国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化工作方面发挥过哪些重要作用。陈先生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令我茅塞顿开,终身难忘。

2019年绿皮书审稿会期间,2019年3月9日摄于北京郊区。右一周庆生、右二陈章太、右三邓庆春、左二戴庆厦、左一徐悉艰。


后来,陈先生跟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交谈话题已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养生、锻炼、饮食、家务、家政、兴趣、癖好、孝敬父母、子女等。特别是陈先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每当写作涉及少数民族语言状况、涉及国家民族政策、民族语言政策时,陈先生总会随时打我电话,跟我确认他的文字表述是否得当。



为拙著作序

2014年82岁高龄的陈先生不顾年迈多病,在百忙中欣然为拙著《语言生活与语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赐序。陈先生的序言高屋建瓴,精深老道,令拙书蓬荜生辉。陈先生说:“该书涉及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语言政策中的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是“中国主流学者的一部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直面“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跻身“中国主流学术圈”,这话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和期望,是晚辈应该铭记躬行的一种学术取向。

2021年10月17日,传来了先生与世长辞的噩耗。陈章太先生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资深领导、失去了一位学界耆硕。在这万分悲痛之际,应周洪波兄之命,匆匆草拟了这篇悼文,附一小诗,永志怀念。

哭章太师

大学国助凡四年,

业成图报方寸间。 

鞠躬尽瘁职业场,

   严谨执着皮书团。[1]

春蚕有命丝无尽,

蜡烛点燃泪不干。

驾鹤西行观天路,

云卷云舒皆自然。

(2021年11月5日)


注:

[1] 皮书团系“绿皮书团队”的简称。


作者简介:

周庆生,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语言文字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陈章太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沉痛悼念陈章太先生

陈章太、戴庆厦在“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陈章太:文改会改名与国家语委创建

陈章太: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胡士云:难已的泪水,无尽的思念——怀念陈章太老师

夏历: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忆吾师陈章太先生

张振兴:深恩永志我心中——深切怀念陈章太老师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战略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