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美国开始驱逐华裔科学家,中国更要做好自己的事 | 科技袁周虑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1-01-27

这是【科技袁人】的衍生节目【科技袁周虑】的第十一期,欢迎观看~



视频链接


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3881649


部分评论:                                                                         


梦影风痕: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川普同志学得很好~

随风入梦-k: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科学家却因为国界而遭受不公,何其可笑。

吧唧哥哥的李子:

我们国家配套硬件软件也要加把劲啊,要不然好好的人才浪费了就真的不知道说啥了,留不住人才也不能怪人家不爱国是吧,回国这件事回来了给个大大的赞,回不来人家也不理亏


世界第一个人造基因生命体


S:5月16日,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宣布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创造了全世界第一个完全合成、且彻底改变DNA密码的生命体。


X:鉴于最近报了太多关于基因改造的新闻,我们先请阿帅给我们科普下这次的特殊之处在哪呢?


S:科学家有能力改造生物基因确实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其实早在2010年美国科学家就创造了世界第一个合成基因组的生物体。但是这次研究特殊之处在于,首先他们所构建的合成基因组是至今最大的,总共有400万个碱基对,并且,最重要的是科学家们对基因组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设计。研究人员们经过两年的努力,读取并重新设计了大肠杆菌的DNA,再用经过改造基因组的合成DNA创造了细胞。该研究团队在计算机上经过18218次编辑后,将新设计的遗传密码用化学方法合成,并逐段加入大肠杆菌的DNA中替代天然基因组。合成的新生命体比大肠杆菌长得慢一些,但是顽强地活了下来!


X:我好像听出点意思来了,科学家们这么折腾就是为了让这“人造生物”的所有基因全部“不天然”,百分百纯人工制造。那我想现在所有观众心里想的问题和我一样:距离“人造人”出现还有多远?


S:这个真的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前面提到过大肠杆菌有400万个碱基对,但人类有30亿个碱基对。所以说暂时还没法考虑合成基因组用到人类身上的问题,这在目前来说实在是个太大的工程。


X:好像直接要用到人类身上也确实比较吓人,但这个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其它地方吧。


S:是的。比如改造过的细菌,人类就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等领域。或许不久后,我们就能看到一些人造的新品种小动物出现了。


中国学者发现隐形材料


X:上个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红外隐身材料!


S:同学们应该都知道,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所以我们也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红外探测仪”、“红外成像”这些技术。当然了,发展出了针对红外线的探测技术,也就会衍生出想要避免被探测到的“红外隐身技术”。之前的红外隐身材料大多是通过改变物体热辐射特性来达成“隐身”目的,一直存在应用范围窄、耗能大、持续性差等等问题。


X:此次苏州纳米所先制造出了一种坚固但柔软的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使其拥有优异隔热性能;再将这种薄膜用相变材料聚乙二醇(PEG)浸泡并进行防水处理,使得这种材料变得轻薄又坚固同时还很柔韧。由于纳米纤维气凝胶薄膜本身是一种良好的绝热材料,而聚乙二醇受热时会储存热量并软化,凝固时又释放热量后重新硬化,在模拟太阳光照下,覆盖目标物的复合薄膜可以从太阳吸收热量,达到抑制升温目的,保持和周围环境一致,使得目标物体对红外探测仪“隐形”。当夜晚来临,薄膜又能缓慢地释放热量,以匹配周围环境。此外,选用合适厚度的气凝胶薄膜覆盖在发热目标与相变复合薄膜之间,也能做到让发热物体“隐身”。所以这种新型复合材料就成为了一种可以适应温度变化的红外隐身材料!



S:有意思的是,同学们是否还记得3月份的时候我们袁周虑节目中介绍过的“动物裸眼红外光感知”技术?当时很多同学畅想这项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前景,想不到这么快反制的技术又进步了。


X:没事,这两个技术都是中国团队在研究,以后探测红外的和红外隐身的能力可以同时出现在我们身上,这一点不矛盾嘛!


袁岚峰评论:裸眼红外感知,是科大生命学院薛天教授研究组的成果。当时许多人评论道,特种兵不需要红外夜视仪了。现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又推出了红外隐身。大家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孰胜?科大在行政上属于中科院,所以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有趣了。


事实上,在量子信息中,也有一个类似的问题。许多人都听说过,量子计算机能够破解最强的密码,而量子密码术能够抵抗所有的计算攻击。那么问题来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孰胜?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明确:盾胜!因为量子计算机破解密码的前提是,这种密码体系能够用数学破解。而量子密码术的特点是,即使对方有无限的计算能力也不能破解!


《生活大爆炸》完结


X:阿帅你知道吗,最近,有一部十分著名的美剧在播出多年后终于完结了。


S:你是说《权力的游戏》吗?


X:注意审题,我说的是“完结”,不是“烂尾”。


S:我知道了,你说的是《生活大爆炸》!


X:是的,5月16日,《生活大爆炸》播出了最后一集。该剧从2007年9月24日推出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二年,拍摄了279集,并且也成为了美剧历史上剧集最多的多镜头情景喜剧。



S:相信很多科学爱好者也同时是这部美剧的粉丝,虽然是部喜剧,但《生活大爆炸》的许多笑点与科学相关,剧情里处处有着各种新奇科学技术的身影。在漫长的剧集中,更是有过霍金这样的重量级科学家亲自客串,给了所有观众惊喜。


X:当然,有些同学或许会认为科学在这部剧里大多数时间只是种“噱头”,但本身作为一部情景喜剧我们也不应该要求它能深入解释科学问题。就像袁老师一直说的,能让公众对科学感兴趣,这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S:是啊,我们也希望中国也能早日诞生出像《生活大爆炸》这样,能让更多普通人感兴趣又能带上科学话题的好作品。


X:中国已经有了啊。


S:啊?哪一部?


X:这部作品里的主角同样十分聪明,年纪轻轻获得博士学位,并且拥有象征智慧的发际线;这部作品里也有一位角色经常遭到剧本迫害,并且拥有“劲爆”的身材;这部作品里也有一位角色作为一个宅男属性的理科生竟然拥有恩爱的女朋友并因此受到同学们记恨;这部作品里主角们也有一位朋友,他也很萌,而且也很了解印度;这部作品里甚至也有一位只出现声音但是提供了不少梗的角色。当然了,这也是一部超级好看的作品——那就是《科技袁人》,我们每周一三五更新,别错过哦~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样车已下线


X:5月23日上午10点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 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S:哎,磁浮列车中国国内已经正式运行的都已经不少了吧,为什么说这次是重大突破呢?【磁悬浮列车运行的哪有不少?不就上海的一条线吗?而且还一直在补贴】


X:这里的关键就是速度!虽然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开通了磁浮线路,但是在速度上是没有明显优势的。就以上海磁浮举例,运行的最高时速也只是400多公里每小时,而且还不能全程保持,只能覆盖全程不到一半的路段;而整个上海磁浮的运营里程也只有30公里。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高铁部分线路的运行速度都已经达到350公里每小时。所以相比之下,同样作为需要铺设专用线路的地面交通工具,磁浮就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长距离不如高铁实惠,短距离不如地铁实用。


S:这个确实,虽然磁浮列车作为交通工具也有一些其它小优势,但是研制和使用的成本都不低,如果在速度上不能脱颖而出,很难和其它交通工具竞争啊。


X:所以600公里时速就是一个关键点。就像前面说的,高铁最高运行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而飞机一般是800到900公里每小时,如果能出现一种600公里时速的地面交通工具,就可以填补这两者之间的空白。以北京到上海为例,算上旅途准备时间,坐飞机需要4.5小时左右,坐高铁需要5.5小时左右,而如果600公里时速的磁浮正式上线,这个过程会缩短到3.5小时!作为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如果成功应用于长途运输,就可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根据报道,这次5辆编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的研制目前也在顺利推进中,计划在2020年也能正式下线,并且在2021年就能开始调试线上,开展系统综合试验。


S:那我只能代表广大观众朋友们说一句心里话了:GKD!


华裔科学家遭到解雇


S:当地时间5月24日,遭到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突发调查并被解雇的美国华人科学家李晓江通过 Science 新闻团队的报道,首次回应此事。该事件缘起于5月16日,李晓江与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在埃默里大学实验室的共同负责人李世华在中国旅行时,突然被校方告知已被解雇。



X:埃默里大学还关闭了两人的属于该校医学院的联合实验室,现在他们的网页也无法访问。并且3名在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研究生和5名博士后均被告知要在30天内离开美国。


S:这一次李晓江挺身而出对于埃默里大学模棱两可的解雇理由做出了有力反驳。埃默里大学表示,在收到位于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封信后,该校进行了内部调查,最终认为李晓江夫妇“未能充分披露外国研究资助来源,以及他们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的程度”,并因此解雇了两人。但是李晓江表示从2012年起,他们每年都会向埃默里大学披露在中国的研究活动,并且提供了所有校方要求的文件。同时,埃默里大学没有将所谓提交给NIH的调查报告副本发给李晓江。也就是说,在不明不白之中,在埃默里大学工作了20多年、拥有终身教授职位的李晓江和他妻子就这样被驱逐了。


X:结合中美当下的大背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场闹剧背后的问题在哪。而NIH其实也早就从去年8月开始发起了一项大规模“清扫”行动,就因为美国政府担忧的所谓中国“正在不公平地利用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


S:2018年3月,李晓江夫妇两人在《细胞》杂志上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了一种可用于研究亨廷顿舞蹈症的转基因猪,广受媒体关注。两位科学家的智慧本来可以为人类对抗一种可怕的疾病做出更多贡献,但现在很遗憾这一切被科学之外的因素粗暴打断了。但是在同情和愤怒之余,李晓江夫妇的遭遇也更加能督促我们做好自己的事——那就是把中国建设成最重视科技、最重视科学家的国家。


背景简介:本文是“科技袁周虑”视频节目第十一期的介绍,视频发布于2019年5月28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3881649)。

责任编辑:孙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