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撞实验为什么是智子的眼中钉? | 袁岚峰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23-03-30

■ 导言

智子只要对LHC的对撞数据施加一点干扰,就足以让我们永远找不到希格斯粒子了!现在,你明白智子的计划了吗?智子: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 本文为《看三体,要多想》系列之(二),系列(一)见:(纳米丝切巨轮,技术上现实吗?| 袁岚峰)。

大家好,我是科技袁人袁岚峰。正如章北海父亲的格言“要多想”,今天我们来讨论第二个“多想”。《三体》动画片第二集中丁仪在太空对撞机实验被智子扰乱后,对萨伊主席说:“人类科学已经宣告死亡。”那么问题来了:三体为了锁死地球的科技,为什么要干扰我们的粒子对撞实验?

人类科学已经宣告死亡

回答是:了解物质微观结构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对撞。
例如大家在中学学过的原子核的概念,就来自对撞实验。在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 - 1940)最初发现电子的时候,他提出的原子模型是所谓葡萄干布丁模型,即认为正电荷均匀分布,电子镶嵌在其中,就像几个葡萄干镶嵌在布丁里。
葡萄干布丁原子模型
这个模型为什么被抛弃?是因为1909年卢瑟福研究组做了一个实验,用α粒子轰击只有几个原子厚的金箔。如果原子中的正电荷真的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就会轻松穿过金箔。
这就好像动画片第一集中,罗辑教授讲社会学课时,让学生模拟对撞实验,朝一张纸扔一支笔,结果“噗”的一声穿了过去。在哄堂大笑之余,他们还总结出一条所谓科学规律:每当向纸投笔,都会发出“噗”的一声。

罗辑课堂实验

然而,卢瑟福的实验结果却不是这样简单。他们发现,大部分α粒子确实径直穿过了金箔,然而有1/8000的α粒子却发生了很大的偏折,超过90度,甚至有些反弹了回来!就像笔被纸反弹回来一样惊人。不,还要更惊人,卢瑟福当年的描述是:就好像你向一张纸发射一颗炮弹,结果炮弹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实验

这说明原子内正电荷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所有的正电荷与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原子核上。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出原子核的半径只有10的-15次方米的量级,比原子半径还小10万倍。假如把原子比作一个足球场,那么原子核比足球还要小得多。
50多年前,对撞实验又告诉我们一个知识:质子和中子并不是基本粒子。人们曾经认为它们是基本粒子,但对撞实验表明它们有内部结构,所以不是基本粒子。现在人们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三个夸克(quark)组成的,夸克才是基本粒子。

夸克

而另外一边,电子现在仍然被认为是基本粒子。这是因为人们几十年来对电子做了大量的对撞实验,至今也没有把它“裂开”,即没有发现任何它有内部结构的证据。
还有一个更近的知识,近到仅仅十年前才发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上帝粒子”(god particle),即希格斯粒子(Higgs boson)。在当前粒子物理学的标准理论即所谓标准模型中,所有的基本粒子最初都是没有质量的。这就引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质量是怎么来的?1964年,三组理论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一种解释,现在叫做希格斯机制(Higgs mechanism)。这个理论认为存在一种希格斯粒子,普通粒子通过跟它的相互作用获得了质量。好比一个名人走进一个会场,会场中的人纷纷起来跟他握手、合影或者要签名,名人原本走得很快,由于要跟这么多人相互作用,就走得慢了,这就好比获得了质量。

基本粒子通过希格斯场获得质量(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在2022年7月4日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直播上的报告)

这个理论很巧妙,但直到2012年,在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简称LHC)上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才确认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揭秘基本粒子质量起源——赵政国院士等大咖讲述希格斯粒子背后的故事 |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2012年7月4日宣告发现希格斯粒子(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在2022年7月4日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直播上的报告)
实验证据其实就是基于大量事件的统计,发现在某个能量上鼓起一个峰,说明那里存在一种粒子。

试试看你能亲自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吗?(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洪洮教授在2022年7月4日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直播上的报告)

探测希格斯粒子的难度,好比从稻草堆里找到一根金针。如果没有40多个国家、180多个大学和研究所、上万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二十余年的协同奋斗,竭尽全力搜集到上万亿个事件和提高信噪比,这种超级精细的发现是完全不可能的。
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探测器(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赵政国院士在2022年7月4日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直播上的报告)

从稻草堆里找一根金针(摘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洪洮教授在2022年7月4日希格斯粒子发现十周年直播上的报告)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理解越来越依赖于对撞实验的精度。智子只要对LHC的对撞数据施加一点干扰,就足以让我们永远找不到希格斯粒子了!现在,你明白智子的计划了吗?智子:这是计划的一部分。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正道,我们要走正道。欢迎大家关注科技袁人,我们下期再见!


■ 扩展阅读

纳米丝切巨轮,技术上现实吗?| 袁岚峰

揭秘基本粒子质量起源——赵政国院士等大咖讲述希格斯粒子背后的故事 |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三体》救世主排行榜 | 袁岚峰

为什么不再说“缺芯少屏”了?因为中国显示领先了 | 袁岚峰

碳量子点回忆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作者简介
袁岚峰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