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后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6~7章)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如何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经验:

答:(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也永无止境。
     (2)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的曲折。
     (3)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出自己的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4)革命胜利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和尽快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5)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同时把改革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发展自己。
     (7)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消除封建主义和自然经济的遗毒。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启示:

(1)必须增强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信心和信仰。

(2)必须厘清社会主义在价值、制度和体制三个范畴内的不同含义,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基点。
 (3)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在历史上占有330多年的时间,我们要善于继承其中的科学成分,切不可重犯空想的错误。
(5)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6)大力加强与改善与人民群众鱼水相连的党的建设。
   要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1)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2)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情况还比较突出。
      (3)阳光财产与阳光财政制度尚未建立
      (4)唯经济主义的指导思想给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5)在公民社会的建设方面进展迟缓,没有政策与法律的强力支持
      (6)社会主义的文明重建、信仰重建、价值观重建的路还十分漫长
      (7)资源环保形势日趋严峻。


2.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

答:(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4)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5)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6)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7)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8)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9)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了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科学态度。他们一方面强调这些原则的正确性,另一反面又反对将这些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1)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

(2)要善于把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3)紧跟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在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3.试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谈谈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百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晶,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它的“中国特色”。我们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决反对和抵制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错误思潮;又吸取不顾历史条件生搬硬套本本的历史教训,破除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教条式理解,而真正将其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样,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包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吸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东西等等,都是围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的。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科学社会主义要义。因此,这种“中国特色”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又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4.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

答:(1)开辟了经济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的新模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世界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中国现代化的成功理论和实践,对那些与中国国情类似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启示与借鉴,尤其是为广大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榜样。可以使他们看到,发展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确实可以加快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加快增强综合国力,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其他种种弊端,从而吸促引、促进他们奋起走社会主义道路。

    (2)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人民向爱好和平。争取和平,维护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中国不称霸,要以平等态度对待别国,同样尊重别国的平等地位。这些重要观点及其实践,无疑对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还是全球和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3)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正是由于我们在实践中牢牢把握住“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了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关键,中国特色社会王义才成就斐然,举世瞩目。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展示出了社会主义的复兴之路和希望之光。

    (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首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以及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系列重大问题, 从而在这个难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成功地并不断地制定出符合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发展看,这个理论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体系,在中国指导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无疑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1、请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答: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一)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空想社会主义者曾详尽地描绘过理想社会的图景。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空想性质和幻想色彩,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论,也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做出了科学的展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

(二)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主要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资本主义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道过探索整个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预测历史未来前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掌握社会规律,离不开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唯物辩证的方法的指导,这个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从绝对真理、理性、正义这些抽象的观念描绘未来社会美景,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即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特别是经济形态来获得对未来社会的认识。他们以此法勾画出的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替代物。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相对立的,同时,二者也有同一性,后者不仅是前者的对立物,而且也是继承者,应当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仅停留在现象上,并未揭示其实质和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发展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预见。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做详尽的细节描绘
    当马克思、恩格斯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简单说就是预测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因为“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个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不赞成对未来社会的特征作过于具体、全面地论述,更没有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方案。恩格斯认为,在新社会没有成为现实而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详细地设计未来蓝图,其结果只能是越是制定得详细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经典作家们论述表明,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而应当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最高纲领与每个阶段的现实纲领结合起来。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什么又说“共产 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解答。

答:第一问:

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的发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能动的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社会制度的更替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第二问: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第一,他们不了解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另一方面指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当然,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彻底实现,是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是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但是,作为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作为一种亿万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则是一点也不“渺茫”,而是实实在在地、每日每时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这一伟大理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诸如巴黎公社、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每向前发展一步都意味着向共产主义靠拢一步。今天,我们的一切革命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体现和组成部分。
  第二,他们割裂了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互不相干。因此,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即共产主义运动不仅在全世界,在中国早已存在,而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并取得重大发展,从而使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仅使人民从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旧制度下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道德水准和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向前推进,共产主义理想逐渐在深入人心。
  第三,他们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马克思主义认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事业也是如此,它有成功,也有失误,有前进,也有暂时的困难。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人民生活得到了不断改善。人们才能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只要把社会主义建设好,就为将来的共产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

答:这一观点割裂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联系,是错误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

其次,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精神支柱;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其精神动力。

忽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就会导致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把握未来,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了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和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答: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现阶段,这是历史的使然。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通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真正有效地抵制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党和人民对大学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 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
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践履笃行,奋发有为,甘于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往期回顾:
课后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4~5章)
课后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1~3章)

微信号 : zdl-2016

公众号:思政课学习交流

●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