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末自测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一)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


单项选择题

1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B.原始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唯我论与不可知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2

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在于它片面夸大了(    )

A.人的作用

C.物质生产的作用

B.地理环境的作用

D.英雄人物的意识和意志的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3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4

生产力是指人们(   )

A.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C.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解决生产发展问题的能力

D.改造和影响自然的能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5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依据是(    )

A.劳动者的素质

C.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程度

B.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水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

6

商品的二因素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

C.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D.价值和价值形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7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实质是(    )

A.资本家依靠自身勤劳积累,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C.资本家利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财富

B.农民自愿出卖劳动力,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D.资本家利用暴力手段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在资本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8

马克思指出:“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

A.使用价值是历史范畴

C.同一物品的使用价值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B.物品的使用价值都是劳动者生产出来的

D.同一物品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9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实质上是(    )

A.物物交换过程

C.货币衡量商品的自然发展过程 

B.使用价值的交换过程

D.商品生产者之间互换劳动的社会过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10

马克思把商品转化货币称为“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多项选择题

1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这一论断说明(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C.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进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D.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D

2

习近平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这段话说明(   )

A.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C.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B.经过两次飞跃,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D.认识过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

3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段话说明(   )

A.人们在实践中对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

C.认识过程是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

B.认识过程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发展

D.认识过程是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

4

下列说法中,关于“社会存在”的正确理解是(   )

A. 社会存在也就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或者说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C. 社会存在是由社会意识所引导和决定的

B. 社会存在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

D.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也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

5

下列命题符合唯物史观的有(     )

A.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就越充分

C.社会越是发展,对地理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B.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就越能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

D.社会越是不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就越大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


思考题

01

论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要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热门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长短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指导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取决于它们能否正确反映社会存在。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顶层设计或总体部署,必须从我国现实的社会存在出发,即从我国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出发,也就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思想文化发展既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又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即思想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凝聚力量和智力支持。


0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指引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基本特征:

(1)科学性: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2)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3)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4)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szk-2016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交流平台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