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

语言科学 2022-04-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出版社 Author Science Press

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文化几乎成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受瞩目的话题,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纷纷转向文化研究。文化几乎跨越了所有的学科边界而成了社会思想界反复申说的中心议题。因此,所谓“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顾名思义就是“转向文化”(turn to culture)。

 





“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


《“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一书研究 20 世纪 60~70 年代兴盛于西方的“文化转向”思潮发生、发展历程,尤其考察这种文化思潮在人文社科领域引发的“文化主义”研究范式的整体变革。这种变革衍生出包括视觉文化在内的一系列新兴跨学科,由“文化主义”范式产生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文本理论等研究方法成为视觉文化这门跨学科的源头。

 


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向”思潮及其衍生的“文化主义”研究范式是直接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发展出来的,由索绪尔开创并经结构主义发展的文化符号学、文本理论,以及列维—斯特劳斯创建的结构人类学等,是“文化转向”最直接的理论与思想资源,同时反过来又是“文化转向”思潮最鲜明的标识。本书所说的“文化主义”范式在诸多方面不同于英国文化研究中与结构主义相对的“文化主义”范式。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基于“语言学转向”,后者基于人类感性实践的社会学范畴。因此,前者往往把世界、社会实践看作语言,语言成为世界存在的本体;而后者认为社会只是像语言那样运行,社会领域的国族、社群、性别、种族、个体等的身份认同均须通过语言媒介(文化符码)来加以建构,其中语言只是扮演中介的角色,发挥的是一种认识论功能而不是本体论功用。

 

“文化转向”实际是“语言学转向”的直接效应和典型表征,其知识论的来源是语言学中的符号学。这种基于“语言学转向”的“文化主义”研究范式,不同于过去把社会的范畴看作是先于并决定了意识、文化或语言的上层建筑的观念。如今前者反而被认为是建立在后者之上的,社会的范畴仅通过其文化的表象而存在。这种范式的转变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冲击了传统学科的既有藩篱,迫使它们面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必须做出相应的方法论上的调整,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前面那些来自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哲学等传统学科领域的学者反复申说文化这个中心议题;“文化主义”研究范式几乎跨越了所有的学科边界而成为这一时期它们共同持有的方法论。二是“文化转向”所衍生出来的“文化主义”范式突破了传统学科的疆界,这无疑为新兴学科或跨学科的衍生与兴盛提供了契机。受“文化转向”思潮冲击的艺术史逐渐演变成新艺术史,而将新艺术史所建立起来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机械复制以来的影像,于是,20 世纪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就逐渐衍生出了视觉文化这门跨学科。

 

文化不仅仅是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表现,还是对一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建构。随着媒介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逐步进入西方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人们开始全面迈入视觉化或图像化生存时代。于是,从文化研究中衍生出对这种视觉化生存方式即视觉文化的研究。这种立足于对人们看的实践,即“视觉/视觉性”(visual/visuality)的“文化研究”,是对看的实践中的权力关系进行批判性审视,从而揭示观者身份认同中性别、阶级、文化和种族等权力纠葛与各种错综关系。

 

《“文化转向”与视觉文化研究》一书通过探究“文化转向”思潮与视觉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廓清视觉文化衍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源头,而且为当前视觉文化研究提供方法论层面上的支援,同时给出解读和阐释视觉文本的经典范例,从而促成了视觉文化这门跨学科的日趋成熟。对视觉文化的专业研究者、爱好者及关注当前视觉文化的广大读者都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肖伟胜 1970 年生,湖南邵阳武冈人。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Klagenfurt University) 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专攻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西方美学与当代文化理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共计9 项,主编“视觉文化译丛”、《后学衡》杂志,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70 多篇。撰有《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视觉文化与图像意识研究》等学术专著5 部,译有《观看的方法》《视觉文化面面观》《批判与超越》等。入选“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计划”,重庆市文艺学学科学术带头人,2017、2020 年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




本书目录导论1
上编
第一章 “语言学转向”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19
引言19
第一节 索绪尔语言学的“哥白尼式革命”22
第二节 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29
小结31
第二章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初创34
引言34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36
第二节 作为“拼贴”的野性思维47
小结51
中编
第三章 巴尔特的文化符号学与“文化主义范式”的确立55
引言55
第一节 语言/言语到符号的嬗变56
第二节 能指/所指与意指62
小结72
第四章 符号学分析、审美鉴赏与意识形态批评75
引言75
第一节 《写作的零度》与意识形态批评76
第二节 《神话学》:符号学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和审美鉴赏80
小结89
第五章 作为建筑视觉文本的埃菲尔铁塔91
引言91
第一节 作为“目光”的埃菲尔铁塔92
第二节 埃菲尔铁塔的语义学102
第三节 埃菲尔铁塔的功能主义美学107
小结113
第六章 照片语义学和影像真实神话批判114
引言114
第一节 照片语义学115
第二节 电影剧照的显义和晦义125
小结128
下编
第七章 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弥散133
引言133
第一节 德里达的解构理论与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137
第二节 德里达的“文字学”与声音中心主义批判151
小结160
第八章 德里达的文本理论与作为踪迹的(画)框架162
引言162
第一节 德里达的文本理论163
第二节 作为踪迹的(画)框架173
小结181
第九章 巴尔特的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及其“身体转向”182
引言182
第一节 “作者之死”与后结构主义文本183
第二节 《S/Z》: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192
第三节 “愉悦文本”与“极乐文本”:文本的“身体转向”198
小结204
第十章 审美经验现象学视野中的摄影208
引言208
第一节 曾在:摄影照片的幽灵本质210
第二节 意趣与刺点及其“震惊”美214
小结221
主要参考文献223
附录 文化、文明与社会:三个关键词之考辨231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



1.相关阅读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假设句研究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具身语言的理论基础
语言文学研究成果速递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研究
非习语程式语与学术写作语言产出研究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二语学习成效的关系研究

2.公益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学术讲座系列
跨学科时代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系列讲座(9月8-24日)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系列讲座
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系列讲座(9月6-24)
心理语言学论坛||Nick Huang教授/M. Branzi 博士
数字人文方法论系列讲座
9月15-22日语言文学讲座/会议/论坛(第67期)


3.讲座回看
(1)回看||2021年度国社科活页新变化专项解读
(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3)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