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2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北大女生对话上野千鹤子被骂惨:75岁未婚未育,有错?

万小刀 2023-02-2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最华人 Author 华人作者团

来源:最华人  作者:余叶子 


近日,三名北大女生与日本75岁奶奶上野千鹤子的隔空连线,被网友怼上了热搜:“尽是蠢问题!”
三名北大毕业生均已婚,而上野千鹤子未婚未育。

于是,她们抛给上野千鹤子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不结婚)是因为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

面对这个不甚礼貌的提问,上野千鹤子笑眯眯地回答:“我对婚姻不感兴趣,男人我还是喜欢的”“所谓自由就是有选项”“关键是不能糊弄自己”。
● 来源:B站up主全嘻嘻
这段围绕婚育关系展开的女性主义探讨,无意引发了一轮网络热议:女性该追求怎样的自由?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上野千鹤子,也再次成为媒体焦点。

一、

2019年,一段东京大学新生入学仪式讲话刷屏网络。
女教授直指日本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瞬间轰动媒体,圈粉无数。

“从步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性别歧视已在暗处悄然萌动。如果走上社会,摆在明面上的性别歧视更是横行霸道。很遗憾,东京大学也不例外。”
发表这段硬核演讲的,便是上野千鹤子。
1993年,上野千鹤子被邀请成为东京大学讲座副教授,是东京大学文学院聘用的第三位女教授。

视频在国内走红之后,上野千鹤子关于女性主义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引进,直至现在都稳居某当网站社科榜前三。
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开始关注她推崇的女性主义,以及她个人的传奇经历。
故事的开始,她并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先驱或斗士。
1948年,上野千鹤子出生于日本富山县中新川郡上市町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父亲是医生,母亲是全职主妇,家境优渥。
● 上野千鹤子和母亲
父母膝下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在上野千鹤子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对哥哥和弟弟都较为严厉,唯独对自己格外宠溺。
但到高中择校时,上野千鹤子忽然意识到,父亲的爱是“双标”的。
彼时,她的哥哥和弟弟在考试升学等方面都被父亲提出了明确要求,唯独对她什么限制都没有。
后来,父亲把她送入了石川县立金泽二水高中——它前身原是旧式高等女校。在当地,这并不是最好的高中,但“口碑”极佳:“要娶媳妇,就去二水高中。”
至此,上野千鹤子开始明白,父亲对自己的宠爱与支持,更关乎家庭,而非自立和社会职业。
● 年轻时的上野千鹤子
然而,这也怪不得父亲保守。上野千鹤子出生的1948年,正值日本婴儿潮世代(1947-1949),社会整体并不鼓励女性婚后工作,或者接受四年制的大学教育(当时女性上大学的升学率不足5%,很多受教育女性只具备高中文凭或者短期大学文凭)。
“女性只要有学历,就养不活自己。”

高中毕业后,父亲建议她念神户女子学院,但被上野千鹤子果断拒绝了。
她想闯东京,可家人直摇头:“东京不是一个女孩子该去闯的地方。”

就这样,在自己与父母意愿巨大反差下,“逃离”的念头愈发强烈。

1967年,上野千鹤子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专业,成功“出逃”家乡,远离父母,开始对人生新一轮的探索。

二、

在京都大学念书期间,她恰好赶上了日本1960年代的学生运动浪潮。
起初学生们抗争的目标很明确,“撤销对学生的不正确处分”“停止调高讲课费”等,后来运动变得抽象化,目标不再清晰,再后来,直接升级为了“革命”。
上野千鹤子也怀着寻求解放的热望,加入了“京大全共斗”,与男学生们一起,呼喊着,涌上街头,游行、示威,向警察丢石头。

这场学生运动有没有换来学生期待的公平,很难说,却成为了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研究的起点——“运动其实不分男女,但我最后还是亲身体会到性别的鸿沟有多巨大,女人有多吃亏”。
“他们按照用途给女性分了类。大学斗争的现场还有另一类女性,那就是‘慰安妇’。当时在性方面较为主动的女生都被男人称作‘公共厕所’。很多人一边占女战友的便宜,一边在背后嘲笑她们。”
所以,指引上野千鹤子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或远大梦想,用她自己的话说,纯属“私愤”——在亲眼目睹身边男同学对女同学的歧视与轻蔑后,“我为私人的怨怼而战”。
● 上野千鹤子
然而,面对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女性要如何表达愤怒,让社会和他者知晓呢?

三、

在上野千鹤子将自己的研究著书发行前,有朋友曾劝她,最好别在书名上使用“性别”或者“女权”字样,原因很简单,这样的词容易讨人嫌。
媒体面对呼吁平权的女性主义者群体,惯于采用污名化的方式,将她们刻画成可怕女人。父权制传统也灌输“与男人为敌会吃亏”的观念,久而久之,女性真实的声音很容易被掩盖、吞没。
换句话说,即使你有女性主义的自觉,也“有口难言”,听众寥寥。
上野千鹤子恰恰无惧媒体黑化与刁难,不仅上节目、做协会,大胆表达,还善于将晦涩的理论化为诙谐轻松的对话、书信——围绕性、恋爱、婚姻等大众感兴趣的议题,低门槛高共情地输出她的价值观念。

● 上野千鹤子一直是位高产作家,仅独立撰写的著作就多达40余部
“不了解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也没关系,只要年轻女性能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就行。”
她直言女性主义并不是什么固化的理论,而是多样的,是自我和解的战斗。“女性主义就是女人接受自己,爱自己的思想。”
例如,在《始于极限》和《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中,上野千鹤子都谈及了“毒母”现象:“所有女性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开始对孩子施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
在普遍“厌女”的社会中,即使亲如母女,也存在性别压迫。
上野千鹤子与母亲的相处就很失衡:母亲习惯于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子女,直至离世,上野千鹤子也未能与之实现和解,反而是在她十几岁的印象里,母亲几乎“无药可救”:“妈妈,就算换一个丈夫,你的不幸也不会消失。”
● 上野千鹤子与父母
后来,上野千鹤子才看清,这不完全是母亲差劲——母亲所处的时代女性不被鼓励工作,严重依赖家庭,人生能做的选择极其有限。
女性所遭受的歧视,很多时候不仅是某人施加的,而是整个父权制社会的结构问题。身处其间的我们如果不积极审视、反思,就会把不公也当作理所当然。
对于如何践行女性主义,上野千鹤子并没有明确给出某个标准答案,但在与北大三位女生的互动中,她提到这样的一句话:对于女性来说,有选项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来源:B站up主全嘻嘻
这句话也恰恰戳中了网友们对北大毕业up主全嘻嘻的槽点。
全嘻嘻本人自带北大光环,曾在视频中强调自己30岁存款7位数和高知背景。如此优秀的女性,却不断围绕婚姻家庭,分享自己被动的选择。
● 来源:B站up主全嘻嘻
如果30岁不结婚,就不能回老家;为了防止老公出轨,就选择努力生孩子;担心老公在外面花钱买春,就选择配合老公的需求“交作业”。
看似是自主的选择,但实际上都非出于内心本愿,这样“被动向下的选择”与上野千鹤子所说的“有选项”显然相差甚远。
真正的女性自由,应是身处被动时,女性保有说“不”的权利。
老公让我生孩子,我还没有准备好,我能坦然说“不”;老公说要买春,因为我不“交作业”,这什么强加因果的霸道逻辑……

网友们原本抱着对北大高知交锋日本女性主义领袖的期待,去围观节目,思维碰撞没等到,等到了一场实力碾压的女性主义“科普”,着实有些失望。

但随着舆情发酵,网友很快将批判对象由访谈本身转移到三位北大博主身上,大骂她们丢脸掉价,这反过来又再次印证了上野千鹤子的观点:
这个社会,依旧是“厌女”的社会。
● 网友评论
即使到了2023年,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也丝毫不乐观。
“女性主义绝不是弱者试图变为强者的思想。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只可惜,如此朴素的愿望,对于许多长期浸淫在父权文化中的人而言,依旧是天方夜谭。
他们是不能理解,还是不愿理解呢——没有哪位女性,生来即是弱者。

四、

很多时候,女性的“弱”,并非先天缺陷,而是后天不足。

上野千鹤子的母亲在结婚生子后,人生便一眼望到头,即使换个丈夫,也必须依附家庭,难获独立。
上野千鹤子在念完大学后,试图工作自给,可报纸上一则又一则的招聘广告都写着:只限男性。
在东京大学的迎新现场,面对无数充满朝气的日本年轻人,上野千鹤子毫不避讳地指出:

“这是一个即便努力了也不一定会得到回报的社会。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努力了也没得到回报、想努力却努力不了的人。‘努力就有回报’这种想法本身,得益于你们周围的环境,而非你们努力的结果。”
● 上野千鹤子2019年在东京大学发表开学演讲
如何让弱者在社会里得到基本的尊重与选择的权利,并非一个人的观念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在结构上动手术。

于是争议又来了,你一个学者能改变什么,妄想啊妄想。
对此,上野千鹤子也格外的清醒:“如果没有人扔石头,平静的水面就不会翻起波浪。只要翻起了波浪,被影响到的人就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把它传播下去。”

而今,75岁未婚未育的上野女士仍一面顶着否定者的批评一面在奋力前行:关注日本居家养老模式,呼吁“护理去家庭化”;争取女性平权……


“总有一天,也会有年轻人问你,世界变成了这样是谁的原因,到了那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够把一个不用对他们说抱歉的社会交到他们手中。

相信,上野千鹤子扔出的那块石头,会在更多人心里,激起涟漪,掀开风浪。
写文不易,点个“赞”“在看”呗,谢谢。
本文转自最华人(wcweekly),作者:余叶子。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最华人。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八卦里见人性,江湖中见人心,关注万小刀公众号并设为星标★,不错过一篇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