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随笔‖有控制欲的妈妈很可怕,没有独立人格的孙杨更可怕!

朱步忠 作文与随笔 2023-08-06

01


我是不太喜欢看体育方面文章,除了中国女排。但是这几天做作文素材的时候总看到有关孙杨的材料,就想简单说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有控制欲的妈妈很可怕,没有独立人格的孙杨更可怕。不过今天重点谈前一个方面,后一个方面以后有机会再写。

其实两者不矛盾,因为妈妈控制欲强的孩子很难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精神。

孙杨是中国著名的游泳运动员,拥有超越常人的体育天赋,不用怀疑。如今被禁赛8年,这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致命打击,可以说运动生涯结束了。基本没有翻盘的可能。除了他自身的原因外,有一个功不可没,那就是他的妈妈杨明。

这是一个拿“我为你好”为挡箭牌,对孙杨进行全方面控制的妈妈!,她不仅管他的日常起居,做他的经纪人,干涉孙杨5家公司的管理,甚至强行干涉他的感情,更可怕还会干涉孙杨的训练。可以说包办一切。

在国际体育仲裁法庭78页的仲裁报告中,12次提及孙杨的母亲杨明,并形容“她扮演了对儿子最无益的角色”。

甚至听证会前,她打着“收集相关信息,寻求帮助”的名义,和当晚突检的3名检测人员中的两名私下接触,试图以感情牌打动对方。但在仲裁法庭看来,此举涉嫌对证人进行恐吓,或裹挟证人说谎。

就是在听证会上面对讲究事实、规则和程序的法庭,爱子心切的杨明,依然耍泼,把自己当成受害者,只用情绪和抱怨,转移话题,答非所问,让法官甚是无语。

孙杨母亲这种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的护犊之情,恰恰是葬送孙杨前程的罪魁祸首!


02


我想到了《小欢喜》的宋倩。这也是一个极度具有控制欲的妈妈。

因为把英子当做自己的一切,所以英子的什么事儿都要管,穿什么吃什么干什么,事无巨细。在安排英子一切的时候,也不考虑英子自己的意见,英子想去南京大学,宋倩执意让她上清华,因为宋倩觉得“这是为她好”。

在宋倩极度的控制欲下,宋倩管她太紧,她终于承受不住了。

高三生英子抑郁了,她决定跳河自杀,跳河前她喊:

你从来都是凭你自己的想法决定我的人生,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这两对母子关系,让人觉得杨明和宋倩的母爱太过没有边界,令人窒息,这不是爱,是害;这不是为你好,是送你下火抗。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是和一样平等独立的人!

母爱,用错了地方!溺爱,扼杀了孩子的光明前程!

可怜又可恨的母爱!让人没法说。只能说当个镜子照照我们每个人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没有独立的人格的孙杨更可怕。

一个人活着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有自己拥有的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想。

如今29岁的孙杨其实就一个大大的巨婴。

孙杨被禁赛8年,是他因对检测员的资质怀疑,无视检测规则,破坏检测样本而抗检,而不是服用了兴奋剂。你对检测员的资质怀疑,可以先执行后上诉;检测规则对谁都一样,既然定下来再没有改变之前就得无条件执行,你抗检凭什么?凭自己是大牌?相反越是大牌越应该模范执行规则,给其他人树立榜样,对普通工作人员以尊重。就如果高考一样,大家都知道它不合理的地方,既然没有找到更好的代替它也没有觉得改之前,无论什么人还是得认真执行。其实这也有其母亲不尊重规则对其的影响。

据说,孙杨成名之后,和妈妈一起参加节目和接受访谈时,不止一次地讲述:5年级时,还不会穿鞋,需要妈妈帮他系鞋带;上学放学,从来没有背过书包; 只要孙杨在杭州训练,妈妈每晚驱车几十公里,也要送来亲手熬制的热汤,风雨无阻。 而他们家的车,也被孙杨的队员戏称为“送汤车”。

游泳队领导曾对孙杨总带妈妈参加比赛提出质疑,但孙杨明确表达“是金子到哪里都能发光,如果不让妈妈去,我就不练了”。这说的什么话?不是裹挟领导吗?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即使有一天长起来出人头地了,脆弱的根系在狂风暴雨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只有不愿成长的人,才一味躲在原生家庭的井底,还抱怨自己看不到更大世界,唯我独尊。

相反《小欢喜》里的英子,她就懂得为自己的独立成长做抗争,遇到问题和刘静阿姨交流,和同学交流,最后妈妈也有改变,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愿考取南京大学天文系。

由此我也联想到了我做的教育行业,也有很多这样控制欲极强的妈妈以为你好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此母爱其实就是一场灾难!



03


经常有家长咨询我,说我们为了孩子没日没夜的辛苦,可孩子根本不理解甚至行为非常“叛逆”,有时候还和自己唱反调。家长不解: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呢?有的家长还气出病来,为什么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一生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却只能换来这种结局呢?

我知道每一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常常是不可取的。“为你好”只不过是父母的挡箭牌罢了,因为你不管做得对不对,只要抛出这句话,似乎都应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然而,你有没有想过,你替孩子安排好的这一切,决定好的这一切,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呢?如果不是,孩子们的感受是什么呢?,是被强迫。被强迫着学习会效果吗?我见过太多父母拿着血汗钱去替孩子报辅导班,孩子却在辅导班一点兴趣没有的。

我们换个角度考虑:做家长的你希望自己被家人甚至单位领导或者同事怎样对待,就知道怎样对孩子了。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

我自己深有感受,我也曾经和很多父母一样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无形中却伤害了孩子,那是女儿高一的时候,数学不好,我经常吵她,有一次甚至动手打了她,鼻子都流血了,女儿哭着和我说,爸爸,我数学真的学不起来。我想到自己高中地理也曾经非常努力,就是学不好,甚至重读还是学不好。从那以后,遇到问题,我都是和孩子商量,在尊重她的做法的基础上,我多做引导,给出自己的看法,但绝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因为有时候你给孩子的东西不是孩子想要的,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吧,多看看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

有很多父母就是控制狂,就想掌控孩子的所有。其实这也是父母焦虑和无能的一种表现。“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总怕孩子过得不如意,过的辛苦,所以拼命把一切他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一股脑地塞给孩子,也不管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总怕自己今天不去孩子做一些决定就会导致孩子日后失去一个机会,怕孩子日后怪自己。

04


其实父母可以提建议,但最终的选择权应该是孩子。一句我都为你好,只不过是为父母自己好,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虚荣心。希望父母能够真正的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人,不要再按照你们所希望的方式去生活。正如那句“爱你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愿”,一定要孩子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的走向。以前我们总听说,这是垮掉的一代。我看一代都没有跨,一代反比一代强。正如我的一个朋友说的,要从小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做事的习惯,让孩子有可持续性发展才是王道,正道。

为你好是一种善意,必须要听父母的话则是一种强制。表达善意并没有任何的问题,只要它不成为强制执行的合法理由。真正的爱,从来不是把自认为好的给对方,而是帮助对方获得他自己想要的。哪怕过程再崎岖,最起码是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路。我们做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希望,照亮孩子前行的路,这才是意义深远的事情,孩子的成长也意味着父母自身的成长。养育孩子能够滋养父母的生命,陪孩子一起成长。

最近一直在思考:作为父母,我们的焦虑到底来自哪里?正好赶上过节年,走亲访友的时候,忽然觉得这样焦虑的根源都是因为“我们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想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棒,活的很精彩,工作和赚钱能力比不了别人的时候,只能努力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了,把孩子变成自己的影子,自己那时没有实现的目标希望孩子替自己去完成,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各种逼迫和引诱。

看到不少父母还把孩子当作比较和拼面子的工具,觉得孩子学习好考得好是一种炫耀的资本,这是极其错误的,孩子是孩子,你是你。

05


某种程度上,“我为你好”这些话更像是道德绑架。孩子不懂,也不愿意懂,原因在于这样子的人生,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就好像孩子喜欢苹果,父母却给了一车子的香蕉,当孩子说不喜欢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埋怨不理解当父母的苦心,可是孩子仅仅只是不喜欢香蕉而已。

真正的理解,有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暂停键,多问问孩子,“你想怎么做呢?”不要去试图定义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来告诉你他们的世界。

其实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并不差,我们该放手让孩子去做、去尝试,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陪伴,让他有足够的底气去探索世界。孩子长大后,他的世界变大了,随之而来的烦恼和挫折也越来越多,在这时,我们也要随时肯定地告诉孩子:父母永远相信你支持你。但放手绝不是放纵,什么不管,而是要学会理性智慧的管。

在适当的时间,给予适当的的教育,是必要的。过多去左右孩子的思想,这是大多中国父母的通病,学会放手,多与孩子交流,效果会比遇期的要好的多。

为人子女,我们应该有自我选择的能力;为人父母,我们更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你能做得到吗?

 往期热文


今日随笔‖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今日随笔‖岁月匆忙,人生有太多的来不及!

今日随笔‖人生,其实只要听心,简单过就好了!

今日随笔‖最好的日子不是未来!

今日随笔:所谓人生,无非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

今日随笔‖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今日随笔‖记得自己是谁,你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走什么样的路!

今日随笔‖理解也需要时间的积累!

今日随笔‖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一定认识灵魂!

写在520‖生性最怕欠人情!

今日随笔‖不要看轻别人,但要看清自己!

今日随笔‖人生就是这样的伤情,就是如此的无奈!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点读原文看全部原创文章或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