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唐诗人往事丨32: 白居易 果然白居易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每一种心境,似乎都被古诗词吟咏过。温柔与缱绻,家国与天下,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以诗明志。千年后的我们,独坐尘嚣,遥想当年的风云际会,胸中自是百转千回。


“诗言志”“词缘情”,诗词里表现出诗人词家们高尚的爱国情操,飞扬着他们的凌云壮志,记载着他们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体验。


本套音频精心选取唐诗中的精品之作,以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诗人的生平,阐述其诗作的意境;用典细致、旁征博引,讲述盛世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展开唐朝诗人的风貌图景,带你梦回大唐,感受跨越千年的不老诗心。


不懂诗者人生,何以解盛世唐诗之真意?




白居易


白居易十六岁那年到长安拜访诗坛领袖顾况,被后者拿他的名字揶揄过“长安物价太高,居住不易”。顾况当时不曾想到,这个稚气而有才华的少年后来真的过上了人如其名的日子,只不过不在长安,而在洛阳。


那时候的洛阳是一个安置闲人的所在。倘若你在政治斗争中失势了,或者皇帝就是看你不顺眼了,那就会在洛阳给你挂一个虚衔,投闲置散。换句话说,洛阳就是官员们的冷宫,朝廷给你这个职位,这份薪俸,不是买你做事,而是买你不做事。


政治冷宫里的生活其实相当舒适,当然,酸甜苦辣总是因人而异。


正如今天看宫斗大戏,有人就会觉得何必非要争宠呢,明明每天可以尽情享受锦衣玉食、使奴唤婢的日子,也不愁打麻将凑不齐人手。


只要怀了这样的心态,冷宫简直就是天堂。白居易就是这样一个在政治冷宫里过着天堂生活的人,悠然自得,不与世界相争。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生活主张:中隐。


古人对于隐士,历来有大隐与小隐之别,所谓“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依照这个最传统的标准,在古代名士当中,商山四皓便是小隐的代表,藏身到深山更深处,采野菜为生;东方朔则是大隐的代表,入朝为官,却并不真正卷入权力斗争的旋涡。


两种隐居途径各有各的难处。小隐最难解决的是生计问题,就连陶渊明原本对隐居的构想都是“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想先做地方官来储备将来隐居的本钱),但他在做了八十多天县令后终于不忍心向百姓搜刮钱财,以至于在真正隐居之后,日子过得相当拮据,总要仰赖亲戚朋友的周济。大隐最难解决的是仕与隐的界限问题,毕竟置身于名利场的中心,你不想卷入旋涡,旋涡却不肯轻易放过你。


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政治形势风云莫测,就算闭门家中坐,也难免祸从天上来。


大隐难做,小隐却也不易。一个人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如何还能平淡地退回渔樵耕读里去呢?所以白居易甘愿“中隐”,也就是避开权力中心,任闲官,领干俸,在市区或近郊构筑园林,兼享城市生活的繁华便利与田园生活的悠闲适意。至于这样做是否对得起纳税、服役的百姓,那倒是既次要也无可奈何的问题了。


这时候的白居易写有一首《中隐》长诗,这首诗在诗艺上乏善可陈,在文学史上不甚有名,但是在思想史上必须据有一席之地。


传说白居易每写一首诗都要首先读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有听不懂的地方,他就会认真修改。这个传说虽然不甚可信,但它的确说中了白居易诗风中极尽通俗的特点。在《中隐》诗里,白居易一点都不拿典故和修辞术来矫饰自己的“不良动机”,反正兢兢业业了一辈子,现在索性大张旗鼓地尸位素餐好了,免得在政治红人眼前添堵。


当然,所有的消极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无情现实的一再打压下由火焰凝成的坚冰。


白居易也曾经满怀政治理想,对投闲置散的贬谪有一肚子的委屈。


那时候他以诗歌作为倾泻负能量的专有工具,所以我们今天才能读到《琵琶行》这样的佳作。


唐宪宗元和十年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大新闻,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被一伙训练有素的刺客当街刺杀。究竟是谁派的刺客,每个人其实都心里有数:武元衡是反对藩镇割据的一面旗帜,那些心怀异志的藩镇节度使早晚都会向他下手,这些节度使里边最阴险、最歹毒、最有可能使出行刺伎俩的就只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了。


如果你能够想象有掌握地方军权的军事强人派人到首都暗杀国家总理在今天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就能够想象李师道刺杀武元衡在唐朝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但政治形势太微妙了,以至于对这样一件本应人神共愤的事情,很多人竟然不敢发表意见。


那时候的白居易还是有满腔热血的,激愤上书,要求朝廷立即侦缉凶手。


他竟然是满朝文武中第一个表态的人,而对这种事情的表态并不在他的职权范畴里。


高层决定以大局为重,不去追究武元衡被刺之事,而是给白居易捏造了一个很龌龊的罪名,说白居易的母亲明明是在赏花的时候不慎坠井而死,白居易却毫无避忌地写有《赏花》和《新井》之诗,言辞浮华,品行不端,应予贬斥。白居易就是这样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那时候他受到的打击还太少,也看不懂朝廷“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所以常常为自己这一次所遭受的不公愤愤不平。


郁积的负能量必须要找到宣泄的渠道,幸而白居易在江边送客时听到了琵琶声,遇到了琵琶女。《琵琶行》的序言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我们很难将琵琶女的生平故事看作一曲理想主义者的挽歌,但是一经白居易的诗笔提炼,《琵琶行》却真的很像一首为普天下理想主义者而唱的挽歌,它在哀悼着倡女命运的时候,也哀悼了普天下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共同命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命运都是共通的,不仅跨越空间,同样跨越时间。


往昔如梦幻般绚烂,现实如醒觉般残忍。这样的诗不是所有人都有共鸣,对于那些从不曾做过梦的人而言,“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分明要算一个不错的归宿,如果流泪,简直矫情。


白居易的中隐又何尝不是一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呢,只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并不会真的轻言放弃,理想的激情如同密闭容器里的水,在这里被压制,便要在那里寻找出口,纵然永远寻不到出口,也不会在现实的阳光下被蒸发殆尽。


于是白居易沉迷在修仙的世界里。


传说他研制了一种飞云履,只要点燃香烛,稍一跺脚,脚下就会弥漫出云雾,而云雾渐渐升腾,载着它的主人腾云驾雾而去。


也许这样的人只应有这样的宿命。只有升上天空,才不会再被绊倒。


白居易名字考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出自《礼记·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是本着原则行事的,有一贯的操守,会选择安稳妥当的生存方式,做好自己的本分,至于穷通贫富则听天由命;小人是奔着明确的功利目的行事的,宁可冒险来贪图侥幸的成功。“乐天”出自《易经·系辞》“乐天知命故不忧”,意思是说,君子懂得天命,很清楚哪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来达到的,哪些事情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所以生活态度非常通达。


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也是一代诗文大家,他的名字也可以一并来看。白行简,字知退。“行简”出自《论语·雍也》“居敬而行简”,这是对执政者的一种理想要求,意思是说,心态要严肃认真,做事要抓大体而忌烦琐。


大唐诗人往事丨01:王绩 贞观盛世里的不合作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02:王勃 青春即是终生
大唐诗人往事丨03:杨炯 从未亲历边塞战争的边塞诗人
大唐诗人往事丨04:卢照邻 灵丹妙药的受害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05:骆宾王 不曾观光的观光客
大唐诗人往事丨06:宋之问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大唐诗人往事丨07:沈佺期 唐代律体诗之始
大唐诗人往事丨08:杜审言 大唐自恋第一
大唐诗人往事丨09:刘希夷 著作权的代价
大唐诗人往事丨10:陈子昂 富二代的生命悲歌
大唐诗人往事丨11:张若虚 孤篇压全唐
大唐诗人往事丨12:张九龄 名相柔情
大唐诗人往事丨13:王之涣 流行歌曲竞赛的胜出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14:孟浩然 不尴不尬的世外高人
大唐诗人往事丨15:崔颢 酒色财气里的转型
大唐诗人往事丨16:王昌龄 细节决定成败
大唐诗人往事丨17:王维 亦诗亦画,亦官亦隐
大唐诗人往事丨18:李白 一个从不肯脚踏实地的天才
大唐诗人往事丨19:杜甫 深谷中的俯瞰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20:高适 赌场豪侠客
大唐诗人往事丨21:鲍防 被遗忘的诗坛宗主
大唐诗人往事丨22:陆羽 一茶一世界
大唐诗人往事丨23:顾况 沦为绿叶的一朵红花
大唐诗人往事丨24:戎昱 在政治正确的路线之外
大唐诗人往事丨25:苏涣 强盗诗人
大唐诗人往事丨26:张志和 中唐第一隐士
大唐诗人往事丨27:韩翃 温暖的寒食
大唐诗人往事丨28:钱起 神鬼传说
大唐诗人往事丨29:李益《霍小玉传》的受益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30:王建 宫禁的泄密者
大唐诗人往事丨31: 元载夫妻 凤凰男与豪门女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