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房子的味道 | 走寻

2016-09-17 走寻侠 走寻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它凝集着人类几乎所有的聪明智慧,

它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闪闪发光,

它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为自己打造的安居的地方。





在享有“文献名邦”美誉的云南石屏,那个我出生的大山深处,在我远离故乡很久以后,如今依稀还能看到一些带着岁月痕迹的民居——「土掌房」





那里散发出的令人陶醉的味道,

是童年里,一群人在巷子里奔跑时,

阳光透过房子的屋顶折射出的泥土味道,

也是一个特定时代隐含着的独特的味道。

那里的人们勤劳善良,厚实淳朴。

在这篇土地上默默耕耘,

与太阳一起,

日久天长。





在老家石屏境内北部山区,生活着一群本土的彝族人民,由于地域分布差异很大,造就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然而,让人称奇的是,他们“默契十足”地拥有相同的居所——“土掌房”。






顾名思义,土掌房是用土建盖的房屋。房子很矮,房顶平坦,所使用的材料也都是取自山里的泥土和石块。但事实上土掌房的建材除了用土之外,还参有松树、栗树、松毛、芦柴杆,这些来自自然的淳朴材料,是故乡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土掌房有一层的,也有二、三层的。






历经了 1000 多年的土掌房,它的简单破陋也曾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化时代,这里仍然没有水泥房。由于地处深山,如今依然还没有公路,没有汽车。人们的生活方式依然只是种地,土地是他们最亲的亲人。







从高处望去,土掌房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甚是壮观。


地里生长的玉米、高粱、土豆、南瓜是故乡人们忙碌一年的指望,掐指算着老祖宗留下的种收经验,觉得坚守一千多年也还一样灵验。






土掌房平整的屋面是秋收后最好的晒谷场,他们把一年的全部收获,在这个季节里展开,一年里的全部耕耘,在晌午炙热的太阳底下一呼一吸,那些玉米、水稻、南瓜、辣椒、豆子、小麦、高粱点亮每一寸充实的日子。






在深秋暖暖的晨曦和夕阳中,土掌房变成了一片金色。





秋收时节,土掌房屋面上摆满一堆堆粉丝瓜、南瓜和一串串玉米、辣椒、高粱,这些农作物把土掌房“妆扮”得五颜六色。


土掌房的选址也有它独特的讲究,依山而建是他们的首选,各家各户建筑风格也格外相同,屋面也户户相连,顺着屋面从上走到下,就算从村头走到了村尾。一间间用土层夯实而成的土掌房撒落于某一处山脚或山腰,它们密密麻麻,酷似一幢幢金色的城堡。





但是,如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必须面对不可隐喻的考验一样,在文化萎靡的当今,土掌房也像很多其他曾经给人们带来过温暖和特殊情感的物质遗产一样,正在消亡。


我会不经意的想到很多年后,当我再走进今日大山里的彝家山寨,全村保留完整的土掌房已经不再多见。许多人家开始建起更多新的样式的居民房。坚硬的砖瓦、钢筋水泥也出现在了村里,屋面上的太阳能板、电视卫星接收器、电线、水泥屋面、电杆等现代元素扑面而入,所剩不多的土掌房,也因年久失修而屋面坍塌。





随着时代的变迁,土掌房这一传统古老的人类居所终将退出生活舞台。土掌房这种古老的群落实用性情感建筑,在人类社会居所变迁历程中,只能随着人类前进的步伐自生自灭。这种无奈的命运是否代表着人们共同情感的载体也终将破灭,土掌房的消失,是不是也预示在未来应该有一个寄托于现代文明之上的群体情感?一个承载我们共同情愫的居所?一个弥补我们原本就相互关联和寄托安慰的灵魂载体?



结语

土掌房曾为生活在山里的人们立下“汗马功劳”,而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竟沦落至自生自灭的地步。这是大势所趋的理所应该?还是文明前进的被逼无奈?我们不敢去猜想,也许,只有当你身临这个悠远的土掌房群落,用温暖的心灵切身走进去,才能感受那种切肤的深沉吧。


本文为「走寻」原创作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出品人 · 施晗

监制 · 彭能波 | 王伟

策划 · 云淡风清 | 弘雯

责任编辑 · 杨张光 | 刘玲红 | 于春光 |  马宁

美术编辑 · 周子翔


发 现 未 知 之 美

【人文 | 藝術 | 生活 | 格調 | 思想】

 长按二维码  关注 ·「走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