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买银行理财的都消失了?

2017-05-22 韦小宝 伟绩财富

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伟绩财富",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会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研究钱

导语:

现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变少了很多,以前购买的同业理财产品也没有了,而年化收益也就4.5%。所以,很多投资者都打算为资金另谋出路。



最近,有个朋友让小宝推荐P2P平台,小宝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个朋友之前只买银行理财。

一问,原来是那家银行理财产品变少了很多,以前购买的同业理财产品也没有了,而年化收益也就4.5%。所以,这位朋友就打算另谋出路。


小宝也特意去了解了一下,这家银行以前在业内叫做"同业之王",同业理财产品也就是代销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规模非常大,但是目前这样的产品都没有了,只剩下自家产品,收益率也确实一般。

小宝不得不感慨一下,银监会对银行理财的监管政策发威了,开始影响大家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了。


银行理财产品大缩水


先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速降至2.92%,增速较上季度下滑1.55个百分点;

今年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数量相比3月减少了8215只,环比锐减15%;

城商行、国有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外资行等各类银行发行理财数量全线减少,其中农业银行降幅达到48%。

这就难怪那位朋友感觉银行理财产品变少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在收缩理财产品规模。


同业理财熄火了


继续深挖的话,就会发现,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锐减的主要原因在于:同业理财大幅度减少。

什么是同业理财呢?银行做大理财业务主要靠两招:一个叫同业理财,一个叫委外业务。

同业理财本质类似同业拆借。举个例子,A银行购买B银行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投向C资管公司的资管产品,这个产品可能又购买了D公司的基金产品。

同业理财的好处是,成本低资金量大,获取批量资金自然比零售资金来得快,有助银行理财短期冲量。所以,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都依靠同业理财来做大理财业务规模。


但是,同业理财的坏处是加长了资金链,在中间各环节出现期限错配和加杠杆,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也难以看清楚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同样风险较大。

今年以来,银监会针对银行理财屡出重拳,而同业业务是本轮密集监管的重中之重,因此各家银行都在压缩同业理财业务。

而在银行理财产品结构中,同业理财占比较大,大概在20%到30%,一些中小银行的占比可能远超过这个数字。

所以,同业理财一熄火,银行理财规模自然就缩水了。


银行理财霸主地位动摇


在各类理财产品规模中,银行理财近30万亿,独占鳌头。

但在今年强监管的轮番冲击下,这个霸主位子可没以前那么好坐了,虽然短期内其他理财产品难以形成冲击之势,但是一些信号的出现,已经表明银行理财的危机来临了。


近期,银行开始瞄准新客户市场,纷纷推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客户的"新客理财",有的机构甚至推出10%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新产品。

什么意思?小宝以前只知道投P2P有新手标,没想到银行也开始发"新手标"了。

这也说明,在同业理财走不下去之后,银行不得不改变风向,开始大力拓展个人理财业务。说白了,银行开始降低身段,要和其他理财机构特别是互金平台抢客户了。

更大的变化,还包括银行理财产品种类的变化。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预期收益型、开放式预期收益型、净值型产品。

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就是可以在一定周期或者指定的日期里进行赎回操作,资金的流动性比封闭式要灵活;净值型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类似,没有预期收益,没有投资期限。


在以往,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是主角,但随着今年打破刚兑、资金池、期限错配的监管要求,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和净值型产品开始逐渐成为主流的银行理财产品。

一旦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意味着刚兑真正被打破,银行理财回归到"代客理财,风险自负"的本质。

到了那时候,银行不得不与其他投资机构同台竞技,能不能留住客户就要看银行自身投资能力如何。


伟绩

财富

银行理财和p2p有哪些区别


对于投资人来说,是选择P2P投资理财产品好呢,还是选择银行理财产品好,很多投资者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小宝带大家先来看看P2P投资理财与银行理财的区别有哪些吧。


1、投资门槛:P2P投资<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产品的起购金额高,大多数都要求5万及以上,而P2P投资理财产品则很低,很多平台都是100起投。



2、年化收益:P2P投资>银行理财

据最新数据,目前银行理财商品综合年化收益率在5%左右,而P2P投资理财收益相对而言高很多,综合年化收益率在7%-14%,一些主流平台能够在10%以上。就目前行业市场利率而言,15%已是较高的利率,18%以上是绝对高息。理财的目的是为了钱生钱,而从收益率这一点来看,P2P投资理财的确优于银行理财。



3、资金流动:P2P投资>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普遍都是产品到期后一起结算本息,这就导致资金的流动性大打折扣,而P2P投资理财模式采取一次性还本付息、先息后本(按月付息、到期还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多种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财风险,也满足了日常的流动性需求。



4、手续费用:P2P投资<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要求收取手续费、保管费、管理费等多种项目,无形中瓜分了理财投资者大量收益。而P2P投资理财的收费内容更加简单明了,通常仅需收取少数的充值提现手续费和服务费,甚至有些渠道连提现手续费都不收。



5、便捷程度:P2P投资>银行理财

首次进行银行理财需要投资者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办理,而大多数P2P投资理财,只要在网上就可以完全处理妥当。就这一点来说,P2P投资理财比银行理财更加方便,也更加节省时间。



6、风控安全:P2P投资<银行理财

如今,银监会也允许银行破产,这说明即便是银行也不是百分之百靠谱的了。而银行的拿着投资人的资金去用在了什么地方,我们并不知情,所以银行看似安全,实则也有一定危险。对于P2P投资理财多数人一定会说不安全,实际上随着监管层勒紧了束缚其合规的腰带,行业经历大浪淘沙,去伪存真,假平台渐渐退去,留下真正的优质P2P投资理财平台。监管层出手,对行业来讲是利好的发展形势,P2P投资理财的风险也是可以控制的。


山雨欲来风满楼,今年银行理财的日子注定不会好过,产品规模必然会进一步收缩,有配置需求的话不妨早做准备。

只研究钱和女人

韦小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