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健林为什么着急将4000多亿的资产600多亿贱卖出去?

2017-07-12 韦小宝 伟绩财富

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伟绩财富",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会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研究钱

导语:

王健林把万达旗下价值4000多亿的13个文旅项目,按照注册资本的价格作了价,顺带着还有76间酒店,打包价632亿元,卖给了谈判桌对面的孙宏斌。


2017年7月10日上午,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联合宣布,双方于当日签订了一份总价631.7亿元的转让协议,万达将旗下的13个文旅项目和76家酒店转让给融创,“双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签订详细协议,并尽快完成付款、资产及股权交割”。



媒体立刻就激动地帮孙宏斌开始算账,万达的文旅业务,是万达在过去几年努力吹的牛逼、讲的未来、画的大饼,里面饱含着万达跑的政府关系、圈的地、谈的贷款。


天空中没有翅膀,因为那些万达吹过的牛逼已经飞过——南昌万达城意向总投资超300亿元,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意向投资150亿,广州万达文旅项目意向投资500亿元,济南万达文旅项目意向投资630亿元……


随便拎出一个文旅项目的意向投资额,都可能比今天的打包价高出许多。

可是,这总意向投资4840亿的万达核心业务,就这么按照注册资本价格,295.75亿元卖给了老孙,附加的条件是,融创必须承担现有项目的全部贷款。


但这附加的条件似乎也并不可怕,在地产圈,流传着“万达文旅下面好多住宅用地,孙宏斌可以用之快速变现”的传闻。

但6月30日至今,王健林还分别出现在哈尔滨万达城开业仪式、贵州丹寨旅游小镇启动仪式、昆明万达城启动仪式上,并分别会见了黑龙江省委书记、贵州省委书记、云南省委书记。

 

已有媒体表达担忧:突然的“抛售”,会不会触发与政府当初签订的投资协议中的违约责任条款?会不会损害万达在地方政府中的信心与信用?

 

就在10日下午,A股上市公司万达电影发布公告,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万达影视100%股权。



在娱乐资本论看来,两则消息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王健林在回笼资金。

 

一方面将大资金投入,且短期内无法回本的文旅和酒店资产悉数卖给了融创;另一方面,将万达影视卖给上市公司。

 

万达影视的资产注入去年就曾尝试过,作价375亿元,但最终被万达主动中止。今年“二次注入”前,万达已将当年花了230亿买下的传奇影业,从万达影视这个“资产包”中剥离,但即便如此,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交易对价,还是可能超过100亿人民币。一旦交易完成,也将为万达母体回笼大笔资金。

 

万达为什么着急把文旅资产打包全卖掉?这与6月22日万达债券的暴跌是否有任何关联?孙宏斌再次扮演“接盘侠”的角色之后,万达与融创在电影领域的战略合作,将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为什么说文旅项目被贱卖

万达商业、融创联合公告的第一条是“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资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


“怪不得便宜,原来融创要承担债务呀!”某些对财务、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知半解的人以为发现了新大陆。


这里,应当考虑的是重置成本。
 
首先,单单是规划这一关就很难过。占地几平方公里、投资数百亿的项目,省委、省政府开个会,合计合计就有权批、就敢批?没有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休想!即便手眼通天,跑完一个文旅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人脉、运气都是难以承受之重,何况13个!

《联合声明》中有文旅项目维持“四个不变”的提法:


1、品牌不变,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


2、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3、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4、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这种表述针对的就是政府审批,因为政府把项目批给万达之后,品牌、规划内容、实施方、运营方都不可能变更。

其次是拆迁。这13个项目可不是在沙漠里,而且交通便利、风景宜人。运气好的话,拆10万平米可能比较顺利,拆50万平米则难免遇到“钉子”。因强拆丢官罢职、闹出人命的案例年年有。拆5平方公里是什么难度?拆13个项目呢?


最后是开工建设。13个项目有6个已经建成开业,另外7个也已投入大量资金。所谓负债不就是在建设中产生的吗?

王健林不是滴滴、快的,没有打“补贴大战”,文旅项目亦没有沉重的历史负担,花掉的贷款没有被“烧掉”而是以“在建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贷款20万装修一套毛坯房,房产的价值怎么也得增加20万吧?

本质上,13个文旅项目是“新概念房地产项目”,主题公园是幌子,本质上还是运营商业地产、出售住宅那一套。以南昌万达城为例,400亿总投资中有200多亿用来开发写字楼和商品房。


何为“重置”?以西双版纳城万达城为例:


1)向政府申请投资150亿的文旅项目要付出多少有形、无形的成本,能不能批下来,多长时间能批下来?

2)现在拿5.3平方公里要多少钱?

3)在这5.3平方公里建设主题公园、商业中心、傣秀剧院、三甲医院和高端酒店群要投入多少时间和金钱? 

那里的房子已卖到第7期,单价从5000元以下涨至7500元以上……

25亿的承债式收购就能成为这一切的主人!

对于“按注册资本收购”,稍有商业感觉的人都会感觉震惊。注册资本是最初投入的本金,合着这些多年都白折腾了,买家只给个本金。好比一个有才华的画家,用3年时间完成一幅得意之作。买家却拿出一杆秤,要按白纸定价,这是对画家的极大污辱!

13个文旅项目不是空壳、不是白纸!王健林为何甘心“受辱”?

如果非说老王因为负债率高、必须卖资产还债,老孙的负债率也不低,而且刚接下乐视的烂摊子,怎么解释?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健林突施改变集团战略方向的资产抛售或许是因为“某种不可言说的恐惧”。#没有人能够免于恐惧#




只研究钱和女人

韦小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