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争议极大

花花 民航一枝花 2022-12-13


假期,不聊民航,聊点历史。

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历史事件或人物,会很有意思。


今天聊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一个牛人——王安石


很多人知道王安石这个名号,估计是因为在课本上背过他的诗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随便说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比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元日》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咏梅》中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其实文学家只是老王的兼职,在他执宰北宋九年期间,他最重要的任务是主持变法,意图把积弱积贫的北宋变得富起来、强起来。


但是因为在知人用人和变法执行层面出现严重问题,导致持续了十多年的变法最终走向失败。


王安石这个人,不论是在北宋还是现在,为啥争议这么大?因为他有很多牛逼闪闪的优点,也有很多让人不齿的缺点。


才华过人就不多说了,老王16岁和父亲进京,曾巩向大文豪欧阳修推荐了老王的文章,欧看了之后,大加赞赏。


而五年之后,老王在殿试中被评为第一,也就是状元,但因为文中有句话惹得宋仁宗不爽,结果把第一名和第四名调换,老王得了第四。


老王有才,且有理想抱负,踏实肯干,放弃进入馆阁(中央储备人才库)的机会,先去当了某县县长,初现政绩,后升为副市长,再后又做到常州市长。


在基层大概干了十多年,老王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深研了北宋的积病,苦思了救国良方。


终于,1058年,作为北宋财政部副部长的王安石,向宋仁宗述职时,作了数以万字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总结经验,从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和基本设想。


不过,这时候的宋仁宗没空搭理老王。


老王知道,变法暂时没戏,只能等待,等了9年,1067年时年19岁立志革新的宋神宗登基了,老王的机会来了。


最开始神宗试探性的向一些元老重臣询问了富国强兵和御外敌的策略,但都是些陈词滥调,没啥新意,于是神宗想到了那个曾经向仁宗提出变法主张王安石。


1068年,47岁受召入京,和皇帝面谈之后的王安石,完全征服了急于求治的神宗。

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开始设立新的部门,颁布并实施新法。


也是在这一年的新年,王安石写下了《元日》这首喜悦的积极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他对新法实施的美好期待。


从1069年到1076年,这9年时间,在老王的主持下,实施了多个新法,其中“青苗法”应该最为后人熟知。


只是从理论上来看,青苗法的确理念超前。怎么“富国”?在保守派眼里,只是“节流”,但老王不认可,他认为必须“开源”,政府要理财,要用钱挣钱。


简单说下青苗法,政府拿出本金,在百姓收成不行时,百姓可以找国家借钱,暂时度过危机,利息2分,也就是年利率20%,等到收成好时,百姓再连本带利把钱还给国家。


这样,百姓就不用向地主豪绅阶级借年利率70%以上的高利贷,可以找国家拿低息贷款,免受高利贷剥削,国家也可以借此盘活国库余钱,实现富国。


想的很好,人民受益,国家获利,皆大欢喜


但是,实施的过程中严重变形。


首先,本来是百姓自愿借款,落实到基层,加码之后变成了强行摊派,不借也得借。


其次,本来是2分低息,但到了地方上,又各种加码,变成了官方高利贷


还有,地方政府给百姓借青苗钱增加了五花八门的手续费,对百姓来说又是一大笔费用。


......一波操作搞下来,本来想的是“利民”,结果搞成了“害民”


以司马光、苏轼等为代表的保守派大佬对新法进行了大肆批判,但由于神宗对老王的鼎力支持,最后很多对新法持反对态度的保守派的大佬都离京被外放。


变法期间,老王重用了很多拥护新法的新人,结果被一些投机钻营的小人趁机进入变法的领导班子,这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因为王安石变法完全没有想着争取笼络保守派的支持,所以北宋的党争加剧,为其灭亡埋下了祸根。


在变法改革方面,老王极其自负、偏执,只要对新法持批评态度的,在他眼里都是流俗之见。


其实,当时一些所谓的保守派,并不是死板的反对所有变法,而是反对急于求成和面目全非的变法,这些人或许是可以被改革派争取的,甚至所用。


可惜当时以老王为代表的的变法派,似乎过于自信了,几乎听不进任何意见。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站在当时的环境中,老王面对的无数大佬口诛笔伐的攻击批判,但他仍然一往无前,不怕别人议论,敢于实施新政,也是牛逼。


毛主席也肯定过王安石,说要学习他“不怕批评,敢于发展”的精神。


毛主席也点评过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他说“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大意是说王对于整个社会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太少而又不知变通,然后实行一系列不合适的政策。


1074年,变法5年了,宋神宗也听够了群臣对于变法之害的诉说,对变法产生怀疑,在重重压力下第一次罢免了老王的宰相职位。


1075年,老王再次上位,但大家对变法已经疲了,变法派内部更是分裂,老王自知新法难以维持,有了些许心灰意冷,次年在长子病故的打击之下,辞任宰相。


那一年,退居钟山的老王,看到傲雪独开的梅花,写下了“凌寒独自开”的《梅花》。


1085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立刻启用司马光为相,司马光上任,几乎全面废除了新法


1086年,王安石逝世于钟山,享年66岁。


对了,宋神宗年间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国库充裕,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


不过,在神宗去世后的第42年——1127年,北宋灭亡。


怎么评价王安石这个人呢?

才华过人、理念超前、坚韧无畏、自负偏执、气量狭小、刚愎自用、理想主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