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妈两年半,我踩过的一个大坑......

俗女老王 俗女老王 2023-10-14


芊霓的咖啡馆


在孩子出生前,我跟队友曾信誓旦旦,绝不让孩子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现在呢?简直太打脸了,我每天从他八点起床到他十点睡觉,几乎没有一刻不在关注他,唯一可以轻松的大块时间,就是队友或者阿姨带他出去的两三个小时。


为了有更多的个人时间,我最近开始把起床时间调整到早上五点,这样早上五点到八点就没有人打扰我。现在我最大的期待就是苏州这边托班能赶紧重开,这样白天我能真正有自己的时间。


言归正传,这篇是想借母亲节的机会讲讲我当妈两年的一些“反思”,前两年,我可能是太相信“教养的力量”了。


主要表现就是我曾想要把我儿子培养成一个兼具“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男孩儿。


因为我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也一直相信“性别建构论”,所以我一直希望在他成长过程中观察并影响他对颜色、玩具等的喜好,这样的想法可以追溯到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项目读“性别研究”课程时,“性别建构论”几乎是那个课程里真理一般的存在,完全否定了“生理决定论”,比如,“性别建构论”会认为那些典型的男性气质,例如攻击性、阳刚气质、支配性是后天培养的结果,而那些典型的女性气质比如顺从、柔弱、照顾等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有篇研究就是讲正是因为家长们总是给男孩儿买蓝色的衣服,所以他们更喜欢蓝色,也正是因为成人们总是按照这样的预设去给孩子们购买玩具——男孩儿喜欢小汽车,女孩儿喜欢毛绒玩具等,所以孩子们才有了这些男女有别的选择。


曾经我对“性别建构论”深以为然,所以我以为,如果我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给满哥有意地提供洋娃娃、小兔子、长颈鹿等毛绒玩具,甚至给他穿上粉色的小裙子,戴上辫子假发,我的孩子会不会兼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可现实证明我错了,满满还是表现出对小汽车明显的痴迷、还是更中意那些“男性气质”的玩具,比如他在23个月的时候就能明确的表达他喜欢拖拉机,以至于我给他办的两岁生日派对就是“拖拉机主题”的。现在他已经30个月了,也进入了“秩序敏感期”,会把他所有的小汽车们,比如警车、消防车、救护车、托马斯小火车等等排成长长的一对,他每天最喜欢的就是摆弄这些小汽车们,给每一辆小汽车编故事。




养育男孩儿的过程让我开始对“性别建构论”产生了怀疑。我非常气馁:“不都说是建构的吗?不都说孩子是白纸吗?那我教给他照顾这样的特质,他怎么也没兴趣呢?不是说喜欢小汽车是后天建构吗?我怎么觉得他是天生的啊?


和我身边女孩儿的母亲们交流,她们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性别建构论”的怀疑,我的一位朋友,她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小名一一),最近她给一一买了一条粉色的新裙子,一一特别喜欢,她会给她的每一个毛绒玩具介绍那条裙子,让他们去感受那条裙子的柔软。


这个对比太明显了,满满几乎没有和他的毛绒玩具建立起什么感情,也没有一一已经体现出的那种“照顾者”特质和爱美的特质,例如一一经常问妈妈“妈妈我漂亮吗?”而我儿子从来不会问“妈妈,我帅吗?”


也许是我太急于证明“性别建构论”的存在了,为了证明自己作为女性主义者,能够养出一个“性别气质多元”的孩子,我把这种期待放在了孩子身上,我想让她喜欢粉色(可他就是仍然会在一堆颜色中选出蓝色),我想让他也喜欢毛绒玩具,甚至想把“照顾”别人的这种气质灌输给他。可是这样难道不是很狭隘吗?


如果他就是痴迷各种小汽车,喜欢对着《1000种交通工具》那本书让我告诉他每一辆车的名称,又有什么不好呢?一直以来都是我陷入了对男孩儿的性别偏见甚至是对“男性气概”的贬低中啊。


带着这个困惑,我阅读了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 这本书。


它讲到我们父母对婴童的“性别观念”的灌输影响很小,反而是童年期同辈的影响会比较大,他会选择认同男孩儿群体,学习男孩儿群体里的行为,并区别于女孩儿群体,也就是性别的社会化。




并且有实验已经发现人类男性“支配同伴的冲动”在两岁半的时候就能被察觉到了,满哥身上也确实证明了“男性更具有支配性”这个观点,他现在正好两岁半,也开始安排我和爸爸为他做事情,比如睡前仪式是要求妈妈躺一躺,爸爸去“冲奶粉”。


所以《教养的迷思》讽刺我这种“想把孩子抚养成男女特征都有的家长”:要么加入狩猎采集群体,要么移居到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因为那里没有足够多的孩子可以分别形成男孩群体和女孩群体。而只要是男孩和女孩儿足够多到可以区分成两个群体的社会,想把孩子培养成兼具“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人就是几乎不太可能的,因为他们自己一定会选边站,选择一个群体去进行性别认同。


“在孩子性格的形成阶段,女孩儿更像其他的女孩儿,男孩更像其他的男孩儿,咋咋唬唬的女孩儿会变得文静起来,胆小的男孩儿会变得勇敢一些,两性儿童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本来有重叠的两条曲线逐渐分开,重叠的部分变得越来越小了。”


《教养的迷思》一书认为,这些变化是孩子们自己造成的,他们选择的认同对象并非自己的父母,而是与他们性别一样的其他孩子。也就是说,目前为止,没有研究能把性别发展的差异怪罪到父母身上。


正是这个具体的经验,让我发现,作为父母,也许能够对孩子施加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坦白说,当周围的长辈或朋友评论我的孩子很聪明,是因为他的爸爸、妈妈分别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所以他聪明的时候,我会有些敏感的认为这样的说法低估了我对孩子的教养教育的作用,因为我一直都在努力营造充满爱的亲子关系,并为孩子提供玩具、绘本等等的刺激。


也就是说,我太希望标榜一下自己的“教养的力量”了。——我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心力,难道都不可以标榜一下吗?可是说到底,这何尝不是作为父母的一种自恋呢?


《教养的迷思》出版以来也收到不少质疑的声音,但它还是有给我这位老母亲松了松绑,它至少提醒了我,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当然有用,可是它的有用是有限度的。父母是会给孩子一些影响的,但可能最终只是那些基本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但是日后他其他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要看他有一群什么样的同伴。


这本书中还有一句话我特别认同:父母意味着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如果你不觉得快乐,那说明你做得太过头了。


就在今天,有个写作微信群里,一个年轻群友在纠结要不要做母亲,她说很想问问我们这些已经当妈的人,值得吗?


我非常确定地回答她,值得。虽然当妈后焦虑的事情很多,牺牲也不少,但是做母亲的过程,我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成就感。




微博:@芊霓的咖啡馆

小红书:@满满和妈妈



延伸阅读


这应该是最懂职场妈妈的一本书了
郭柯宇:一个女人身上的性别冲突
家务不应变成被爱掩盖的无偿劳动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得到的“在看”越多,最新推送的文章在信息流中出现的位置就越靠前。所以如果喜欢,就动动小手点一下“在看”。另外,也可以把公众号加为星标哦,更方便找到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