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5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商业

裁员7%,还是20%?阿里的“遮羞布”已经被撕开

麦子明 财话连篇Pro 2023-05-25 17:27 Posted on 广东

阿里大裁员,曝出一个真相,低价才是电商的本质。


前几日,阿里发布了最新财报,并且公布了分拆后的董事会名单,还有菜鸟、盒马、云智能集团独立上市计划。


一旦上市,又是一场财富盛宴,所以,听说这几家公司要在一年内完成上市,让很多老员工兴奋不已。然而没想到的是期权还没变现,却先迎来了裁员。


阿里大裁员的消息已经是满天飞,有说裁员2.5万人的,有说裁员20%的,也有说六大子集团,除了国际数字商业,其它5个全部裁员。但目前只有阿里云做出了回应,整体比例约7%,赔偿标准为“N+1+1”。



实际上,早在去年,阿里就开启了裁员,淘菜菜被传出裁员20%,本地生活成重灾区,饿了么裁员比例在15-20%之间。2021年末,阿里员工总数为259316人,到2022年末,变成了239740人,也就是说2022年,阿里减少了近2万员工。


今年一季度也没闲着,员工总数下降至235216人,减少4000多名员工。而这一次开启的大裁员,将从5月开始。阿里开启大裁员背后,电商的护城河已经坍塌,遮羞布也被撕开。


阿里拆分为六大子集团,目的是为了让它们独立融资,开启上市。按道理来说,应该继续招兵买马,将规模不断做大,现在反其道而行之,先来了一波裁员,收缩规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没钱。过去阿里吃大锅饭,全靠“长子”电商业务赚钱养家,其它儿子只知道花钱,根本不赚钱。所以,其它5个儿子也没什么压力,亏就亏吧,反正不影响工资和分红。


来看看阿里两个拖后腿的业务,本地生活和大文娱基本上是连年亏损。本地生活包括饿了么、高德、飞猪,2023财年收入501亿元,经营亏损却高达233亿元。大文娱包括优酷、阿里影业、大麦网等业务,2023财年净亏损18.74亿元。


即便是增长最快的阿里云,也是这两年才开始盈利,2023年净利润为14.22亿元。这么一点利润,相比过去十几年的巨额投入,几乎可以忽略。


如今分家了,要自负盈亏了,没人给输血了,那不就得省着点花,所以,裁员优化一部分人是正常的。


另外,裁员也可能是为了换血。现在就业市场饱和,阿里虽然给出了不错的裁员补偿,但这些拿着一两百万年薪的人,据说想找到一份60万年薪的工作都难。


对于阿里来说,裁掉这些拿着上百万年薪的中层,再去招薪酬更低,能力同等的人,不就能够实现降本增效吗?这算盘打得非常不错。


不过,说来说去,阿里大裁员背后,一个真相被忽略了,那就是电商行业的本质是低价。这几年,阿里的电商市场被蚕食,一部分是传统电商领域的拼多多,一部分是直播电商领域的抖音、快手。



无论是拼多多,还是抖音和快手电商,它们其实没什么套路,就是一个词:低价。只要你把价格打到更低,那你就能卖出去。


拼多多这家公司很神奇,一边被骂,一边却保持高速增长。从2017年到2022年,拼多多员工数量分别为1159人、3683人、5828人、7986人、9762人、12992人。即便是2022年,也没有裁员,反而增加了3000多人。


之所以这么有底气,还不是因为业绩增长迅猛,之前几年营收增速都超过了100%,2022年仍然有38.97%,而京东增速下降至9.95%,阿里就更惨了,2023财年营收增长只有2%,其中中国零售商业板块(淘宝+天猫)收入更是下滑了2%。



在利润方面,拼多多已经不亏损了,2022年赚了315亿元。低价就是拼多多的核武器,不只是国内,拼多多在海外上线的电商平台Temu,也是主打低价,增长迅猛,冲上了下载榜首。


抖音电商增长就更猛了,年初就传其2022年GMV超过了1.4万亿元,增长高达80%。直播电商的本质就是低价,没有任何其它技术含量。


拼多多和抖音电商等平台的快速增长,也验证了当初阿里、京东抛弃低价,走所谓的品质电商这条路是错误的。


在当下内需不足,外需疲软,生产过剩的大背景下,低价更是备受追捧。京东也已经低头,推出了百亿补贴。低价才是王道,才是电商行业的本质。


不过,阿里开启大裁员,其它巨头预计也会跟进。本来青年失业率都超过了20%,马上又有1000多万毕业生,接下来找工作的难度将是地狱级。


对于还有工作的人来说,什么都别想,先保住工作再说,挺住意味着一切!


点击以下热点文章:


大动作!第二批央企总部开启离京,都有谁?

2023年出生人口不足800万?创下1939年以来新低?

卷入港暴,歧视中文乘客的国泰航空,最大的股东是谁?

在看,可以优先收到我精心准备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