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桑干河:从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到卢沟晓月

汜水禾 我们的河 2022-04-02

如同你家乡的那条小河,每条河流都很重要,解读每一条河流的历史、地理以及口述历史。一个专注河流文化历史的微信号,请关注微信号:我们的河(womendehe)



两条河流之畔各自形成了两个古都,问这是中国哪条河流?什么?这真的不是脑筋急转弯。

 

一条河流之上历史上出现了两个中国古都,不,说的不是黄河,而是山西北部大同、朔州的母亲河桑干河,下游也叫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一条河流上下游之间,出现了两大中国古都:大同、北京,除了永定河、黄河(洛阳、开封)之外,中国再没有别的河流能做到了。



 

从桑干河到永定河,西吻黄河-吕梁山,东流渤海

 

桑干河发源于山西中北部宁武县的管涔山,管涔山北接蒙古高原,南连吕梁山,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位置险要,还是山西两大流域水系的发源地:向北发源桑干河,向南发源汾水。

 

桑干河东流在先后接纳了浑河、御河之后形成了桑干河河谷,形成了朔州、大同城市群,然后出山西到达河北张家口,南部接纳壶流河(河北蔚县)、东部接纳沩水(北京延庆),西北接纳桑干河中部最大的支流——洋河之后,形成了自古的北京(华北平原)连接蒙古高原之间的战略重地,万全-宣化-怀来-延庆河谷盆地。北京西北的居庸关、八达岭之险便是源于连接该盆地与北京。

 

桑干河在怀来盆地,吸纳了沩水水源之后,今天形成了官厅水库。

 

官厅水库195110月动工,19545月竣工,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曾经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北京人口增加,水量不济,以及水质恶化,1997年水库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让渡于密云水库以及今天的南水北调。

 

官厅水库建于桑干河从怀来谷地穿越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北京城的必经之处——官厅山峡入口处。为了查验水情,明代在此设立了类似于今天水利站的“把水官”。后遂有附近官厅村,水库也因以官厅命名。

 

官厅水库和所有新中国建立的水库一样,当时的目的是发电和免除洪水。也的确,官厅水库自1953年以来,永定河曾出现了三次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官厅水库削减洪峰数值达到70.395.9%,基本上免除了永定河下游的洪水灾害。

 

出了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桑干河开始叫永定河。由于上游洪水历史上肆虐,永定河原叫无定河。足可见夏秋之际汛期,河水之无定无常。永定河在今天北京城的西南东流,一度东北汇入潞河(温榆河),一度西南流,汇入拒马河(白沟河-易水水系)。纵横肆孽,元明之后,河道渐次稳定,永定河汇入北运河(京杭大运河),天津海河河道入海。

 

今天,北京南部的大兴庞各庄西瓜好吃,便要归功于永定河南部大兴地区千年淤积的沙地。


明清时期,永定河在北京华北平原依然叫桑干河,只是在近代才开始习惯叫永定河,虽然有了河流永定的愿望,但也让世人渐次忘了它的上游和来历。

 

一条河边形成两大古都,流经三个省,两个直辖市

 

从上游关中泾渭平原的西安,到黄河中游南岸的洛阳、开封,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为过。长江、珠江、淮河沿途也浩浩荡荡,形成了各自巴蜀、湖湘、江淮文化、珠江岭南文化。

 

而桑干河,上游支流御河河畔形成了中国北魏王朝的首都平城(大同),中游支流洋河河畔张家口(宣化)曾经是察哈尔省的省会,下游永定河河畔有北京城、天津卫(天津市区海河河道便是以永定河河道为主),桑干河自西向东,流经山西、察哈尔、河北三省。

 

甚至可以说,今天,2020年将召开的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其实便是在千年桑干河的河谷流域两侧举行。主赛场崇礼县的母亲河便是南流汇入桑干河,属于桑干河(永定河)水系。

 

若无桑干河,便无今天的万里长城中段,以及今天的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界线、等高线。

 

桑干河比起上述大河毫不逊色。更为重要的是,桑干河河谷形成的战略孔道。

若没有桑干河,可以说便没有历史上,千年来形成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的自然界限和心理界限。不是巧合,今天西起黄河-偏关,东到燕山-坝上,山西、河北北部和内蒙交界的长城几乎和桑干河河谷流域平行交错。

 

也就是说,秦汉至明代的山西(雁北)-河北(察北,察哈尔北部)长城防线,几乎是依托于桑干河河谷。长城所及,便是桑干河所及。冷兵器的古代,战略的纵深完全依靠河谷河道的交通,河谷两岸粮草、水源的后勤补给。

 

对比,长城的走向,和桑干河河谷的走向,我们会发现,该段长城的纵深几乎完全依靠从大同(平城)到万全(宣怀、怀来)之间桑干河所能提供的支持能力和辐射半径。

 

近代山西人的走西口,北京城的骆驼祥子去塞北,便是从农耕文明、商贸文明相对富庶的桑干河流域河谷,北出杀虎口、张家口等各关口进入塞外大漠、蒙古草原。直到今天、大同、张家口以及更北一点的集宁,还是传统的皮草皮货集散地。今天桑干河支流洋河上源,张家口怀安县长城外还有马市口的地名。

 

内地的茶叶、丝绸,到关外换回马匹、皮草均是将桑干河河谷作为依托。

桑干河形成的大同谷地、张家口谷地、永定河-卢沟桥渡口自古的战略重要性,试举两例。


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大同北部遭遇做了皇帝后的最大一次失败,白登山之围便是在平城(今天大同)东北部的白登山。由于遭遇大雪,两侧不济等原因。失败原因其实是战略纵深已经超越了桑干河的粮草补给线。

 

至此之后,西汉的传统疆域在山西北部,雁门关外,便没有出过桑干河河谷北部所及的辐射范围。

 

一千六百年之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桑干河东部中游,明英宗朱祁镇北征蒙古瓦剌,在今张家口市怀来县遭遇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

 

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而这里便是桑干河怀来河谷地带。据说,明英宗兵败的一个直接原因便是土木堡远离水源,而桑干河水源又被瓦剌首领也先的军队抢占。

 

一个人不能同时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两个中国重要王朝的皇帝先后在一条河上遭遇失败。这条河便是桑干河。

 

问鼎中原,必先抢占桑干河河谷

 

自古,对中国中原文明、中华帝国威胁最大、最主要的游牧民族是在中国北部。


唐代之前在中国西北(匈奴、元-蒙古),唐之后是在中国东北(契丹、女真-金、清)。而上述北方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艳慕中国文明的第一站便是桑干河河谷。


桑干河名字来源于桑干河山西上游段,古桑干县,桑是中国丝绸的来源。河岸产桑故曰桑干。马上民族占领了桑干河等于得到了丝绸之地。

 

先从上游讲起,大同的重要性最早便是在东晋末年,鲜卑族拓跋氏从北方河套平原的国都盛乐(今呼市和林格尔)南迁桑干河谷,建立的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北魏朝代人士的郦道元在水经注讲述桑干河时,大量篇幅叙述了平城作为北魏南迁洛阳后的故都平城的极盛。

 

甚至,后世唐末,契丹族也是在得了燕云十六州之后,才得以问鼎中原。燕便是今北京,而云便是云州(今大同。)契丹族建立的辽,后来还将大同设为西都。可见,辽国对大同桑干河谷的重视程度。

 

后世的金,被蒙古打败,首先便是被蒙古越过黄河、阴山首先占领了桑干河谷。

甚至到中国近现代。桑干河河谷的重要性更加进一步显现。

 

辛亥首义后,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外蒙也在亲俄派策动下欲求独立。北洋系的少壮派“小徐”(老徐徐世昌),段祺瑞的第一心腹——徐树铮,带兵收复外蒙,逼迫外蒙取消独立便是出居庸关,走桑干河谷,出张家口,北上去的外蒙。


在北洋武人之中,徐树铮是个有性格、有争议的人物,自然,能收复外蒙,作为军人,自然是个顶天立地的人物。在历史上是留名的。

 

外蒙问题,外蒙去留,在当时北洋政府,甚至举国都有争议,举足无措。


19194月,徐树铮提出《西北筹边办法大纲》,提出了使外蒙与内地一致的同化政策。613,北洋政府正式任命徐树铮为西北筹边使,718颁布西北筹边使官制,同时参战军(一战)改为边防军,参战督办处改称边防督办处。6月底以后,边防军陆续开拔外蒙。徐树铮动员的驻守外蒙古的边防军其实只有第三旅第七、第八两个团的兵力,其余大部分边防军都驻守内地,以备军阀混战之用。


而正是上述兵力,徐树铮在外蒙纵横捭阖,逼迫外蒙王公贵族暂时收回独立。

 

解放战争时期,194811月,共产党军队正是在宣化、新保安等桑干河谷节点地带,阻断了北京城傅作义军队与绥远(内蒙)军队的联络线,最终使得,绥远国民党军队董其武宣布起义,北平最终也和平解放。

 

当然,此战胜利的一个背景就是,当时怀来县城所在的桑干河河谷平原已经是解放区。

 

太阳为什么照在桑干河上?

 

 

作家丁玲写入90年代中国课本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节选片段发生地,便是在桑干河张家口谷地此处。很多同学误以为课本中的“本文讲述华北平原土改背景”以为是河北中部,其实准确说应该是桑干河在洋河支流段。依据是小说中明确讲到洋河——桑干河的重要支流。

 

写作于1948年,以华北解放区土改为背景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入选中学课本自然有当时的历史背景。课文节选段落大概的梗概是,一位地主婆在原属于自己家河边果园的所见所想以及愤恨、怀旧、感慨大势已去的心理描述。但好像今天学习过此文的吃货同学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对文中河边果园里“葫芦冰”、海棠、苹果、梨各种果子的垂涎。

 

据说,当时从国统区毅然带来延安的中国知名左翼作家丁玲当时受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以率先在华北解放区开展的土改为背景写作的此文。写完后将文字转给了已经跟随毛主席转移到西柏坡的党内理论才子胡乔木等人,胡觉得很好。又转给毛主席,主席也觉得不错。于是电报发给已经去大连打算去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访问的丁玲,马上发表出版。

 

看过丁玲另一部有名小说《莎菲女士日记》(1928年作品)的读者一定会感叹丁玲写作方向转化的彻底。《莎菲女士日记》作为女作家早期城市作品,放在今天,所描写的咖啡、舞会,文艺女青年们之间的小确幸、爱情小怨恨等等,内容都很小资。很小资。很小资,很文艺很文青,。放在今天都不落伍。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百度脑补。

 

20年后,丁玲从描写以莎菲为代表的城市文艺女青年的苦闷,开始转向写桑干河畔老乡们的翻身解放斗地主做主人。

 

该小说没有意外在出版后便后来获斯大林文学奖。但,马上1952年反右后,丁玲被打倒,该书再次被尘封。直至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中学课本。重见天日。成为中国70后、80后的少年记忆。

 

是的,那个当时我们不知道桑干河在何处何方的河流,弥漫在晨间的雾气,果园里弥漫笑声。文学的美好,就在于,人们已经忘却了故事中描述人物间的恩怨,却只记得了桑干河河流的美好以及河边风物的美好。

 

今天,该文因为不合时宜,已经退出中学语文课本。留给我们这代人的除了课文的片言短语,还有一个小笑话。说,有次考试,一个差生问好生,该课文节选自女作家丁玲哪部作品?好生小声答,太阳照着桑干河上。差生顿悟,遂顺利作答。

 

于是,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生人才能理解的一个笑话:“太阳照着三个和尚”就此诞生了。你笑了么?笑了说明我们是一代人。

 

桑干河(永定河)冲出来的北京城

 

有人可能会说,你说了半天山西、张家口“关”外的桑干河,进入华北平原的永定河你怎么一点不讲。其实,经过山西朔州-大同谷地、张家口-怀来河谷的桑干河,在向东冲出太行山(北京西部山脉属于太行最北端的余脉)之后,干了一件大事——造就了今天的北京城。

 


上述引用《师道师说:侯仁之卷》东方出版社


有些人又会说,又杜撰,明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元代郭守敬如何利用西山高粱河水系建造了元大都云云。和你永定河毛关系。


这些都对。但捯根儿的话。今天和明清的北京城,元代是元大都,但元代之前,乃至辽金的北京之前,叫蓟。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国都便是蓟(丘)。蓟就在今天北京西站莲花池附近再西南。位于永定河的北岸东北。

 

按照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权威、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观点。北京城的位置选择是建立在“北京湾”的理论之上。我们的河在系列文章《北京的河流》一文中提过,很多外国学者一直搞不懂北京城为什么建正在今天的位置。侯仁之先生就认为,华北平原北段的今天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如同大海边的港湾——北京湾。北京首先是个渡口的城市。

 

北京最早的城市雏形——春秋战国的(蓟城)是中原人沿着太行山东部山脉北行,越过永定河渡口后,建立城市的首选。因为,越过了永定河渡口,就有一个Y字型的选择,西北经居庸关到西北关外,东北经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到承德、乃至东北关外。永定河的渡口便是城市建立定址的关键要素。

 

永定河一路向东渤海入海,为什么不选择更往东呢?侯先生的解释很合理(我们的河也一直倡导这个观点):由于(潮白河、温榆河、永定河、易水-拒马河、滹沱河等自北向南燕山-太行山河流东下季节性的泛滥,又缺乏现代的治理手段(比如今天上游修水库,下游筑水泥堤坝)。华北平原的人类文明(人类其他的文明几乎都遵循这个理论)都是在太行山东侧浅山地带。远离中部、东部的沼泽。当时的华北平原中部、北部都是大泽,比如今天的白洋淀、文安洼地区。甚至,更往东的沧州、天津静海远古还是海岸线。

 

按照我们的河惯常的十字架理论,太行山自北向南的人类足迹,城市群北延,与冲出太行山东下入海的永定河便在今天卢沟桥交汇。不能远离渡口,但为了防范永定河水的泛滥,有不能太近,于是,永定河渡口十字架交汇点的东北高点——蓟丘便是首选。这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雏形。

 

近现代直到今天,卢沟桥(当年北京城的南大门的宛平县)依然是京南门户。1937年卢沟桥事变重要性、轰动性就在于其战略位置。日军占领了卢沟桥,等于说切断了北京南下的咽喉。当然,卢沟晓月作为燕京八景之一,也说明了永定河上卢沟桥在中国民族心理认同感上的重要性,这也是之后掀起全民族抗日起点的原因之一。

 

据说,今天,从官厅水库之上,向西溯源,乃至山西境内的桑干河由于沿途城市人口、工业用水激增,已经干涸。但,希望桑干河、永定河和所有的中国古老的河流一样,文化之河在每一个人心中不要再干涸。从桑干河到永定河,传递的不仅仅是流动的水波,也是桑干河、永定河畔的生活的人们在文化和心理认同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更多内容请长按以上二维码加关注微信号:我们的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