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玩手机上瘾,罪魁祸首可能是它!

科学大院 2024-03-20


本篇文章正文共2582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为8分钟


在本期内容开始前,请思考一个小小的问题:对于你来说,快乐是什么?



是在困乏的早晨喝上一杯咖啡、吃上一块蛋糕?还是在闲暇的下午追上几集电视剧?又或者是在假期赢上几场游戏?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都不同,获得快乐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是!千万要注意啦,这些令人快乐的物质也更容易让人“上瘾”。


相信你我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童年时,父母一不在家便会偷偷打开电视机,沉迷各种动画片;长大后,明知工作没有处理完,却忍不住拿起手机,看起小说、刷起短视频;下定决心要减肥,却不自觉地吃了一袋又一袋的小零食......原本让人愉悦的事情在放纵下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瘾”。



那么,我们到底为什么会对这些物质成瘾呢?成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朱英杰老师,从“头”探索成瘾的秘密。


大脑中的“气氛组”——多巴胺


首先,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人类大脑由大量/数量庞大的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突触信息传递的原理就相当于是两个小朋友在讲话,声音就是他们之间的“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分为很多种,他们有着不同的形态和功能,就像小朋友发出不同的声音,传递不同的信息。其中,“多巴胺”这一神经递质的分泌会让我们产生“快乐”的情绪。在了解它之前,不妨先来猜一猜它的模样~


(点击查看正确答案)


怎么样?真正的多巴胺是否和你猜测的模样相符合呢?


多巴胺是大脑中传递快乐的分子,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气氛组”,当人们收到外界的某种刺激(如进食)时,它就会大量爆发,从而让我们产生“快感”,心情愉悦。


科学家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极细的探针放进小白鼠的大脑中,检测不同行为下,小白鼠大脑的多巴胺释放量。结果显示,小白鼠在进食阶段所产生的多巴胺是平时的1.5倍。这样一来,我们对美食的渴求也就有迹可循了,而大脑对多巴胺的狂热则是诞生时的“出厂设置”。


实验数据图


警惕!过量多巴胺对大脑的损伤不可逆


既然多巴胺属于我们大脑的“气氛组”,那么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非也!当大脑收到过度刺激,产生过量多巴胺时,就会发生畸形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就像过大的音量会让耳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大多数时候是不可逆的。


什么样的物质会让大脑产生过量多巴胺呢?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为小白鼠注射毒品(甲基丙苯胺/冰毒)后,它们脑内的多巴胺释放量将会达到正常值的10倍,是进食阶段远远不能匹及的。


实验数据图


为了充分接收这些多巴胺,突触后的多巴胺受体便会下调,同时基因表达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长此以往,普通量的多巴胺就无法满足大脑的需求了,大脑对毒品的“超级刺激”产生了依赖,形成我们常说的“毒瘾”。毒瘾在人脑内会形成持久、顽固、环境关联性极强的记忆,且这种关联性记忆极易被唤醒,从而再次触发毒瘾,造成复吸。而在行为上,则会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反应过慢、无法正常思考、对其他兴趣爱好不再感兴趣等等。


重点来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过度贪恋多巴胺带来的快感,更不要接触毒品!毒品导致的大脑改变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即便进行干预治疗,也难以及时恢复常态。



成瘾行为需警惕,治疗干预要趁早


从医学角度而言,成瘾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并且细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预防“成瘾”,更要学会分别成瘾的表现,并且及时干预、及时治疗。



2020年,科学家们针对“‘擦除’毒品成瘾记忆”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实验室中利用光遗传学技术成功消除了小鼠成瘾的关联记忆,阻止了复吸行为的发生。但需要注意的是,光遗传技术为一种研究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工具”,目前仅能用于实验动物身上,还不能用于现实戒毒


那么,在行为成瘾方面,我们到底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成瘾”了呢?我们将以“玩手机游戏成瘾”为例子,带大家做一个小小的测试,一起来测测看吧!


1、对玩游戏的渴望(玩游戏的行为、回想玩游戏和期待玩游戏支配了个体);

2、不能玩游戏时出现戒断症状(可以表现为易怒、焦虑、悲伤);

3、耐受症状(需要玩的时间越来越长);

4、无法控制要玩游戏的意图;

5、因游戏对其他爱好丧失兴趣;

6、即使知道玩游戏的潜在危害仍难以停止;

7、 因玩游戏而向家人朋友撒谎;

8、用游戏逃避问题或缓解负性情绪;

9、玩游戏危害到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以上内容,你满足几条呢?


其实,上述9条内容都出自《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是专业人员对玩手机游戏成瘾提出的诊断标准,一旦满足五条,即可诊断为玩手机游戏成瘾,需要及时干预,严重时更要用合理合规的方法进行治疗。


大脑中传递的“快乐分子”多巴胺其实是个双刃剑,它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也能够将我们拉进深渊,只有充分了解它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释自己的行为,对异常行为加以控制,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美好。科学家们进行脑科学研究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敲重点!



 

朱英杰

朱英杰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获NARSAD青年科学家基金;201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现为内尔神经可塑性实验室执行主任、深圳市药物成瘾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成瘾与脑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孔雀计划人才B类;主要致力于药物成瘾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已发表包括Nature、Science、Neur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内的SCI论文多篇;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脑计划、国自然优青、国自然面上、深圳市杰青、深圳市学科布局等。


作者:孟倩羽 苏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

推荐阅读

最近有点儿抑郁?是睡前手机玩儿多了? >>

帕金森病以后能用基因编辑治疗了?>>

电子烟是大骗局!>>

一位学者在网瘾治疗中心的“改造”  >>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