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质平凡的曾国藩,怎么干掉太平天国那些英才 | 九维

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
2024-09-06


        接上文,这篇要说说太平天国的对手曾国藩和湘军了。


        曾国藩生长于偏僻的湖南湘乡,没什么背景,又只有中等资质,他是怎样灭掉太平天国、成为超级牛人的?


        早年的曾国藩,读书,科举,做官,靠的无非是勤、恒二字。除了勤、恒,他也没什么可凭藉的。这点大家容易理解。至于他是如何的勤奋,如何的有恒心,这里就不说了。


        值得说的,是他组建湘军后,在勤、恒二字之外,把“守拙”、“坚忍”发挥到了极致。



        与历史上那些军事天才相比,曾国藩实在算不上什么天才。像韩信,兵行诡道,奇计迭出,这叫天才。而曾国藩带兵作战,你可听过他有什么奇计,有什么出人意表的妙招?没有,一个都没有!


        曾国藩本一介书生,既没有成为武将的先决条件,更没有成为军事统帅的资本。但危难之际,他呕心呖血组建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战斗力爆棚的庞大军队,照样建立了不世之功。原因,在于“守拙”,用笨办法,下狠功夫。下面就说说他的“守拙”吧。


        “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曾国藩知道自己不够聪明,那就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吧。曾国藩的幕府(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处和秘书处)规划宏大,“极一时人才之盛”,聚集了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这样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才,薛福成、郭嵩焘、黎庶昌这样的外交人才,容闳这样的教育家,甚至还有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这样的科学家。曾国藩与手下幕僚的关系融洽,有上下级关系,有同乡同年故友关系,有师生关系,也有长辈与后辈关系。他的优点,不仅仅在于发现人才,更在于培养人才。他的幕府中人才辈出,既有他的发现之功,更有他的培养之力。像李鸿章,一生尊曾国藩为恩师。至于湘军中那些名震一时的名将们,像曾国荃、鲍超、李续宾也大多数是曾国藩一手培养。李鸿章后来评论曾国藩,说他“持己所学,陶铸群伦。雍培浸灌,为国得人”,“知人之鉴,并世无伦”。


        连自认为智商、才干远胜曾国藩、最不服气他的左宗棠,最终也是拜服,“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用书生,带乡农”。曾国藩痛感于清军八旗、绿营的腐烂,一触即溃,在组建湘军时,在选人用人和组织形式上,采取了“用书生,带乡农”的办法。书生有理想主义,不像官混子那样只求自保,曾国藩多以书生为将。湘军里后来建功立业的那些名将,大部分都是书生出身。在募兵时,则选那些最质朴的乡农。曾国藩的见解是,质朴的乡农拿了军饷,总会有所担当,不至于像兵油子那样望风而逃。在此基础上,曾国藩制定一系列制度规则,让兵将之间形成生死和利益共同体关系。有战斗力的湘军初步成型。


        结硬寨,打呆仗”。湘军跟太平军作战,基本战术,用曾国藩的话说,叫“结硬寨,打呆仗”。湘军每到一地,不管刮风下雨,马上扎硬寨,就是修高墙,挖深壕,以求防守稳固,自保。进攻的时候,曾国藩也不会什么奇计妙计三十六计,他的计,就是利用乡农的优势,不停地挖壕沟,步步推进。推啊推,就把太平天国推没了。



        后人的评论是,“曾国藩用世界上最笨的方法打了最聪明的仗”,其军事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从湘军、淮军将领,到黄兴、蔡锷,到蒋介石,直至毛泽东。


       “打掉牙,和血吞”。牙被人打掉了,那就把它和血一起吞到肚子里去。这固然是极度无可奈何的忍让,但又何尝不是傲骨,坚毅,铁骨铮铮?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开始时并不是朝庭的正规军,有点类似现在的民营企业,在草根中成长,钱、粮都要自筹。清朝军队和官场中的体制派,面对这么一个渐渐崛起的力量,看着自然是不爽,不要说帮助,不排挤就不错了。实际上,打小报告暗中诋毁,甚至公然给曾国藩挖坑下套的事例,屡见不鲜。曾国藩所受的打击和委屈,可以想象。而且,湘军初成,曾国藩可是以打败仗居多,曾两次被逼得跳江,没有“打掉牙,和血吞”的精神,真撑不下来。



       再说说别的方面吧。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的后期代表,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他笃于修身,精研理学,格物致知,雅好诗文,自成一格。即使在军国大事最繁忙的时候,他也没有放下过书本,颇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

 

        他还开创湘乡派,是文学领袖。他宗法桐城派的方苞、姚鼐,却又自立风格,自成一家。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论点是,“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因此,他的文章,声调铿锵,包蕴不尽;深宏骏迈,有汉赋气象,有雄奇瑰伟的意境。他的文风,影响到了后来的严复、林纾、谭嗣同、梁启超等。


        他还是大书法家。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被他其他方面的重大成就所掩盖。他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走过了一条由泛而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小楷与小行书更是整个清代的典范。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比肩。



        对于天赋并不突出的他,取得这样的成绩,无非在勤、恒二字之外,把“守拙”、“坚忍”,用笨办法,下狠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最后,还是梁启超大师的评价最有味道:“(曾国藩)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天京事变血雨腥风,一个超级偶像派英雄来了

 

解局:天王洪秀全被东王当众责打羞辱之后……

 

这个权倾广东、广西的叶大人,是名臣还是笑话? 

 

文字狱扼杀创新与活力

 

大历史1799:东边的乾隆帝,西边的华盛顿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齐说经史集”: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深度se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齐说经史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