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编辑营业了09丨赵维:至善至美,打造优质艺术出版

赵维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2021-12-23

一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往往是它的编辑,但编辑往往深隐于幕后。隐身并不代表完全不重要,相反,正是这些隐身者,用不同专业所长和价值取向,搭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为我们出版了丰富多彩的书籍。


借着年末,我们开一个专栏,诚邀人文社科图书编辑们介绍在过去这一年都推出了什么书,分享他们真正深读过的书单,同时也可以谈一谈身为图书编辑的所思所感,最后再向读者预告一些即将出版的重要作品。


欢迎读者留言沟通,我们将在每篇文章的留言读者中抽取两位,寄赠新书(部分为签名版)


本栏目正在征稿,欢迎有兴趣来稿的编辑向后台发送“编辑营业了”,了解相关要求。



至善至美,打造优质艺术出版

赵  维
aviva1213@qq.com

我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艺术事业部的编辑赵维,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毕业后我一直在北大社从事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工作,迄今已7年有余。北大社一直以来以学术书和教材立本,“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是北大出版人的共同追求。因此,我们的艺术书相比很多以精美画册或作品集为主的艺术书来说,更重视学术价值和对学科发展的意义。即便是艺术普及读物,我们也希望其中蕴含学术眼光,能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艺术,甚至参与到学科基本或核心问题的讨论之中。我们相信好的书籍不只是传达知识,还能启发心智。

作为一名专业的艺术书编辑,我一直希望经手的选题能寻找到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并在装帧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审美性,于文质契合中,潜移默化地将看书、读书的过程变成一种综合的体悟美的过程。

当然以上都是最理想状态。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编辑了《阿富汗访古行记》《古典艺术》《艺术史导论》《什么是建筑史》等图书,除第一本外,其余都是艺术史和临近专业的学习研究用书,或为里程碑经典,或为概述导论性质,或为入门指导。虽然我一直做的都是艺术书,但每一年的选题侧重点还是会稍有不同,编辑们会根据前期策划、产品线延续和来稿情况,结合编校难度,做出自己的规划。

之所以会做《阿富汗访古行记》,主要是个人对文物和历史遗迹的兴趣,之前我还做过《燕园文物、古迹与历史》,很多北大学子和校友们都知道此书,自己读和作为礼物都很不错。当然,这次会选择“阿富汗”这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图书主题,也是因为作者刘拓,他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有理想且擅长讲述的好作者,我为他的博学和赤诚而折服。此书为“走进西域”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定位为“丝路”概念的游记。众所周知,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两次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生动的叙述中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此书出版后因为阿富汗的时局变化受到很多关注,也因为作者的意外离世被读者用来怀念、收藏。围绕着这本书有太多故事……无尽的惋惜和遗憾,也督促我更加珍惜遇到的每一本书、每一个人。


《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论》是艺术史里程碑中的核心经典,作者沃尔夫林是西方艺术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教我们怎样去看一幅画,并创造了一套将我们所见记录下来的语汇。此次中文版,不仅最大程度还原了作者酣畅淋漓的论述风格,并且收入了正文所论及的近200件艺术品的精美插图,图文互动,才能真正领略作者严谨的形式分析方法与对画作的敏锐感觉。


典艺术》内页展示



这本书实际是“美术史里程碑”丛书中的一本,这套书已经做了很多年,数量不多,但每本都很有口碑,豆瓣得分都是8分以上。丛书主编是上海大学的陈平老师,他新近出版的《西方艺术史学史》也非常受学生欢迎。艺术史观念和写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史上出现过哪些伟大的艺术史家和作品?艺术史家的基本研究目标是什么,又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陈老师的书试图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并以清晰的历史框架和平实的语言,系统呈现西方艺术史学的发展脉络。



接下来,我想着重推荐一下《艺术史导论》。此书中文版9月上市,一个多月便实现了重印,并且受到了许多专业读者的赞赏。我们知道,艺术史界素有“艺术史的母语是德语”的说法,其滥觞大抵在于德语艺术资料浩如烟海、艺术传统源远流长,还提示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艺术史同样发轫于此——大学中第一个艺术史学科在此建立,之后柏林学派、维也纳学派、慕尼黑学派、汉堡学派相继兴盛,蔚为大观。《艺术史导论》的15位作者为德国艺术史学科的全面集结和顶尖水平,对各个议题的剖析无不展现出学养、视野和智慧。此书出版30余年来历经7次修订,经受住了艺术史学科巨大的改革热望,成为在德国艺术史院系中流传最广泛的专业读物之一,这是首次引进中文版。目前我国有诸多艺术史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艺术史专业学生与跨专业学者,此书可作为一本常备的方法论手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科全貌,促进我国的艺术史学科建设,也能促进其与其他人文学科更好地交流。

《艺术史导论》实拍


术史导论》部分作者:汉斯·贝尔廷(Hans Belting)、海因里希·迪利(Heinrich Dilly)、沃尔夫冈·肯普(Wolfgang Kemp)、马丁·瓦恩克(Martin Warnke)、威利巴尔德·绍尔兰德(Willibald Sauerländer)

从具体的内容上看,此书作为一本艺术史学科导论性质的著作,对学科内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清晰而不流于表面的概述,它所关注的不是包含诸多艺术家姓名和风格的艺术史,而是艺术史本身,即研究对象、媒介材料、理论方法、发展趋势等。作为一本经典“老”书,此书以开放的态度融入了最新的理论方法,如神经学、图像媒介,以及后现代和国际化的新艺术史等章节,关于性别研究等部分也做了较大修订。相对于目前学界、出版界流行的各种从英语引进的方法和读物,以及瞬息万变的学术风潮,此书在越发倡导国际化、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又显得与众不同。凭借德语艺术史学科的历史优势,此书更加深刻、内敛,能在坚守和深挖艺术史传统、摆正学科位置的基础上,更加从容理智地面对时代流变。


术史导论》内页展示


此次出版选择轻便软精装,图文印刷精美,更在封面文字、内里环衬、书脊堵头布等细节选择普鲁士蓝呼应此书风格特色,阅读体验良好。


我今年还做了一本小书《什么是建筑史》,这本书是对全球建筑史的介绍性回顾,有助于扩展建筑学、艺术史和历史学的学生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建筑史也是我个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我之前还做过《建筑十书》《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尤其后一本“砖头”很想再次推荐给大家,因为它的滞销让人非常惋惜,可能很多人是被它的体量劝退了……H.F.马尔格雷夫(Harry Francis Mallgrave)的这本建筑史被认为是“近20 年建筑学术史上最重要的主题研究之一”,也是从剑桥引进的,书中并不局限于对建筑文献的耙梳,也没有简单地采取线性通览式结构,作者用宽广的学术视野、复调式的写作结构、层次丰富而细腻的历史叙述,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此书的可读性,将三百多年的建筑史梳理得非常清楚。这本书里藏着很多干货,涉及的很多材料在国内别处没有见过,是一本被忽视的宝藏书。


谈起自己做的书,总会有很多话想说……对于新一年的工作,虽然能预料肯定会伴随深度折磨,但我仍非常期待,甚至迫不及待,因为要出的书实在值得如此。顺利的话,明年底会推出高居翰先生的《溪山清远》和《凝视往昔》,相信这对很多爱好中国艺术的读者来说都是个重磅好消息。作为海外最知名的中国艺术史专家之一,老先生去世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录制这两个系列视频,想弥补一生未能全面向人们介绍全时段的中国古代艺术的遗憾。

还有一本美国著名艺术史家埃尔金斯 (James Elkins)的小书——《艺术的各种故事》(Stories of Art)也在翻译中,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在和艺术界最畅销的《艺术的故事》的对话。埃尔金斯的书中使用了许多非西方的艺术作品,运用西欧传统中心以外的文化写成艺术史目录,并制作精彩图表,他鼓励我们多元化地解读艺术史,去发现自己的艺术史,这是对我们所学的庞大艺术史教科书的一剂解药。

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学术经典,比如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的(Alois Riegl)《荷兰团体肖像画》,作者认为16—17世纪的荷兰的艺术家从根本上改变了旁观者与艺术作品的关系,此书所开辟的研究领域,今天仍吸引着诸多学者。

新书先介绍这些,有没有隐藏款“彩蛋”,全看作者和译者是否能交稿啦!(传说中的日常花式催稿……)

作为经手图书过半百的老编辑,我虽然对整个编辑出版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但依旧常有如履薄冰之感,做书不易。但我依旧要感谢作为一名艺术图书编辑的工作经历,我深深体会到了全力以赴的快乐和与作者、译者一起创造的喜悦,这些足以冲淡做书过程中的困惑和任何不快。



欢迎读者留言交流
我们将在留言区选取两位读者
赠送
《艺术史导论》或《现代建筑理论的历史》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