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波疫情的两个社会学指标,以及别靠拉米夫定应对二阳

Y博的科普园 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2023-05-16

点击蓝字关注,多点在看防失联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最近很多人在问二阳或是第二波疫情什么时候来。第一,我没有内幕消息,第二没有水晶球,只能给两个参考:

一,一些变脸比病毒变异更快的专家,如果开始吹风了,那么就要注意了。比如当某些院士开始说可能要进入第二波疫情上升的时期,有可能是他们看到一些数据,指向最近感染人数在增加,或是XBB等变异株在引起更多二阳案例。

二,参考一些疫情报告的发布或者说不发布。例如CDC的新冠疫情感染报告,之前基本一周一更,51后突然断更了:

为什么断更,不知道。可在第一波暴发时,不也是突然找不到疫情信息更新了?以前没疫情的时候是天天更,本土没有就更入境,确诊不够更疑似,疑似不够更密接。结果等到疫情真来了,别说确诊不见了,连住院死亡都不更。所以从这些报告的更新频率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以上,就是我觉得可以用来判断第二波疫情是否即将开始的两个社会学指标。

虽然我们可以用一些“社会学”指标预测第二波疫情或是二阳潮何时到来,但在用什么药来应对包括二阳在内的新冠感染,还是需要采用科学指标。而在这方面,今天我想辟谣一个药物——拉米夫定,它不是新冠药物,靠什么也别靠它来应对二阳!

拉米夫定,也叫3TC,是一个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1995年被FDA批准用于HIV治疗,1998年批准用于乙肝治疗。没有任何研究显示这个抗病毒药对新冠有效。但在微信群以及私信里我都看到有人说医院开这个药治疗新冠或者询问可不可以买它治疗新冠的。

为什么会国内有人觉得拉米夫定可以治新冠?大概是拜中国特色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所赐。阿兹夫定最初研发就是对标拉米夫定,既然经过国内多位专家院士论证,阿兹夫定可以有效治疗新冠,那么很多人也误以为阿兹夫定的“祖宗”拉米夫定也能治新冠。

这完全是误解。拉米夫定起作用的机理,是它在结构上与脱氧胞嘧啶核苷(deoxyCytidine)相似。脱氧胞嘧啶就是我们说DNA编码ATGC里的那个C。像HIV这种逆转录病毒,病毒基因组是RNA构成,但侵入人体细胞后会利用自己的逆转录酶,以病毒RNA基因组为模板,合成DNA。

用RNA做模板合成DNA就是逆转录,这个过程首先需要逆转录酶来催化,然后还需要合成DNA用的那些材料,也就是那些个ATCG,其中也包括了脱氧胞嘧啶核苷(C)。

看一下脱氧胞嘧啶核苷、拉米夫定以及阿兹夫定的结构:

任何一个核苷,包括脱氧胞嘧啶核苷,都由一个含5个碳原子(碳原子C在化学键里会略去)的核糖与一个含氮(N)的碱基构成。图里有N的那个六边形就是碱基,有数字标注的五边形就是核糖。

ATCG的单体聚合成DNA链,需要图里核糖的3号与5号位碳原子上的OH基团通过磷酸化连接。拉米夫定直接把3号位的碳原子用硫原子(S)取代了,连个3号位的OH基团都没有,自然没法延伸DNA链了。阿兹夫定虽然保留了3号位的碳原子以及连接的OH基团,但别的地方加了一堆东西,根据这个药的发明人的文章,这个3号位OH也没法磷酸化DNA链。

也就是按下图所示:

本来病毒逆转录酶可以利用ATCG去合成DNA链,但拉米夫定一来,占住了位置却阻断了DNA链进一步的可能,这就阻断了病毒逆转录的过程。对于HIV这种逆转录病毒来说,这是致命的。因此,拉米夫定能用于治疗HIV。

而乙肝病毒(HBV)虽然基因组是DNA,但它很特别,不像人类细胞,DNA合成直接是拿着DNA分子复制,HBV合成自己的DNA基因组要以RNA为模板。这意味着HBV复制还是涉及逆转录,与HIV有相似性。而拉米夫定也能阻断HBV的逆转录过程,因此拉米夫定也可以用于治乙肝。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就明白这一点了:拉米夫定是因为与脱氧胞嘧啶核苷相似,可以阻断病毒RNA逆转录时那条DNA链的延伸

注意关键点:相似的是脱氧胞嘧啶核苷,阻断的也是DNA链的,阻断靠的是和逆转录酶结合。这种抑制病毒的机理能运用到新冠吗?

不能!

新冠不是逆转录病毒,它的病毒基因组是RNA,然后是利用RNA复制酶来复制自己的RNA基因组,整个过程中既没有逆转录酶,也没有DNA链合成,和拉米夫定的作用机理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不同于DNA分子由脱氧核糖核苷酸聚合,RNA分子是由核糖核苷酸聚合而成。

举个例子,DNA编码是ATCG,RNA是AUCG,别看都有C,但DNA的C是脱氧胞嘧啶核苷,RNA里的C是胞嘧啶核苷,二者结构不同:

注意RNA分子里的胞嘧啶核苷的核糖2号碳原子连着OH基团。而脱氧胞嘧啶核苷,以及与之结构类似的拉米夫定,2号位上没有连着氧原子(O),这也是“脱氧”这个名字的来源。

逆转录酶合成DNA链的时候会用到脱氧胞嘧啶核苷,这才会被拉米夫定干扰。而新冠病毒复制用的是胞嘧啶核苷,和拉米夫定的结构并不相近,又怎么可能被拉米夫定抑制?

从原理上,我们就能判定拉米夫定不可能对新冠有效。这其实也反映在核苷类似物的药物研发史上。类似拉米夫定的多个脱氧核糖核苷类似物由于其抑制RNA逆转录酶的能力,用于HIV抗病毒治疗。

可是针对RNA病毒,科学家就得另起炉灶,研发核糖核苷类似物,一个例子是利巴韦林,被批准用于丙肝和RSV治疗——这两个都是RNA病毒。疫情早期也有尝试用利巴韦林治疗新冠,但利巴韦林抑制病毒的能力比较弱,后被证实对新冠无效。2000年后,搜寻高效丙肝药带来了核糖核苷类似物研发的高潮。寻找广谱抗RNA病毒的核糖核苷类似物则导致了瑞德西韦的发现。

要是拉米夫定能抑制新冠这样的RNA病毒,当年科学家何必重新找丙肝药?怎么不把那些HIV老药新用到丙肝?

无论是被新冠查漏补缺,还是遇到二阳,绝大部分感染者在不使用抗病毒药的情况下也能自愈。即便高危人群需要用抗病毒药降低重症风险,那也应该使用那些有效性安全性经过完善验证的药物,不该使用拉米夫定这样在新冠中无效的药。




订阅关注防失联







也别忘了备用号





参考资料

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szkb_11803/jszl_13141/index.html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95925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87656/

原创不易 赞赏随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