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讲座预告 | Haiyan Hu-von Hinüber:《翻译名义大集》研究与古今梵藏辞典学

汉藏佛学研究 汉藏佛学研究 2024-01-09
‍第22讲汉藏佛教语文学系列讲座




‍‍‍‍






《翻译名义大集》研究与古今梵藏辞典学

主讲人:Haiyan Hu-von Hinüber

           (胡海燕·封兴伯)

             德国韦伯社会与文化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评议人:李学竹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萨尔吉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

主持人:沈卫荣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   间:2024年1月11日 

              周四 下午16:00-18:00(北京时间)

Zoom: 835 9823 1975  密码:0111



讲座摘要‍‍‍


§1.1.梵藏辞典学的研究概况(5分钟)

佛教辞典学(Lexicography)与语言文献学(Philology)息息相关,互为辅佐。讲座首先介绍印度与佛教的传统辞书在当代佛学领域的研究概况。自释教东渐以来,在浩瀚的佛经翻译过程中,各类说词解意、规范术语的工具书发挥过无法估量的领衔和导航作用。在完成其使命一千余年后,这些古籍仍是我们研究佛教语言、历史和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它们或者继续被当作词典使用,或者成了研究的对象。

§1.2.关于《翻譯名義大集》(10分钟)

在同类文献中独树一帜、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翻譯名義大集》(梵文 Mahāvyutpatti,藏文Bye brag tu rtogs byed chen po,英译 The Grea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藏传佛教前弘期在8至9世纪之间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由三代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赤德松贊、赤祖德赞)敕令,在印藏高僧的领导下,开始对藏译佛典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和规范。而《翻譯名義大集》便问世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勘定工程中,其主旨是统一梵文词汇和术语的藏译等。所收集的9565个词条涵盖283个范畴。这类梵-藏双语对照词汇表在古印度传统辞典学中被称为Nighaṇṭu,属于词源类(Vyutpatti)工具书,它也包括了注释书( Pañjikā)以及相关的衍生版本,如《翻譯名義中集》Madhyavyutpatti 和《翻譯名義短集》*Kṣudravyutpatti。由于其意义重大,《翻譯名義大集》后来被附上中文、蒙文、满文,以及近代的日文等。


§2.1.吉尔吉特出土的梵文写本与《翻譯名義大集》律藏词条的源头(35分钟)

在中古时代,双语词汇对照表均不注词条的文本出处。这对现代佛学和辞典学均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三藏佛典中找到《翻譯名義大集》9565条词组的具体出处?或者说,我们能否重新找到8世纪印度和西藏高僧们在编辑《甘珠尔》和《丹珠尔》时依循的经藏体系以及与《翻譯名義大集》存在的内在联系。在这个研究领域里,1931年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地区偶然发现的梵文写卷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通过对照梵文写本和《甘珠尔》的藏译本,笔者得以确认《翻譯名義大集》中戒律词条的具体出处,它们约占《大集》全书15% 的词条总量。对此,讲座将举例给予说明。



§2.2.从《甘珠尔》和《翻譯名義大集》揭示西藏律典的两种传承体系(20分钟)

讲座的第二个重点是揭示藏传佛教在戒律(Vinaya / ´Dul ba)方面的两种传承体系。通过对比德光(Guṇaprabha,约5-6世纪)所著的《律经》Vinayasūtra和《律经疏》Vinayasūtravṛtti, 笔者得以判定:(1)《甘珠尔》的藏译本(约8世纪末)和吉尔吉特的梵本(字体约7世纪中)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律(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的同一传承体系;(2)然而与此相异的是《翻譯名義大集》和著名律师(Vinayadhara)德光所代表的另一个体系。讲座将具体介绍笔者研究的切入点Vinayavastu / ´Dul ba gźi等相关问题,同时指出:这项研究对探索根本律起源的时间和地域至关重要。

§3.结语:电子化时代“新修”《翻譯名義大集》的设想与案例(15分钟)

总体来看,目前佛教辞典学的研究与工具书的编辑工作均存有较大的滞后现象。



故讲座在最后希望与同仁一起探讨如何在数据化时代,利用AI功能为《翻譯名義大集》注入新时代的研究成果,从而使这部至今仍为全球佛教学者广为使用的古老辞书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辞典”。为此,笔者将具体举例阐明其可行性。







主讲人


Haiyan Hu-von Hinüber (胡海燕·封兴伯) 祖籍山东,上海出生,在北京就读中小学。本科德语专业,后於北大师从金克木教授主修梵文和佛学。由季羡林先生派往哥廷根读博,兼修巴利文、藏学和伊朗学。先后在弗莱堡、哥本哈根、维也纳以及埃尔福特大学教授佛教梵文和经典文献,并主持多项国家课题及国际学术会议。现任德国马克斯·韦伯社会与文化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等。参与多种国际佛学机构并承担理事及评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梵语写本铭文和印度古字体学、阿育王石刻与原始僧团历史、巴利大藏经的形成体系与梵文佛典结构、早期佛经的语言以及混合梵文的语法和术语、写本校勘学和四大梵本发祥地的考古发掘史、南传与北传的僧伽戒律和寺院仪轨比较(以《说戒事》Poṣadhavastu 与《解脱经》Prātimokṣasūtra为核心)、耆那教和佛教的交替影响及共享术语研究、印度佛教艺术的主要流派及其对汉藏的影响、斯瓦特和克什米尔的后犍陀罗铸造艺术、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在西藏的传承和注释体系、梵藏辞典学以及《翻译名义大集》Mahāvyutpatti 与《律经》Vinayasūtra之关系、西北印度大小勃律王谱 (Paṭola Ṣāhis) 与吐蕃和唐王朝的关系、《金刚经》Vajracchedikā-Sūtra梵汉校勘及宝集部经典Ratnakūṭa-Sūtra研究、印度两大史诗(Mahābhārata, Rāmāyaṇa)和传统文学与佛教叙事文体的对照(以《佛所行赞》Buddhacarita和《本生經》Jātakas为核心)、愿喜(Manorathanandin)著《量论疏注》Pramāṇavārttikavṛtti写本研究(注解法称的《量论疏》)、西域历史地理研究~巴尔胡特浮雕与波你尼 (Pāṇini) 语法体系的联系、中西交通史和求法高僧传系列研究(玄奘等)、印度3-5世纪泛海而来的高僧与海上丝路历史、法显《佛国记》跨学科诠释系列、大乘佛教起源问题的研究流派分析、汉译大藏经的翻译和印刷史、中国早期观音崇拜与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Saddharmapuṇḍarikā-Sūtra之关系、释迦-多宝佛 (Śākyamuni-Prabhūtaratna) 并坐像的天竺源起、佛教传统思维模式对中国近现代信仰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佛教的再兴历程(以肇庆六祖寺为例)、现代汉语中佛教梵文词汇和表达方式分类研究、驻德中国佛教寺院的传脉与现状。




评议人


李学竹,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普陀山佛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三论宗吉蔵大师学说、印度中观思想以及西藏梵文贝叶经整理与校勘。多次参与奥地利科学院、日本龙谷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等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先后校勘出版了《五蕴论》《五百颂般若经》等梵文本。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了40多篇论文。目前正在整理研究的梵文贝叶经写本有《入中论》《普贤行愿赞注》《阿毗达磨灯论》《牟尼意趣庄严论》《阿毗达磨杂集论》等。




评议人


萨尔吉,藏族,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系主任,新体制长聘副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西藏大学文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梵藏汉对勘的佛教文献学、佛教哲学,印藏文化交流等。出版专著《<大方等大集经>研究》(2019,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编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藏文卷》(2020)、《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梵文文书》(2020),合作翻译意大利著名东方学家图齐7卷本的Indo-tibetica(中译本更名为《梵天佛地》)。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主持人


   沈卫荣,现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清华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蒙古学研究会副会长。历任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研究系合作研究员、德国洪堡大学中亚系代理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共同研究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柏林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2013/14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业方向为西藏历史和汉藏佛教语文学。代表作有《西藏佛教历史的语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想像西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回归语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大元史与新清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和《从演揲儿法中拯救历史:元代宫廷藏传密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22年)等。





‍‍

海报:李毛吉

编辑:罗让旦真文稿、审核:吴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