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基本依据、科学内涵及推进路径

赵凌云 王建国 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 2023-08-28

【摘要】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原因。这一一级学科的设立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更是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要高质量建设这一新的一级学科,需要厘清其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方法、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坚持政治高度和学术高度相统一,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内涵,突出学科交融,强调学科贯通,构建和完善这一新的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赵凌云(1962—),男,汉族,湖南华容人,华中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王建国(1973—),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政党理论与执政党建设研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新公布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列为法学类一级学科。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需要,更是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建设这一新的一级学科,需要我们厘清其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方法、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从认识上坚持政治高度和学术高度相统一,科学把握这一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内涵。从建设路径上突出学科交融,强调学科贯通,构建起科学研究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

一、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依据



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首先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历史性和实践性,将其设立为一级学科具有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党的政治地位看,建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具有必要性。在中国的政治场域中,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的政治地位。不同于西方政治中政党仅仅发挥沟通社会和国家的桥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建构的主体力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任何执政党都需要不断增强执政合理性和有效性,这就需要相应的学科支撑。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从两个方面决定着党史党建学科应该被设立为一级学科。一是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需要不断探寻全面领导的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一论述揭示了党的领导的必然性。事物的必然性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被揭示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揭示和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必然性,需要解释清楚党是如何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等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回到党的发展历史中,植根于党的建设实践,从党史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寻求答案。确定并不断巩固长期执政的必然性是任何一个执政党执政并巩固执政地位的理论与实践前提。二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党必须不断提高全面领导的有效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有效性建基于党的执政历史成就与历史智慧,决定于党的建设水平与执政能力,因此,设立党史党建学科,从党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尤为必要。

从党的发展历史看,建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由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和百年党建史所决定的,具有可能性。将党史党建两个学科整合为一个学科,是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要旨。作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没有百年党史、七十多年执政史的实践基础,难以构建作为一个整体的党史党建学科。正是在党百年历史、七十多年执政历史的基础上,才可能把党史党建的实践及理论统一起来,构建一个新的学科体系。其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和百年党建史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今天成为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发展史同样也是一部百年的党建史,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党的建设的相关理论,也形成了多个相应的学科,如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比较政党、国外政党等。而根据最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原则上按学科属性进行设置。这意味着一级学科能够设置的前提是有相应的学科基础和学科群存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形成提供了学科基础,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理论、比较政党研究、海外政党研究等学科群的形成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其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和百年党建史形成了对党的历史进行反思、对党的建设规律进行探究的优良传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这样就能了解党是怎样领导革命的,……使大家知道中国革命是怎样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重视自身历史总结和自身建设研究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要推力。

从现实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决定的,具有必然性。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了七十多年,正在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将中共党史党建升格为一级学科,既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党建设对这一学科的期许,也是这一学科担负的学科使命与责任。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也是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执政的唯一执政党,同样也是世界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之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大党,在中国长期执政并积极有效的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认知和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特征、积极总结百年党史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不断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和在长期执政过程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的研究。而原有的党史、党建学科二元分立的格局难以发挥推动相关问题研究发展的学科平台作用,必须构建一体化的党史党建学科平台。二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在一级学科层面上尚不完备,缺乏一个引领性的一级学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制定科学的学科战略和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最核心的是确立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性学科、引领性学科和支撑性学科。“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所应当的成为指导性的一级学科。同时也形成了以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为核心的支撑性学科。唯独缺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引领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具有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突出等特点,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应该确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作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引领性一级学科。

二、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意味着在一级学科层面上推进党史党建学科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建制化,厘清这一学科专门而稳定的研究对象、确立专门话语的概念体系,形成独特的研究方法。为此,必须明确这一学科的科学内涵。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就是要解释清楚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目标导向、基本内容以及科学方法等。而学科建设本质上是由学科的属性所决定的,同时学科建设的基础则是要掌握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因而厘清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科学内涵本质上就需要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学科基本问题与学科基本方法、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入手。

(一)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

学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体系总和。学科属性是一门学科的类别范畴和本质特征。长期以来,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都属于法学门类中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但是这一学科属性理论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其代表观点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其应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二是认为其应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三是认为其应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四是认为其不属于某一个一级学科,而应当是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长此以往,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属性模糊,“定位不够清晰,争论不休,导致研究力量分散,学科建设滞后,甚至被边缘化”。特别是,近年来部分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了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就使得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与党的建设学科同时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二元并立。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建立、建设和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包含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外政党比较、国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之所以认为中共党史党建是交叉性学科,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既有历史学学科的特征,也有政治学学科的特征,同时也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特征。在研究对象上与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具有深厚的渊源,与政治学强调行为主体的权力关系息息相关,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同样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又不能单独的划归于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下。这是因为中共党史党建不仅研究党的历史,也关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政治场域中的权力关系,同时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共党史党建只能是一个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中共党史党建无法作为二级学科划归于其他一级学科之下。但是交叉学科并不意味着中共党史党建没有自己的学科领域、学术话语体系。“中共党史党建作为一个学科即使从改革开放时期算起也有40年的历史了,经过40年的发展,其在理论与方法、基本概念与范畴、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等方面,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轮廓清晰的体系。”而一级学科是某个特定领域话语、学术以及知识体系的总和,在特定领域具有总括性和统领性的特征。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发展契合了一级学科的学科定位。

中共党史学科和党的建设学科从原有的二元并立整合设置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实现了多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学科地位的整体性提升。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之前,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分别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处于紧跟一级学科发展的学科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因而这样的学科设置可以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作用,却难以发挥中国共产党自身学科的先进性、引领性作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置就打破了这一尴尬境地,极大地提升了中共党史党建的学科地位,更好地保证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姓“马”和姓“党”。二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整合。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之前,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分属不同学科领域,使得一定程度上二者的研究出现了中共党史研究偏重纯党史领域,而党的建设研究偏重纯党建理论领域的“史”“论”分立现象。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置实现了史论二元分立向史论一体化发展的转变,构建了一个以史为基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面向总结历史经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元目标的一体化知识体系。三是学科建制的体系性再造。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之前,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有各自与之相应的研究中心、刊物等建制。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之后,也将会重新创建与二者融合发展形成的一级学科相对应的学科建制,包括一流学会、一流刊物以及相应的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等建制。四是形成专业化学科话语体系。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设置改变了学科设置前存在的中共党史话语体系和党的建设话语体系的二元分野现象,实现了新学科设置下话语体系的整合与提升,从而形成中共党史党建相关专业化的话语体系。

(二)学科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

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是指导和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准确理解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科学内涵必然要求对学科基本问题和基本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其需要首先明确的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问题不是中共党史基本问题和中共党建基本问题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基于其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而作出的结构性、体系性重构。同样,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方法,也不是中共党史基本研究方法和中共党建基本研究方法的简单拼接,而应该是基于其学科属性和学科依据而作出的理论性、系统性创新。

结合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可以发现,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回答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毛泽东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因此,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回答的基础性问题。而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就是以党的历史和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保障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增强历史自信和自觉为学科使命的一级学科,建设什么样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就自然而然成为其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上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

第二,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怎样继续“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了百年的奋斗历程,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理论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使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据此,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怎样“能”继续成功的时代之问便是亟需我们研究和解答的问题。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建设和发展为研究对象的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对于回答这一问题责无旁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就是从党的历史出发,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规律,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总结,为党的继续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从而深刻的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怎样继续“能”的基本问题。

探讨和回答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问题,需要特定的学科基本方法。结合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属性和学科依据,可以发现,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坚持人民中心观的立场。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其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因此,要回答上述学科的基本问题,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获得人民的支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鲜明地诠释了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立场,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建设、研究和发展指明了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

第二,坚持大历史观的视野。这是正确看待历史发展和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思想方法,也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秉持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这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为此,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要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党的历史方位,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坚持以大历史观、大建设格局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为分析和回答学科基本问题提供经验借鉴。

第三,坚持整体党史观的基点。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需要坚持整体历史观的基点,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党内到党外,从党中央到党的地方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伟大成就、巨大创造和历史经验进行整体性、全方位的研究。同时,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一贯与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等多个一级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学术关联。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本身也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维度。因此,坚持整体历史观的基点也要求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层次丰富、内容多样的“大党史”的整体研究格局。

第四,坚持党的全面建设体系和框架的构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党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建设格局。因此,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需要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党的全面建设体系架构和框架。

第五,坚持整合中创新的方法。“学科建设离不开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是由中共党史学科和党的建设学科融合、整合而来,相应的在研究方法上也应该实现整合和创新,即要兼顾党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兼顾党的实践和理论,兼顾党的自身发展和借鉴其他政党的发展经验等。因此,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要实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结合和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要突出与其他政党的比较。

(三)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基本范畴就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的共同的、最一般的特性和关系。而学科的基本范畴就可以说是该学科对其研究对象的本质联系的特性的反映。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那么其学科基本范畴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本质联系的反映,主要回答“我们是谁,我们是干什么的”的问题。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是由人民群众的先进分子组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着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这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范畴的本质内容。

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初心与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并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因此,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执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超高的民众支持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大特性,这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范畴的根本内容。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在20世纪20年代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融入了党、国家和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是中国共产党灵魂和特有的精神品质。这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范畴的重要内容。

四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深刻地揭示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品质,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范畴的关键内容。此外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范畴还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坚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以及历史自信,坚持长期执政能力的建设等。

学科的基本范畴影响和决定学科的基本论域。基本论域就是一个论题中所包含的基本事物的总和。而学科的基本论域就可以归纳为该学科所研究的论题中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的总和。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论域就是在学科基本范畴基础上,其所研究的论题中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素的总和。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所研究的论题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发现,其基本论域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执政党建设一般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其目的是要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也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使命。这就要求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要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一般理论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和西方国家执政党建设理论等。

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挑战、风险与制度因素。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认真对待,并加强制度建设,勇于自我革命,对其进行防范和化解。这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主要论域。

三是面向长期执政的党建问题与理论。打铁还须自身硬,实现长期执政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从实践到理论对党建问题进行思考。这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重要论域。

四是中共党史中的执政智慧。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历史成就。百年党史蕴涵着丰富的执政智慧与有益成果,对此论题的探讨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基本论域的重要内容。

五是提升长期执政能力的重点与路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决定着治国理政的成效,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实现程度。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和内在要求。因此,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和路径就是新时代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议题,也是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关键论域。

三、推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建设的路径



在党的历史上,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及其建制的追求由来已久。早在1938年10月,张闻天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中就指出,中央党校可设“中国革命运动史与中国问题、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课程。可见,此时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有了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及其课程的想法。不过此后党的建设学科则一直是作为中共党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进一步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相关研究机构、院系逐渐兴起。1963年11月,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和党的建设教研室合并,成立了党史党建教研室。1982年9月,湖南师范大学成立中共党史研究所,“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研究”成为其重要研究方向。2017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该研究院成为我国国内首个实体性党史党建研究院。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党建党史研究室。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当前,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建立为党史党建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推动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要充分认识学科高度。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引领性学科,直面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政治性。因而在推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站稳其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学科的高度,同时也要把握其在学科内容上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站稳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内的高度就是指,在建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过程中要坚持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看做引领性学科,始终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发展,始终确保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发展。除此之外,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在学科内容上直接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是指,中共党史党建对于研究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读懂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推动党的建设。

其二,要重点突出学科特征。无论是中共党史学科,还是党的建设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尤为如此,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建立并不是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求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科学规划、统筹谋划,重新探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学科基本问题与基本方法、学科基本范畴与基本论域、学科构架与学科体系,进一步地廓清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内容以及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独有的学科话语体系,突出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学科优势。

其三,要特别注重学科交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不是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以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因此注重学科的交叉和交融对于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要注重两个方面的交叉和融合:一方面要注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内部的交叉和融合。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以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为基础,党史学科和党建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推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发展,要注重科学内部的交融,注重学科方法和内容的交叉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融。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以及中国史一级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在厘清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政治学学科、中国史学科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找到其交叉的部分,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而构建层次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的“大党史党建”研究格局。

其四,要着重强调学科贯通。学科内容是学科的核心和关键。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以党的历史理论为核心内容。因而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本质就是叙事党的历史理论。叙事历史理论需要做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贯通。这也就意味着要推动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党史党建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历史智慧和总结党百年发展的历史经验。二是针对现实,坚持以史为鉴,利用历史经验对内不断加强自我建设,对外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三是面向未来,深度探寻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确保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肩负起民族使命和人类使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五,要合理构架学科体系。学科体系是学科内部事物相互联系而建构起的学科整体骨架,主要由学科建设平台、人才培养计划、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等组成。学科体系的构架关系着学科的长远发展。因此,合理构架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对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学科建设和未来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搭建与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学科地位相匹配的一级学科建设平台,如一流研究学会、一流研究刊物、一流智库建设等建设平台。二是设置合理的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人才培养和评估方案。具体包括:在招生计划设置方面,面对中共党史学科和党的建设学科的本科和博士招生计划稀缺的状况,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置以后,需重新设置与之相关的本 、硕和博招生计划,促进党史党建学科综合性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结合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史论结合的特点,其课程设置上应相应的注重诸如中共党史党建概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等之类的基本理论基础课程的开发和中共党史通史、专门史等之类的基本史学基础课程的开发,在史论结合教育中推进学科人才培养。在学科评估和设置方面,应严格按照一级学科标准进行评估和设置,在经费划拨、编制设置、招生名额、课题立项等方面都相应地增加和扩大,从而促使中共党史党建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三是合理规划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结合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定位等方面,可以考虑到在史论结合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其至少应该包含“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执政党建设”“党的历史文献学”“政党制度与政党比较研究”“世界政党史”“海外中共学”等二级学科作为学科支撑。


长按,识别二维码

温馨提示:

本期刊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投稿请认准以下官方渠道(其余皆为假冒,请勿上当)。

文章来源:

《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4

编辑部邮箱:

shzyyj@vip.163.com

编辑部网站:

http://socialismstudies.ccnu.edu.cn

投稿方式:

《社会主义研究》官网投稿系统

编辑:赵丽  校对:田美琳

“转载请注明来源,侵权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