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名句27】《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

子萌 中社学人 2022-09-0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之前分享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思维导图,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本篇的经典名句。由于《资本论》第一卷内容较多,小编每一编均选取了一些名句,但仍然不尽全面,大家还是要配合思维导图进行把握。同时,小编对自己感兴趣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相关的名句进行了梳理,提供了《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德文第二版、法文版和德文第四版的表述以及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解读(思考:恩格斯的看法是马克思的本意吗?),大家可以从中看到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看法,从而真正明晰马克思意义上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究竟是什么含义。马克思的思想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了解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准确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资本论》不同版本的异同以及系统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三大手稿(以后小编也会努力推出三大手稿的思维导图)。下面,正式进入本期的经典名句:



篇目概要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马克思毕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伟大成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篇包含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原理如下:

     1.劳动价值论(☆☆☆☆☆)

     2.剩余价值论(☆☆☆☆☆)

     3.资本积累论(☆☆☆☆☆)

     4.孤立的生产过程(☆☆☆)

     5.直接的生产过程(☆☆☆)

     6.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决定生产力的五种要素:①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②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③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⑤自然条件。

“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单个商品价值量(劳动量↑↑;生产力↑↓):“劳动生产力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力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可见,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地变动,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地变动。”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4页]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个物可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在这个物不是以劳动为中介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的目的第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商品形式的奥秘——物的关系掩盖劳动关系:“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商品形式的奥秘——物的关系掩盖劳动关系:“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90页]



商品形式的奥秘——物的关系掩盖劳动关系:“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3页]



资本关系的历史性——商品占有者(或货币占有者)与劳动力占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自然界不是一方面造成货币占有者或商品占有者,而另一方面造成只是自己劳动力的占有者。这种关系既不是自然史上的关系,也不是一切历史时期共有的社会关系。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许多次经济变革的产物,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7页]



货币占有者(资本家)与劳动力占有者实际上的不平等:“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劳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增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08页]



劳动三要素:“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8页]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页]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资本主义劳动(雇佣劳动)过程的特点:“劳动过程,就它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来说,显示出两个特殊现象。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其次,产品是资本家的所有物,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工人的所有物。”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6页]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此,我把它称为不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不变资本。相反,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的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我把它称为可变资本部分,或简称为可变资本。”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工作日:“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和,工人生产他的劳动力的补偿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之和,构成他的劳动时间的绝对量——工作日。”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6页]



机器制造业的生产条件及其带来的变化:“在简单协作中,甚至在因分工而专业化的协作中,社会化的工人排挤单个的工人还多少是偶然的现象。而机器,除了下面要谈的少数例外,则只有通过直接社会化的或共同的劳动才发生作用。因此,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3页]



机器转移价值的方式:“机器总是全部地进入劳动过程,始终只是部分地进入价值增殖过程。它加进的价值,决不会大于它由于磨损而平均丧失的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页]



机器替代劳动的条件:“如果只把机器看作使产品便宜的手段,那么使用机器的界限就在于:生产机器所费的劳动要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但对于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机器才会被使用。”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1页]



对机器应用的批判:“在应用机器以后,社会拥有的可供被排挤的工人用的生活资料同以前一样多,或者更多。而这正是经济学辩护论的主要点!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不可分离的矛盾和对抗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些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身是人对自然力的胜利,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人受自然力奴役;因为机器本身增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8页]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生产工人及其历史性:“生产工人的概念决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所以,成为生产工人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不幸。”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2页]



资本关系的历史性:“资本关系就是在作为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的经济土壤之上产生的。作为资本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的现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单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却造成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大的浪费,而且也产生了无数现在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其本身来说是多余的职能。”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5页]



第六篇 工资




劳动与劳动力:“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同货币占有者直接对立的不是劳动,而是工人。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当工人的劳动实际上幵始了的时候,它就不再属于工人了,因而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卖了。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没有价值。”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5页]



货币关系掩盖雇佣关系:“这样,工资的形式就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甚至剩余劳动或无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雇佣工人的无偿劳动被货币关系所掩盖。”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9页]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做资本,当做同他相异己的、统治和剥削的他的权力来生产,而资本家同样不断地把劳动力当做主观的、同它本身对象化在其中和借以实现的资料相分离的、抽象的、只存在于工人身体中的财富源泉来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不仅生产商品和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66页]



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最初,在我们看来,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至少应该承认的这样的假定,因为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占有者,占有他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又只能是由劳动创造的。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他人无酬劳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对于工人来说,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然结果。”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3页]



劳动与资本:“劳动会把他所消费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上去,一定量的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数量是同劳动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比例地增加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由劳动转移到产品上的旧资本的价值仍会增加,这些旧价值以新的有用形式保存在产品中,又可以重新执行资本的职能。劳动在不断更新的形式中把不断膨胀的资本的价值保存下来并使其永久化。”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9页]



资本积累规律:“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马克思亲自校订过的法文版中是:“成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困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2页]



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1页]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的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随着资本巨头不断减少,剥削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3-874页]



重建个人所有制




重建个人所有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页]



重建个人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否定,是它自己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而造成的。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自由劳动者的协作的基础上和他们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上来重新建立。”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1867年)



重建个人所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否定,是它自己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而造成的。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自由工人的协作和他们对土地公有及靠劳动本身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1872-1873年)



重建个人所有制:“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占有,是这种仅仅作为独立的个体劳动的必然结果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自然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1872-1875年)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长期历史性:“以个人自己劳动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4-875页]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解读:“可见,靠剥夺剥夺者而建立起来的状态,被称为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然而是在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这就是说,社会所有制涉及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涉及产品,也就是涉及消费品。”


——[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中期考核



整编来源:微信公众号“萌说经典”,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排版编辑:张建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