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典名句】《论列宁主义基础》——斯大林

中社学人 2022-09-09

《论列宁主义基础》的思维导图之前已经发布,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本篇的经典名句。本篇更新完以后,考纲中包含的斯大林三篇著作的思维导图和经典名句就全部更新完了,可以点击上方的话题链接进行查看。本篇是斯大林简明扼要地整理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大家可以通过研读本篇整体掌握列宁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以及俄国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论述。下面,就正式进入本期的内容。



篇目概要




     《论列宁主义基础》是斯大林于1924年4月初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讲演。同年4至5月发表在《真理报》上。在这篇著作中,斯大林阐明了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国际意义,概括了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本篇包含的主要问题或基本原理如下:

     1.列宁主义的本质(★★★)

     2.列宁主义的特征(★★★)

     3.列宁主义产生的时代条件

     (★★★)

     4.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

     5.无产阶级革命(★★★★)

     6.无产阶级专政(★★★★)

     7.斗争的战略与策略(★★★★)

     8.农民问题与民族问题(★★)

     9.党的六大特点(★★★)

     10.列宁主义工作作风两大特点

     (★★)






1.列宁主义本质、特征及形成条件



列宁主义的本质:“关于列宁主义的全部真理是:列宁主义不仅复活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更进一步,在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条件下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列宁主义的本质:“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5页]



列宁主义的特点:“人们通常都指出列宁主义具有非常战斗、非常革命的性质。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列宁主义所以具有这个特性,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列宁主义是从无产阶级革命中产生出来的,它不能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色;第二,列宁主义是在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搏斗中成长和巩固起来的,而和这个机会主义作斗争,向来就是对资本主义进行胜利斗争所必需的先决条件。”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列宁主义的形成:“列宁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即在资本主义的矛盾已经达到极点、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训练工人阶级去进行革命的旧时期已经达到尽头而转变为直接冲击资本主义的新时期的条件下成长和形成的。”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6页]



列宁主义产生的国际条件——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使旧的‘繁荣的’资本主义变成了垂死的资本主义的那些矛盾。”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7-188页]



列宁主义产生的国际条件——帝国主义:“帝国主义不仅使革命成了必不可免的实践问题,而且造成了直接冲击资本主义堡垒的有利条件。”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8页]



2.俄国成为矛盾集合点



俄国成为矛盾集合点的原因:“俄国当时一定要成为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的集合点,这不仅因为这些矛盾正是在俄国带有特别丑恶和特别不堪的性质而最容易暴露岀来,也不仅因为俄国当时是西方帝国主义的把西方金融资本和东方殖民地联结起来的最重要的支柱,而且因为当时仅仅在俄国才有能够用革命方法来解决帝国主义矛盾的现实力量。”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俄国成为矛盾集合点的原因:“由此应该得出结论:俄国革命不能不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它不能不在一开始发展时就具有国际性质,因而也就不能不震撼世界帝国主义的基础。”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理论是概括起来的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当然,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200页]



4.帝国主义战争与世界革命战线



世界革命战线:“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东方的殖民地革命必然联合为一条世界革命战线,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战线。”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4页]



5.经济落后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原理



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原理:“资本战线将在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地方被突破,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在其最薄弱的地方破裂的结果;而且开始革命的国家,突破资本战线的国家,也许是资本主义不大发达的国家,而其他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却仍然留在资本主义范围内。”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5-206页]



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原理:“在1917年,世界帝国主义战线的链条在俄国比在其他国家薄弱些。这个链条就在这里被突破,而使无产阶级革命得以爆发。”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6页]



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原理:“从前认为革命在一个国家内胜利是不可能的,以为要战胜资产阶级就必须要有一切先进国家内或至少要有多数先进国家内无产者的共同发动。现在,这个观点已经不合乎实际情形了。现在必须从这种胜利是可能的出发,因为各种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环境内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跳跃性,帝国主义内部那些必然引起战争的灾难性矛盾的发展,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增长,——所有这一切都使无产阶级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俄国革命的历史已经直接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这里必须记住:只有具备了某些完全必要的条件,才能顺利地推翻资产阶级;没有这些条件,就根本谈不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2-213页]



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原理:“在一个国家内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还不等于保证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革命获得胜利的国家的无产阶级既然已经巩固自己的政权并领导着农民,就能够而且应当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页]



列宁关于经济落后国家能够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原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至少必须有几个国家内革命的胜利。因此,发展和援助其他国家内的革命是获得胜利的革命的重大任务。因此,在一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革命不应当把自己看做独立自在的东西,而应当看做用以加速其他国家无产阶级胜利的助力和工具。”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3-214页]



6.列宁与不断革命论者的斗争



列宁与不断革命论者的斗争:“列宁和那些‘不断’革命论者作斗争并不是由于不断性问题,因为列宁自己就是主张不断革命的,而是由于他们过低估计了农民这一无产阶级最大后备军的作用,由于他们不懂得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0-211页]



暴力革命:“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规律,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这种革命的先决条件的规律,是全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革命运动的必然规律。”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1页]



和平道路:“当然,在遥远的将来,如果无产阶级在那些最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如果现在的资本主义包围被社会主义包围所代替,那么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完全可能的,这些国家的资本家由于国际环境的‘不利’,会认为最好是‘自愿地’向无产阶级做重大的让步。可是,这个假定所涉及的只是遥远的和可能的将来。对于最近的将来,这个假定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是完全没有任何根据的。”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1页]



7.苏维埃政权



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是新的国家组织形式,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和议会制的国家组织形式有原则上的差别;它是新的国家类型,不适合于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的任务,而适合于使他们完全摆脱任何压迫和任何剥削的任务,适合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3页]



苏维埃政权:“巴黎公社是这种形式的萌芽。苏维埃政权是这种形式的发展和完成。”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8.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萌芽,是向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阶段。”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8页]



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问题:“列宁主义已经证明,帝国主义战争和俄国革命也已经证实:民族问题只有和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并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解决,西方革命必须同殖民地和附属国反帝解放运动结成革命的联盟才能取得胜利。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专政问题的一部分。”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8-239页]



第二国际的斗争策略:“第二国际的滔天罪行并不在于它当时实行了利用议会斗争形式的策略,而在于它夸大了这种斗争形式的意义,几乎把这种斗争形式看作唯一的斗争形式。”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6页]



党的作用及其消亡条件:“无产阶级所以需要党,就是为了争得和保持专政。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由此应该得出结论:随着阶级的消灭,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的消亡,党也一定会消亡。”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9页]



战胜机会主义的方法:“党是靠清洗自己队伍中的机会主义分子而巩固起来的。”


——[ 中央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页]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经典著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