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凤才: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一)

王凤才 中社学人 2022-09-09

         

 

       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可以分为四个派别:(1)马克思学家,如I.费彻尔、W.F.豪克、M.诺伊豪斯、G.胡贝曼、C-E.福尔格拉夫、R.黑克尔等;(2)马克思主义正统派,如G.施蒂勒、R.施泰格瓦尔德、H.H.霍尔茨、E.哈恩、Th.迈彻尔、K.H.特雅登、J.比朔夫、W.泽普曼、L.蔡泽等;(3)马克思主义创新派,如H.克勒纳、U-J.豪伊尔、P.罗默、E.利贝拉姆、E.阿尔特法特、J.胡弗施密特、J.莱比格尔等;(4)马克思主义重建派,如A.维尔默、C.奥菲、A.霍耐特等。

这里的“当代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既不包括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K.柯尔施、E.布洛赫;又不包括三代批判理论家,如第一代批判理论家M.霍克海默、Th.W.阿多尔诺、H.马尔库塞、L.洛文塔尔、F.波洛克、W.本雅明、E.弗洛姆、F.诺伊曼、O.基希海默等人,第二代批判理论家J.哈贝马斯、L.v.弗里德堡、A.施密特、O.内格特等人,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批判理论家A.维尔默,以及第三代批判理论家C.奥菲、A.霍耐特等人;也不包括P.马蒂克(1904—1981)、H.迈尔(1907—2001)、R.哈夫曼(1910—1982)、J.施莱弗斯泰因(1915—1992)、P.布吕克纳(1922—1982)、H.科赫(1927—)、U.耶给(1931—)、U.M.梅因霍夫(1934—1976)、P.比格尔(1936—)、R.杜契克(1940—1979)、M.施耐德(1943—)等。

 

1、左翼马克思主义精神导师:W.阿本德罗特

 

W.阿本德罗特(Wolfgang Abendroth,1906—1985),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政治学家、法学家,被誉为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精神导师”。

1906年5月2日,生于德国。1920年,开始接触德国共产党。1929年,与德国共产党反对派过从甚密。1924—1930年,在大学学习和研究法律。1935年,在瑞士伯尔尼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33年,开始参加反法西斯主义活动,1937年被捕;1944—1946年,先被流放后被监禁。1946年,在伦敦与德国社会民主党接触。1947—1949年,在德国苏占区从事司法行政工作。1949年,任耶拿大学教授。后来,为了逃避斯大林主义者对社会民主主义者的压制,离开耶拿大学出任威廉港社会科学院院长。1951—1972年,任马堡/Lahn菲利普斯大学政治学教授。其中,1951—1963年、1959—1963年,兼任不来梅法院、黑森法院职务。1985年9月15日逝世。

主要著作:《社会民主政治手册》(1953)、《联邦德国宪法中的民主法治国家与社会法治国家概念》(1954)、《德国工会:历史与政治功能》(1954)、《德国选举社会学的任务与方法》(1957)、《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与目标》(1959)、《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兴起与危机》(1964)、《联邦德国的经济、社会与民主》(1965)、《民族社会主义与德国大学》(1966)、《我们时代的政治》(1966)、《法西斯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起源理论与法西斯主义功能》(1967)、《对抗社会与政治民主:政治社会学文集》(1968)、《19世纪和20世纪的社会运动观念史》(1968)、《左派对哈贝马斯的答复》(Jürgen Habermas/ Wolfgang Abendroth/Oskar Negt,1969)、《欧洲工人社会运动史》(1970)、《两德社会制度比较》(Wolfgang Abendroth/Anne Hartmann,1971)、《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1973)、《工人运动的现实意义:理论与历史文献》(Wolfgang Abendroth/Joachim Perels,1985);等。

W.阿本德罗特在德国具有广泛的影响。例如,在《和平运动与工人运动:与W.阿本德罗特对话》(F.德佩,1982)、《W.阿本德罗特那里的法律与民主》(P.罗默,1986)、《价值转型或结构变化:W.阿本德罗特在当代民主论争中的地位》(N.佩西,1995)、《宪法权利规范的价值与有效性》(P.罗默,2004)、《W.阿本德罗特论国家、权利和政治》(A.迪尔斯,2005)、《我的W.阿本德罗特研究之路:W.阿本德罗特那里的政治、法律、宪法和福利国家》(H.明肖,2005)、《国家—民主—工人运动:W.阿本德罗特1906—1948年的生平著述》(A.迪尔斯,2006)、《W.阿本德罗特的复兴?机会与危险》(P.罗默,2006)、《W.阿本德罗特的“政治科学”》(F.德佩,2006)、《W.阿本德罗特诞辰100周年纪念会》(2006)、《反对派政治:W.阿本德罗特与新左派形成(1950—1968)》(R.海格勒,2008)、《W.阿本德罗特与C.施密特》(P.罗默,2009)、《W.阿本德罗特与“现实社会主义”》(U.许拉,2012)等文本中,德国学者给予W.阿本德罗特以高度评价。例如,哈贝马斯将W.阿本德罗特誉为“伟大的工人运动知识分子”、“政治学家”、“开创性的法学家”;P.罗默认为,W.阿本德罗特是“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导师”、“是卢森堡之后战略上最为聪明的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家”、“出入于工人运动的政治知识分子”,因而W.阿本德罗特的思想“能够进入21世纪”;F.德佩自豪地说,“我将W.阿本德罗特、J.施莱弗斯泰因、E.霍布斯鲍姆视为导师和同志。”[1]

W.阿本德罗特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例如,Hans Heinz Holz/PeterRömer/Friedrich—MartinBalzar/Erwin Eckert/Emil Fuchs/Helmut Ridder/Wolfgang Ruge/et.


 

2、“无家可归的”左翼马克思主义偷渡者:L.柯夫勒

 

L.柯夫勒 ( LeoKofler,1907—1995),奥裔德国左翼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哲学家、法学家,被视为“‘无家可归的’左翼马克思主义偷渡者”。

1907年4月2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2]东部地区;一战期间,生长在“红色维也纳”;法西斯主义时期和二战期间,被隔离在瑞士。1947年,在民主德国哈雷大学谋得教职。20世纪50年代末,因批判官僚主义被迫从民主德国逃往联邦德国。作为“‘无家可归的’左翼马克思主义偷渡者”, L.柯夫勒受到M.阿德勒[3]和卢卡奇的支持,成为连接老工人运动与新左派的重要中介。1995年7月29日逝世。

主要著作:《社会学:辩证社会学方法论纲要》(1944)、《市民社会史: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解阐释现代性的尝试》(1948)、《当代社会的形成:现代性之旅》(1950)、《马克思主义或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951)、《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对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研究》(1952)、《历史与辩证法:辩证史观的方法论》(1955)、《无产阶级公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或伦理社会主义》(1955)、《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视角》(1957)、《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1957)、《人性、自由、人格: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导论》(1957)、《介于人道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的国家、社会和精英》(1960)、《哲学的终结?》(1961)、《革命的人道主义视角》(1968)、《后期资本主义中的技术合理性》(1971)、《文化辩证法》(1972)、《侵略与良知:人类学认识论的基础》(1973)、《精神没落与进步精英》(1981)、《爱欲与异化之间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的科学视角》(1982)、《对“替代性选择”的批判》(1983)、《保守主义:颓废与反应之间》(1984)、《爱欲、审美、政治:马克思的人的形象命题》(1985)、《统治的精神化》(第1卷,1986;第2卷,1991)、《民族—未来与责任:关于德国统一的思考》(1987)、《思想批判是痛苦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偷渡者的生活》(1987)、《辩证的社会理论:一个马克思主义偷渡者的政治—哲学文选》(Leo Kofler/Christoph Jüncke,2000)、《资产阶级自由批判:一个马克思主义偷渡者的政治—哲学文选》(Leo Kofler/Christoph Jüncke,2000)、《民族—阶级—文化:40年来的文集》(Leo Kofler/ReinhardPitsch,2007);等。

在德国,不仅有L.柯夫勒研究专家,如C.荣克(ChristophJüncke)、W.泽普曼等人;而且有L.柯夫勒协会(Leo-Kofler-Gesellschaft e. V.)及其网站(http://www.leo-kofler.de/)。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了一些L.柯夫勒研究文献。例如,《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纪念L.柯夫勒》(D.伽斯特卡、W. 泽普曼等,1980)、《L.柯夫勒的马克思主义》(I.埃尔贝,1986)、《L.柯夫勒:生平著作》(Leo-Kofler-Gesellschaft,1997)、《自由做什么?L.柯夫勒生平著述引论》(C.荣克,2000)、《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W.泽普曼,2000)、《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诞生:L.柯夫勒在红色维也纳与在黑色流亡中》(I.埃尔贝,2000)、《什么是“持不同政见者的知识分子”?L.柯夫勒与对左翼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W.泽普曼,2001)、《从经典社会主义到全球化批判运动:L.柯夫勒的现实性》(C.荣克,2003)、《L.柯夫勒的出走》(R.绍尔杂普夫,2004)、《社会主义巨大财富:L.柯夫勒生平著述》(C.荣克,2007)、《主题的革命》(H.H.霍尔茨,2007)、《论批判的社会理论的现实意义:L.柯夫勒》(W.泽普曼,2007);等。


 

3、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I.费彻尔

 

I.费彻尔(Iring Fetscher,1922.3.4—2014.7.19),德国马克思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民主社会主义者。

1922年4月3日,生于德国Dresden。1940—1945年,在德军服役。1945—1950年,先后在图宾根和巴黎研究哲学、德国语言文学、历史。1950年,以《黑格尔的人性论:主观精神哲学及其与整个体系关系的描述》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4年,在图宾根教授哲学,并成为联邦德国“福音新教协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委员会”下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负责人。1954年,任《马克思主义研究》主编。1955—1959年,赴美深造,并深受美国马克思主义影响。1963年以来,任法兰克福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其间,先后出国任教或做访问研究: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68/69);特拉维夫大学(1971);荷兰瓦塞纳高级研究所(1972/73);荷兰奈梅亨大学(1975);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1976);等。2014年7月29日逝世。

主要著作:《黑格尔的人性论:主观精神哲学及其与整个体系关系的描述》(1950)、《黑格尔精神哲学光谱中的个体与共同体》(1953)、《辩证唯物主义:对两个新描述的观察》(1953)、《作为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形成》(1953)、《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批评》(1955)、《评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1956)、《从马克思到苏维埃理论》(3卷本,1956)、《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无产阶级哲学到无产阶级世界观》(1957、1967、1971)、《卢梭的政治哲学:民主自由概念的历史》(第1版1960;第10版2009)、《马克思列宁主义光谱中的自由》(1960)、《马克思主义》(第1卷:哲学、意识形态,1962;第2卷:经济学、社会学;第3卷:政治学,1965)、《黑格尔踪迹下的E.布洛赫》(1965)、《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集》(4卷本,1966—1967)、《右翼极端主义》(1967)、《今天的具体民主》(1967)、《共产主义:从马克思到毛泽东》(Iring Fetscher/Günter Dill,1969)、《民主:基础问题与表现形式》(1970)、《社会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民主》(1973)、《马克思主义画像》(1975)、《人的生存条件:进步的辩证法》(1976)、《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尔库塞的哲学开端》(1980)、《从福利国家到新生活质量:民主社会主义的挑战》(1982)、《新保守主义:一个新的时代精神?》(1985)、《工业社会的未来》(1988)、《政治、社会运动与生态伦理学》(1988)、《从希望原则到责任原则:从E.布洛赫到H.约纳斯》(1989)、《乌托邦、幻想、希望:为德国政治文化辩护》(1990)、《两德统一的中间观察》(1994)、《欧洲发展:文化差异与整体公民社会形成》(1995)、《个体化抑或团结》(IringFetscher/Hubert Ch.Ehalt 2003)、《为了一个更好的社会: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研究》(Iring Fetscher/Clemens Kurt Stepina/JosefRhemann/Wolfgang Greisenegger 2007);等。

 

4、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G.施蒂勒

 

G.施蒂勒(Gottfried Stiehler,1924—2007),德国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1924年7月23日,生于德国朗格布吕克(Langebrück)。大学期间,学习和研究哲学。1956年,以《Gabriel Wagner(1660—1717):一个数学哲学家和德国爱国者》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65年起,任柏林洪堡大学哲学史教授。1972—1988年,出任民主德国高教部哲学部主任。1981—1989年,担任洪堡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2007年12月3日逝世。

主要著作:《G.瓦格纳(1660—1717):一个数学哲学家和德国爱国者》(1956)、《黑格尔与马克思主义论矛盾:科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批判性克服问题》(1960)、《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史文献》(1961)、《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的辩证法》(1964)、《辩证矛盾:形式与功能》(1966)、《辩证法与实践》(1968)、《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描述与批评》(1970)、《自由与社会:马克思列宁主义自由观》(1973)、《社会与历史:历史进步的基础与内在动力》(1974)、《变化与发展: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1974)、《矛盾辩证法与社会分析》(1977)、《个体性在社会主义中的价值》(1978)、《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应用》(1981)、《我们的自由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1984)、《“我”在社会中的位置》(1984)、《辩证法与社会科学》(1987)、《生成与存在:对社会的哲学观察》(1997)、《人与历史:社会辩证法研究》(2002)、《主体的权力与限度》(2006);等。



 

5、(乌帕塔尔)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名誉主席:R.施泰格瓦尔德

 

R.施泰格瓦尔德(Robert Steigerwald,1925—2016),德国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德国马克思主义大会协调小组成员,(乌帕塔尔)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名誉主席。

1925年3月24日,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期间,学习历史、日耳曼语言文学、哲学。先是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后参加德国共产党。曾经担任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高级党校教师。1968年,以“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为题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成为重建后的德国共产党主席团成员。作为德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协会主席,长期担任《马克思主义杂志》主编。30多年来,R.施泰格瓦尔德被视为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先驱。

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宗教与当代》(1973)、《共和国早期:从革命结束到华盛顿执政(1783—1793)》(1977英文版)、《反垄断主义斗争的战略问题》(RobertSteigerwald/Willi Gerns,1977)、《为了一个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德国共产党的战略问题与答案》(RobertSteigerwald/ Willi Gerns,1977)、《真正的或反革命的社会主义:哈夫曼、杜契克、比尔曼想做什么?》(1977)、《人权讨论》(1977)、《德国共产党的道路与目标:德共纲领的问题与答案》(RobertSteigerwald/Willi Gerns/Herbert Mies,1979)、《德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哲学与修正主义》(1980)、《消灭进步、历史、知识和真理:当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基本趋向》(RobertSteigerwald/Manfred Buhr,1981)、《马克思主义与后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1981)、《抗议运动:冲突问题与共同性》(1982)、《今天的反垄断主义斗争》(RobertSteigerwald/Willi Gerns,1983)、《另外的历史书:新历史的冲突特征》(RobertSteigerwald/Fritz Krause,1986)、《我们是自然的奴隶吗?:保守地利用生物》(1988)、《共产主义者必须改变思想:重组(Perestroika)与我们、人权与阶级问题》(RobertSteigerwald/JosefSchleifstein/AlbertEngelhardt/JoachimHetscher,1989)、《告别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1994)、《告别唯物主义:对当今唯物主义批判的反批判(1999)、《共产主义:赞同与反对》(2002)、《沙滩中的房屋:社会主义谱系》(2008)、《R.施泰格瓦尔德文集》(3卷本,2009、2010);等。

2005年,值R.施泰格瓦尔德诞辰80周年之际,W.格伦斯、H.H.霍尔茨、H.考普、Th.迈彻尔、W.泽普曼与(乌帕塔尔)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合作,编辑出版了《哲学与政治:纪念R.施泰格瓦尔德》一书。


来源:王凤才:《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附录”第306—313页。



[1]Frank Deppe, Marx, Marxismus, sozialistische Bewegung. Bilanz und Persfektiven,in:Zeitschrift Marxistische Erneuerung,Nr.30, Juni 1997, S.30.

[2]“奥匈帝国”(Österreich-Ungarn,1867—1918),正式名称是“维也纳议会所代表的帝国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是当时欧洲五大强国(俄、德、奥匈、英、法)之一。

[3] M.阿德勒(MaxAdler),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主要著作:《科学论争中的因果关系与目的论》(1904)、《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社会学方法与法学方法的区别》(1922)、《康德与马克思主义》(1925)、《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930)等。




本文作者王凤才


文章来源:《重新发现马克思——柏林墙倒塌后德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本次转载自微信公众号“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