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3)《共产主义原理》读书笔记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主讲人:蔺奥











《共产主义原理》是恩格斯在1847年10月为德国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草案。此文通过对个25个问题的回答,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虽然当时《共产主义原理》并没有公开发表,但是却为《共产党宣言》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这篇草案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对无产者内涵的界定

通过研究,恩格斯对无产者的内涵进行准确的描述,即“无产阶级是专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就是十九世纪的劳动阶级”。无产者作为一个新的阶级力量,与以往的众多劳动者阶级有着很大的区别。恩格斯针对无产者这一特殊阶级的特点,与其他劳动者一一做出了比较和分析。

二、对废除私有制方法的探索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发;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归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使得这一在社会总人口中比例极小的一部分人养尊处优,不劳而获,而绝大多数的社会劳动参与者却过着极度贫困的生活,两极分化的状况及其严重。所以,以将这种资本转变成为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财产为目的的共产主义革命应运而生,成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当中提出了12项废除私有制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为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在恩格斯看来,只有一个接一个地实行这些措施,无产阶级就可以逐步将全部的资本、农业、工业、运输业以及商品交换业从少数资本家手中转移至国家的手中,使国家掌握的生产力大幅提高。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私有制会随着国家对资本、生产以及交换的集中而自行消亡。

三、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设想

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入研究及其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信念,提出了对共产主义社会的预测,他描绘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恩格斯还进一步阐述了共产主义制度对家庭这一社会组成单位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两性关系仅仅是与当事人有关的私人关系,社会没有必要进行干预。

由于私有制的废除,儿童的教育将由社会统一负责,从而将消灭由私有制所产生的婚姻的两种基础,即妻子依赖丈夫、孩子依赖父母。







傅秀云






1847年10月,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是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即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草案而产生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最早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在这里,恩格斯研究和阐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图景,即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社会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消除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城乡融合,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人的全面发展,使所有的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他说,这一切都是废除了私有制的结果。但是,能不能一下子废除私有制呢?他回答说:“不,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他的意思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增长达到必要的程度,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实现以前,即在社会的生产资料尚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需要以前,不能废除私有制。所以,我们也能看出,改造社会及经济结构,只能逐步地进行,私有制不能一下子被废除。






吴霜





共产主义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

一、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无产阶级不是一向就有的,它是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

二、 产业革命

一方面,产业革命上摧毁了手工工场制度,代之以大工业制度;摧毁了封建贵族和行会师傅的特权,在经济上实行自由竞争,在政治上实行代议制;产业革命还使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并且聚集到大城市,孕育了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另一方面,产业革命导致了定期重演的商业危机,使无产阶级陷于极度贫困。

三、 废除私有制

新的社会制度应当用联合经营代替自由竞争,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废除私有制。如果能够用和平赎买的方法废除私有制就尽量用和平的办法。废除私有制要逐步进行,不可以操之过急。

四、 无产阶级革命

首先将建立民主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如果不能立即用民主来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无产阶级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发生,因为世界市场的建立将各个文明联系在一起,所以至少在英、美、法、德这四个国家同时发生。

五、 共产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制度会对家庭产生的影响:由于废除私有制和社会负责教育儿童,现代婚姻中妻子依赖丈夫、孩子依赖父母的现象会消失;两性间的关系不会受到社会的干涉;公妻制消失。消灭人对人的剥削,从而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共产主义要同传统的观念决裂,要彻底废除宗教、道德。

共产主义原理整个的逻辑体系是这样的,首先共产主义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所以先说无产阶级的内涵,然后说产业革命会引起商业危机,导致无产阶级极度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所以要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让无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最后说建立了共产主义制度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好的结果,会在宗教、民族、政党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政策。





王晓艳







我主要说一下我对《共产主义原理》中“第二个问题”——“第十个问题”的理解。

首先,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这一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活动主体进行了界定,他指出:“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一句话,无产阶级或无产者阶级是19世纪的劳动阶级。”由此可见,恩格斯当时虽然找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活动主体,但他和马克思一起依然并未对劳动和劳动力进行科学区分,从而也未能科学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其次,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不是一向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无产阶级是由于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恩格斯更详尽地阐述了工业革命以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历程。再次,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增补了“第五个问题:无产者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把劳动出卖给资产者的?”如前所述,恩格斯虽然充分意识到这一过程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但他没能在此咬文嚼字,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这里,为后来埋下了一个重大的理论生长点。最后,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的基础上,增补了“第六个问题:在工业革命前,有过什么样的劳动阶级?”他认为,在工业革命前,历史上还存在着奴隶、农奴、手工业者、工场手工业工人等劳动阶级。在此,他增补了“工场手工业工人”这一劳动阶级,列举得更周全了。恩格斯通过“第七个问题”到“第十个问题”,把无产阶级同历史上的其他四个劳动阶级做了对比,说明无产阶级是人类是历史上最受压迫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这种阶级地位,决定着“无产者只有废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无产者只有通过消灭竞争、私有制和一切阶级差别才能获得解放。”








郝晗婷




恩格斯提出了废除私有制的主要措施,他希望通过和平演变的方法废除私有制。共产主义者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希望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新的社会制度。因此,共产主义者从来都不会反对和平废除私有制。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并不是暴力革命的发动者,因为他们很清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革命都“不能预先随心所欲地制造,……都是完全不以个别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恩格斯指出将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也是一个逐步前进的历史过程,要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具备一定的物质前提,要经过中间环节和过渡阶段。因为,如果不利用一些手段,采取一些过渡措施,而直接对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进攻,那么,对无产阶级来说,毫无疑问是要导致失败的。因此,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当中提出了12项废除私有制的主要措施。在恩格斯看来,只有一个接一个地实行这些措施,无产阶级就可以逐步将全部的资本、农业、工业、运输业以及商品交换业从少数资本家手中转移至国家的手中,使国家掌握的生产力大幅提高。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私有制会随着国家对资本、生产以及交换的集中而自行消亡,以最稳妥、最和平的方式得以废除。



王艳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 ,若要将私有制废除,需要遵循这样的逻辑顺序,即共产主义是关于无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无产阶级的产生是产业革命的结果。产业革命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两个阶层:一个是无产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引发了商业危机的周期性重演,一方面使众多资产阶级走向破产,另一方面使无产阶级陷人贫穷的深渊。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必须消灭大工业,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或者是承认大工业造成一种绝对必需的局面,即对社会的组织形式进行全新的打造,在全新打造的社会组织形式当中,工业生产是基于整体社会成员的需求以及整体社会依据确定计划来进行的。这种新型的社会制度,能够把存在竞争关系的个体对所有生产部门及工业的管理权剥夺掉,整个社会将对所有生产部门进行统一管理。这是由于如果工业生产由个人所掌控,那么仍将必然走向私有制的道路。恩格斯指出,私有制被废除是非常有必要的,取而代之的是所有生产工具的集体使用以及将生产产品依照共同的协议来进行分配,也就是将财产公有化。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对私有制的废除。在这种情况下,共产主义者将对私有制的废除作为要求是非常正确的选择。恩格斯也同时认为,私有制的废除不是一下就能实现的。当私有制这种社会制度还没有构成生产力向前发展的障碍及桎梏的时候,将其废除是不现实的。




刘红梅







关于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与其历史使命,恩格斯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首先他指出无产阶级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是和资产阶级同时产生的,是没有财产的阶级,只能出卖劳动(这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未严格区分劳动力和劳动)。在文中,恩格斯论述了无产阶级与奴隶、农奴、手工业者和工场手工业工人的区别,奴隶的生活有奴隶主保障,农奴拥有土地,生活也有保障,并且处于竞争之外,工场手工业工人拥有生产工具,而无产者什么都没有,也就是自由的一无所有,是资产阶级的财产,他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只有被需要的时候才能出卖劳动。因此,无产者只有消灭竞争、废除私有制才能获得解放。恩格斯是希望通过和平的演变的办法废除私有制,因为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制度,但是阶级矛盾激化,恩格斯认为暴力革命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如今距离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已有一百多年,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仍然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进行调整,有很多社会主义的因素,所以关于暴力革命是唯一途径这一论述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变化来调整。







刘广睿


《共产主义原理》通过对25个问题的回答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该文章的第2~10个问题集中论述了无产者的产生及其与奴隶、农奴、手工业者、手工工场工人的区别,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作用,指出无产阶级是工业革命产生的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后来科学表述为“劳动力”)才能维持生存的阶级,同时又是工业革命孕育着的进行社会革命的阶级。恩格斯写到:“无产阶级是完全靠出卖自己的劳动而不是靠某一种资本的利润来获得生活资料的社会阶级。”在第11~13个问题中,恩格斯阐述了产业革命带来的后果,进而阐释了经济危机所隐藏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预示的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第14~20个问题回答了新制度的状况、私有制建立的方式,实现无产阶级统治的构想,共同胜利论的依据,以及废除私有制后的社会状况。在第15个问题中恩格斯指出,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必须建立在旧的所有制不在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在所有制问题上,恩格斯强调“生产力发展到能以足够的产品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私有制才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李泽陆





共产主义原理整个的逻辑体系是,首先共产主义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所以先说无产阶级,然后说产业革命会引起商业革命,导致无产阶级极度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所以要进行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让无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最后说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之后的美好生活,以及在宗教、民族、政党方面采取的政策。

恩格斯认识到劳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变成了一种商品,有生产费用及价格。工人只靠工资生活,没有财产,而资本家却在剥削着工人的劳动成果,长此以往,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随之升级。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以压迫手段剥削掠夺,自己却没有丝毫财产,这样资本主义私有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就濒临到了崩溃的边缘,广大劳动人民废除私有制,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愈加强烈。恩格斯曾希望通过和平的方法废除私有制,但随着阶级矛盾不断升级,阶级分化日益尖锐,革命的种子已发芽。恩格斯后来认识到暴力革命可能是共产主义革命实现的唯一有效途径,无产阶级正是由于受到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才更加具有坚定性和彻底性,所以无产阶级是被自己的敌人以暴力手段推向革命边缘的。



编辑:王晓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