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98)《资本论》第一篇第一章(1、2)节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文献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47—61页



经典名言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2.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3.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主讲人:刘宁宁教授


主要内容

关于章标题。第一章标题是商品,实际上第一章的中心是分析价值。这是因为商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价值,分析商品实际上就是分析价值。所以,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的本质。

第一章的主要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一章共包括四节,156个自然段。

第一节 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第1-19自然段)

1.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第1自然段说明了研究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从商品分析开始。

2.商品的使用价值。(第2-4自然段)

商品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每一种物都可以从质(物有什么用)和量(怎么计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中或消费中得到实现。

3.商品的价值(第5-18自然段)

(1)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第5-11自然段)

交换时会产生一系列交换价值,表明: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即各种商品以一定的交换价值相交换,说明他们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即共同的质;交换价值只能由本体外的物体来体现,它自身不能表现出交换价值。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马克思运用科学的抽象法,找到了共同的质:不同质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撇开商品体的使用价值,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人类劳动。

(2)价值实体。(第12-14自然段)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东西;形成价值实体的人类抽象劳动是共同的社会劳动,而不是个别私人劳动;价值必须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或物化。

(3)价值量。(第15-18自然段)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衡量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19自然段)

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如空气;一个物有用,是人类劳动产品,但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不是商品。

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且通过交换使用价值转到需要它的人的手中。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第20-35自然段)

1.说明“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第20自然段)

2.具体劳动(21-27自然段)

(1)在一定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下所生产出有特定用途的物的劳动,叫有用劳动(具体劳动、有用的具体劳动、具体的有用劳动)。

(2)具体劳动的作用是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使之成为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3)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是社会分工的基础,但它不是唯一条件。只有当这种分工表现为不同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分工时,才能成为商品生产的条件。

(4)具体劳动(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势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5)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3.抽象劳动(第28-31自然段)

(1)撇开不同质的劳动,抽象劳动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

(2)抽象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有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3)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实体。

4.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第32-35自然段)

(1)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质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

(2)使用价值量与价值量变化的矛盾来源于劳动二重性:更多的使用价值本身就是更多的物质财富,然而随着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它的价值量可能同时下降。这种对立的运动来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3)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具体的有用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重点句子解读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最单纯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市场占统治地位,一切都成了商品,而且商品包含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都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对“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的”这句话的理解:首先要理解马克思是怎样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从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已经有了劳动价值论,但是,他们的理论存在缺陷:(1)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是他们不能区分劳动两重性;(2)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李嘉图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最差条件下的劳动时间;(3)已经有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但是不了解这两者的内在联系;(4)把价值理解为物的自然属性,而不是一种社会关系;(5)把商品、价值和价值形式都认为是永恒范畴。

对“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解:只有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上,(1)才能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学说;(2)才能创建剩余价值学说,才能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4)才能解决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一系列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各抒己见


隋牧蓉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马克思在此主要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从文本来看,马克思把商品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细胞,并从这个经济细胞来入手考察,着重研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这对于理解“商品堆积”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具有了基础和根本的意义,从而展开了劳动价值论的阐释。基于经典文本结构,研读心得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 通过阐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阐明劳动价值的存在和所在

马克思开宗明义,指出并分析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明确指出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的量的规定性在于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习惯的约定俗成,并且认为使用价值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载体,是自然属性,它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消费需要,因而在消费中才能得到实现。这一点在理解上没有困难。

对于价值的论述,马克思则运用了抽象的思维方法。将价值归纳为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第一次提出了“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的概念。个人体会这种抽象的思维方式,是理解价值的关键,也是研读者在理解模式上的转换和些许的困难。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思路,我们知道,除去使用价值,商品剩下的只是“统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P51)就此,马克思正式使用并阐述“价值”这一概念。随后,我们很容易理解到这些结论:价值的量的规定是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体现的是社会关系,它的目的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因而在交换中才能得到实现。

二、通过阐述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揭示商品的二重性的根源

马克思开篇就指出了理解体现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重要性。

第2-6段,从商品的直观有用性这一特性中,界定了“有用劳动”,进而以“不同的使用价值→不同劳动→社会分工”的渐进推导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分工的形成原因,并指明社会分工是商品存在的条件。

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在商品矛盾中表现出来一对矛盾发现,凝聚在商品中的劳动一方面是私人的、个人的、具体的劳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一般的和抽象的劳动。一方面生产有用物品,使用价值;另一方面生产价值。对于劳动二重性的论述主要还是集中关于劳动理解的三方面:

第一,对具体劳动的分析。马克思试图说明,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不同的使用价值,因而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包含的具体劳动是异质的。“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各种使用价值如果不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就不能作为商品互相对立。”(P55-56)通过具体劳动的分析,马克思深刻指出了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的社会条件,彻底批判了把商品永恒化的资产阶级观点。同时,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P56),科学分析了关于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工)。对于具体劳动,马克思也强调,劳动并不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仅仅是改造自然物成为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要素。

第二,对于抽象劳动的分析。马克思仍然从商品交换价值入手,认为“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P57)从而指出,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进而认为,抽象劳动只有通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交换价值既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也是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第三,对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分析。马克思认为,既然价值只表示人类劳动的一般支出,因而复杂劳动必须折合为简单劳动以后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简单平均劳动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时代具有不同的性质,但在一定的社会里是一定的”(P58)。

对于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明确强调这样的结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统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是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具体劳动说明的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因此,有了文本最后一段的结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P60)这是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核心所在,也是劳动价值论的主要依据。

三、通过不断发展的等价关系揭示劳动价值的联系

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价值和交换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价值”(P61)。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联系,说到底,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的必然联系。马克思通过对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依次作了逻辑上的递进说明。阐明货币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在整个剖析过程中,实际上也剖析了为什么没有交换关系、价值就不能够表现出来的实质,揭示了货币形式之谜。

第四,通过阐述商品拜物教性质阐明劳动价值的实质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特有的商品的神秘性的分析,指明其神秘性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在于价值规定的内容。而在于“这种形式(商品)本身”,“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P89)简而言之,商品价值的实质是价值中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成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有这样的更为明确的理解:“商品所有者之间表面上相互交换商品这种物,而实质上是彼此交换劳动,发生价值关系。商品交换者之间的关系不是赤裸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在物(商品)的掩盖之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揭示价值实质的过程中,马克思同时剖析了商品拜物教的三种性质:第一,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性。认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第二,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必然性,认为任何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从生理学上看,不管具体劳动如何不同,都要支出劳动,而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也不神秘。劳动支出大小总是与劳动时间长短成正比,劳动的质和量是有区别的。第三,商品拜物教的历史性,即商品拜物教仅仅在私有制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者把他们的劳动产品当作商品,从而当作价值来对待,而且通过这种物的形式,把他们的私人劳动当作等同的人类劳动来互相发生关系时才出现的。商品拜物教和商品生产一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也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消失

以上,是我对于第一章学到的知识进行的梳理和总结,感谢前人的已有成果。


陈佳慧

马克思在第一章就是以商品和货币作为研究对象的,在读完第一章之后,对商品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商品不再仅仅是一种物品,一种放置在货架上等待人们购买的物品,它更可以是人们的服务,比如饭店人员的端茶倒水,和任何服务行业的人们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这是因为商品的概念不仅是其本身有价值,而是可以通过交换转移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来使用的人的手中。所以评价商品的时候并不是看它是不是实体,而是看它是不是具有价值并且通过交换而具有了使用价值。比如一顿美味的晚餐比一顿原材料相同但平淡无味的晚餐,就多了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因此,服务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同时也不能只是单纯为别人,就像封建社会中农民给地主交租的粮食,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而在这里就是一个第一章非常关键的概念“二重性”的引入。在整个第一章的概念中,“二重性”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铺垫概念。说到商品不得不提到劳动。第一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那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由此可以看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也只有劳动才能产生更多的生产资料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劳动又分为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比如在一个公司中,上层管理人员并不会在工厂的流水线前进行操作,他们要做的是安排和管理,及脑力劳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而公司的员工则要通过体力劳动而产生价值,这就是具体劳动。如果这样说的话那“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凝结在商品中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但是为什么社会中上层和底层的差距这么大呢,体力劳动者通常要比脑力劳动者付出多得多的劳动,所谓的“剥削”就是一些上层的资本占有者往往根据自身的需要为不同的使用价值定义不同的价格。他们通常把自己的抽象劳动的价值定义的高得多,而在物质的交流过程中,总会有人的劳动被低估,比如一些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他本身绝対不会是资本的占有者,也不会是社会的强势群体。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之处的真相,而马克思的最终理想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主义社会,从而摆脱这种不公平现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