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01)《资本论》第一篇第二章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103-113页





经典名言



1.每一个商品占有者都只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另一个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就这一点说,交换对于他只是个人的过程。另一方面,他想把他的商品作为价值来实现,也就是通过他所中意的任何另一个具有同等价值的商品来实现,而不问他自己的商品对于这另一个商品的占有者是不是有使用价值。就这一点说,交换对于他是一般社会的过程。但是,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于一切商品占有者只是个人的过程,同时又只是一般社会的过程。

2.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在交换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劳动产品事实上彼此等同,从而事实上转化为商品。

3.货币的魔术就是由此而来的。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单纯原子般的关系,从而,人们自己的生产关系的不受他们控制和不以他们有意识的个人活动为转移的物的形式,首先就是通过他们的劳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这一点而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明显了,耀眼了。


主讲人:隋牧蓉

Part1

背景说明

第二章的主题思想,一句话:这一章也是阐明货币的起源。马克思为什么要在这里研究交换过程?马克思在第一章也是研究的货币的起源。第一章的方法是运用逻辑的研究方法,从价值本性决定的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探讨了货币的起源。这样的分析说明了按照商品价值本性的必然逻辑,一定会产生出货币,指明了货币产生的根本原因。但马克思认为这样的分析还是不够的,因为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反映了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了解交换的历史过程,对于价值形式发展的理解仍然是抽象的。毕竟货币的产生不是在于商品的自我逻辑之中,而是产生于交换过程,并且货币不是通过契约产生,而是在交换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种产生根据就是商品自身的价值本性。由此可见,第一章和第二章是互补的、相结合的,角度不同,完整呈现了货币的形成的逻辑过程和现实过程。

Part2

内容梳理

(一)阐述了交换过程的矛盾

第1段,对于交换过程的理解,根据马克思的阐述,尤其是通过页下注(38),对我们来说,在理解上可能有这样一个小困难,就是不甚明了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到底是不是由法律契约形式规定的?回答是否定的。马克思首先肯定指明,要使物作为商品互相发生关系,首先商品所有者必须发生关系,交换者双方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意志,经过双方一致同意,商品才能互相交换。所谓互相尊重对方的意志,其实也就是说,他们必须互相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互不侵犯对方对自己商品的私有权。所以,这种法权关系就是他们之间的意志关系。不过,这并不是他们之间的主观意志关系,不是他们在契约上随意规定的,而是由他们的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因此,人格化的意志关系只不过就是商品经济关系的反映罢了。

第2段,前半段,马克思的论述中出现了“平等派”“昔尼克派”,以及“马立托奈斯”这些有特定所指的概念来指明,如果单就商品来说,交换的过程是非常简单易理解的,它在交换中只是作为价值,其他一切商品物体(即使用价值)都是它的价值的表现形式,因而同哪一种商品交换都可以。“平等派”“昔尼克派”虽然是两个相差14个世纪的派别,但他们的共同点,都主张绝对意义上的平等,以至于这种平等从不排除“马立托奈斯”这样的显而易见的情况。那“马立托奈斯”又是什么?她是小说《唐·吉诃德》中的人物——一家客店里妓女出身的女佣。生得阔脸,扁头,狮子鼻,一只眼睛是猫儿眼,还有一只也好看不了多少。唐·吉诃德有一次被人打伤之后,来到这家客店。当夜,这个丑女佣去和一个脚夫幽会,被唐·吉诃德抱住了,把她当做美貌的姑娘,并很激动地说:“美丽而且高贵的女子,蒙你惠然光临,此恩真如大海。” 马克思这里引用马立托奈斯,在于说明,即使是比她还丑的商品,只要价值是相等的,便有人交换它,这个交换过程是极其简单的。然而,由于商品在现实交换中还有商品所有者的意志关系在里面,所以事情就不那么单纯了,对于商品所有者来说,商品交换完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那变成了什么样呢?

第2段的后半段和第3段,则从商品所有者和商品的接收者两个方面的情况和期待中,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必然性。怎么说明的?马克思是这样说明的:一方面,从商品所有者来看,他的商品对他自己没有使用价值,对别人才有使用价值。他的商品只是价值的担负者,从而只是交换手段。因此,他愿意把自己商品让出去以换取别的商品所有者的商品,不过别的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必须是他所需要的使用价值,并非随便什么商品他都愿意交换。另一方面,交换使商品互相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因此,商品必须先作为价值来实现,然后才能作为使用价值来实现。但是,商品在能作为价值实现之前,又必须证明它对别人有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品上的劳动必须是对别人有用的具体劳动,才能被社会所承认,才能作为抽象人类劳动来计算。然而让人茫然的是,这种劳动是否对别人有用,对别人是否有使用价值,商品所有者事先根本不知道,只能通过交换才能证明。马克思阐述到这里,实际上意在阐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矛盾的关系,而这种矛盾关系一到现实的交换过程,就显露出来了。这个矛盾在交换中具体表现为交换过程的矛盾,而交换过程的矛盾,造成了商品交换的困难。

第4段,马克思则指出商品交换的二重性过程,并阐明其是(在刚刚第2、3段指出的)商品交换矛盾和困难所在到底如何理解商品交换的二重性过程,从第4段文本来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马克思在这里指明,对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交换过程既是个人过程,又是一般社会过程;但是,交换一方的个人过程,同时就是另一方的一般社会过程,反之,也就相反。“同一过程不可能同时对于一切商品所有者只是个人的过程,同时又只是一般社会的过程。”(第4段最后一句)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商品交换的矛盾也就从这里产生,困难也就从这里产生了。

(二)阐明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第5段,马克思在第1章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阐明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过程后,分析认为对每一个商品占有者来说,每个别的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因而他的商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正因为一切商品占有者都这样做,所以仍然还是没有一个商品是一般等价物,所以,商品也就不具有使它们作为价值彼此等同、作为价值量互相比较的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说得更直白一些,它们并不是作为商品而是作为产品或使用价值彼此对立着。当然,马克思这样的阐述还是有些晦涩,如果用通俗的语言来理解,那就是: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同质的。而作为使用价值,则是异质的。作为价值,只有数量上的差别,因而是可以分割的,而作为使用价值则不能随意分割,如上衣被分割就不成为上衣,耕牛被分割就不再是耕牛,等等。这种同质和异质、可分割和不可随意分割的东西直接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商品不能互相只当作同质的东西(即价值)发生关系,不能随时作为等量的价值来相等。因此,要使交换过程的矛盾和困难得到解决,商品的价值应当同它的使用价值现实地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各个商品物体作为使用价值而存在,而它们的价值应当在商品体之外取得一个共同的独立的存在,即采取一般等价物的形式存在着。可是,在产品的直接交换中,就是没有这种一般等价物,对每一个商品所有者来说,他的商品的价值要通过别人的商品来实现,因而别人的商品都是他的商品的特殊等价物,反过来,他的商品就是一切别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大家都这样做,结果就是,仍然没有一种商品是一般等价物,各种商品也就没有共同的或一般的相对价值形式,我把它称为“死循环”。

第6段,根据马克思在上面提出的这样的死循环,并且根据第一章商品二重性的阐述,指出为了解决交换过程的矛盾或困难,商品生产者在实际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就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认为必须要有一个一般等价物才行。也就是马克思在本段首句就提到的,像浮士德那样想的:起初是行动。他们在交换的困难中,会自发地通过他们的社会行动使某种特殊商品分离出来,用它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于是,这种特殊商品就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变成了货币。可见,货币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第7段,马克思指出,随着交换的扩大和深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也发展起来,愈来愈要求商品价值有一个独立形式,直至货币产生而最后取得这个独立形式为止。劳动产品变为商品的数量和种类愈多,就愈促成一种特殊商品变成货币。

(三)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8段,从本段开始,马克思开始具体考察历史上交换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过来的,及随着交换的发展,货币又是怎样产生和最后形成的。第8段主要是讲交换过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段首第一句就给出了这样一句论断“直接的产品交换一方面具有简单价值表现形式,另一方面还不具有这种形式。” 这是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生产产品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不是为了交换,因而产品不是商品,不是交换价值。那时候的产品只是在超过它的所有者的直接需要时,多余部分才拿去交换的。因此,产品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不具有任何的价值形式,但它们在交换中又具有简单价值形式,从而使它们成为商品。从历史来看,商品交换早在原始公社时期就开始有了。但是,原始公社是实行公有制,各个成员之间不存在互相当作外人看待的关系,因此,商品交换最初只是在一个原始公社同个别原始公社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出现。不过,商品交换一旦发生,就会对原始公社起着破坏作用,逐渐地在原始公社内部也出现商品交换。起初的商品交换还是交换双方一时的共同愿望而发生的偶然行为,因而交换的数量比例也完全是偶然的。但是,偶然的交换一再发生,人们对别人产品的需要逐渐地变成不可缺少的了,交换也逐渐变成定期举行的经常行为。这时候,必然有一部分劳动产品专门为了交换而生产。这样商品产生萌芽了。从这时候起,一个产品才固定地具有二重的效用,即除了用于消费的效用外,还固定地具有用于交换的效用。也就是说,产品才固定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另一方面,产品交换的数量比例不再是偶然的了,而是由产品生产的情况来决定。同时由于习惯,也开始把产品作为价值量互相比较,并且开始逐渐固定下来。

(四)货币产生和最后形成的历史过程

第9、10、11段,三段都在说这个问题。第9段,马克思说了这样一句话:“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说明了随着交换的发展,货币也逐渐形成了。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所有者发现某个第三种商品比较普遍地为大家所需要,如果不先把自已的商品同这个第三种商品相交换,以它作为一般等价物,那么他们之间的商品交换就不能进行。于是,这个第三种商品就立即取得一般的或社会的等价形式。起初的一般等价形式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是在一群商品所有者的交换中临时产生的,随着交换行为的结束,这种等价形式也跟着消失。在下一次的许多交换行为中,又可能由另外一种商品暂时取得一般等价形式。但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形式最后就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面,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当然,究竟是固定在哪二种商品上面,最初是偶然的,但大体取决于两种情况:第一,它或者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的交换品上。因为交换最初是在不同的原始公社之间发生,对每个原始公社来说,外来交换品是它的产品的最初的、原来就有的价值表现形式。第二,它或者固定在本地的可让渡财产的主要部分上,如牲畜之类的财产。因此,货币最早是由游牧民族的劳动产品来担任。随着商品交换的范围越来越突破地区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越来越充分地表现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货币也就越来越转由贵金属来担任。随后,马克思在第11段,用其金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阐明金银的自然性质最适合于担任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职能。为什么说金银是适合的?一种物质只有它的每一部分的性质都完全一样,可以随意分割或合并,这种物质才能成为价值的适当的表现形式。而金银就是天然具有这种性质的,所以是适合的。

(五)阐明货币的本质

通过前面,我们知道了货币产生和最后形成的历史,第12、13段,马克思直接揭示出货币的本质。所谓货币,就是在交换过程中从商品界分化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二重的使用价值:除了金银原有的特殊使用价值外,货币的职能又使它们取得一种形式上的使用价值,即一般交换手段。

第14段,尤其以页下注(45)(46)(47)的方式,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于货币本质的误解和不解中,进一步阐述货币是商品的这一本质。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金银的价值是想象的。这就是因为不了解金银变为货币的历史过程,把交换过程给予金银的一般等价形式,错认为是给予金银的价值了。又因为货币在某些职能(如流通手段)上,可以用单纯的符号来代表它,又产生了另一种误解,以为货币就是单纯的符号。当然,金银的物体本身不是货币,它们采取货币形式是从外面给加上去的,马克思进而深刻揭示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形式只不过是隐藏在金银背后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因而也可以说货币的形式是人的关系的符号。由此视角再去考察所有商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商品也都是符号。因为物品本来也不是商品,它作为商品,从而作为价值,也就是把这个物品看作是耗费在它上面的人类劳动的体现物,而不是看作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品本身。这种符号意义在一切商品上具有普适性。那么那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到底出在哪里?马克思指出,问题在于,那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他们把物所取得的商品或货币的性质,或者说把劳动的社会性质所采取的商品或货币的物的形式说成是符号时,他们机械地、断然认为,既是符号,那就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无关,仅仅是人类经过共同协商随意搞出来的。

第15段,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另一个困惑和误解,那就是他们不知道金银的价值量是如何规定的。马克思明确指出,就像各种商品一样,货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价值也只能相对地通过别种商品来表现。只不过,金银的相对价值量(即用别的商品来表现的价值量),在金银的产地已经在金银产品与其他产品的物物交换中规定好了,所以当它们作为货币加入流通时,其价值不必再加以确定,可以一开始就用金银体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那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不了解这个事实,所以在他们看来好像金银进入流通时原来没有价值,只是在交换中才给予它们想象的价值;从而也好像货币不必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人们可以随意搞出来的单纯符号了。

第16段,马克思通过“困难不在于了解货币是商品,而在于了解商品怎样、为什么、通过什么称为货币。”(15段最后一句)引出了第16段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另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另一个更大的误解,他们认为金银天然就是货币,这也就是说,他们不了解货币如何从商品界分化出来的。第16段一开始,从第一章的第三节的分析开始,如果只是简单从这个价值等式上看,确实可能造成误解,误认为好像金银本来就是货币,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才用金银来表现。在金银身上看不出它们是怎样变为货币的。因为不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直接导致了他们关于金银天然就是货币的错误思想,也直接导致关于货币的神秘性质或货币拜物教的谜。相反,如果了解了货币的产生过程,我们不难理解,货币拜物教:既然货币也是商品,是具有特殊社会职能的商品,所以,货币拜物教的谜实质上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发展得更为明显,更为迷惑人罢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