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09)《资本论》第四篇第十章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363-373页

经典名言



1.劳动力的价值,即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

2.劳动力价值随着它的再生产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缩短而降低,这种必要劳动时间的全部缩短等于所有 这些特殊生产部门中这种劳动时间缩短的总和。

3.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力的价值也是这样,因为它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相反,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的降低而降低。

4.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工人必须为自己劳动的工作日部分,以此来延长工人能够无偿地为资本家劳动的工作日的另一部分。

李泽陆


第四篇的研究对象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一篇在假定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揭示资本家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榨取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工作日长度的延长引发激烈的阶级斗争,这就使得资本家通过革新生产技术,改进劳动组织,提高生产力来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第十章的主要内容:说明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和手段。

(一)相对剩余价值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第1-5段)

第1段,提出问题。在工作日已定的情况下,资本家怎样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呢?

第2段,从工作日界限及其构成的思考中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问题。马克思用图线作了说明,a--b--c, 尽管工作日长度已定, 如图线ab表示的工作日的长度,ab表示必要劳动时间,bc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假定条件为工作日长度已定为12小时,即ac不变的情况下,现在要延长剩余劳动时间bc,只能由bc线向A的方向延长,假定延长1小时。这样,必要劳动时间由原来的ab10小时变为ab’9小时,而剩余劳动时间由bc2小时变为bc’3小时,增加了50%。这就是说,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的增加来自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

第3段,主要分析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应排除压低工资从而侵占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情况。把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不能真正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只是侵占了必要劳动时间,使工人得不到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不能维持正常的在生产,只能萎缩地再生产。

第4段,分析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既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又要使工人按劳动力价值保持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量,这就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

第5段,提出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相对剩余价值同绝对剩余价值是有区别的。马克思说:“我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相反,我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量是以劳动日保持不变,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应的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变相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为前提的。

(二)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第6-10段)

第6段,主要讲只有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产品的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才能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的。因此,只有和工人生活资料直接或者间接有关的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才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别的部门,例如生产资本家奢侈品的部门等,即使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也不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第7一8段,分析了个别资本家提高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的降低,要靠工人所必需的整个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都提高劳动生产力,从而使这些商品变得便宜,才能实现。但对各个资本家来说,“他决不是必然抱有相应地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但是只要他最终促成这个结果,他也就促成一般剩余价值率的提高”。资本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则是各个资本家争相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力、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占优势,是各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

第9段,举例说明资本家提高生产力的直接动机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假定某部门,在一定的劳动生产力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日价值为3元,工人在12小时的工作日内生产12件商品,其社会价值是12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1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为6元,再生产劳动力价值3元,则资本家得剩余价值3元。如果个別资本家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工人在12小时的工作日内生产了24件商品,那么当这24件商品按社会价值出售时(即每件1元),就可得24元。其中除了生产资料转移的旧价值12元和再生产的劳动力价值3元以外,剩余价值为9元。这样,这个资本家就比其他资本家多得6元超额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

第10段,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因而属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个别资本家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为竞争必然使所有的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

(三)资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榨取相对剩余价值(第11-14段)

第11段,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也就是说,劳动生产力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下降。相反,相对剩余价值和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劳动生产力越高,相对剩余价值就越多。

第12-13段,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降低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量增加了,但新创造的价值不变,因而所创造的价值分摊到个别商品中的量就少,从而使商品便宜,降低动力价值,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因此,“只是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求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

第14段,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榨取相对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尤尔、西尼耳等认为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可以缩短工作日,因此工人应该感谢资本家的说法是荒谬的。实际上,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是为了缩短工作日,而是为了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概念是《资本论》概念体系的核心,其他的概念或者是说明它的理论前提,或者是对它的解释说明,或转化形式,所以深入理解剩余价值的概念能够更好的理解《资本论》。


陈月颖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对“相对剩余价值”这一概念的说明,并且阐述了它的产生过程,强调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共分为13段,根据内容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1-5段,阐明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指出了相对剩余价值是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的。第二部分是第6-10段,主要分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它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第三部分是第11-13段,揭示了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榨取相对剩余价值,进而反应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1-5段:相对剩余价值的含义

第1段中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工作日看做不变量,即工作日的长度不变,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划分也已定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怎样才能延长剩余劳动?在工作日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将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才能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的时间。即剩余劳动时间的延长不是越过它的终点,而是由它的起点向相反的方向延长,正如文中第二段结尾所说:“这里改变的不是工作日的长度,而是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划分。”

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然要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为前提,劳动力的价值又是由再生产劳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那怎样才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呢?这就必须降低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意味着要提高劳动生产力。第四段中举了一个鞋匠的例子,在既定的时间内鞋匠可以生产一双皮靴,要想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两双皮靴,那他的劳动生产率必然要提高一倍。马克思总结道:“必须变革劳动过程中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

第5段中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做了说明,即“把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相应的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6-10段: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力。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都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只有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或者这些生活资料的代用品的部门,或者是为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它们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才能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第7段中强调,“必要生活资料的总和是由各种商品、各种特殊产业部门的产品构成的,每一种这样的商品的价值总是劳动生产力价值的一个相应部分。”也就是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是多种必要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及其有关的部门劳动生产力提高的总结果,而不是个别资本家和个别部门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结果。

但是个别资本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也会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力,当每个资本家都这样做时,就会促成劳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使劳动力价值降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提高一般剩余价值率。因而“必须把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同这种趋势的表现形式区别开来”,也就是说,资本的必然趋势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这种趋势是在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表现出来的。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个别资本家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即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价值而形成的差额构成的。

第9段中用一个例子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做了说明,即设定一般企业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生产12件商品,每件产品的社会价值为1先令(12便士),其中生产资料的价值为6便士,创造的新价值为6便士,当一个资本家将劳动生产力提高一倍,则12小时生产24件商品,每件商品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为6便士,但每件产品新加进的价值却减少为3便士,因为在生产力提高一倍之后,创造的6便是的新价值也要分散在增加了一倍的产品上,由此每件产品的价值就成了9便是,如果该资本家仍按1先令的社会价值出售该商品,他就能获得3便士的超额剩余价值。因此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商品价值的直接动机和目的。

但是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会很快地在社会上普及,如果想继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就必须再次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由此就会形成竞争。在竞争和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驱使下,资本家们便纷纷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力。当劳动力的提高扩展到生产劳动者所必必须的生活资料的部门时,就会引起劳动力价值的降低,由此必要劳动时间则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相对剩余价值得以形成。

11-13段: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第11段中,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劳动力的价值也有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但是,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价值降低,从而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相对剩余价值得以增加,这就是资本内在的、必然的趋势。正如这一段末尾所讲:“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这也反映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第12段,对“为什么只是关心生产交换价值的资本家,总是力图降低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一难题作出了回答。资本家真正关心的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包含在其中的剩余价值。当劳动力提高时,商品的价值虽然降低了,但是包含在其中的剩余价值实际上是提高了,也就说,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资本家之所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而降低商品的价值,是要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

第13段中揭示,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不是要缩短工人工作日的时间,而是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增加相对而增加剩余劳动的时间,是为了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也突出了资本与劳动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高晓娟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阐明了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原理,为全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章中心说明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进而分析它的形成过程,最后揭示出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第十一章“协作”,阐明了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论证了协作增进了劳动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成果却被资本家所占有,所以,协作劳动产生的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说明资本主义协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来榨取劳动剩余价值。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厂手工业”,主要说明工厂手工业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由于工厂内部实行分工,所以它比独立的手工业或简单协作更能提高劳动生产力。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只不过是依靠牺牲劳动者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方法,并未资本家统治劳动提供了新的条件。本章分五节:第一节“工厂手工业的二重起源”,简要地说明工厂手工业的形成和产生;第二节“局部工人及其工具”,分析工厂手工业的两个构成要素及其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第三节“工厂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混成的工场手工业和有机的工场手工业”,从整体上阐明工场手工业和它的形式。第四节“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研究这两种分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为揭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奠定了基础;第五节“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揭示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实质及其发展趋势。

这三章的内在联系是:协作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最初形式,这里的“协作”指的是资本主义简单协作,它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这种工场手工业是以分工和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协作,同样也是资本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形式。这三章都提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存不存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存在着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日长度一般是不变的,甚至还有逐步缩短的趋势,劳动强度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加相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并不是单个资本家的直接目的。每一个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在竞争规律的作用下,总是追求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但是仍按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从而获得额外的剩余价值。等到多数资本家都采用了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降低了产品的社会价值,于是劳动力价值就降低了,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了,剩余劳动就增加了。这时,额外剩余价值消失了,相对剩余价值扩大了。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每个资本家追求额外剩余价值而不断改进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增加,也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各个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的价值,产生额外剩余价值,随后消失,随后又产生,如此运动的结果。在这里,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作用,是促使各个企业改进技术,发展生产。然而,既然是商品生产,每一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则在商品生产中和商品价值的实现中,必然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的目的决定了既着眼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又要注意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一般地要从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和商品效用的比值来进行核算。这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作用的一种新形式。这时,只有生产效用高而费用低的企业才可以获得额外剩余价值。大多数企业在争相生产效用高而费用低的商品生产中,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个别企业的额外剩余价值消失,整个社会便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

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