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14)《资本论》第五篇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马列微讲堂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581—611页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经典名言




1.相对剩余价值是绝对的,因为它以工作日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绝对延长为前提。绝对剩余价值是相对的,因为它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P584)

2.良好的自然条件始终只提供剩余劳动的可能性,从而只提供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可能性,而决不能提供它的现实性。(P588)

3.同历史地发展起来的社会劳动生产力一样,受自然制约的劳动生产力也表现为合并劳动的资本的生产力。(P589)

4.劳动价值是由平均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P593)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每一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却造成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最大的浪费,而且也产生了无数现在是必不可少的、但就其本身来说是多余的职能。(P605)

6.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表现为价值产品的两部分——顺便提一下,这种表现方式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中产生的,它的意义将在以后加以说明——掩盖了资本关系的特殊性质,即掩盖了可变资本与活劳动力的交换,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人与产品的分离。代替的是一种协同关系的假象,仿佛工人和资本家在这种协同关系中是按照产品的不同的形成要素的比例来分配产品的(P610)

7.资本不仅像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P611)  


研读笔记


第十四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李泽陆


第五篇主要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出发将剩余价值的这两种生产方法综合起来进行研究,考察其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揭示雇佣劳动和资本之间的阶级关系,是对前两篇的综合和补充。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这一章马克思主要阐明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的统一。

第十四章共包含39段,主要说明了四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1—3段)

第1段分析了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劳动”的含义。马克思在第五章中指出,如果整个劳动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者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这是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或者说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说是不充分的。

第2段分析了从劳动过程看,“生产劳动”在物质性质方面的变化。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分工协作发展,劳动过程经历了劳动职能由结合到分化,由自己支配自己到支配与被支配,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到分离,由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到“总体工人”的“社会产品”,由劳动者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到较直接地或者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过程。所以,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用了。因为,随着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本身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

第3段分析了从价值增殖过程看,“生产劳动”的含义。资本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这种生产关系把工人变成资本增殖的直接手段。可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一直把“剩余价值”的生产看作“生产工人”的决定性的特征,彼此的区别仅仅在于,由于不同流派对剩余价值性质的看法不同,因而对“生产工人”所下的定义也就不同。

二、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4—8段)

第4段,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定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的生产。没有它,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所以它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前提,通过改进技术等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实现的。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第5段分析了劳动由形式到实际隶属于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为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初,劳动者转化为雇佣劳动者,劳动和劳动过程隶属于资本,劳动过程成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劳动在资本主义关系上隶属于资本,这时生产力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需要一定的技术,是工人操作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变化,劳动过程采用分工和机器生产,技术条件和劳动组织发生了根本变化。劳动者成为部分劳动者,工人成为活的附属物,使劳动在实际上隶属于资本,资本对劳动的强制主要从事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6段简单提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前的各种形式的资本不存在劳动对资本的隶属问题。因为资本没有直接支配小生产者的劳动过程,所以不存在劳动从形式上隶属于资本的问题。

第7段论述了绝对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同,对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来说,只要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就够了;同时可以看到,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也是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因为,无限度地延长工作日正是表现为大工业特有的产物。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掌握整整一个生产部门,它就不再是单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一旦掌握所有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那就更是如此。

第8段分析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从一定观点看来,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区别似乎完全是虚幻的。因为相对剩余价值以工作日超过工人本身生存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的绝对延长为前提,因而是绝对的;绝对剩余价值则以劳动生产率发展到能够把必要劳动时间限制为工作日的一个部分为前提,因而是相对的。但是,只要涉及到如何提高剩余价值率的问题,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假定劳动力按其价值支付,当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才能提高;当工作日的长度已定,剩余价值率就只有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地增加剩余劳动来提高。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和历史前提(第9—19段)

第9—10段论述了资本关系是历史的产物。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劳动者的全部时间都是必要劳动,不能提供剩余劳动,因而也就没有剥削阶级,更谈不上会出现资产阶级了。原始社会末期,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提供少量的剩余劳动,因而社会上出现了少数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劳动者能够提供剩余劳动,是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剩余价值有一个自然基础”。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资本关系。但是,必须指出,“作为资本关系的基础和起点的已有的劳动生产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几十万年历史的恩惠”。

第11—14段分析了自然条件与剩余劳动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总是和各种自然条件结合在一起的。在劳动者的技能和劳动工具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劳动者需要的生活资料越是少,就有越多的劳动时间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如果自然条件越好,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从而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就越多。

第15—18段分析了自然条件对剩余价值生产只提供可能性,不提供现实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自然条件的好坏对生产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有影响。但绝不能得出哪里的自然条件越好,就越容易产生资本主义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好的自然条件,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强制下才能利用,因而良好的自然条件,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始终只提供可能性,而不提供现实性。

第19段小结。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同社会历史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以自然为条件的劳动生产力,也表现为合并劳动的资本的生产力,就是说,生产力成为剥削工人的手段,工人只有靠剩余劳动才能买到为维持自己生存而劳动的许可,由此就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提供剩余产品是人类劳动的一种天生的性质。

四、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起源和性质的错误观点(第20—39段)

第20段,揭示了李嘉图及其学派在剩余价值起源问题上的错误。李嘉图从来没有考虑到剩余价值的起源。他把剩余价值看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东西,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作社会生产的自然形式。他在谈到劳动生产率的时候,不是在其中寻找剩余价值存在的原因,而只是寻找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原因。相反,他的学派却公开认为,劳动生产力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不过,他们对此也只是回避,而没有解决。因为他们本能地知道,如果深入研究剩余价值起源的问题就会戳穿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从而引起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和革命。

第21—28段,批判穆勒认为即使没有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也存在的错误观点。李嘉图以后半个世纪,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约翰・穆勒还在重谈劳动生产力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原因的陈词滥调,并说:“如果没有职业的区分,那就既没有买,也没有卖,但是利润依然存在”。就是说,没有劳动力商品买卖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剩余价值也是存在的。可见,他对剩余价值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发生的事实,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有意掩盖事实真相。

第29—31段,批判穆勒把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我们知道,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资本的比率。因此,在剩余价值已定的情况下,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穆勒把两者混为一谈的目的,就是掩盖剩余价值的起源和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32—39段,批判穆勒认为劳动者也是资本家的错误观点。穆勒认为,资本家之所以获得利润,是由于资本家预付了包括工人报酬在内的全部资本。以此类推,由于工人在一段时间内把自己的劳动也无偿地预付给了资本家,所以工人也就成了资本家。即使在资本主义不存在的地方,由于自耕农也支付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取得了利润,自己剥削自己。马克思对他的这些谬论进行了批判。

这一章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入手,指出了一般意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不同,进而引出了资本主义两种剥削方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将两者统一起来分析比较,论述了其区别与联系。同时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与历史前提,指出生产力发展是同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错误观点。

陈月颖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主要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学说。

第九至十九段主要阐述的是剩余价值的自然基础。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率是剩余价值劳动的基础,而劳动生产率同自然条件相联系,即使自然资源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决定性意义,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马克思在文中写道:“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资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对于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而牺牲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遭到了破坏,也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比如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就是一个教训。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马克思曾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国的发展也一直在践行这个理念,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定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保护自然。

马克思将自然条件归于两大类:一是人本身,也就是人口和劳动资源,二是物质资料的自然富源。

从人口和劳动资源来看,人是生产的主力,人通过劳动才能达到物质资料的生产,人口素质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素质的人口会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我国人口众多,劳动资源比较充足。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也从计划生育到开放二胎政策,为社会的发展补充更多年轻劳动力。同时,更要重视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提高,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更好地发挥人口优势。人口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

从物质资料的自然富源来看,土地是人们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日益增多的生活资料。但是土地资源也是有限的,不能无休止的使用,要有合理的休耕期,也要注意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矿产、森林、渔业资源也是如此。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地向自然进行掠夺终会受到自然的报复,这是马克思早就告诫过人们的。

我国的物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为发展经济而牺牲有限的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是涸泽而渔,注定不能长远。因而要十分重视物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现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自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出了河长制、垃圾分类等等措施,一步步地在打造美丽中国。

第十五章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赵湘雯

《资本论》的第五篇一共有三章,分别是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和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第五篇在整个《资本论》第一卷中起到一个小结的作用,是对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两篇内容的总结。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重点考察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本质及两者的关系,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如何通过改变影响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各种因素来最大限度地压榨工人的劳动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的问题。最后在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中通过对三类计算公式的解读得出结论:资本就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态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在简单梳理第五篇的理论内容后,下面我将着重分析一下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这部分的内容。

第十五章共有32自然段,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主要是为考察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变化而做出的必要说明。第二部分(4-15自然段),主要考察在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的前提下,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变化的决定因素。第三部分(16-18自然段),主要考察在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的前提下,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规律。第四部分(19-24自然段),主要考察了在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的前提下,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变化。第五部分(25-32自然段),主要考察了在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的情况下,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变化。

第一部分,一共说明了三个问题:

1.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因素:劳动力价值是由平均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在这里,我想做一个补充。在本卷364页,考察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这部分中,提到过劳动力价值的概念,即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劳动时间。知道了生产出工人每天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也就知道了工人劳动力的价值,知道工人劳动力的价值,也就知道他的必要劳动时间的量。在当页的注释中还提到“每天平均工资的价值是由工人为了生活。劳动和延续后代所必须的东西决定的,劳动的价值总是有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决定的。”

2.为下面的考察而做出的两个假定:

(1)商品是按照它的价值出售的。

这个假定是为了规避价值规律因素,即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存在,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而上下波动。

(2)劳动力的价格有时可能比它的价值高,但从不比它的价值低。

这个假定是为了规避在商品生产中,如果劳动力价格低于它的价值将造成劳动力的过渡损耗,从而影响资本生产的正常运转。

3.影响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变化的三个变量:

(1)工作日的长度,或劳动的外延量。

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此前关于工作日的说明。在本卷268页,考察工作日的部分中指出:工作日不是一个不变量,而是一个可变量。它的一部分固然是由不断再生产工人本身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它的总长度随着剩余劳动的长度或持续时间而变化。因此工作日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定的,即可长可短的。另一方面,工作日虽然不是固定的量,而是流动的量,但是它只能在一定的界限内变动。最低界限是工人为维持自身而在一天当中必须从事必要劳动的那部分时间。最高限度是工人的身体界限和社会的道德界限。

(2)正常的劳动强度,或劳动的内涵量,即一定时间内消耗一定量的劳动。

(3)劳动生产力,即由于生产条件发展程度的不同,等量的劳动在同样时间内会提供较多或较少的产品量。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通过这三个因素变化的最主要的四种组合,来考察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变化的规律。

第二部分,一共说明了四个问题,即在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的前提下,影响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变化的三个规律以及李嘉图在阐述这三个规律时存在的缺陷。

1.规律1: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从而不论产品量和单个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

即不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从而不论产品数量和商品单价如何变化,一定量的劳动时间总是创造一定量的价值。

2.规律2: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它的提高或降低,按照相反的方向影响劳动力的价值,按照相同的方向影响剩余价值。

这里有三个因素:劳动生产力,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价值降低,剩余价值提高;劳动生产力下降,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剩余价值降低。

3.规律3: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减少或增加的结果,而绝不是这种减少或增加的原因。

这里说明了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劳动力价值的变化影响剩余价值的变化。而劳动力价值的变化是以劳动生产力的变化为前提的。

4.李嘉图在阐述这三个规律时存在的缺陷:

(1)他把这些规律所适用的各种特殊条件看走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理所当然的、普遍的和独有的条件。

这些规律是以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为前提。

(2)同其他一切经济学家一样,李嘉图把剩余价值率的各种规律同利润率的各种规律直接混为一谈。

即李嘉图没有研究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具体地研究了利润、地租等具体形式,同时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混淆了。

第三部分,一共说明了四个问题:

1.在劳动时数不变的情况下,强度较大的工作日就体现为较多的价值产品,因而,在货币的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就体现为较多的货币。

即在单位劳动时间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力的价值也不变,劳动强度的增加会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品,剩余价值的量也得以增加。

2.强度较大的工作日的价值产品随着它的强度同社会的正常强度的偏离程度而变化。即劳动力的价格和剩余价值可以同时按照相同的或不同的程度增加。

即在单位劳动时间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力的价值不变,但是由于劳动强度的变化,劳动力的价格有可能发生变化,形成与劳动力的价值的不同步。即便劳动力的价格会发生提高,也有可能低于劳动力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生劳动力的加速损耗。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单位劳动时间里,劳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劳动强度必然会带来剩余价值的增加。这一点体现出,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可以同时增加。

3.不论劳动量在外延上还是在内涵上发生变化,劳动的价值产品量总要与劳动量的变化相适应而发生变化,而不管这个价值借以体现的物品有怎样的性质。

这句话说明,在单位时间里,单位劳动产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强度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劳动产品在数量上的增加,从而实现剩余价值的增殖。这说明剩余价值的增加并不一定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同时发生。

4.平均的劳动强度在不同的国家仍然是不同的,因而会使价值规律在不同国家的工作日上的应用有所变化。

这句话说明,即便某个国家的普遍劳动强度都有所提高,以至于形成了新的社会劳动强度的标准,国与国之间也存在着劳动强度的差异。在单位工作日内,劳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强度高的国家剩余价值的量会增加。同时,这里也说明剩余价值的增加并不一定与劳动力价格的变化同时发生。

第四部分,一共说明了六个问题:

1.在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时,工作日的缩短不会使劳动力价值,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它缩小的是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

这里工作日的缩短应该在最低限度以上,即要保证工人维持自身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那部分工作时间是缩小了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因此工作日的缩短直接导致剩余价值的降低。

2.资本家只有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它的价值以下,才能避免损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假定条件下,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都不变,而工作日被强制缩短,那么资本家要维持生产,最大限度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就要压低劳动力的价格,甚至低到它的价值以下,来避免损失。但是,对于资本家来说,这是非常危险的操作,因为把劳动力的价格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意味着劳动力的价格不能满足劳动力维持自身正常生活和延续后代的需要,这样会带来劳动力的加速消耗,从长久来看,也会给资本家带来巨大损失。

3.如果工作日延长2小时,劳动力价格不变,那么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就随它的绝对量一同增加。虽然劳动力价值按其绝对量来说没有变化,但按其相对量来说却降低了。

这句话说明,在假定条件下,工作日的延长可以使剩余价值获得增加,劳动力的价值却相对地降低了。

4.在这里,劳动力价值的相对量的变化,是剩余价值的绝对量的变化的结果。

这句话说明,工作日的延长,引起了剩余价值的绝对的增加,进而引起了劳动力价值的相对量的降低。

5.随着工作日的延长,劳动力的价格尽管名义上不变,甚至有所提高,还是可能降到它的价值以下。

这句话说明,在假定条件下,工作日的延长不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必然变动,但是一定会引起剩余价值的提高。

6.与工作日的延长密不可分的劳动力的更大损耗,在一定点内,可以用增多的报酬来补偿。超过这一点,损耗便以几何级数增加,同时劳动力再生产和发挥作用的一切正常条件就遭到破坏。劳动力的价格和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就不再是可通约的量了。

这里说的“一定点内”,指的是工人的身体界限。在考察工作日时,提到过工人的身体界限是工作日延长的最高界限之一。

第五部分,一共说明了个问题:

1.在劳动生产力降低和工作日同时延长的情况下,即使剩余价值的比例量降低,它的绝对量仍可保持不变;即使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增加,它的比例量仍可保持不变;并且,工作日延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剩余价值的比例量和绝对量都可能增加。

这里可以说明,劳动生产力降低,同时工作日延长,仍然可以生产出与原来等同的剩余价值的量。

2.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一方面资本加速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救济的赤贫也加速增长。

这里是用1799-1815年期间的英国社会的资本生产来作为实例。这一时期,英国主要经历着拿破仑战争。在战争期间,资本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每个社会中人数最多的劳动阶级的更加努力,也许还在于这个阶级的更加贫困。更多的妇女和儿童为环境所迫,不得不从事劳动,原来的工人,由于同样的原因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时间去增加生产。这说明,由于妇女和儿童的加入使普遍的社会劳动生产力降低,同时由于战争的原因,虽然工资在名义上有所提高,可是仍然无法满足生活资料上涨带来的维持工人正常生存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这使得工人在生产大量劳动产品的同时却变得越来越贫困。

3.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强度的增加,从一方面来说,起着同样的作用。二者都会增加任何一段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总额。因此,二者都能缩短工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或其等价物所需要的工作日部分。工作日的绝对最低界限,总是由工作日的这个必要的但能缩减的部分形成。

这说明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都是影响工作日绝对最低界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剩余价值的量的增长空间的重要因素。

4.如果整个工作日缩小到这个必要的部分,那么剩余劳动就消失了,这在资本的制度下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形式,才允许把工作日限制在必要劳动上。

这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和占有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作日是绝对不可能缩小到与必要劳动时间等同的时间内。所以,人要想自由的发展,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这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

5.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工作日就越能缩短;而工作日越是缩短,劳动强度就越能增加。

这里可以从社会的角度看,劳动生产率可以随着劳动的节约而增长。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迫使每一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制度,又使得政府不能很好地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任由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带来的很多不良后果发生,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劳动生产率无法真正得到提高。

6.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个阶级享有自由时间,是由于群众的全部生活时间都转化为劳动时间了。

在这个结论得出以前,提到了社会劳动分配的问题,指出劳动在一切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越平均,社会工作日中用于物质生产的必要部分就越小,用于个人的自由活动,脑力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实践部分就越大。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享有的自由时间,是用劳动阶级的生活时间换来的。从而清晰地印证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

刘红梅


这一章包括一个前言和四小节,主要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前言

马克思指出要研究的三个因素,分别是工作日长度、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之前在考察绝对剩余价值时,说明了工作日长度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考察相对剩余价值时,说明了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对剩余价值量的影响,在这里,是要把这三个因素综合在一起,研究它们对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的影响。在研究这三个因素时,马克思首先撇开了劳动力的自然差别和发展费用这两个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因素,仅仅从工人通常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考察。同时假定两点:一是商品是按照价值出售的,二是劳动力的价格有可能比它的价值高,但不能比它的价值低。然后在接下来的四节内容中分析了这三个因素主要的组合。

I. 工作日的长度和劳动强度不变(已定),劳动生产力可变

马克思首先指明,在这个假定下,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三个规律决定的。

第一,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一定长度的工作日总生产相同的价值产品,只是这些价值会分配到较多或较少的商品上。

第二,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按照相反的方向变化。首先,一个工作日的价值产品是一个不变的量,是剩余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和,这两部分中,一个部分不减少,另一个部分就不能增加,也就是不可能同时提高或降低。其次,劳动生产力的变化,按照相反的方向影响劳动力的价值,按照相同的方向影响剩余价值。关于这条规律,马克思驳斥了李嘉图,李嘉图忽略了一点,就是虽然剩余价值量的变化是以劳动价值量的变化为前提,但是并不是说,这些量是按照同一比例变化的。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一定变化所引起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比例,取决于工作日中原来表现为剩余价值的那一部分,如果那部分原来较小,比例就较大,原来较大,比例就较小。

第三,剩余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始终是劳动力价值相应的减少或增加的结果,而不是这种减少或增加的原因。也就是说,是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引起了劳动力价值的变化,进而引起了剩余价值的变化,由此得出“剩余价值量的任何变化都是由劳动力价值量的相反的变化而引起的”,并且“剩余价值量变化的界线是由劳动力价值的新的界限决定的”。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下降,而工人的生活资料同时不断增加,同剩余价值比较起来,劳动力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这也加深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这一节的最后一段,指出李嘉图在论述这三条规律时的两个缺点,一是他没有看到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的变化,而把生产力的变化看作是唯一的可变因素;二是他并不研究剩余价值本身,因而也就不能说明剩余价值量变化的规律。

II. 工作日和劳动生产力不变,劳动强度可变

第一段前半部分分析的是劳动强度变化对产品价值的影响,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产品总量增加,而单个产品价值不变,价格总额增加。紧接着分析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劳动力价格的影响,劳动力价格可以提高,但也不一定超过它的价值甚至会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

第二段指出,第一节中提到的劳动生产力变化的影响,受产业部门的限制,只有在和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有关的生产部门,而劳动强度的变化引起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变化,不受产业部门的限制,对于任何部门,提高劳动强度将缩小必要劳动,从而增加剩余价值量。

第三段说明了当所有产业部门的劳动强度都同时相等地提高时,这种提高了的劳动强度就成为普通的社会正常强度,也就不会对剩余价值量的变动产生影响。

III. 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不变,工作日可变

工作日可变分两种情况:工作日缩短和工作日延长。

首先,工作日缩短的影响,会使价值产品减少,劳动力价值不变,剩余价值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作日缩短并不会使必要劳动时间下降,但是会缩小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随着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下降,它的相对量,即它同劳动力价值的不变量相比的量也就下降。”这种情况下,资本家为了避免损失,就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它的价值以下。

其次,工作日延长的影响,会使价值产品增加,劳动力价值绝对量不变,剩余价值量增加。虽然劳动力价值的绝对量没有变,但是相对量降低了,同时,劳动力价格名义上不变,甚至有所提高,但是仍有可能降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因为工作日延长,劳动力耗费增加,在一定限度内,这种耗费可以用增加的报酬来补偿,但是超过这个限度,劳动力再生产和发挥作用的一切正常条件就被破坏了,这不是增加报酬可以补偿的。

IV. 劳动的持续时间、劳动生产力和劳动强度同时变化

这三个因素同时变化有多种组合,马克思在这一节里主要谈了两种重要的情况。

第一种,劳动生产力降低,同时工作日延长。马克思举例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的三种可能性,“即使剩余价值的比例量降低,它的绝对量仍可保持不变;即使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增加,它的比例量仍可保持不变;并且,工作日延长到一定的程度时,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可能增加。”

第二种,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力提高,工作日缩短。首先,资本以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和强度来对付劳动日法律上的缩短,但缩短有一定的界限。必要劳动是工作日的绝对最低界限,如果工作日缩短到这个界限,那剩余劳动时间就消失了,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其次,从部门看,“劳动生产力越是增长,工作日就越能缩短;而工作日越是缩短,劳动强度就越能增加。”从社会看,劳动生产率还随劳动的节约而增长。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每一个企业实行节约,但是它的无政府状态的竞争机制造成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浪费,并且产生了一些就其本身来说多余的职能。最后,“工作日的缩短的绝对界限就是劳动的普遍化。”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享有自由时间,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劳动负担转嫁到劳动者身上,使得劳动者的全部生活时间转化为劳动时间,进而使工作日缩短受到限制。




第十六章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王艳


在本章中,马克思总结并分析计算剩余价值率的3个公式,明确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计算公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企图调和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一、 计算公式I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其中,前两个公式是价值的比率,第三个公式是生产这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的比率,它们表示同一个东西。这些可以互相替代的公式在概念上是严格的。

假设工作日长度为12个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6小时,并且,劳动力由必要劳动时间创造出3先令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出3先令的剩余价值。

按照这一公式计算,

剩余价值率=6小时剩余劳动/6小时必要劳动=3先令剩余价值/3先令可变资本=100%

二、计算公式II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提出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公式:

剩余劳动/工作日=剩余价值/产品价值=剩余产品/总产品

按照这一公式计算,

剩余价值率=6小时剩余劳动/12小时工作日=3先令剩余价值/6先令价值产品=50%。

马克思指出这个公式并不确切,概念之间是模糊的,剩余价值率同时交替等同于生产产品的劳动时间的比率、产品价值形式的比率、产品的比率。也就是,他们把一个工作日创造出来的价值(v+m)等同于产品价值(c+v+m),总产品及其表现出来的价值应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以及剩余价值,而每个工作日创造出来的价值仅仅包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因而,这一公式是不正确的。古典经济学家们想要借此公式来掩藏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具体表现在:

第一,公式II的两个派生的公式实际上表示工作日或其价值产品按怎样的比例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公式必然会得出一个虚假的规律,即剩余价值率永远不可能达到100%,更不可能超过100%。这是因为,一个工作日必定包括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剩余劳动只能是工作日的一部分,或者说剩余价值只能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剩余劳动始终小于工作日,分子永远小于分母,因而,剩余价值率也必然会小于100%,这也就是说,古典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规律掩盖了资本剥削工人的程度。

第二,把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表现为价值产品的两部分——这种表现方式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中产生的,其掩盖了资本关系的特殊性质,即掩盖了可变资本与活劳动力的交换,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人与产品的分离。代替的是一种协同关系的假象,仿佛工人和资本家在这种协同关系中是按照产品的不同的形成要素的比例来分配产品的。我们假设分子是剩余价值m,分母产品价值是c+v,由于v代表着工人劳动,c代表着资本家的投入,那么对于剩余价值的产生就表现为工人和资本家共同作用实现的,那么产品的分配也同样是和平分配,双方是协同合作关系,而不是剥削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又以这样的方式来掩盖剥削。

第三,公式II总是能再转化成公式I。例如,如果我们知道6小时剩余劳动/12小时工作日,那么,必要劳动时间=12小时工作日减掉6小时剩余劳动,并得出:6小时剩余劳动/6小时必要劳动=100/100。

三、计算公式III

剩余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无酬劳动/有酬劳动

这一公式是由第一个公式的延伸,无酬劳动是由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也就说,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时间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称为无偿劳动;而有酬劳动是指资本家支付工人工资后,由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补偿资本家的工资所创造出的等同于工资的那部分劳动产品,由于资本家支付酬劳,所以称为有酬劳动。所以说,无酬劳动/有酬劳动同样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无酬劳动的占有,也就是资本本身并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是由资本所购买的劳动力(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因此,资本不仅像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化身。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他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所以说,无酬劳动/有酬劳动的公式更加直白地阐述了资本剥削的本质。

综上所述,公式I和公式III正确揭示了资本的剥削本质,即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价值,而公式II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资本剥削的掩盖,是错误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