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26)《资本论》第七篇第二十五章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曹珊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第七篇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P876-887


曹珊 

私有制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劳动者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一种是以剥削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两种生产方式是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前者的坟基上成长起来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的西欧,生产者的劳动是为资本家积累财富,而在自由移民所开拓的处女地的自然殖民地,两种私有制的矛盾就成为殖民地的主要矛盾,这是为什么呢?马克思在《资本论》最后一章即第25章《现代殖民理论》中给出了答案,原因就在于劳动力。

殖民地的资本家以宗主国为后盾,企图用暴力清除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占有方式,认为只有通过剥夺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获得稳定的、依附于资本的雇佣工人,才能将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实现国民财富的积累。而在殖民地因为劳动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的劳动是为自己积累财富,而非资本家,资本家缺少了劳动力,所以即便是从欧洲带来大量生产资料,也不能顺利的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无论是殖民地,还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确立的宗主国,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真正的源泉都是雇佣工人,“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其他生产资料实质是剥削和统治工人的手段的。

旧欧洲,资本家通过剥夺人民群众的土地使劳动者丧失其劳动条件。在殖民地,资本主义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遭到限制的直接原因是土地极其低廉的价格,“大量土地仍然是人民的财产,因此每个移民都能够把一部分土地转化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和个人的生产资料,而又不妨碍后来的移民这样做。”使劳动者在土地上为自己积累成为可能,劳动者没有与土地相分离,所以殖民地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自由民”。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生产了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稳固的地方,随着资本积累还可以生产出相对过剩人口,进而使劳动力价格走低,劳动的供求数量达到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平衡,工人为了生存对资本的依附关系就会更牢靠,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本。但是在殖民地情况却相反,由于高额的工资,使雇佣工人不断地转化为独立生产者,资本主义劳动的供求规律被打破了,在殖民地形成了反资本主义的“顽瘴痼疾”。

为了克服这种反资本主义的“顽瘴痼疾”,政府人为地调高了土地的价格、从欧洲把穷人输入到殖民地充实雇佣劳动市场,通过这两种手段的运用来补充劳动的供给,进而使“自然殖民地”完美转化为“系统殖民地”。

政治经济学家为殖民地定制的“原始积累”法,实质就是工人先必须为资本家老爷创造“资本”,以及使资本家老爷能够剥削更多的工人,然后又必须使政府能够用工人所提供的费用为他原来的资本家老爷从海外把他的“替身”送到劳动市场上来。

在殖民地条件下,马克思进一步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是以劳动者的被剥夺为前提的。”雇佣工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资本的源泉。同时揭示了政治经济学家作为“资本家老爷”的阶级性和政治经济学的虚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