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143)《资本论》第二卷 第十五章(3-5节)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陈月颖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第十五章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第305—325页)

经典名言:

1、按照流动资本每个周转期间的单个劳动期间的不同长短,固定资本把它的原价值的一个或大或小的部分转移到这个劳动期间的产品中去,按照每一个周转期间内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就或快或慢地以货币形式流回。(P309)

2、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观察游离资本,即实际上暂歇的资本,就会看到,这个资本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不断具有货币资本的形式。(P312)

研读笔记:陈月颖


第十五章主要考察了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预付资本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周转时间长,因而不会对预付资本量有影响,而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调整,因而本章主要考察了流动资本的周转对于周转时间的影响。第十五章共分为五小节,这次与大家分享的是后三个小节的内容。在本章开头,马克思指出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与流通时间构成,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构成比例影响着周转时间,从而影响预付资本量的大小。接着马克思分析了劳动期间等于、大于、小于流通期间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并分析了价格变动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III.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

在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时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马克思列举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流通期间是劳动期间的倍数。

假定一个9周的周转期间,劳动期间为3周,预付资本300镑,流通期间为6周,预付资本600镑。将600镑再分为两个300镑,就有三个300镑,三者在生产与流通中相互交替但不交叉,这样就不会有资本游离。

第二种,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倍数。

假定劳动期间为4周,预付资本400镑,为资本I;流通期间为5周,预付资本500镑。再将500镑分为资本II=400镑和资本III=100镑。这种情况下,资本III不能满足一次生产,所以会处于游离状态。而在第三次劳动期间的第一周,资本III进入劳动过程,与流回的资本I产生交汇,这时资本I就会有100镑处于游离状态,以此类推可以发现,“只要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劳动期间结束时就总会有资本游离出来;并且这个游离资本正好和那个把流通期间超过劳动期间(或其倍数)的那段期间填补起来的资本部分相等”。

马克思补充道,这里所研究的一切情况,都假定了劳动期间与流通期间全年不变。这个假定不是无条件可以适用的,但对于研究流通时间对周转和预付资本量的影响是必要的。而且,马克思也指出,之所以在这里只研究流动资本的周转,是因为固定资本周转与本章考察的问题无关。只要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的周转周期长,预付在固定资本上的生产资本不会在同一时间再重新预付,所以不必考察。与固定资本周转不同,流动资本的周转性质是由其本身决定的,一个劳动期间使用的流动资本,在完成它的周转之前,不能用于新的劳动期间,为了连续不断的生产还要重新预付资本。因而,流动资本的劳动期间、流通期间,对预付资本的分配、新的资本的追加,都有重要影响。

IV. 结论

这一节是对前面分析的总结,得出了四个结论:

第一,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预付资本在周转过程中要分为不同的部分。预付资本在劳动期间与流通期间上的分配相等,或者分配在流通期间的资本量是劳动期间的倍数时,资本运动会交替进行,不会产生资本游离。

第二,预付资本的分配在流通期间的量大于劳动期间并且不是劳动期间的倍数,或者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时,各部分的资本运动互相交错,并且会产生资本游离。游离的资本量,与互相填补的资本量相等。

第三,对于社会总资本来说,也存在着资本游离。而且,一年周转多次的社会流动资本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年周转周期中,周期地处于游离资本的形式。游离资本的量也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大。

第四,总资本在周转过程中要分为两部分,用于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这是资本周转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这样,生产过程将会发生中断,固定资本也会出现大量损耗,这是与现代大工业的经营根本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将总资本进行分配,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同时,“以货币资本形式游离出来的资本,至少要等于投在工资上的可变资本部分,它的最高限度可以包括全部游离资本。事实上,它是不断地在这个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之间来回变动。”而且,只要信用制度发展起来,这些游离资本必然会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信用制度的基础之一。

这一小节的末尾,是恩格斯所做的一个补充,他认为,这一章节的要点在于论证两方面:“一方面,产业资本的一个可观的部分必须不断处于货币形式;另一方面,一个更加可观的部分必须暂时取得货币形式。”

V. 价格变动的影响

本节在假定周转期间的长短不变,生产规模不变,而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前提下,考察价格变动对于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假定原料和辅助材料的价格,和工资一样,下跌一半,这样,预付资本就由原来的900镑变成450镑,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一)在生产规模与周转期间不变的情况下,年产量不变,但价值会减少一半;(二)企业投入市场的货币也会减少到一半;(三)将会有450镑资本游离出来,在货币市场上发挥作用;(四)或者用全部的900镑经营一个扩大一倍的生产过程。

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上涨了一倍,那么周转期间所需资本就由原来的的900镑增加到1350镑,企业就需要追加450镑的资本。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有产品价格发生涨落。当产品价格下跌时,600镑的预付资本就得不到全部回流,这时如果想使生产按相同规模进行,则需要追加更多的资本。相反,如果产品价格上涨,回流的资本将会多于预付的资本,这时就会产生游离资本。

接下来,马克思从周转期间、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三方面的变动,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做了考察。

第一种情况:生产规模不变,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不变,流通期间从而周转期间发生变动。

假定流通时间缩短,全部预付资本就会减少,由此会产生游离资本。游离出来的资本形成一个新的、寻找投资场所的货币资本,成为货币市场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假定流通时间延长,为保持连续生产顺利进行,就需要追加预付资本。追加的资本无论是资本家自有的还是借贷的,都会间接、直接地对市场产生影响。

第二种情况:生产材料的价格发生变动,其他一切条件不变。

当生产材料价格下降时,就会游离出一部分货币资本,这些资本会寻找新的投资场所。当价格下降是由于生产力提高所造成时,这个货币资本就会成为货币市场的一个绝对的追加,成为在货币资本形式上可供支配的资本的一个绝对的追加,因为它不再是已经使用的资本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

第三种情况:产品本身的市场价格发生价格变动。

当产品价格下跌时,资本家会损失一部分资本,需要追加新的资本进行补偿。当产品价格只是偶然波动下降时,买者会从中获利。当产品价值变动引起价格变动,而且这个产品又作为生产要素再进入另一个生产领域时,会有资本游离出来,这时买者会间接得利。卖者的损失也会由买者得利而提供出来,这样一来,发生的只是资本转移。

当产品价格上涨时,资本家就会回流更多的资本,产生出游离资本。资本家可以用这部分资本追加生产,从而获利。如果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而这个产品又是另一些生产部门的生产要素,那资本家由于价格上涨获得的游离资本,就会由另一方游离出来的资本来提供了。

总之,资本量的大小决定了剩余价值的大小,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就要考察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编辑:葛倩倩  审核:刘宁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