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201)《反杜林论》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刘修发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反杜林论》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165-192)












研读笔记:刘修发



















《<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编——暴力论》


一、引言:

暴力论是杜林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二编政治经济学的第二章、第三(续)、和第四章(续完)集中揭露和批判了杜林的错误暴力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暴力论,有力地捍卫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编的第二章集中批判了杜林颠倒经济与政治关系,以及暴力产生私有制的谬论,阐明经济决定政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编的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暴力的主要工具——军队对经济的依赖关系,进一步阐明经济决定政治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进一步批判杜林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颠倒。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编的第四章批判了杜林关于人对自然界的统治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前提的谬论,阐明了阶级、统治关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外恩格斯还批判了杜林关于暴力是绝对坏事的谬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待暴力的基本观点。

二、基本内容

(一)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1、杜林的观点

(1)政治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经济是“第二等的事实”。P165(2)政治是目的,经济是实现政治的手段,历史发展“本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是从间接的经济力量中去寻找”。P181(3)污蔑诋毁马克思关于经济决定政治的观点,吹嘘为“独特”。“只要人们把政治组合不是看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出发点,而仅仅把它当做达到糊口目的的手段,那么不管这些人看来是多么激进社会主义的和革命的,他们总是包藏着一部分隐蔽的反动性”。P165-1662、恩格斯的批判

(1)杜林的暴力论并非“十分独特”,不过是唯心史观的传统观念。“把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看做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的这种观念,像历史编篡学本身一样已经很古老了。并且主要是由于这种观念的存在,保留下来的关于各国人民的发展的材料竟如此之少,而这种发展正是在这个喧嚣的舞台背后悄悄地进行的,并且起着真正的推动作用。这种观念曾支配已往的整个历史观,只是法国复辟时代的资产阶级历史编寨学家才使之发生动摇”p166

(2)暴力仅仅是手段,经济利益才是目的。(论据:鲁冰逊奴役星期五)

“鲁滨逊为什么要奴役星期五呢?单是为了取乐吗?完全不是。相反,我们看到,星期五是“被迫作为奴隶或单纯的工具去从事经济的劳务,而且也只是作为工具被养活着”。鲁滨逊奴役星期五,只不过是要星期五为鲁滨逊的利益来劳动。但是鲁滨逊怎样能够从星期五的劳动中获得好处呢?这只是因为星期五以他的劳动所生产的生活资料,多于鲁滨逊为维持他的劳动能力而不得不给予他的东西。”杜林“特意编造的天真的例子证明: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经济利益才是目的。目的比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要具有大得多的‘基础性’,同样,在历史上,关系的经济方面也比政治方面具有大得多的基础性。“目前为止的一切统治和奴役的事例上也都是如此。”“进行统治的资产阶级和被统治的无产阶级的目前的政治组合是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进行统治的资产者的‘糊口目的’,即为了榨取利润和积累资本而存在。”p167(3)经济不仅是暴力的目的,还是条件和基础。奴隶制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P168(二)关于暴力与私有制关系问题1、杜林的观点
暴力产生私有制,现代资本主义所有制是“基于暴力的所有制”,是使用暴力的结果,以原始奴役为基础。P1682、恩格斯的批判(1)暴力不能产生私有制,一定私有制的存在是暴力掠夺的前提条件。杜林“把全部关系弄颠倒了。”“虽然财产可以由掠夺而得,就是说可以建立在暴力基础上,但是决不是必须如此。它可以通过劳动、偷窃、经商、欺骗等办法取得。无论如何,财产必须先由劳动生产出来,然后才能被掠夺。”p169(2)私有财产不是暴力使用的结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决不是掠夺和暴力的结果。”“私有财产的形成,到处都是由于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发生变化,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和促进交换——因而都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在掠夺者能够占有他人的财物以前,私有财产的制度必须是已经存在了。”P169-170(3)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产生、发展和灭亡,只能用经济的原因去说明,不能能用“基于暴力的所有制”去说明。“甚至‘强迫人们从事奴隶的劳役’的最现代的形式,即雇佣劳动,我们也不能用暴力或基于暴力的所有制去说明。”p170。“全部过程都由纯经济的原因来说明,而根本不需要用掠夺、暴力、国家或任何政治干预来说明。‘基于暴力的所有制’在这里,原来也不过是用来掩饰对真实的事物进程毫不了解的一句大话。历史地说,这个进程是资产阶级的发展史。如果‘政治状态是经济状况的决定性的原因’那么,现代资产阶级就不应当是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而应当是封建制度自愿生产的宠儿。任何人都知道,实际情形正好相反。”p171资产阶级对封建阶级斗争的胜利,“只是通过‘经济状况’的改变,而政治状态的改变则是或早或迟,或自愿或经过斗争随之发生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是城市反对乡村、工业反对地产、货币经济反对自然经济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资产者的决定性的武器是他们的经济上的权力手段。”p171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整个斗争过程中,“就政治状态来说,贵族拥有一切,资产者一无所有,可是就社会状况来说,那时资产者是国家里最重要的阶级,而贵族已经丧失了他们的全部社会职能,”p172而现在,“致资产阶级已经接近贵族在1789年所处的地位了:它不仅日益成为社会的多余,而且日益成为社会的障碍,它日益脱离生产活动,日益像旧时的贵族那样成为一个只收取固定收入的阶级,它不是用任何暴力的戏法,而是以纯经济的方法,实现了它自己的地位的变革,并造成了新的阶级,即无产阶级。”p172

(三)关于军队与经济的关系问题

1、杜林的观点

(1)政治暴力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

(2)暴力是“本原的东西”。

2、恩格斯的批判

(1)“暴力不是单纯的意志行为”,而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状况’以可供暴力支配的物质手段为基础的。p173-174

(2)暴力的主要工具——陆军和海军以来于经济。①陆军和海军是以经济力量为基础的。“目前,暴力是陆军和海军,而我们大家遗憾地知道,这两者需要‘巨额的金钱’。但是暴力不能铸造金钱,它最多只能夺取已经铸造出来的金钱,”“归根到底,金钱必须通过经济的生产才能取得;就是说,暴力还是由经济状况来决定的,经济状况给暴力提供配备和保持暴力工具的手段。”p174②从陆军发展史说明,武器、作战方法的改变以及战争的胜负归根究底取决于经济的条件,特别是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个因素。步兵史上的两个教训:其一、“军国主义统治着并且吞噬着欧洲。但是这种军国主义本身也包含着自身毁灭的萌芽。各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它们一方面不得不每年在陆军、海军、火炮等方面花费更多的金钱,从而越来越加速财政的崩溃”p178其二、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取决于人和武器这两种材料,也就是取决于居民的质和量以及技术。结论:“总之,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经济条件和经济上的权力手段帮助‘暴力’取得胜利,没有它们,暴力就不成其为暴力。谁要是想依据杜林的原则从相反的观点来改革军事,那么他除了挨揍是不会有别的结果的。”p179③从海军发展史说明,海军的发展也是受经济情况支配并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样板,是浮在水上的工厂一一的确,主要是浪费大量金钱的工厂。”“不仅海上的暴力工具即军舰的建造,而且它的操作本身都成为现代大工业的一个部门。”p180④结论:“决不能说‘本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是从间接的经济力量中去寻找’。恰恰相反。暴力本身的‘本原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经济力量,是支配大工业这一权力手段。”p181需要理解的是,恩格斯在强调人和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并没有否认人的精神因素的重要作用。本章所以没有着重强调人的精神因素作用,着重强调人和武器受经济条件制约,具有很强的针对批判性,即为了批判杜林颠倒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谬论。他在其他著作中讲到了人的精神因素的作用。“赢得战斗胜利的是人而不是枪”(《步枪史—六》)“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段来使用它们”《德国战争短评》。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65页)。“战争的胜负,主要地决定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这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不仅仅如此,还决定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然而军事家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武器是战争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82页。)等命题,在内容实质上一点没有两样。

(四)关于人对自然界的统治和人对人的统治的关系问题

1、杜林的观点

(1)人对人的统治是人对自然界的统治的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是:事实上,对自然界的统治,无论如何<!>,只是通过对人的统治才实现的<实现统治! >。”p181“不言而喻,分配财富的一切其他形式,也应该按类似的方式历史地加以说明,人对人的间接依附关系,现在构成经济上最发达的制度的基本特征,这种关系是不能由它本身去理解和说明的,而只有把它看做己往的直接奴役和剥夺的稍有变化的遗物才能理解和说明。”p182

(2)暴力是绝对坏事。

2、恩格斯的批判

(1)批判杜林关于人对自然界的统治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前提的错误观点。①杜林玩弄手法,把“自然界”转换为“大面积的地产”又立即转换为大地主的财产。②“对自然界的统治”和“地产的经营”决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我们只限于谈大面积的地产的经营来说,事实上也不都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前提的,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要有大土地占有者和被奴役者的。(大量历史事实加以说明)③结论:“杜林先生断言,大面积的地产的经营需要有地主和被奴役者,这种说法纯粹是他的"自由创造物和想象物”。P183“是以对历史的真正空前的无知‘为前提’的。”p185

(2)阶级剥削和统治关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被统治者和被剥削者在任何时代都比统治者和剥削者多得多,所以真正的力量总是在前者的手里,仅仅这一简单的事实就足以说明整个暴力论的荒谬性。因此,问题仍然是要去说明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p186①阶级和统治关系形成的两种途径:第一,通过原始社会中社会职能的独立化而形成的。P186-187第二,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3)指出奴隶制的作用,用以批判杜林将奴隶制看成绝对坏事的唯心主义观点。杜林“讲一些泛泛的空话来痛骂奴隶制和其他类似的现象,对这些可耻的现象发泄高尚的义愤,这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p188“但是,这种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它为什么存在,它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任何的说明。如果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下这些问题我们就不得不说——尽管听起来是多么矛盾和离奇——在当时的情况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p188“当人的劳动的生产率还非常低,除了必要生活资料只能提供很少的剩余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往的扩大、国家和法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这种分工的最简单的完全自发的形式,正是奴隶制。在古代世界、特别是希腊世界的历史前提之下,进步到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这只能通过奴隶制的形式来完成。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p189

(4)阶级产生和消灭的物质根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的到现在为止的一切历史对立,都可以从人的劳动的这种相对不发展的生产率中得到说明。只要实际从事劳动的居民必须占用很多时间来从事自己的必要劳动,因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一一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总是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从来不会错过机会来把越来越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只有通过大工业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才有可能把劳动无例外地分配给一切社会成员,从而把每个人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使一切人都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参加社会的公共事务一-理论的和实际的公共事务。因此,只是在现在,任何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才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也只是在现在,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无论拥有多少‘直接的暴力’,都将被无情地消灭。”p188-189

(五)关于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1、杜林的观点

暴力是绝对坏事

2、恩格斯的批判

(1)关于和经济发展相比,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明确指出两点:“第一,一切政治权力起先都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随着社会成员由于原始公社的瓦解而变为私人生产者,因而和社会公共职能的执行者更加疏远,这种权力不断得到加强。第二,政治权力在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可以朝两个方向起作用。或者它按照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的精神和方向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之间没有任何冲突,经济发展加快速度。或者它违反经济发展而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除去少数例外,它照例总是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陷于崩溃。”p190这就告诉我们要区分两种暴力:一种是合乎规律的经济发展方向起作用的政治权力是革命的暴力;另一种是违反经济发展方向起作用的政治权力是反革命的暴力。

(2)暴力在历史中的积极作用。“在杜林先生看来,暴力是绝对的坏事,第一次暴力行为是原罪,他的全部叙述只是哀诉这一暴力行为怎样作为原罪琦污了到现在为止的全部历史,一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怎样被这种恶魔力量即暴力可耻地歪曲了。但是,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关于这些,杜林先生一个字也没有提到。”p191-192这就说明,从旧社会过渡到新社会必须使用暴力。历史上每一次革命的胜利不仅解放了生产力,引起社会经济上的繁荣,同时也给使用暴力的人民群众引起道德上、精神上的巨大高涨。马克思主义者应坚决支持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并且应坚信通过坚持不懈的斗争,貌似强大的反革命暴力必将彻底失败,革命的暴力必将取得胜利。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进一步阐述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关系时也明确提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颂扬同马克思的屡次声明完全符合(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的结尾部分,曾自豪地公开声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约在30年以后,马克思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领的时候,曾无情地抨击了这个纲领的机会主义),这种颂扬决不是“过头话”,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伎俩。必须系统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流派和考茨基主义流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背叛,最突出地表现在这两个流派都把这方面的宣传和鼓动忘记了。”(《列宁选集》(第3卷)第127-128页。)
















主编|刘宁宁        副主编|陈月颖
责任编辑|高晓娟       本期校对|张力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