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206)《自然辩证法》(节选):【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各门科学的联系】【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

中社学人 2022-09-0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马列微讲堂 Author 高晓娟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自然辩证法》(节选):【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各门科学的联系】【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第503-549页)

经典名言:

1.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2.宇宙中的每一个吸引运动,都必定由一个相等的排斥运动来补充,反过来也是这样。

3.物质的离散有一个界限,达到这个界限,吸引就转变成排斥;反之,被排斥的物质的凝缩也有一个界限,达到这个界限,排斥就转变成吸引。

4.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本质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本质条件。

5.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还是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












研读笔记:高晓娟

















 

自然辩证法

【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各门科学的联系

 

一、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和种类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认识,物体的属性只有在运动中才显示出来;关于不运动的物体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因此,运动着的物体的性质是从运动的形式得出来的。

二、物质的运动形式  

物质的运动形式可以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

三、科学分类应依据运动形式固有次序和排列

恩格斯指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其内在序列所进行的分类、排序,科学分类的重要性也正在于此。”

四、各门科学的联系

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即不同的学科,虽然存在内在联系,更存在本质区别,既有量变,更有质变。人们不能忽视不同运动的本质区别,不能只重视量变而忽视质变,更不能仅仅用量变解释质变。恩格斯指出:“当我把物理学称作分子的力学,把化学称作原子的物理学,并进而把生物学称作蛋白质的化学的时候,我是想借此表示这些科学中的一门向另一门的过渡,从而既表示出两者的联系和连续性,也表示出它们的差异和非连续性。更进一步把化学同样称作力学的一种,这在我看来是不能容许的。”


【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运动的基本形式

 一、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恩格斯指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固有属性,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并且物质的运动贯穿于从简单的位移到人类思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因此,凡是物质就有运动,凡是运动就有物质。没有物质的运动和没有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二、物质的运动形式

物质的运动形式从简单到复杂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和生命运动。人们对这些运动的认识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先有力学,再有物理学和化学,最后才能研究生命运动。

三、各种运动形式都有位移,但位移并不是运动的本性的全部

恩格斯指出:“一切运动都是和某种位置变动相联系着的,不论这究竟是天体的、地球上物体的、分子的、原子的或以太粒子的位置移动。运动形式越高级,这种位置变动就愈微小。位置变动绝不能把有关的运动的本性包括无遗,但它也是和我们所考察的运动不能分开的。”

四、运动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表现

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就是各种物体,从星球到原子,乃至更小微粒的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物体相互联系这一事实就表明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运动。

五、运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恩格斯指出:“既然在我们面前的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那末由此而来的便是运动也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只要一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那就不能拒绝得出这个结论来。”

六、运动表现为吸引和排斥的辩证统一

恩格斯指出:“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交替之中。”吸引和排斥的相互平衡是否会导致一切运动的停止呢?即是否会出现吸引和排斥最终会相互抵消,或者全部排斥最终占有物质的一部分,而全部吸引则占有另一部分呢?恩格斯认为,“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两种可能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七、各种运动形式尽管表现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

恩格斯在阐明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吸引和排斥及其相互作用后,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吸引和排斥及其相互作用在天体和地上物体的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和化学运动中的具体表现。

  八、批判赫尔姆霍茨关于“力”的观点,说明“能”和运动的基本形式吸引和排斥之间的联系。

赫尔姆霍茨认为,吸引是运动的主要方面,而“力”表示吸引,来自重力,即万有引力。恩格斯则论证了在地球和太阳系的情况下,“能”代表排斥运动,而排斥才是运动的主要方面。从能量守恒的观点,宇宙中的吸引和排斥应该彼此相等。但对地球和太阳系而言,由于大量的热能已经散发到宇宙空间,所以地球上的吸引远远超过排斥,而要使物体运动,就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就必须给它能量,即给它排斥作用。这样,物体所受到的吸引和排斥才能平衡,物体才能运动。

札记和片段

一、通常都把重量看做物质性的最一般的规定

吸引是物质的必然属性,而排斥却不是。但是吸引和排斥像正和负一样是不可分的,因此,根据辩证法本身就可以预言:正确的物质理论必定认为排斥具有和吸引同样重要的地位;只以吸引为基础的物质理论是错误的,不充分的,片面的。

二、吸引和重力

整个重力论是建立在吸引是物质的本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的。这当然是不对的,恩格斯指出,凡是有吸引的地方,它都必定被排斥所补充。物质的本质是吸引和排斥。

三、可分性

每一物体在一定的界限内,都是可分的。例如在化学中,可分性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超出这个界限,物体便不能再起化学作用——原子。几个原子总是结合在一起——分子。

四、机械运动

在自然科学家那里,运动总是不言而喻地被看成等于机械运动,位置移动。这种看法是从化学产生前的 18 世纪遗留下 来的,它大大妨碍了对各种过程的清楚的认识。运动应用于物质,就 是一般的变化。

五、运动和平衡

平衡和运动是分不开的。在天体的运动中,存在着平衡中的运动和运动中的平衡(相对的)。但是,任何特殊的相对的 运动,即这里的一个运动着的天体上的单个物体的所有单个运动,都趋向于实现相对静止即平衡。

六、能量守恒

运动的量的不变性已经由筒卡儿指出了,并且使用的是和现在(克劳修斯,罗伯特·迈尔,麦克斯韦?)差不多相同的说法。而运动形式的转化却从1842年起才被发现,而且新的东西正是 这一点,而不是有关量的不变性的定律。

七、

任何运动如果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那么,只要这一运动是自己转移的,是主动的,那么就可以把它看做是被转移的、被动的运动的原因。于是,这个原因,这一主动的运动,就表现为力,而被动的运动就是力的表现。

数学

关于现实世界中数学上的无限之原型

一、恩格斯阐述了思维与存在、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恩格斯在这里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观点:第一,思维与存在、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具有一致性;第二,这种一致性是我们理论思维存在的无条件的前提,否则,思维不能反映存在,主观辩证法就不能反映客观辩证法,理论思维是不可能的。

二、恩格斯分析了18世纪唯物主义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在对待思维与存在关系方面的缺陷

18世纪唯物主义本质上是形而上学的,其局限性在于,认为一切思维和知识的内容都来源于感性经验,看不到理论思维与感性经验的区别,看不到理论思维能动的作用,陷入了狭隘的经验论;黑格尔唯心主义虽然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思维过程同自然和历史过程的相似性,但却是“头足倒置”的,即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反映。

三、恩格斯强调了辩证法规律对自然界、人类历史和思维的普遍性和一致性

“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最普遍的规律和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运动,都一定是一样好地适用的。”

四、恩格斯分析了数学中的无限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问题

恩格斯运用思维与存在、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深入分析了数学中的无限概念在现实世界中的原型问题。恩格斯认为,虽然无限小是人类精神的创造,但不意味着客观世界没有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东西。

物理学

19世纪中叶,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和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等科学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出宇宙学推论,即能量转化有方向性,功可以全部变为热,而热不能全部变为功,提出宇宙中的动能最终都要转化为热,而热则要均匀地散布到宇宙空间去。这样,宇宙最终因失去动能而变成死寂状态的宇宙。

恩格斯在这里对“宇宙热寂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宇宙热寂说”违反能量转化的原理,违反能量在量上守恒的原理。同时,恩格斯认为,“宇宙热寂说”提出的问题需要未来的科学给予回答。“宇宙热寂说”虽然是错误的,但是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即散发到宇宙空间的热如何在重新聚集起来。恩格斯指出:“只有证明了辐射到宇宙空间的热怎样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东西,才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恩格斯既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又坚信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生物学

恩格斯阐述生物进化过程,高度评价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指出达尔文过分夸大了种内斗争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对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恩格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但是他认为,达尔文由于受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过分夸大了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对进化的作用,而低估了适应和遗传对进化的作用。

恩格斯指出,存在两种选择,一是由于繁殖过剩的压力而发生的选择,二是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发生的选择。达尔文片面地夸大了前者的作用,而对后者估计不足。恩格斯认为,有机界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斗争的一面。恩格斯还指出,不管是把经济学的竞争学说以及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直接搬到自然界,还是把自然界的生存斗争直接用来说明社会,都是错误的。更不能用生存斗争来为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来作辩护。

















主编|刘宁宁        副主编|陈月颖
责任编辑|高晓娟      本期校对|张力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