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二批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新华社 中社学人 2022-09-09



第二批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经党中央批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和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这7家研究中心,必将进一步壮大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力量,更好地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据悉,此前成立了11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


相关阅读
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世人视野。这一思想,在十九大上被写入党章,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被写入宪法。深入研究阐释好这一思想,既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又是一项重大理论工程。
2017年12月14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经党中央批准,近日,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在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成立。”
从成立至今,这10家研究中心(院)都有哪些进展?自身建设情况怎样?未来如何发展?2018年4月11日上午,中央党校报刊社举办座谈会,邀请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许宝健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副总编辑辛鸣主持座谈会。中央党校报刊社向本报提供了这次座谈会的相关资料。

一、十家机构相继成立
党中央批准的10家研究中心(院)隶属于部委、研究机构、省市、高校等,类型多样,地域辐射广,且都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和很强的研究队伍。不同单位下属的研究中心(院)在机构设置、领导组成和研究定位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色。
2017年10月25日,十九大闭幕后次日,全国首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当年12月,该中心更名为“研究院”,今年1月13日揭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刘伟担任研究院理事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担任院长。
同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研究院分别成立。清华大学方面,研究院管委会主任由校党委书记陈旭兼任,校党委副书记邓卫担任副主任,研究院院长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北京大学方面,党委书记郝平、校长林建华担任研究院首任理事长,党委常务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君担任研究院首任院长。
中央党校的研究中心,1月15日成立。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任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1月19日、广东1月29日、上海3月2日,由地方机构设立的三家研究中心相继成立。
三家单位因地制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当地实践相结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提出,坚持深入总结这一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坚持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立足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上海改革发展的最新实践、最新成果。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是在现有的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按计划,研究中心则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学术支撑。
其他3个机构,也相继成立。

二、研究定位各有特色
如何发挥各自优势,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下社会的研究者、解释者和传播者,是这10家研究中心(院)成立后,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在4月11日的座谈会上,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
作为研究中心(院),第一要义即在“研究”二字。明确研究目标,划定研究方向,用好研究人才,是其首要任务。
一、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要努力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宣传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二、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则为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时代背景、实践要求、理论特色和重大意义,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重要平台。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提到,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就要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开展理论外交和学术外宣。
四、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为,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现有研究人员素质能力,是加强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基本途径。
五、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表示,将致力于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究中心、宣传阐释中心、传播交流中心。
六、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将从宣传内容的科学化、宣传形式的多样化、宣传手段的现代化、宣传对象的大众化和宣传视野的国际化五个方面着力增强宣传展示的有效性。
七、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要牢固树立有效供给意识,把握好理论生产的学术逻辑与公共逻辑的关系,强化协同、锻造品牌。
八、北京大学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该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认为,首先要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扎实的研究。
九、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的刘立教授认为,这10家中央批准建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应该承担起这一伟大思想及研究的国际化的任务,让世界知晓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十、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表示,研究院在未来几年要成为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决策咨询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学科建设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是今后该研究院的三大具体研究方向。

三、在传播方式上下功夫
伟大也要有人懂。如何在理论和大众之间架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北京、上海、广东、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不少单位已交出了自己的施工图。
一些研究中心(院)已经在实践摸索中取得初步成效。
中央党校在习近平总书记成长经历和思想研究方面走在前列,产生了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2015年上半年,该校组织的《学习习近平十八大前后重要论述》系列文章在《光明日报》连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目前已发行600多万册,《习近平在正定》正在《学习时报》连载,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在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方面,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集聚网络、广播等多种力量,联手打造“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讲”品牌节目,19天期间累计听众超过2000万人次,一度形成网络“追剧”的效果。
清华大学借助慕课,让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去”。据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刘立教授介绍,清华大学上线了本校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教授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务中副教授主讲的《党的十九大精神概论》课程。
截至4月4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选课人次达1.4万,《党的十九大精神概论》选课人次达1.3万,学习者分布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学校正组织对两门新慕课进行英文翻译,计划登录edx、法国国家慕课平台FUN等慕课平台,向全世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把中央主要媒体作为自己理论成果的主阵地。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张际介绍,今后,研究中心将着力抓好市属理论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前线》等市属理论刊物的水平,系统谋划、集中阐释、持续发力,推出一批阐释文章,形成理论传播强势。

四、高校成研究重镇
除了10家中央批准的研究中心(院)外,当前,各地区踊跃投入到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中,形成了理论研究的浩荡大军。
高校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主阵地。
3月20日,“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在南开大学挂牌成立。早在去年年底,天津市就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案编写工作。天津市日前在全国推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学指导方案(试行)》,已于新学期正式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授课。
同样积极行动的还有上海。2017年11月6曰,“上海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研究中心”定位于全市教育系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市级统筹平台和智库机构,习近平教育思想成为研究重点。
青年成为高校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力军。
2017年11月6日,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由硕士生成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
在边疆民族地区,党的科学理论和十九大精神也在落地生根。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族团结进步两个硕士专业(方向),并将在2018年实现招生。
不少省份和地方的社科院也结合地方实际,推动本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
山东、贵州、海南等省份已经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海南省将该学习研究中心定位为“开放型、网络型、国际化”的专门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学术研究和组织机构,是海南省一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协同创新中心。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也相继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均指出研究中心要整合省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力量,并结合省内实际,加大理论阐释,推出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



原文链接


新华网 第二批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6/26/c_1127600649.htm


中国政府网 第二批7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http://www.gov.cn/xinwen/2021-06/26/content_5621006.htm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央批准的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相继成立

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0418/c40531-29932832.html


360百科 词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https://baike.so.com/doc/26981636-28354240.html


央广网 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

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214/t20171214_524062394.shtml




信息来源:新华社、中国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