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有武、陈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现实价值与传承发展

​张有武、陈智 中社学人 2023-08-28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现实价值与传承发展


摘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践行初心使命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丰厚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业绩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涵丰富、特质鲜明,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继续增进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好其传承和发展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要科学把握其基本内涵,明晰其鲜明特质,更要关注其生成逻辑,深刻挖掘其现实价值,科学构建其传承和发展机制。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价值;传承;机制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仁人志士矢志不渝地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华儿女的自由全面发展、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产生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生成逻辑

 

1.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科学指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这已经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证明,而且这一科学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补足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促使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始终能够做到强敌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斗争,顽强拼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力于救民兴国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道德楷模,形成了井冈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众多精神,汇聚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实践来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乃认识的来源,亦即认识的动力和目的,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如果没有井冈山时期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探索与实践,就不会产生井冈山精神,也就难以形成改变中国革命形势的正确道路。如果没有毛泽东关于抗美援朝的英明决断,没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英勇战斗实践以及和朝鲜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就不会产生抗美援朝精神,就不能快速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办好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特区实践,就不会产生特区精神,就不会产生改革开放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勤政廉政的为民实践中,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实践来源与动力。

 

3.全体人民群众的大力参与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的主体力量。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P1031)在这种科学的群众观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群众学习的群众观点,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因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干事创业,正因为党对群众的关爱,也换来了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支持。陈毅曾说淮海战役能取得胜利是源于人民的支持,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邓小平说,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右玉植树造林,家家户户都有种树任务。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群众的参与,我们党就形不成那些宝贵的精神,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丰厚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来源。如《礼记·儒行》中有“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说法;陆游在《大雪歌》中写道“报国寸心坚似铁”;李大钊在《厌世心与自觉心》中写道“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这些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爱国主义核心思想的源头活水。先秦时期《周易·系辞下》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如《宋史·王安石列传》中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唐朝刘禹锡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言,梁启超在《少年说》中写到“惟进取也,故日新”的名言。这些改革创新的思想亦即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改革创新核心思想的源头活水。

 

 

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现实价值

 

1.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兴党强党的保障。中国共产党起初五十多人从一艘“小小红船”起航,到现在九千多万党员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其成功密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有其独特的精神特质,有其独特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魂,以“忠诚为民情怀”为根,以“艰苦拼搏奋斗”为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从红船上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们不怕“流汗水”,不惜“洒热血”,也不怕“抛头颅”;他们有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有在和平岁月倒下的。为了革命理想,他们坚信自己倒下,还有“后来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信“人民是江山”,不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且还要给群众留下“半条被子”;为了人民的幸福,雷锋精神倡导我们“永做螺丝钉”,焦裕禄精神号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抗疫精神要求“人民至上,生命之上”,脱贫攻坚精神和已经开启了的乡村振兴事业都要求不能落下一个民族、丢下一个村落。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始终不怕困难,敢于、乐于艰苦奋斗,即使在技术设备落后、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也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南泥湾、红旗渠、塞罕坝、右玉、中国女排等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正是有了这个魂、这个根、这个本,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华民族,团结全国人民取得辉煌成绩,才能勇于自我革命、才能永葆活力,才能有“百年大党正是风华正茂”之气象,才能兴党强党。

 

2.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增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有力保障。中华民族以“团结友爱,相互交融,凝心聚力”为主基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来,更加充分地彰显了这一主基调。遇到困难、灾难之时,中国共产党总能最大范围、最深程度地调动起全国各族人民解决困难、战胜灾难;和平安宁之际,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社会改革与民族复兴大业。而且,无论在什么时期、哪个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总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心同德,团结进取,迎难而上,以强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抗洪,“举国同心”抗疫,“上下同心”脱贫,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的形成、推广、传承过程中产生了强有力的现实力量,战胜了当时的困难;同时也画牢了中华民族“最大的同心圆”,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有力的保障。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路”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有一部分精神本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但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行进,改革也步入深水区,需要涉滩、爬坡、过坎的时候增多,国际社会上中国大国地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更加凸显。有些世界性问题更加突出,树立全世界共同体意识越发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集中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大国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面对这些困难,还需我们发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不惧困难、不畏风险、科学行事等优良作风,锐意进取,方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发展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指导地位是前提。马克思主义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诞生标志,17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揭示规律,勇于开展批评的同时也积极批判自身,始终致力于全人类解放事业,与时俱进,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用理想信念武装全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中的问题,带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伟大飞跃的同时,也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发展和弘扬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严格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详细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历程、经验与启示,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形成的基础作用,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工作,并运用其指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凝练、培育、总结、宣传、推广等方方面面工作,深入推进新时代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让人民群众更加科学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体系构建是核心。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各种精神的简单叠加,因而在构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内在的整体性。一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其内在的主体逻辑,而且这个主体是多样的,中国共产党是核心,党在不同时期的领袖人物起了引领作用,各级党组织、优秀党员、人民群众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进行研究时,要注重多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特点。二是要注重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思想理论渊源和形成发展历程。从其思想理论渊源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四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来源。从精神谱系框架而言,还要遵循革命、建设、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按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建设创业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构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三是要以开放、发展的视角看待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需要挖掘培育新生成的各种精神,也要对已生成的各种精神不断地进行丰富和完善。

 

3.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宣传机制的构建是重要抓手。要做好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有实力的社科研究机构、高校可以设立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开展研究。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段学情特征,有计划地开展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内容融入各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当中,在党史教育中突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板块学习。各级单位宣传机构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大众化宣传,扩大覆盖面,可以将各种精神内容融入微视频,上传各级各类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学习、研究、宣传、践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良好氛围,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4.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继续艰苦奋斗是持久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思想结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仍然是历史创造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克服了诸多困难,解决了许多问题,办成了很多实事。”[2]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必须继续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推进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有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2).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张有武,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金融职业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陈智,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价值论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8AKS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高等职业院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立体化育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0JGSZ031)的相关研究成果。


文章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2)


本文由作者投稿并授权发布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