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内涵、结构与认知

中社学人 2023-08-28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内涵、结构与认知



摘要:主题是对象化的问题、被选择的问题、主体化的问题
在发展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是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具有
一般哲学社会科学、
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同的主题基本选择方向与性质。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
总体主题、
世纪主题、
世纪存在主题、
时代主题的统一,
又是
总体主题、
基本主题、
一般具体主题的统一。
)把认识建立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基础上、
)从实践主题认识理论主题、
)在历史经验中认识、
)有机地融入国际研究、
)倾力于主题的深度发掘,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方法。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内涵;结构;认识方法



一些学者提出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的要求,这个要求提得很及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是这一阐释的重要内容。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前提,不懂得它的主题,就不懂得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然更谈不上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本文力图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内涵、结构及认识方法作出初步探索。不当之处,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指教。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内涵
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这个问题暂且不做具体回答,留待后文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结构”部分讨论,这里先阐述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概念的理解。

1.主题与问题

谈主题离不开问题。主题本来就是问题,它是问题中的主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指出的问题的意义,对于实践和对于科学与理论研究的行动来说,就是主题的意义。

第一,主题是对象化的问题。自在的自然界无所谓问题。问题产生于人作用于其间的客观世界的运动,问题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活动。问题实际上是客观世界及其运动(包括人在其中的活动的影响)对于人的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问题一经形成并被人们意识到,就意味着将进入被解决的过程。而一旦这个过程实际发生,问题就发生意义的转化,成为人们“再活动”的对象,成为对象化的存在。

第二,主题是被选择的问题。一般地说,一切问题都可能成为主题,但实际上只有部分问题才成为主题。问题成为主题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由客观历史形势和人们的行动目的决定的问题的迫切性。目的是表现主体价值要求的范畴,主题被认为是能够满足主体价值要求的问题。其次,问题的可选择性,即问题本身的性质与意义。被选择为主题的问题是对问题的解决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通常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最后,主体的接受性。问题成为主题,不仅有对问题本身的要求,而且有对主体的要求。主体不仅应该具有发现和选择问题的能力,而且应具有接受主题的能力,亦即使主题得以实现的能力。

第三,主题是主体化的问题。问题归根结底是外部世界与人的关系,问题本就具有主体性意蕴,成为主题主体化的基础。问题的主体化是问题的主体性内涵在主体行为中的现实展开。对象性、选择性都是主题主体化的表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问题发现和主题实现中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二者是主题主体化的其他表现的基础,是一般的主题主体化。这里所说的主题主体化的其他表现尤指主题的批判性和建构性,它们是主题的深度主体化。但是,不是所有主题的主体化都能够达到深度主体化。批判性和建构性是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特殊内在属性。

2.马克思主义主题

(1)发展意蕴中的马克思主义主题。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它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基本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主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主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发展的内在品质并不意味着它自然而然地实现发展。除了作为发展基础的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外,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努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历史经验看,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作为主体的无产阶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基本要求。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活动的基本目标,而每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主题都是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意义的主题,都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两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存在与发展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主题的两种基本类型。就二者的关系来说,正如马克思主义实践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实践主题决定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反映着马克思主义实践主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与实践主题是一致的。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总的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主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主题;在主题实现的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主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主题,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根据不同意义,马克思主义主题可以有发展、实践、理论三种不同表达形式,但根本说来它们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构成关于马克思主义主题认识的基础。

(2)比较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主题。以上是在发展意蕴和它的实现形式意义上谈马克思主义主题内涵,下面从主题的基本选择方向和性质意义上谈这个问题。我们选取三个比较维度作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主题内涵的维度,即马克思主义分别与一般哲学社会科学、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作为特殊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的比较。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的比较。一般哲学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两个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一般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部分。目前情况下,这个部分还不是与一般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而是从属于其中某一具体学科的部分。这个部分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由于成熟程度不同,有的是一定具体学科中的专业(称二级学科),有的仅仅是一定学科中的一个特殊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是一个特例,也是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标志之一。不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具体学科是否已经成为独立的学科或者专业,它们作为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分别是这个学科体系中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或者马克思主义法学等性质的科学内容。在主题选择的基本方向和性质上,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们共同的学科背景,而在于对双方施以影响的社会方面,尤其是制度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包括其主题的选择与设置,都受到学科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双重制约。因而,资本主义条件下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着两种不同的命运,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这一情况也反映在学科发展主题的选择、设置的方向和性质上。马克思主义的各具体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主题,除了具有决定其所属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基础的科学性的因素外,凸显的决定性因素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的影响。因而同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相比,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主题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突出特征。在更大的范围内,它是马克思主义主题相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主题具有的优势和特征。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与非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比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划分依据是研究者所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的性质。立场、观点、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不同的意义。立场是前提,立场错了,观点和方法就会跟着错。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或非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个人经验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马克思主义的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有观点和方法方面的表现。它们的正确与否是由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的。马克思主义本来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但如果研究得出一堆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理相背离的结论,无法通过实践的检验,就不能说这个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可能出在立场,也可能出在方法。

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的提出、选择和设定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环节,预先规定了这一研究的性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差异在主题上的表现,特别表现在主题的选择上。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特别是来自资产阶级学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的研究,往往打着学术的旗号而提出大量伪造的命题、选题,提出大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挑战和攻击对象的问题,如“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关系、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恩格斯主义”、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等。这些具有意识形态导向的问题被作为研究主题提出来,而结论则预先存在其中了,他们只是力图通过这种虚假合理形式把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成见灌输给他人。这种假象当然不会仅仅停留于其郑重其事地提出的所谓主题中,还表现在他们的所谓研究过程中。他们以为只要结论有任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文本文献或其中的个别片段、个别观点作为“根据”,有任何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个别事件、事例作为“根据”,它就是十分“科学”的了。

从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看,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内涵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主题是来自客观现实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经验的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从虚构的假问题出发,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不可能得出能够解决问题的结论。

其二,马克思主义主题是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研究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的孤立研究,而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文献,人物和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传播和教育等的研究在内的整体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决定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多重的“问题域”,决定马克思主义主题必然是一个由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具体主题构成的复合主题,即主题系统。

其三,马克思主义发展经验表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无曲折的。曲折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敌对力量等外部条件造成的,有的来自马克思主义自身。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曲折是符合一般认识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真理体系,也是一种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矛盾、失误与曲折;另一方面在于有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其组织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失误。为了防止和减少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曲折,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及其组织在理论上的自我反思是必要的。有学者甚至把这称为“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反思”,认为“实事求是地反思、总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这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至关重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我反思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也是它的主题内涵。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作为特殊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的比较。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学科的性质与意义。它是法学这一大的学科门类下同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它下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七个二级学科。正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的,这是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决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虽然从《通知》可以看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目的又不止于此,特别是它强调了作出在《目录》中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决定的根据之一是《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并首先强调这个决定是“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这表明“增设”决定具有更为广泛甚至更高的意义。从这个《通知》以及后来增加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两个二级学科看,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主题以学位授予目录的形式出现,不仅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主题有了更具体的认识,而且有了更广泛和更高层次的认识。七个二级学科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比前两种研究视阈中的主题更广泛更全面,它充分打开了我们关于马克思主义主题认识的眼界。

3.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

世纪主题是以百年为计算单位的时间内的科学研究对象。在这个时间内,最有可能发生若干引起重大历史变动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带来重大的历史进步,也可能给人类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灾难,甚至造成历史的暂时倒退。这些事件和事变因其给世纪的历史打上烙印而具有世纪意义。所以,一定世纪内发生的一切事件、事变,就其社会性质来说,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和生态的,都可能成为这些不同领域的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成为专业研究的世纪主题。马克思主义研究既是以一定历史、一定世纪内特别是所处世纪的人的一定性质或领域的实际生活为对象的研究,也是对一定历史、一定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经验与规律的研究,特别是以历史的和所处世纪的经验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历史性存在表现为主题在任何时间范围内的存在,世纪性无疑是它的典型存在形式。对于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180年来极大地影响了历史同时也创造了历史的伟大思想体系来说,关于它的发展经验包括主题问题,放在世纪这样一个时间跨度内来观察是适当的。其发展中因差异性而引起的阶段性、因失误而发生的曲折和暂时的停滞与危机、因对重大历史行动的正确指导和在同一切敌对思潮的斗争中赢得的主动和胜利,它的包括经验、特征、胜利与暂时失败的命运等一切属性的“世纪表现”,可能是更为鲜明、典型、成熟和稳定的,从而凸显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不同于19世纪的发展、21世纪的发展不同于20世纪的发展的差异。主题之间的差异是其整体差异的一个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纪差异,从而决定必须联系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主题乃至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主题,才能真正认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主题和总体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那么,所谓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21世纪“专属”主题,还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存在”的所有主题?“世纪存在主题”不同于“世纪专属主题”。它是以存在于一定世纪中的矛盾和问题为根据和内容的主题。存在于一定世纪中的主题,不一定完全属于这个世纪,其中包括属于该世纪的主题,也包括历史延续下来有待在新的世纪继续解决的问题。世纪更迭并没有使前一世纪或以往世纪的所有主题失去意义。所以,“世纪存在主题”较之“世纪专属主题”更具广泛性。把“世纪专属主题”与“世纪存在主题”区别开来的意义在于使研究者能够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所处世纪的主题,并能够给予“世纪专属主题”以特别关注。

谈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不能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纪主题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主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时代与世纪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任何时代都是一定世纪中的时代。它可能是一个世纪中的时代,也可能是跨越一个世纪或者一个以上世纪的时代。所以,我们总是在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主题中认识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主题。因为标志历史重大变动特别是历史重大进步的时代,总是在一定的世纪中酝酿发生的,正是在世纪中的矛盾和问题造成了新的时代得以产生的条件,使新时代的产生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以时代对于世纪来说的意义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相较于世纪主题则更具根本性。世纪作为一种自然时间本没有意义,正是人的活动赋予其意义,而特别通过在世纪中生成的、以一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变动为内容并标志着历史发展阶段性的时代,使其获得特别的意义,从而使一个世纪与其他世纪真正区分开来。20世纪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在于一个新的时代的生成,这个时代就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开辟的社会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在这个世纪中的主题遂以这个新时代的主题为核心、为主要内容。那么,人类进入21世纪,这个时代是否发生了改变呢?是否出现了一个相对于20世纪中的时代更新的时代呢?如果说在21世纪的前20年发生了时代变迁,或者说在21世纪的后80年可能发生时代变迁,那么这个时代将可能是什么时代呢?本文以为,在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的时代性质没有发生改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也没有使这个时代性质发生改变。时代也好,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形态也好,它只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并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即使在发展中遭遇过重大曲折,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也就是说,在20世纪初已经开辟的社会主义时代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就一般历史发展来说,任何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新时代的形成是既定的主题实现的结果,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形成的现实条件。问题只在于新阶级是否意识到新时代的到来,是否能够发现并提出与这个时代契合的行动主题。无产阶级按其性质和地位来说,是能够认识自己所处时代和确立自己的主题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也是如此。马克思主义本来的性质、品质决定它应该并且能够把握自己所处时代的主题及肩负的使命。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结构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是一个系统,它是历史总体,又是结构总体。它既有不同的层次,又有不同的类型或存在形式。从历史意义看,它是总体主题、世纪主题、世纪存在主题、时代主题的统一;从结构意义看,它是总体主题、基本主题、一般具体主题的统一。由于前面已经谈到世纪主题、世纪存在主题、时代主题,这里只谈结构意义上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

1.总体主题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主题,即最高主题,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既是由它的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主题表达为“双重解放”,并不意味着这个主题是并列的“两种解放”,即一个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另一个是全人类的解放。本质上它们是一种解放、一种革命,即无产阶级的解放就是全人类的解放,反之亦然。无产阶级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获得了解放,整个人类也就同时获得了解放。消灭了最后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也就同时消灭了包括最后一个剥削和压迫阶级——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阶级。在二者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的一种片面性,是离开无产阶级的解放谈全人类的解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仅仅理解为全人类的解放。其实,历史不会有独立存在的“全人类的解放”,人类自从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来,人的解放就总是同一定阶级的解放相联系,而就“全人类的解放”来说,就一定与无产阶级的解放相联系,并以这一阶级的解放为其前提和实现形式。

在这里,还有个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解放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简称“解放”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主题问题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没有实质性区别,它们是同一层次并具有相同内涵和意义的主题。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一个过程,通过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开辟道路、提供条件而具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意义。“解放”可以理解为“发展”的条件和前提,而且作为过程的“解放”也是“发展”。就实质而言,“解放”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既不是有“解放”无“发展”,也不是先“解放”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主题不以世纪和时代为限,而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始终,并对其他任何类型和层次的主题具有统摄性。关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主题、总目标,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起,经过20世纪的曲折发展而到21世纪的今天,从未发生过改变,今后也不会发生改变。

2.基本主题

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总体主题下有两个基本主题,一个是“外向对象性主题”,一个是“内向对象性主题”。前者指马克思主义面对的在21世纪产生并需要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和在21世纪仍然具有现实性的以前世纪遗留下的矛盾和问题。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发生作用的“外部”对象。后者指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问题,概括地说,它们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问题。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呈现的、也在研究者的反思性的认识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诊断的症候。

(1)外向对象性主题。英国学者罗纳尔多·蒙克在《马克思在21世纪——晚期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一书中,谈到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面对的八个问题,即所谓马克思已经“过时”、生态、发展、工人、妇女、民族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国内学者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思考更具体、更深入。国内有学者指出,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并存条件下,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解决的矛盾与课题是:第一,回答好如何既学习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又与资本主义思潮和敌对势力进行交锋和斗争的新课题;第二,回答社会主义如何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各种制度优势。还有学者认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是:第一,研究经济全球化现象,形成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科学认识;第二,科学总结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据以展望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回答如何认识并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一些深层次理论问题;第三,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研究科学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利用人类对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新认识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必须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第四,深刻反省并自觉调整人类现代的生存方式;第五,科学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受学者们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思考的启示,本文把以下八个方面理解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题:世界发展趋势与时代性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与未来前景,世界历史与人类命运,科学技术进步与历史进步及其形态,适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与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的演变、现状与性质分析。可以发现,这里所谈的八个基本主题,与以上列举的学者们关于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一样,都属于“外向对象性主题”。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些学者们轻视或不承认“内向对象性主题”的存在,而在于对主题概念的不同理解,即由于马克思主义特别关注的是改变外部世界的实践,因而也就只在“对外关系”的意义上理解自己的活动对象,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类型的主题并未被纳入对象范畴。实际情况则是,马克思主义既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实践中发展,也在自我意识、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发展。

(2)内向对象性主题。
有学者谈到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热点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是:MEAG2编辑出版研究,马克思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发展研究,阶级、阶级理论、两极分化问题研究,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与民族问题研究,当代左翼思潮与新社会运动研究,金融资本主义批判与后期资本主义危机批判性剖析,“现实社会主义”批判与未来社会构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研究。“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基本格局与基本框架?如何理解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与当代价值?如何理解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对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如何理解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科学性与批判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科学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意识形态与作为学术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学术话语、体制话语、大众话语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之单数性与复数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问题,国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由上,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管是“热点问题”“核心问题”还是“难点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21世纪存在主题;第二,这些被看作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各类问题,均不涉及“外向对象性主题”,而限于“内向对象性主题”,由此可以看到国内学者在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理解上的不同思路;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事实和经验看,作为基本主题的马克思主义主题系统中的“内向对象性主题”和“外向对象性主题”都是不可否认的。

3.一般具体主题

总体主题和基本主题都是具体主题,为了与之区别开来,我们把区别于总体主题、基本主题而从属于它们的那部分具体主题称为一般具体主题。一般具体主题是基本主题以下层次的具体主题。就“外向对象性主题”中关于“世界发展趋势与时代性质”这个基本主题而言,关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关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发展,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可以分别被看作当今时代主题下的具体主题,即马克思主义的当今时代主题系统中的第三层次的具体主题。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则可以分别被看作其中任一类型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在当今时代或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系统中的第四层次的具体主题。当然,它们中的任一国家、民族和地区,它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任一方面的发展,又可以被看作它们在当今时代或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系统中的更深层次的具体主题。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方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内涵、类型、结构和特征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有利于我们的21世纪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正确的认识来源于正确的方法。所谓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知,在这里是指认识这个主题的方法。

1.把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建立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基础上

第一,用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观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这是要求把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看作一个系统,并把对它的研究深入到系统的结构之中,把握其要素、环节、层次、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运动状态。我们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两大类型、四种基本存在形式(总体主题、世纪主题、世纪存在主题、时代主题)的认识,以及关于“世纪存在主题”的认识,正是运用系统方法的结果。

第二,把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运用于对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上。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的运用之所以成为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认识的方法,理由在于“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强调的是“问题”对于理论创新的意义,而“问题”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还表现为,问题的发现、筛选、研究和解决要贯彻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只有贯彻创新意识与创造精神才能够建构适应21世纪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主题。

2.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践主题认识理论主题

列宁在《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几个特点》一文中指出:“俄国近年来发生的急剧变化异常迅速、异常剧烈地改变了形势,改变了迫切地、直接地决定着行动条件,因而也决定着行动任务的社会政治形势”。随着这种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的改变和由此决定的迫切的直接行动的任务的极大的改变,“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这里所谓基于社会政治形势的“行动的任务”指的就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实践主题;而被“分别提到首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就是将得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

从已经过去的21世纪20余年的短暂历史看,世界形势复杂多变,谓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不会停留于对复杂世界形势的消极观察,而要积极地思考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人类向何处去”和“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人类向何处去”是关于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是基于对现实经济政治形势的分析而要在理论上给以科学回答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是个实践问题,是基于对“人类向何处去”问题的科学认识而如何行动的问题。二者作为“时代之问”,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当然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问题时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上述要求,对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3.在历史经验中认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

这里所说的“历史经验”,是指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这种经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它的正确认识和总结可以使我们从中发现什么是必须回答的迫切问题以及怎样回答这些迫切问题。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的争论,实际也是提出了一个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发生的关于“两个凡是”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实质也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经验表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规律性现象。我们会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为什么总是以不同形式反反复复地出现这样一个问题?这意味着一个关系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提问现象这样一个研究主题产生了。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一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诞辰和逝世周年纪念性话语现象。这种话语直接表现为是否承认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曲折问题。而我们一旦意识到、关注到这个问题,意味着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的问题现实地摆在了面前。

4.把我们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主题研究有机地融入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

德国学者扬·霍夫在一篇题为《马克思在德国》的文章结尾处提出,“希望德国关于马克思的讨论将更加彻底地融入国际马克思研究中”。扬·霍夫的这个关于马克思研究方式的要求具有普遍性,不仅适用于德国学者的马克思研究,也适用于世界各国学者的马克思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各国学者可能有各国学者的感悟和认识,因为他们的认识都受着他们所处国度或地区的特殊环境的影响。他们关于一定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的认识是反映本国实际的,因而对于本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是适用的。但是,即便如此,这种研究也有融入国际研究的必要。因为研究者们可以从国际学者的研究中获得启示,既能够开阔自己的研究思路,又可能拨正自己得出的不当结论。

本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融入国际研究的合理性还在于,根据经验,关于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的相互联系中获得。当我们关于一定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主题的考察直接地或间接地进入到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潮或流派的关系中、进入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意识形态斗争领域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经验就会有更直接的和更深刻的感悟和认知,在其中可以认识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20世纪的存在与发展状况,认识哪些问题可能成为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问题,发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21世纪问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经验表明,与国际的各种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的联系,从来是推动本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要形式。

5.倾力于马克思主义主题的深度发掘

理论主题不是直接显现的,而是研究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如果说从时代和客观历史形势到理论主题有一定程度的直接性的话,那么从思潮关系和意识形态冲突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到理论主题的认识,就完全是一个理论思维过程了。总的说来,理论主题的发现,需要做深度发掘。就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题来说,“所谓深度发掘,就是超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层面的主题而向更深层次发掘。这一层次的主题,或者是被以往研究忽略了的因而需要拓展的,或者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研究尚未触及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主题深度发掘问题的主旨,不是要提供一个现成的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应有深度的主题系统,而是倡导一个强化主题发现与建构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3]王凤才等:《多重视角中的马克思——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向》(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4]陈曙光:《中国样本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11期。
[5]陈锡喜:《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9期。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梁树发(1949-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872)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9期


终审:“中社学人”责编曹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