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少的同情和怜悯,都比不上一次平等的理解

二格格 出格创意 2019-09-15


一个原本应该天真、快乐、好奇、吵闹的孩子,

却因为身处特殊的家庭环境,

而不愿开口说话。

其背后原因,

竟是……


↓ ↓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673b46uq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了不让无法说话的父亲感到寂寞,

“不想让爸爸一个人”而选择与其一同“沉默”。

台湾人寿这支年度形象广告片,

来自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罗景壬,

改编自中国信托慈善基金会

「台湾梦儿少社区陪伴扎根计画」的真实案例,

落脚点放在“选择性缄默症”这一罕见疾病,

没有夸张的台词,没有刻意地走心,

只是用细腻的观察和表达来说话,

给你讲好故事。



跟随老师家访的镜头,

看到小女孩自小长大的火葬场,

看到小女孩给失去亲人的叔叔阿姨递纸巾,

看到小女孩爸爸和老师交流的画面,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

第一反应都是“怜悯”的泪。

可同情和怜悯,

都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导演手记中这样说道:


“这是一个关于预设立场的故事。

天真的孩子,

应该是无知的、快乐的、好奇的、吵闹的。

当他们沉默、不发一语时,

我们会感到不幸。

不幸是一连串我们预设的景象,

当孩子在那样的景象中,

我们就会忍不住怜悯。

怜悯是什么?

当我们看见他人的不幸,

意识到自己的幸福时,

我们会展开行动,怜悯不幸的人。

满载幸福的人,

将剩余的幸福下放给他们认为不幸的人,

于是怜悯形成一种阶级。

阶级的距离,使我们忘记去理解,

理解是平等的,

我们常在怜悯中,

忘记去平等的理解他人。


  

如果有广告跟你说,

一个商品就能解决一个家庭问题,

这基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激发消费者购买的“热点”,

不只是物品本身,更多的是价值观,

要想把这个价值观通过一个好的故事呈现,

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产品的背景故事、

消费者洞察等等,

更重要的是,

要能让处在问题中的人们感受到被理解,

并提供一种经验交流。 


 

相对于快餐化的广告,

这种能引发人深沉思考的,

更能在人的内心占据一个长久的位置,

品牌溢价,就在这里。


-END-


点击图片,200000+的人都在这找灵感




 ▲ 日本 Shueisha 

这支劝你多读书的日本广告,凭什么撩人满分?


 ▲ 全球 adidas 

一口气找来56位巨星助阵!阿迪才是世界杯的大玩家!



 ▲ 全球 Father's Day 

都想讲好父亲节故事,凭什么这3支最让人泪流不止?



 长 按 关 注 ▼  

我们选全球好创意,比选男女朋友还挑剔


 发现     ·     创意     ·     分享 

 出格创意     碎片时间     灵感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