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北京大学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
2024-09-04


2024年第1期

第61卷(总第341期)


2024

第1期

摘  要


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研 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涵与价值


俞思念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独特文化形态。应当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总体上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真实面貌,在“两个结合”上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内涵和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根源于千百年来留存到今天的传统文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长河的积累与创造。从现实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建立在当代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依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和表达,由当代中国基本制度所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源于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是站在世界文明发展前头的不断焕发活力的文化形态。从当前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之上,是起着引领作用、先导作用的文化,是早已扫除弱势文化的余烬,敢于向着世界文明巅峰迈进的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共存共荣的文化,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一起构成世界文化的宏大景象。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内涵;价值;“两个结合”



哲 学 研 究


论辩证社会发展观及其在新时代的主导形态


邱耕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在发展哲学视阈内,社会发展观的演进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直观社会发展观、机械社会发展观、辩证社会发展观。直观社会发展观具有突出的类比性、猜测性等特点;机械社会发展观的本质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认识社会发展现象,非此即彼,二元对立。辩证社会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则在与日新月异的发展实践的结合中所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辩证社会发展观坚持用联系的、变化的、矛盾的及运动的多样性观点看待社会发展。辩证社会发展观在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的运用中,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表现——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可以说是辩证社会发展观在新时代的主导形态。辩证把握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认识新发展理念所蕴含的“一”和“多”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社会发展;辩证社会发展观;直观社会发展观;机械社会发展观;新发展理念



马克思“真正批判的世界观”论析
——以马克思对布·鲍威尔的批判为中心


李彬彬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马克思针对布·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创立了“真正批判的世界观”。1843年年底,为了回应普鲁士政府的保守政治,布·鲍威尔以“自我意识哲学”为基础,把宗教批判进一步拓展为“纯粹批判”,寄希望通过对群众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的批判实现人的自由。马克思在批判鲍威尔的过程中指出,其“纯粹批判”把人抽象为“自我意识”或“精神”,在一切领域贯彻“自我意识”同“实体”的对立,实质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向康德费希特主义立场的后退。鲍威尔通过精神批判提升人的“自我意识”而实现的“自我意识的自由”是一种缺少现实内容的主观主义自由。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体的人”出发,指出人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实质的意义上增进人的自由,不能寄希望于个体的“善良意志”和“普遍的自我意识”,而是必须改造现代市民社会,建立“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真正批判的世界观”同鲍威尔“纯粹批判”哲学的争论,反映了黑格尔的弟子们是向后退回到康德费希特主义还是向前发展黑格尔主义来实现个体自由的差别。
关键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纯粹批判”;康德费希特主义;黑格尔主义;个体自由



康德物本身学说的困境及其出路


韩林合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


摘 要:康德全部哲学的基础在于其物本身学说。按照这个学说,不处于时间和空间结构之中的物本身因果地刺激我们的感觉能力,让我们产生感觉印象进而显象。但是,这样的刺激如何是可能的?此外,时间和空间是个体化原则,不处于时间和空间中的物本身应当只有一个,而非多个,更不可能存在着无穷多个物本身。但是,按照康德的理解,物本身恰恰是无穷多的。因此,康德物本身学说面临着重重困难。叔本华对该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澄清和批评,认为世界的本源和本质只能是一而非多,而且只能是他所理解的意志,世界中的一切现象均是这样的意志的客体化。但是,叔本华的这个理论也面对着众多的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这点:不含任何区分的意志如何能够有所谓盲目的冲动或无穷的欲望?在我看来,世界的本源和本质只能是“至一”——既非多也非一之“一”,而庄子的道恰恰就是这样的至一。

关键词:物本身;意志;表象;至一;道



安大简《仲尼曰》与“君子慎独”再探讨


梁  涛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摘 要:最近公布的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仲尼曰》论及慎独,明确肯定慎独是指谨慎于“人之所不闻与人之所不见”,表明慎独的“独”确有独居独处之意,与简帛《五行》强调“能为一”、《大学》主张“诚其意”的慎独有所不同,说明慎独的含义经历了从谨慎于独处的原初意到谨慎于内心的引申意的变化。而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谨慎于独居独处,要靠道德自律,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这样慎独必然要从强调谨慎独居时的行为向重视内在意志、意念转化。由于先秦两汉的学者既在原初意,也在引申意,以及引申兼原初意上使用慎独,这样就造成慎独语意的复杂情况。郑玄、朱熹对慎独的注释都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对于慎独的理解和研究,要从马王堆时代的“不同”说、郭店时代的“相同”说,走向安大简时代的“发展”说,从发展、演变的角度对慎独的语意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安大简;《仲尼曰》;慎独;郑玄;朱熹



美 学 研 究


“美在意象”是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讲”


叶  朗
(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美在意象”论强调心灵创造性和精神价值,以“意象”为本体范畴,建构美的本体论和美感本体论。“意象”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中心范畴,不但关联人的生活世界,而且引领人走向更高精神境界,因为它关注的是世上一种神圣的、绝对的价值存在。正是这种信念和追求,使人生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生发出对宇宙人生无限的爱。人文学科需要不断回顾历史并回归传统,“美在意象”论是从朱光潜、宗白华开创的北大美学传统“接着讲”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美在意象;审美本体论;北大美学传统



论北大美学传统的当代性


周  宪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摘 要: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创立的官办大学,百多年来形成了深厚的北大传统,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北大传统中科学与人文相互依托,互动发展,尤其是人文传统,深蕴北大特色与风采。在其丰富多彩的人文传统中,美学传统颇具北大风范,一代代学人薪火相传而愈显厚重,深刻影响了中国现当代美学的知识生产和社会参与。从北大人文传统到北大美学传统是一个有趣的学术思想史话题,这个传统中三代美学家代际更替,形成了“接着讲”的美学文脉。“美在意象”论赓续了这一传统,并彰显出这一传统自我更新的当代性。
关键词:北大传统;人文传统;美学传统;“美在意象”论;叶朗



柳宗元山水审美观的理论内涵和历史贡献


汤凌云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柳宗元山水审美观具有独特的理论内涵和突出的历史贡献。他以重建天人关系为山水审美观奠基,表达尚“中”求“实”的山水审美理想,其山水诗文呈现出忧乐交织的美感形态。柳宗元山水审美观的历史贡献有四:一是他高扬士大夫的主体意识,引领中唐审美主体性观念之崛起;二是他探讨“观游”与“理政”的关联,推进了对山水审美与政治关系的认知;三是他为潇湘山水美学注入新质素,拓展了江南山水审美经验;四是柳宗元山水审美观具有宇宙意识,深化了中唐山水审美境界论内涵。柳宗在中唐山水审美观转向进程中据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柳宗元;山水审美观转向;唐宋转型



家 国 构 想 与 文 明 叙 事


以中国定义国家:“国—家”作为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


姚中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正定型于经过创新发展之传统“国—家”形态。运用历史政治学进路进行比较性考察可见,“国家”形态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类型之别:西方类型无视甚至刻意否定家、族,中国类型承认家、族之合法性,以国—家兼容一体的结构和精神为骨干,形成“国—家”形态。它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屡遭冲击却顽强维系,晚近一百多年间又经历了家、国脱嵌-再嵌合的过程,其强大历史韧性要求我们将其理论化为自主知识体系之基础性概念:“国—家”肯定家对人的生存论意义,承认家、族的政治合法性与治理功能,“拟亲化”机制广泛存在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家内亲亲之情弥散于国中;“国—家”是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其政治以人心为枢纽,其政府是全员的、全方位的责任型政府,更大范围的天下秩序以家为基础。
关键词:家哲学;国家理论;国—家;有情意的政治共同体

天人学与心性论的系统紧张与整合
——张栻思想进路及意义的文明论考察


陈  明
(浙江台州学院和合文化研究院)


摘 要:朱子走出道南学派形成自己的工夫论后,随即以“太极图说解”建构与之相应的本体论,完成“理(本体论)—‘性-情’(工夫论)—圣贤人格(境界)”的系统拼图。张栻所传承的则是《易传》《春秋》的历史传统,虽然在心性论层面对朱子有所吸纳,但在意识到二者在本体论上的分歧后乃另撰《太极解义》,按照《易传》的宗旨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进行针对性诠释,维护彰显“天—‘性-心’—与天地参(事)”的儒家传统结构。这一工作的意义长期未能得到重视和理解,除开张栻英年早逝思想完成度不高,也与朱子对张栻作品的删裁以及对二人思想关系的表述有关。从文明论的角度对此加以辨析,不仅有助澄清张栻的思想形象,厘清湖湘学与理学的思想关系,也有助我们正视四书与五经这两大系统之间的理论紧张,重建儒家思想整体的统一性。
关键词:张栻;朱熹;太极解义;天人之学;心性之学



文 学 研 究


语音的美学:刘勰的声律论


张  健
(澳门大学中文系)


摘 要:《文心雕龙·声律》篇论述语音美的原理及法则问题,可称之语音的美学。刘勰论述语音美学的观念及架构是传统的音律理论。刘勰认为一切声音现象具有共同的规律,基于此一观念,乐声与语音作为声音现象就有共同的原理,语音的美感与音乐的美感具有共同的原理,因而可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由于中国乐论早已确立,故刘勰基于声音普遍原理的观念,以音乐的原理论述语音的原理,以音乐美学建立语音的美学,并将语音美学作为其整体文章美学的一个层次。语音美涉及语音的构成元素及其组合方式,刘勰基于“和”与“应”的音乐美学观念提出了语音元素的组合法则。刘勰视作品为带音乐美的有声文本,传载作者表情达意的吟咏讽诵之声,知音的读者能够通过文本理解并重建作者的声音,在吟咏讽诵中赏音知心。在刘勰的理论体系中,“声文”是“文”的一个基本类别,在文章中,声音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文章美的基本特征之一。
关键词:刘勰;声律;音律;语音;美学



通古开新:吴兴华诗学初论


陈国球
([台湾]清华大学)


摘 要:吴兴华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早慧诗人。可惜身逢乱世,抗战时期身在沦陷的北平,以后又经历国共内战;50年代因应时代转变,作品产出变少,60年代中期英年早逝;然而他却留下非常有份量的作品,后人初步整理成五卷,其创作、翻译以及评论,都非常值得研究。吴兴华早年在《新诗》与《文学年报》发表有关现代诗选本与《唐诗别裁》的评论,显示出开阔的视野与深刻独到的眼光。1941年提交大学毕业论文《现代西方批评方法在中国诗学研究中的运用》,借用英国剑桥批评学派蒂尔雅德《诗之直与曲》的理论,并作出调整修正,以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成绩亮眼;更是下一阶段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吴兴华;中西诗学;诗选;实际批评;诗之直与曲



从古文到有用文字:《古文关键》之“关键”与经典重塑


慈  波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摘 要:吕祖谦在突破《精骑》片段选文的困境后,于淳熙元年完成选录古文经典的《古文关键》,成为评点类选本的开山之作。《丽泽文说》与《总论》互有出入,都是吕祖谦与弟子谈文之际见解的笔录,但与《古文关键》没有直接附属关系。《古文关键》之前所附的《要法》,则是《总论》的精简整理本,反映了弟子笔录的条目与《古文关键》相配合的过程。《古文关键》创造性地将标抹符号与文章剖析相结合,开创了要法、总评、尾评、夹评相结合的评注形式,提揭大量时文结构术语,引领了文章评点风气。其立柱一说,是“段子”文字在文章结构上的形式呈现,构成八股文“四比”体式的滥觞。吕祖谦根据科举应试需要,标举“关键”,强调格法,以评点的形式,将古文经典重塑为“有用文字”。狭义的“关键”为章句组织方面的紧要之处与其间奥妙之法,广义的“关键”即“文诀”。吕祖谦文章学思想的新锐性与系统性,使他成为文章学成立时期的中心人物。
关键词:《古文关键》;《总论》;《要法》;《丽泽文说》;吕祖谦



三个埃勒克特拉:古希腊悲剧中的竞赛与神话演绎


颜  荻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


摘 要:古希腊悲剧繁盛于具有高度竞争精神的民主雅典城邦,竞赛(agōn)可以说是希腊戏剧的基本底色。传统研究对古希腊悲剧竞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竞赛机制以及同年度的戏剧比较,然而古希腊悲剧舞台所呈现的竞赛远不止如此。通过比较三大悲剧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三部作品《奠酒人》(埃斯库罗斯)、《埃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与《埃勒克特拉》(欧里庇得斯),可见悲剧作家的竞赛不仅存在于同年度的舞台上,而且也发生在跨时空的对话之中。三位作家通过对埃勒克特拉这一核心人物的不同塑造,呈现出其对“奥瑞斯提亚”神话中“弑母”困境的竞争性解释,并更进一步,显现出其对悲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不同理解。在跨时空的竞赛中,悲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延展性的表述机制,其力量不仅限于雅典城邦的当时当地,而是拥有了一个超越性场域,以承载更加宏观意义上的思想的流变乃至时代的迁延。
关键词:埃勒克特拉;奠酒人;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





法 学 研 究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与顶层设计
——基于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观察与思考


高圣平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摘 要:宅基地使用权的法权结构体现着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思想,仅能用于住宅建设。宅基地有限市场化所带来的用途改变,偏离了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目的,试点中系借由宅基地的有偿利用制度加以解决,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宅基地所有权人参与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土地的性质应从宅基地使用权转换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新一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宅基地“三权分置”,宅基地使用权也就维系着其身份属性,仅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才能取得和保有。非本集体成员的继承人仅得继承房屋所有权,不能继承宅基地使用权,但可以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过,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最高70年的期间限制,且继承人尚须支付相关费用。
关键词:宅基地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土地用途管制;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



私法定位及其规范体系的二元构造
——“新利益说”的提出与展开


谢  潇
(重庆大学法学院)


摘 要:就私法定位而言,在后民法典时代,出于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优化优越营商环境之考虑,应当将私法认定为以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为限,一切具有私法自治因素或者直接关涉私人利益,并且应当为国家权力所保障之法。而以此为据,就私法规范体系的构造而言,在我国民法典颁行之后,应当将民法(或曰一般私法)视为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基本法,而将民法典外之商法、经济私法以及寄居于公法渊源中的附属私法认定为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之特别法,最终形成以民法典所汇纂的民法(包括法典化的商事通则)为“核心区域”,而以民法典外之商事单行法、经济私法以及附属私法等为“边缘区域”的私法规范体系。
关键词:民法典;私法;私法自治;私法体系;公法



艺 术 学 研 究


从当代“土琵琶”重审中国抱弹乐器的丝路传统


徐  欣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院)


摘 要:从西亚—南亚经西域—中原继而进入日本,琵琶作为一件典型的丝绸之路乐器,提供给我们两个基本视野,首先是丝路两端横向流布之间的关联或是差异;其次,在每一个地理空间与民族/文化形态的流动节点上,都留下了其历史纵深与社会分层意义上可供个案讨论的空间。以丝路流布关系为背景探讨汉地琵琶的华化过程,无论是从静态器物的角度,还是从活态表演的角度,当代中国通用琵琶与丝路其他地区与文明当中的同类乐器均有着较大差异,似乎意味着一种相对彻底的本土化再建构与实践。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民间抱弹乐器对于丝路琵琶传统的延续,这令我们重审礼失求诸野的民间对于历史上文明交互与流变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琵琶;抱弹乐器;丝绸之路;用弦法



建构以“艺术与健康管理”为关键词的新学说


金  曼1,靳子玄2
(1.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2.北京大学哲学系)


摘 要:在音乐艺术,尤其是声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愈发自觉地意识到关于“人”的认知,需要从“生命科学”和“生命美学”两方面全面地建立。若将两者看作是河的两岸,那么连接两岸的桥梁,或者说是人的认知在两个领域来回摆渡的介质,便是“艺术与健康管理”。从理论建构的角度,将艺术与健康管理的这一新学说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呈现,并从事件哲学的角度,将这一词项占位的发生,赋予基础性的内涵,是对健康中国行动在理念上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艺术与健康管理;健康中国;生命美学;人本主义



微信号|bdxbzsb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