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大体联:成都大运会将是未来大运会办赛标杆

蓉城政事 2023-08-15

8月8日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落幕

7月28日-8月8日的12天时间里

全球目光聚焦成都

成都以精心的组织、精致的服务

获得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

高度评价


8月8日,国际大体联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主媒体中心举行集中采访活动,国际大体联主席雷洛·艾德和秘书长艾瑞克·森超高度评价成都大运会。他们认为,成都举办了一届“精彩”“完美”的大运会,成都大运会将是未来大运会办赛的标杆。


▲雷诺•艾德和艾瑞克•森超接受采访。摄影 陶轲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再来成都

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谢谢”


雷诺·艾德表示

“成都成就梦想”这句口号

在成都大运会上变成了现实

梦想成真的不仅仅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

还有工作人员、志愿者

班车司机、媒体记者、观众

成都市民等每一个人



▲雷诺•艾德 摄影 陶轲

“希望每个人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便生活中可能有时候会有困难、挑战,但是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相信在座所有的年轻人,你们都是有梦想的,而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再来成都。”


——雷诺•艾德


 让所有年轻人有机会相互理解 


采访时,隔壁银杏厅内正在举行FISU青年记者团联欢活动,欢歌笑语不时传到熊猫厅内。雷诺·艾德以此为例,谈到了他心目中的“成都大运会魔力”。


“在隔壁,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真切地感受这里的文化和氛围。现在他们和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们不分彼此,一起快乐地唱歌、说笑。”雷诺·艾德认为,年轻人在成都大运会上结交成为朋友,就是最好的国际交流案例。


▲8月6日,田径项目4x100米接力决赛,中国队和波兰队南非队赛后合影。图据新华社


雷诺·艾德强调,FISU的办赛理念绝不局限于体育赛场本身,而是希望每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都能成为教育、文化和体育“三位一体”的盛宴。在竞技比赛之外,FISU官方会组织大量文化教育活动,给大学生运动员们提供领略风土人情、开阔眼界的机会。


雷诺·艾德还表示,成都通过成功举办大运会,让很多年轻人有机会来亲自了解中国。他表示,大运会和奥运会、世锦赛等大赛的区别在于,大运会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有机会相互理解各自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谢谢”


雷诺·艾德坦言,他曾担心运动员们来到成都以后,只拘泥于训练场和比赛场馆两点一线,但事实证明他的确是“多虑”了。“我看到很多运动员在社交媒体上贴出各种新奇有趣的照片和视频,他们和成都市民打成一片,体验着最本地的生活。这一切,就是对巴蜀文化、对成都这座城市最好的宣传。”雷诺·艾德相信,这些年轻人们来到成都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理解,这是让未来变得更加美好的前提之一。


提起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青山绿水”,雷诺·艾德表示,他对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他得知成都在打造公园城市,而且自己也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行了1小时的公园漫步,切身体会到了“绿野仙踪”的魅力;二是他看到街上部分车辆悬挂的绿色车牌,经询问后得知是新能源车牌。“中国不仅在科技上进步十分迅速,在环境保护上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与我们的理念十分符合,我们就是要为下一代年轻人创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而当主持人请雷诺·艾德用一句话概括他在成都的经历时,雷诺·艾德表示,他的感触非常丰富,因此很难浓缩成一句话。对于所有为本届赛事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雷诺·艾德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谢谢!”雷诺·艾德用字正腔圆的中文说出这两个字,以概括他的感受。


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

成都大运会将是未来大运会办赛的标杆


森超认为

成都通过成功举办大运会

让很多外国年轻人

有了接触普通中国人

了解中国真实情况的机会


▲艾瑞克•森超 摄影 陶轲


“成都大运会将会是未来大运会办赛的标杆。”


——艾瑞克•森超


 成都大运会 

 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成都 


“他们很多人之前没有来过中国和成都,所以对他们来说,来到成都是非常新颖的体验,这里的氛围和准备工作,让代表团、运动员、官员都感到印象非常深刻。”森超表示,“成都使得我们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成都的市民、志愿者和所有工作人员,你们做的工作非常棒,对我们来讲,这些都是非常难以忘怀的记忆。


提起中国和成都,森超对在场很多年轻记者们打开了回忆的闸门。


“我在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候在场很多人可能还都没有出生。2001年北京大运会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的世界级体育赛事。”森超认为,成都大运会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成都。


森超说,他在2019年就来成都考察过,对成都有非常好的印象,特别是对成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前瞻性印象深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来成都定居,这座城市在为人们未来的生活需求进行建设。



▲东安湖体育公园


 退休后会再来成都看一看 


谈到大运会给成都留下的“财富”,森超给出了一个关键词,“生活质量”。他认为,成都的街道宽敞、干净,人们开车时不急不慢、很有礼貌,而且整个城市到处可见花园和绿植,处处充满大自然的生机,这样独特的大城市必将吸引更多人口流入,而成都大运会留下的基础设施,也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民未来生活的幸福感。


总结本届赛事,森超说:“成都大运会将是未来大运会办赛的标杆。”他还认为,成都的经验证明,成功举办赛事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投入和场馆建设,更需要工作人员和市民们用心投入。因此,他对本届赛事辛勤服务的志愿者表示感谢。


谈到自己和成都结下的不解之缘,森超表示,自己退休后会再来看一看成都的变化。森超认为,成都这座城市已经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很多FISU工作人员和参赛运动员也和他一样,在火锅店、在博物馆、在田野间收获了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 向财霞

‍‍

“我会铭记成都人的友善!”世界各地运动员花式表白→


“在成都,我的梦想成真了!”来自五大洲的他们,谈了谈成都大运会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