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传毅 辜刘建 袁济方|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分类研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王传毅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24-02-05

摘 要:依据学科特色对高校分类,有助于高校凝练特色、准确定位、分类发展。依据高校学科特色、发展规划以及学科共性的知识基础,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高校可分为综合平衡类(型)、特色综合类和特色聚焦类高校,其中特色综合类高校可细分为战略科技型和哲社创新型,特色聚焦类高校也可细分为医药特色型和文体特色型。该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且能够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分类发展思路相衔接,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关键词:高校分类;学科特色;“双一流”建设高校


  一、引言


  推进高校分类建设、分类管理是提升高等教育系统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重要举措。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发布,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避免“求大求全”的发展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不断探索高等院校的分类管理:从改革开放前的全国重点大学建设,到20世纪末的“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再到2016年以来的“双一流”建设。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我国高等院校分类管理政策倾向于“分层”,即按照管理体制或重点建设任务将高校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或等级,从而在分类管理上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但分类更倾向按照与发展水平或管理体制无关的维度,如学科特色、服务面向等,将高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强化高校特色发展、避免“千校一面”。

  近年来,分类理论已成为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对解释学术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分类理论主要有三种:原型理论、因果模型理论及目标导向理论。原型理论认为,分类的核心是将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事物或概念聚集在一起,在进行分类时,将给定对象与评估者所认为的最能代表类别的对象(即原型)进行比较。原型被视为“纯”类型,拥有一个类别所有特征的编码和线索,从而能够被定义并和其他类别区分开来。因果模型理论同样关注类别的特征,但进一步引入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以对象显示特定特征间的因果关系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目标导向理论则强调,旨在实现相同目标的组织将被划分为同一类型,但聚类的形成并非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或共享原型的主要特征。

  在既有的组织分类理论下,学者们对高校的分类大多可归于目标导向理论和原型理论,不同学者的分类依据、方法及结论总结于表1。

  目标导向理论聚焦高校的功能目标定位。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开宗明义,“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即大学的使命是教学和人才培养。19世纪初,洪堡指出“高等学校的独特特征是他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的无穷无尽的任务”,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发现获得知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1912年,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威斯康星思想”诞生,提出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大学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进程来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对高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产生了深远影响,形塑着不同的高校发展样态。基于目标导向理论,学者们时常根据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特质上的目标定位,对高校进行分类。科学研究是最常用的维度,通常可依据科研经费、成果产出等指标,对高校进行分类。人才培养维度也常在高校分类中使用,可依据人才培养的层次或类型对高校进行分类。社会服务维度可按照服务范围或服务的功能类型对高校进行分类。但须注意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类型划分具有较高的耦合性,研究型大学一般为全国性大学,其博士培养一般颇具规模,且往往从事重大科技研发任务;教学型大学往往是区域性大学,大多承担本科和少量硕士培养,且主要致力于技术转化和应用,在科研生产上具有显著劣势。

  原型理论提倡根据对象与原型的相似特征进行分类,但原型的每个特征并非同等重要,通常受到类别的显著性和在类别中出现频次的影响。根据伯顿·克拉克的观点,知识材料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与核心,而学科正是抽象的知识集合与实体的知识组织模式的规范建制。高校的学科特色,反映了高校最为本质与核心的特征。鉴于此,基于学科特色对高校进行分类是原型理论的典型应用。如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将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和民族院校12类。一些学者也将学校分为综合型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上述分类方法也有进一步改进空间:一是,部分分类的科类结构过于细致,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之间的共性知识基础,不利于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知识创新,也对分类管理造成了更大的挑战;二是,现有分类中高校拥有的科类数量往往与学校发展水平紧密关联,综合型大学、多科型大学和单科型大学往往具有鲜明的水平型特征,因此,单科型大学以扩张的方式走向多科型大学,多科型大学以合并院校、新建院系等方式建设综合型大学的现象屡见不鲜。

  鉴于此,本研究以学科特色作为分类基础,综合考虑学科结构特色、学科建设规划及共性的知识基础,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统筹设计分类方法,为引导高校分类发展提供支撑。


  二、研究设计


  (一)分类原则

  原则1:立足高校学科结构现状。基于高校在各类学科类型中覆盖的广度及在每一学科群内建设的深度勾画学科结构的“肖像”,以学科结构作为分类主要依据。广度体现为高校覆盖的学科数量,深度体现为高校在某一学科上形成的规模结构。

  “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高等教育的‘生产车间’时,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群群研究一门门知识的专业学者。这种一门门的知识称为‘学科’,而组织正是围绕这些学科确立起来的”。因此,基于一所高校的学科结构,能够全景式勾勒出这所高校的抽象知识集合与实体知识组织模式的布局面貌。以学科结构布局状况作为高校分类标准,是基于知识逻辑出发,彰显高校本质、核心及特色的直观体现。

  原则2:考虑高校未来学科布局规划。本研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科建设任务,将其作为学科特色的重要体现,在分类中赋予更加重要的权重。

  2015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2022年,《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纷纷制定“双一流”建设规划和入选学科的建设规划,以期通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凝练学科特色和优势,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原则3:兼顾学科共性的知识基础。基于学科间共享的或相近的知识单元、理论模块和研究范式等共性知识基础归并学科大类,作为整体把握院校学科特色的参考。

  学科是由专业人员以独有的领域为对象,按照专门的术语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概念一致、体系严密、结论可靠的专门化知识体系,对知识的分门别类是学科本意和发展的基点。在知识分类史上,不同知识观产生了不同知识分类理论和方式,如按研究对象、知识属性、知识形态、思维特征、研究方法、知识内在联系及学科发展趋势等要素进行分类。其中,按照“知识内在联系”的分类关注到学科共性的知识基础,将具有共性知识基础的学科归并,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既顺应了知识生产方式转型下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又能整体把握院校的学科特色,避免陷入过细、杂乱的科类结构之中。

  (二)分类思路

  遵循上述分类原则,本研究的分类思路如图1所示。

  根据原则1,采用院校分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在全国分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的占比测算院校学科结构,能反映院校各一级学科相对全国而言的建设深度。公式为

  其中,αi1为加权一级学科结构,ni1、ni2分别表示该学校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数和博士学位授予数,Ni1、Ni2分别表示全国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总数和博士学位授予总数,k1=1.5、k2=2.0分别表示硕士学位折算数和博士学位折算数。

  根据原则2,通过院校学科“双一流”建设入选情况(含院校自定),对院校学科结构进行加权,凝练院校学科特色。公式为

  其中,αi2为二次加权一级学科结构,ηi表示“双一流”建设任务权重。

  根据原则3,将具有共性知识基础的一级学科进行归并,得到自然科学类(理学)、人文艺术类(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科学类(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工学、军事学)、农林科学类(农学)、医药科学类(医学)六大学科类型。据此测算院校的学科大类结构得分,公式为

  最后,统筹考虑各院校的学科大类覆盖广度及学科大类结构得分情况,对院校进行分类。


  三、分类结果


  本研究采用2020年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数,测算各高校在自然科学类、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农林科学类、医药科学类六大学科类型的得分情况,据此将“双一流”建设高校分为三类五型,各类型高校学科结构得分均值如表2所示。

  (一)综合平衡类(型)

  该类院校学科基本覆盖了六大学科类型,大文(人文社科)大理(理工科)学科均有长足发展,且大多数高校具有医学学科或农林类学科,形成了不同类别高峰高原学科群共生共赢的局面,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坚实基础。

  按照操作性定义,综合平衡类(型)院校或覆盖4个及以上学科类型,且在4个及以上类型得分超过10;或覆盖5个及以上的学科类型,且在2个类型得分超过30或3个及以上类型得分超过20。该类别院校各学科的得分均值为人文艺术类(19.28)、社会科学类(18.95)、自然科学类(18.66)、工程与技术科学类(23.74)、农林科学类(8.44)、医药科学类(10.93)。各学科类型得分相对均衡,且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归属于综合平衡类(型)的院校有28所,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中管高校;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河南大学等地方高校。

  (二)特色综合类

  该类院校学科覆盖了多种学科类型,且在若干学科类型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显著、支撑有力的主干学科群。依据主干学科的特色,可细分为战略科技型和哲社创新型两种类型。战略科技型院校以理工农类学科为主干学科,瞄准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科技前沿关键领域的重大需求,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科学及农林科学等领域持续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哲社创新型院校以人文社科类学科为主干学科,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目标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操作性定义上,特色综合类高校至少覆盖人文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农林科学类中3个及以上的学科类型。若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农林科学类的得分之和超过50,则纳入战略科技型院校。该类院校学科结构的得分均值为人文艺术类(1.63)、社会科学类(5.46)、自然科学类(10.83)、工程与技术科学类(64.40)、农林科学类(16.09)、医药科学类(1.57),学科结构得分差异显著,工程与科学技术类和农林科学类得分显著高于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及医药科学类。若人文艺术类和社会科学类之和超过50,则纳入哲社创新型院校。该类院校学科结构的得分均值为文(24.69)、社(54.30)、理(14.47)、工(4.62)、农(1.03)、医(0.89),社会科学类和人文艺术类得分显著高于自然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农林科学类。

  特色综合类院校共87所,战略科技型有64所,含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哲社创新型有23所,含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

  (三)特色聚焦类

  该类院校坚持学科体系“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聚焦学科特色凝练,在特定领域取得卓越建设成效,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医药特色型,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目标,瞄准医药学科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重点建设集基础应用研究、教学、产业化于一体的医学基础学科群、临床医学学科群及药学学科群,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取得突出贡献。二是文体特色型,以人文艺术、语言或体育等学科群建设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音乐、美术、语言或体育教育体系,为国家艺术、语言传播或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操作性定义上,将在医药科学类得分超过80的院校纳入医药特色型,其学科结构的得分均值为文(0.05)、社(0.62)、理(0.91)、工(1.18)、农(0.00)、医(97.25),该类院校科类得分集中于医药科学类,其他科类上得分几乎为0;将在人文艺术类和社会科学类中的音乐、体育、美术和语言等学科得分超过80的院校纳入文体特色型,学科结构的得分均值为文(70.62)、社(28.79)、理(0.00)、工(0.58)、农(0.00)、医(0.01),学科结构得分最高的是人文艺术,其次是社会科学,其他科类得分接近于0。

  特色聚焦类院校共22所,医药特色型11所,含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文体特色型院校11所,含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学科结构为基础、以学科建设规划凝练院校特色,结合学科共性的知识基础将“双一流”建设院校分为三类五型,包含:综合平衡类(型)高校、特色综合类战略科技型高校、特色综合类哲社创新型高校、特色聚焦类医药特色型高校、特色聚焦类文体特色型高校。与既有分类相比,本文的分类结果具有以下优势:

  相较于教育部的分类(综合、理工、语文、政法等12类),本文的分类结果既能整体反映院校学科特色,又能体现学科的共性知识基础和交叉融合趋势,对于打造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具有较好价值。

  相较于综合型、多科型和单科型的分类,本研究能充分考虑国内不同学科现有的发展规模,能克服由不同学科规模差异导致的院校学科结构识别偏差的问题。根据建设高校的学科远景规划凝练学科特色,以院校学科结构特色的测量得分为基础,基于量化数据划定了综合平衡类、特色综合类和特色聚焦类院校的“原型”特征及区分标准,体现了对高校办学特色及学科优势的重视,有利于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相较于研究型、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的分类,本研究根据学科特色对高校进行分类,是“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原则的直观体现,分类特征更为明显,分层色彩更加淡化,每一类中既包含中管高校,也包含地方高校,既包括研究型大学高校,也包括教学型大学,对破除高校身份固化,引导高校良性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研究仍有三方面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是,分类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健性。本研究将学位授予数替换为论文发表数据与博士学位授权点数据,采用相同算法和标准对高校进行分类。论文发表是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采用论文发表数据进行测量,是从知识生产角度对高校学科特色进行测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体现学科结构的另一重要指标,既体现了院校的学科布局,也在一定程度反映某个学科的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硕博学位授予数与博士学位授权点数据的分类结果一致性高达95%;基于硕博学位授予数、博士学位授权点与论文发表数的分类结果仅有20所院校存在分歧,占“双一流”建设院校总数的14.59%,(见表3)表明本研究的分类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稳健性。

  二是,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分类发展思路的衔接性。2022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依据国家需求分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淡化身份色彩,强特色、创一流,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自主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类:①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置建设学科、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②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设置、调整建设学科的权限,设置相对宽松的评价周期;③对于区域特征突出的建设高校,支持面向区域重大需求强化学科建设。其中:高水平大学,与综合平衡类(型)高校中的中管高校具有相似之处,高校学科覆盖面广、建设程度深,高校可结合未来发展规划自主选择突破点;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与特色综合类高校具有相似之处,学科特色鲜明、特色学科带动整体学科建设成效显著,高校可在其学科特色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建设的着力点;区域特征突出的建设高校,与综合平衡类(型)高校中的地方高校具有相似之处,由地方管理且以服务地方为主要任务,因此学科建设必须更加“接地气”。对于特色聚焦类高校,由于学科特色非常鲜明,且集中于少量学科,因此应按照认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开展学科建设,形成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

  三是,理论分类的实践操作性。在实际对院校开展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价中,可考虑“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的分类方式。政府依据测算初步结果提出院校分类发展的原则性建议,但具体类型选择取决于高校依据自身规划和定位进行充分论证决定。故“政府政策引导、高校自主选择”对于兼具不同类型特征的高校,能赋予其自主选择权,充分依据政策引导方向和自身发展规划,选择最有利于院校发展的类型开展学科建设,推进不同类型的建设任务;也有利于解决分类监测、分类评价和动态调整问题,推动高校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学科特色的分类方法对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样适用。但由于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博学位授权点数量不多,研究生规模不大,故在硕、博学位授予数的基础上,还应纳入学士学位授予数、发表论文数以及科研项目数等指标进行测算,并结合各校学科发展规划,对高校进行分类。

王传毅,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辜刘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袁济方,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11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王传毅 辜刘建 袁济方|基于学科特色的高校分类研究——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

王传毅等 中国高教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